乾貨!個案案例撰寫的6步驟

2020-11-22 騰訊網

最近有很多社區的小夥伴問小編有沒有個案案例的模板,小編告訴大家,其實有一個「萬能模板」大家都學過,只是沒有很好的把它利用起來,那就是——社會工作通用過程模式。

大家翻開《社會工作實務》這本書(初級第一章;中級第二章)裡面有六個步驟:接案-預估-計劃-介入-評估-結案。

我們將這六個步驟帶入個案工作就可以變成:個案背景資料-案例分析-服務計劃-服務過程-案例評估-反思與總結。

這樣我們就把個案案例的框架搭起來了,剩下就是內容的填充了,是不是對接下來的撰寫有了很大的信心?

01

個案背景資料

在這一部分,我們需要收集案主的個人資料、身體情況、特點和能力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

個人資料:包括:年齡、性別、籍貫、受教育程度等;

身體情況:包括:對服務對象病史的了解;

特點和能力:智力水平、認知能力、個性特點、自我概念等;

社會環境:人際狀況、家庭經濟狀況、鄰裡關係等。

需要介紹案主目前的現狀,因問題或情緒給案主帶來哪些的心理和社會困擾?案主曾經為此做出過哪些努力?對待問題的感受和情感是什麼?是怎樣認識和看待自身的問題的?案主的家庭關係、社會關係、社會支持如何?

02

案例分析

在這一階段,需要對案主的困擾和問題進行分析和評估。有兩種常用的分析方法:

1.分析「個人問題」產生的「不同層面」。可以從生物、心理、社會三個方面去進行分析。

生理方面:是不是由於疾病、服藥、康復引起的反應?與特定的年齡階段(青春期、更年期)有關?

心理方面:與服務對象處理自身的情緒有關?與不合理的評價和認知有關?如絕對化、概括化、糟糕透頂的非理性的思維方式。

社會層面:與缺乏社會支持和缺乏相應的治療條件(如缺醫藥費)有關?通過這些分析和評估,找出影響案主問題和困擾的關鍵點,明白案主的真正需求。

2.以「生態系統理論」為依據,從不同層次的環境系統進行分析。

教材還介紹了家庭結構圖和社會網絡分析,大家可根據實際情況來使用。

03

服務計劃

在找出影響案主問題的關鍵點和明白案主的真正需求後,需要跟案主討論和商定服務目標,服務目標是社工與案主共同商定的。在商定目標後,社工需要根據目標選擇合適的指導理論,合適的介入技巧。

因為每一種理論的適用對象和範圍、每一種理論治療要達成的目標、每一種理論的方法技巧是不一樣的,社工需要根據個案的情況去選擇理論。

如案主的問題在不合理的認知上,可以選擇認知療法;

如案主的問題在案主自身的自我評價、自我價值、自我概念上,可選擇人本主義療法;

如案主的問題在偏差行為上,可選擇行為主義療法。

之後,再選擇理論中的技巧去制定服務計劃。

04

服務過程

在這一階段,社工要詳細記錄社工與服務對象的互動過程,需要具體的記錄社工是怎麼運用服務技巧的,案主的反應是什麼,做了哪些工作,社工的回應是什麼。介紹介入事項、介入的內容等。

05

案例評估

社工需要評估在個案中的方法、策略、技巧是否合適,在過程中是夠有遺漏的地方和處理不合適的地方,那些是比較有成效的地方。在效果方面,需要評估案主問題的解決程度,目標的達成情況。如案主社會功能改變程度,案主情緒、思維、觀念、行為的改善程度。

06

反思與總結

在這一階段,社工需要對整個個案案例進行總結和反思,總結經驗與不足,總結該個案帶來的啟發,有那些創新的地方,有那些經驗可以值得宣傳推廣,在社會層面的意義是什麼。

通用過程模式是社工實務的一張地圖,為我們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引導,但大家不能強制照搬模式的全部內容,要結合實際情況隨時調整,用社會工作的知識和技巧來彌補抽象模式的不足,根據實際情況隨時修正工作方法,調整工作過程。

優秀個案範例

母子共成長-單親家庭青少年個案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阿輝(化名),男,14歲,初二學生。個案是服務對象的母親主動求助的。服務對象現就讀於初二年級,單親家庭,與母親生活,服務對象2歲的時候父母已經離婚。

據其母親和老師反映,服務對象經常遲到,不完成作業,成績較差,經常與校外的朋友去玩,晚歸,拒絕與母親溝通。而社會工作者在與服務對象面談時,服務對象也主動坦白以上行為,而在談話過程中,服務對象表現得非常抗拒母親。

預估分析

(一)個人行為及原因

服務對象今年14歲,正處於青少年的青春反叛期,處於此階段的青少年討厭別人把自己當作小孩,不希望有太多約束,因此經常與父母、老師等長輩作對,以示自己已經長大,可以自己做主。而服務對象的自控能力也較差,所以出現遲到、不完成作業、晚歸等不合規矩的行為。

(二)家庭環境

服務對象是單親家庭,2歲的時候父母已經離婚,從小缺乏父親的關愛與照顧,在9歲的時候,再次見到父親,那一段時間與父親有了較多的接觸,服務對象很開心,做什麼事情都特別起勁,但一年多以後,父親和母親之間因某些事情再次鬧翻,服務對象從此沒有再見過父親,對父親的事情也絕口不提了。

母親對服務對象的教育一直比較嚴格,也非常用心培養,給予全方位無微不至的照顧,服務對象小時候與母親的關係挺好,但慢慢到了五六年級,母親就覺得孩子越來越反叛,初中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兩母子現在已經到了無話可說的地步。

而詳細了解母親的教育方式,便能發現問題出現在哪。服務對象處於青春期,開始有自己的主意,而母親則一直以過往的教育方式對待服務對象,需要「控制」兒子,例如幫兒子「選擇」朋友,偷看兒子的手機,需要24小時掌控兒子的行蹤等,這些都是不相信兒子的表現,兒子對此非常反感。

而母親現在對兒子無計可施,則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例如經常打電話給學校老師,送兒子去國學班,或者去學習佛法,讓大師去點化兒子等,這也是一個教育的誤區。

(三)學校環境

服務對象在學校人際關係良好,但卻經常給老師帶來麻煩,例如上課講話、遲到、不交作業等,某些科任老師會用比較粗暴的方式對待,班主任比較明白事理,也有花心思去教育服務對象,但班主任認為,一個班那麼多學生,她不可能把心機只擺在一個學生上,服務對象的教育主要還是要靠母親。

理論應用

心理社會治療模式認為個體的發展受到生理、心理和社會三個方面因素的影響,而且這三個方面因素又相互作用、共同影響服務對象的成長過程,而人際溝通是保證個人與個人之間進行有效溝通交流的基礎,是形成個人健康人格的基本條件,其中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尤為重要。

如上文所分析,服務對象的問題受個人、家庭、學校環境的影響,包含了生理、心理和社會三方面。

同時服務對象與母親之間就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溝通問題,因此也引發了服務對象的種種問題。

另一方面此模式認為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即使是暫時面臨困擾的服務對象也具有自身有待開發的潛在能力。

因此社會工作者將採取直接治療技巧與間接治療技巧相結合的策略,一方面社會工作者將直接對服務對象進行輔導,另一方面也會通過輔導第三者或者改善環境間接影響服務對象。

根據ABC理論,A代表引發事件,指服務對象所遇到的當前發生的事件,B代表服務對象的信念系統,指服務對象對當前所遭遇事件的認識和評價。

它既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C代表引發事件之後出現的各種認知、情緒和行為,通常認為,C是由A直接導致的,但ABC理論認為,在AC之間還有一個B信念因素髮揮著作用。

案例中,無論是服務對象還是服務對象的母親,在處理問題時都存在一些非理性的信念系統B,因此在介入時也幫助其打破。

服務計劃

(一)服務目標

1.協助服務對象端正對於學習的態度,遵循作為學生基本的規矩;

2.協助服務對象母親找到正確的管教方式,改善服務對象與母親的親子關係 ;

3.修補服務對象與父親的關係,發揮服務對象父親對服務對象的積極影響。

(二)服務程序

1.與服務對象建立關係,了解問題的根本,與服務對象一起面對、解決;

2.與服務對象母親溝通,與其共同探討合適、良好的親子溝通、管教模式;

3.與服務對象、服務對象母親一起面對、處理關於父親的問題。

服務實施過程

(一)了解情況,建立關係

1.服務對象母親致電中心求助,反映其兒子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經常遲到、不完成作業,成績較差、經常出去玩等,她表示他們是單親家庭,服務對象很小的時候父母已經離婚,所以服務對象缺少父愛,以前小學的時候母子關係還挺好,但上了初中,就覺得與兒子溝通不了。社會工作者簡單與服務對象母親分析了青春期孩子的特性等問題。

2.社會工作者聯繫到服務對象班主任,了解服務對象在學校的情況,班主任反映的情況基本與母親所說的一致,但也認為服務對象母親的某些教育方式也出現了問題,例如寄希望於老師等外人能夠教育好孩子等。

3.通過班主任的安排,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做了第一次面談。社會工作者主要表達專注和主動傾聽,服務對象表現得比較自然,對社會工作者也禮貌,主動坦白了自己不守紀律的問題,社會工作者沒有多做評價,以一個較為開放的態度與服務對象談論各種問題。當談到與母親的相處時,服務對象明顯比較厭煩,覺得母親管得太多,他表示不喜歡與母親相處。

(二)間接治療,家庭介入

1.服務對象母親非常堅持一定要對服務對象管得嚴,認為服務對象是那種「得寸進尺」的人,並且經常耍賴。

為了打破其非理性信念,社會工作者提出質疑,並與其辯論,最後提出建議,對孩子的教育,不能一成不變,孩子在成長,家長也需要成長,不能一直用對待小孩子的方式對待兒子,服務對象母親表示認同,自己也會嘗試改變。

社會工作者建議母親用一些方法來教育孩子要講規矩,例如與服務對象約定,如果一個星期不遲到,就能在周末的時候把服務對象的手機開了。母親嘗試使用社會工作者建議的方法,並且懂得舉一反三。

2.隨著服務對象母親對社會工作者的信任,母親詳細地向社會工作者說了與服務對象父親的一些情況,他們在服務對象2歲的時候離婚,一直到服務對象9歲,兩父子才再相見,剛開始還相處得不錯,但後來因為一些矛盾,他們再次分開,從此之後服務對象絕口不提父親,與母親的關係也變得疏遠。(社會工作者判斷這事情對於服務對象來說是一個心結,服務對象對母親的態度,也可能與此事有關,社會工作者需要與服務對象建立穩固的關係後,找到合適的時間再深入這個問題)

3.在跟進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持續與服務對象母親交流一些合適的管教方式,同理母親的感受,給予更多的鼓勵。

(三)直接治療與間接治療相結合,改善母子關係

1.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約定每周周四見面,服務對象能準時來到社會工作者站。服務對象承認自己經常發脾氣,抱怨母親管得太多,「我這個年紀雖然沒長大,但討厭別人把我當小孩。

「並且舉了很多母親把其當小孩的例子。社會工作者表示同理,但一些非理性的信念也嘗試與服務對象進行辯論,同時也分析了母親這樣做的原因。服務對象沉默。社會工作者給服務對象布置會談後任務,讓服務對象觀察一下接下來的一周,母親是否有所改變。

2.經過一周的觀察,服務對象認為母親有一點改變,並且表示他知道母親的出發點是好,但很多方式都是錯的,所以自己才經常對母親發脾氣。

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分析了母親的行為,讓服務對象也嘗試改變,能夠讓母親放心,母親自然管得沒那麼嚴格,例如保證晚上幾點前能回家,告訴母親去了哪裡,跟誰一起等。同時社會工作者也教導服務對象一些控制個人情緒的方法。

3.服務對象母親反映服務對象最近表現得特別好,能主動與母親交談,最近沒有一天遲到,發脾氣的次數也少了很多,社會工作者稱讚服務對象其實是一個懂事的兒子,希望母親能多給一些耐心,讓兩母子的關係慢慢變好。

4.服務對象母親承認自己有偷看服務對象手機的習慣,說想看看服務對象是否有拍拖。社會工作者表示理解作為母親的心情,但是也提出忠告,這樣的行為並不恰當,現在兩母子最大的問題是互相都不信任,如果再做這樣的事情,只會讓情況越來越糟,母親也承諾以後不會再做。社會工作者也與其分析了青春期青少年的特徵,讓其了解尊重孩子隱私的重要。

(四)解開服務對象心結,鞏固成效

1.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後,社會工作者已經與服務對象建立了較好的專業關係,可以處理關於父親的問題。

面談過程中,服務對象很坦白地傾述了與父親相處的時光以及對父親的感覺,父親能夠滿足服務對象的物質需求,對服務對象沒有過多的管教,因此在服務對象的印象中,父親是比較開明的。服務對象表示並不恨父親,但長大後絕對不會像父親一樣。

2.服務對象對於父親的情感是比較矛盾的,一方面渴望得到父愛,另一方面也不恥父親的行為。

當母親管教特別嚴厲時,服務對象會想起父親,他希望母親能像父親一樣給予他更多自由,因此社會工作者與其分析了在他的成長過程當中,母親的角色與父親角色的區別,讓服務對象明白到,母親對其嚴格管教是出於責任,出於將其培養成人的責任,而父親只與其相處一段時間,用的是最直接的方式去表達愛與愧疚。

3.服務對象的關鍵問題已經基本處理,後期服務對象仍然堅持每周與社會工作者面談,社會工作者更多在人際關係處理上給予服務對象建議;另一方面社會工作者也與母親保持溝通,母親在教育理念上的進步也非常明顯。

4.服務對象進入初三,學習壓力比較大,服務對象再次出現逃避狀態,社會工作者也趁這個機會再次勸說服務對象母親與前夫聯繫,表示父母的關心和鼓勵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母親終於認同。服務對象再次與父親相聚,母親答應讓兩父子每周見一次面,服務對象雖然口頭上說著什麼都無所謂,但社會工作者和母親都發現,服務對象的狀態變得越來越積極。

成效評估

此案例是非常典型的青少年案例,青少年所出現的問題大多數都與家庭環境相關,個案能夠取得較好的成效,其中非常關鍵在於對於家庭教育的介入。

服務對象的母親此前一致認為問題出現在兒子身上,不明白為什麼兒子變得如此反叛,而面對兒子的反叛,一味地用粗暴的方式對待,最終導致母子兩無話可說。

孩子在成長,父母也需要不斷成長,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教育方式對待,到了青春期,孩子需要更多的自由空間,希望父母尊重他們,相信他們。

服務對象的母親比較明白事理,認同並接受社會工作者的建議,她做出了很大的改變,而她的改變是直接影響服務對象的,再加上社會工作者一直以支持者的角色對服務對象進行輔導,服務對象就有了很明顯的改善。

專業反思

(一)準確評估問題所在。青少年的個案很多時候都是家長過來求助,而家長在訴說問題時,總會把問題和責任都歸咎於孩子,沒有經驗的社會工作者,很容易被牽著鼻子走,花大量的時間去做孩子的工作,但發現個案毫無進展。

我們評估問題時,一定要把青少年放在情景當中,青少年的問題不是自發產生,受外界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家庭,所以在前期收集資料的時候,必須多方位了解,重點了解家庭情況,做出準確的判斷與介入。

(二)建立專業工作關係。青少年的個案,在關係建立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關係建立得好,個案就會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

與青少年的交往中,不能一味說教,更重要的是要同理,知道他們這一階段的特性,多稱讚和鼓勵,讓他感覺你是站在他那邊的,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把握一個度,要明確專業的工作方式,如果服務對象過於依賴社會工作者,也不利於社會工作者理智處理問題。

推文來源:樂達社工微信公眾號

案例來源:東莞鵬星社工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社工優秀個案案例的五個標準和六塊內容
    優秀個案案例的標準    1、服務有成效——客觀真實    案例要求具有真實性,案例來源於社工的實務過程,內容能真實和完整的呈現助人過程,包括社會工作者與案主的互動過程以及場景描述等。另外,也要求服務是有成效的,能促進服務對象的成長和問題的解決。
  • 2018年自考《個案社會工作》習題及答案
    2.個案工作的基本原則有哪些?(1)個別化原則。(2)接納的原則。(3)承認的原則。(4)理解關懷的原則。(5)非評判的原則。(6)案主參與及自決的原則。(7)保密性原則。3. 個案記錄的原則有那些?(6)信息提供。(7)直接幹預。7.簡述個案工作的基本原則。(1)個別化原則。(2)接納的原則。(3)承認的原則。(4)理解關懷的原則。(5)非評判的原則。(6)案主參與及自決的原則。(7)保密性原則。8.簡述運用行為修正模式的主要原則。(1)建立良好的專業關係。(2)準確的行為評估。(3)有效地行為修正 (4)合理的修正效果評估。
  • 第四屆廣州4A乾貨大會盛大舉辦 12大乾貨案例分享讓營銷界大呼過癮
    9月20日,廣州4A乾貨大會盛放四季酒店,全場座無虛席。12大年度乾貨案例涵蓋當前營銷流行趨勢,創意閃耀,廣告案例真實分享讓全場來賓大呼過癮。本屆乾貨大會由新浪微博獨家冠名,視覺中國成為戰略合作夥伴。
  • iPhone 6 屏幕亂跳維修案例分享
    蘋果手機出現類似「觸屏失靈亂跳」的狀況原因主要在於觸控螢幕出現故障或者是電池電量不足等等原因,因此當我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首先要做的就是以及相關判斷措施依據自行確定出現故障的具體部位,然後大家可以通過長按電源鍵或者重新開機等等基礎步驟進行解決。
  • 助力少年蛻變,廣州市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案例大賽收官
    案例大賽旨在提升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者的綜合能力和專業水平,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的氛圍。經過前期的徵集工作,大賽共收到196份案例申報材料,共有50家廣州市從事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的服務機構參與。經過專家初評,個案、小組、社區每個組別排名前3名的案例進入決賽。
  • 500個抖音成功案例後的思考——抖音號賺錢的6個步驟
    有粉絲不難,難的是掌握變現的方法和步驟。接下來,我就要向你揭曉,最實用的抖音變現步驟。這可能是開啟你金礦的關鍵一步!第一步:抖音創意同樣是 3 個人一起走路,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人群中的焦點?那就是你必須成為與眾不同、最獨特的那位。抖音也一樣,每天有千萬個視頻,而火的那個往往最有創意。
  • 香港新增52例新冠確診病例,20宗個案源頭不明
    香港新增52例新冠確診病例,20宗個案源頭不明金羊網  作者:羊城晚報特派香港報導組  2020-07-13 據介紹,新增確診個案有11宗輸入性個案,其餘41宗個案為本地個案。
  • 登革熱境外移入個案 烏日公所緊急噴藥防治
    臺中市登革熱境外移入案例增加至38人,最新一名個案住在烏日區,區公所將於2日噴藥防治。    為避免出現感染案例,區公所1日緊急成立應變中心,市議員吳瓊華指出,登革熱疫情最怕的就是出血性登革熱,臺中市目前38例都是境外移入,相關單位應謹慎,加強噴藥及環境清理。
  • 課題研究設計的撰寫都有哪些技巧?
    課題設計是指在確定論文課題的內容之後對這個內容進行科研實驗的過程設計,這是一個將論文課題轉化為可執行方案的步驟。而開題報告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二者雖有相似之處,但它們的含義、設計時間、側重點和目的都是不同的。 撰寫課題研究設計,首先需要了解課題設計有哪些分類,這是必不可少的。
  • 簡歷上的哪些內容才是HR 眼中的乾貨?
    所謂招聘者眼中的乾貨,換句話理解就是裡面有他們想要看到的信息,見字就想見你人。3、乾貨內容上如何發力?在熟知上面兩點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把重心放到「具體如何寫出招聘者眼中的乾貨」信息上來。經過大量同學的實踐證明,這樣寫出來的簡歷成功概率在90%以上。
  • flash婚禮動畫作品案例的製作步驟分析
    接下來,藝虎動畫將帶來,flash婚禮動畫作品案例的製作步驟分析。flash婚禮動畫製作故事寫作的首要步驟,這並不難。動畫故事的寫作有兩種,一種是根據自己的真實愛情故事來寫,另一種是編造一個有創意的故事,比如通過幻想便可以了。在這裡,藝虎動畫主要講的是愛情故事的創作。動畫是根據你的故事情節,在認識對方和結婚的過程中製作的。
  • 蔡英文:目前臺確診新冠肺炎都是零星個案,別恐慌
    翻看今天台媒的頭版頭條,《聯合報》的標題是《美認定臺灣有社區傳染 蔡英文:社區零星案例》,《中國時報》的則是《美疾管中心:臺發生社區傳播!病毒專家憂若失控 恐成僅次1918年流感疫情》。臺灣到底有沒有社區傳染?梳理一下時間表,發現民進黨當局真是一貫的「雙標」。2月16日,臺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臺灣出現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 人類圖天賦使命個案分析
    人類圖報告的應用:1、 發現影響你的信念,改變認知;2、覺察制約,解除制約,做出對的決定;3、避重就輕,生活輕鬆;4、天生就能成功的領域在哪兒;5、懂得正確教導孩子;6、了解家庭互動模式及能量流轉,改善家庭關係;
  • 【案例+乾貨】德國裝修這些事-衛生間變形記
    乾貨:拆除原瓷磚後,避免不了的就是門框的問題。原先的門框有兩層瓷磚,比較寬。新處理的瓷磚牆體變薄,所以原先的門框可能就不可以再使用了。 最後的步驟就是安裝淋浴房的玻璃隔板。由於未經客戶允許,無法給大家展示最終完成的圖片。請見諒。 最後上一張衛生間的半成品圖。請看下圖。
  • 常見的開機故障診斷與排除以及各種案例維修乾貨,看了不後悔呀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來跟大家一起分享電腦知識,波仔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些電腦開機的常見故障維修的案例乾貨,希望大家能夠喜歡。話不多說,開始分享吧。常見開機故障診斷與排除電腦主機電源啟動後開始進行自檢,在自檢過程中發生的故障就是開機故障。下面將詳細介紹有關電腦開機故障的診斷與維修方法。
  • 人類圖個案解讀,用什麼方式最好?
    最重要的是要幫個案看到ta的圖上需要揚長避短的能量,看見ta可以信賴依靠的天賦才華,同時也需要幫ta看見ta需要帶著覺知去體驗和解鎖的能量。這就是一個人要活出ta的人類圖,為什麼需要一個7年去制約的漫長過程。那麼如果想通過一次解讀,短短的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就能達到一定的效果。
  • 浙江省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個案社會工作真題
    ( )A.第四B.第三C.第二D.第一6.個案社會工作主要活動有會談、訪視和( )A.諮詢B.記錄C.督導D.心理分析7.個案工作會談的場所布置,會談桌椅以會談者與受會談者成 度角的斜對為宜。出現了專業的個案社會工作人員,社會工作成為正式的職業。
  • 《家族復盤》個案療愈 這一生每個家族必須要做一次!(必讀)
    我來分享下通過在佳木斯第十一期生命轉動,讓愛傳承個案療愈學習的感受和自己身體的變化。我正式通過第十期的個案療愈,讓我真正的獲得新生,沒做個案之前所有導體朋友們都說做了個案療愈就是重生了,當時我的內心很不理解有些質疑,那是一個怎樣的感覺???也只有我自己真正的把個案療愈做完了,才豁然開朗,真的如同脫胎換骨無比輕鬆,精氣神都有了,說話的聲音也底氣十足。
  • 天糧餐飲煮滿籤 撰寫了麻辣燙新說
    天糧餐飲煮滿籤 以價格平民化、品質標準化、管理現代化等優勢,撰寫了麻辣燙新說,成就巴蜀文化主題的麻辣燙第一品牌。天糧餐飲煮滿籤麻辣燙怎麼吃最營養呢,骨湯麻辣燙怎麼吃都營養,選用上等棒骨,精心熬製而成的麻辣燙湯料,使營養都進入到湯裡面,熟話說得好「吃飯要多吃骨頭,這樣可以補鈣」雖然是句小笑話,但是也體現了骨頭裡面的營養之高,而骨骨湯麻辣燙把骨頭裡面的營養全部體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