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品牌電視紛紛打響 為什麼彩電品牌手機卻「藏在深巷無人知」

2021-01-15 家電網

今年,繼蘋果、小米和華為後,OPPO的三款新品電視也在雙十一上開售。OPPO官方表示:11月1日0點OPPO新品電視開啟限量搶購,首批僅3分鐘即告全網售罄。

與之相對的是,海信手機、TCL手機等彩電品牌推出的手機產品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卻反響平平,不僅未能在市佔率排名靠前,而且在宣傳上也較少看見他們的身影。

手機品牌扎堆做電視:能賺一點是一點

近幾年,中國手機廠商開始熱衷於電視硬體產業。2013年,小米就推出了它的「年輕人的第一臺電視」,子品牌Redmi在去年也發布了電視;榮耀和華為去年先後推出智慧屏產品,有意以「未來大屏」概念與普通電視做區分;OPPO系的一加和realme則是加入了印度市場與小米電視角逐。現在,主品牌OPPO的電視出徵中國市場。

讓人疑惑的是,中國的彩電市場並不是什麼未開採的「掘金地」,而是早就被鑽得千瘡百孔的「貧瘠土壤」。2019年,國內彩電零售量為4772萬臺,同比減少2.0%,且近五年來都無太大增長。彩電品牌集中度也很高,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的報告,海信、小米、創維、TCL和索尼瓜分了70%的市場份額。

今年彩電市場依然不容樂觀,雖然家電行業已經走向復甦,但是彩電市場卻是背道而行: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彩電市場銷量990萬臺,同比下降6.4%,銷額261億元,同比下降7.4%。自6月增長之後,7-9月連續三月出現量額齊跌,市場陷入疫情後今年第二輪下滑周期。

只是相對於已經飽和的智慧型手機市場而言,2019年中國智能電視家庭普及率僅為32%,剩下的7成換機人群便是廠商們的爭奪目標。正在尋找新增長機會的手機廠商,自然不會放過這一絕好的機會。根據IDC的數據,當前「華米OV」佔據了國內智慧型手機近90%市場,但整體出貨量連年下跌。最新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國內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7950萬部,同比下滑19%,環比下降15%。

而且,手機和電視有著天然的親和力:在5G和物聯網的幫助下,IoT市場成為下一個增長點,而電視恰好是IoT領域中最普及也較容易做的硬體。手機廠商做電視,不僅是在涉足新領域,同時也是在完善自己的IoT生態圈:手機電視互動、OTT廣告、流媒體數字交接……一個屬於手機品牌的「客廳生態」正在逐漸成型。

彩電品牌做手機卻無人問津:未能跟上時代腳步

實際上,中國彩電品牌涉足手機領域有相當長的一段歷史。2005年3月,海信獲準GSM牌照,高調推出自主研發的20餘款全線高端手機,準備通吃3G、GSM、CDMA高端手機。從2001年自主研發出國內第一款CDMA彩屏手機問市到作為國內首家移動通信終端製造商順利通過了信息產業部的3G終端測試。海信3G終端技術被認為是國內手機企業中最棒的技術之一。

TCL則更早,20世紀初,TCL就發布了中國手機史上首款高端手機產品999D鑽石手機,還聘請韓國第一美女金喜善作為形象代言人。在2002年,TCL手機就號稱擊敗所有在中國的外國品牌,在移動通訊領域居第一位。當年TCL手機銷量達到623.6萬部,實現銷售收入83.8億元。2003年,TCL手機銷量更是達到966萬部,市場佔有率排在第二位。2004年,TCL通訊甚至貢獻了TCL集團80%的利潤。

只可惜,面臨蘋果、三星等國外手機品牌的競爭,彩電品牌手機未能抓準當時年輕一代的喜好,就像當初落後於樂視、小米等網際網路品牌投資網際網路電視一樣。彩電品牌手機的衰敗到底到了什麼程度,從TCL手機銷量的下滑就能看出。2016年上半年,TCL智能終端總銷售量1740臺,同比下滑12%;實現營業收入109億港元,同比下滑17.35%;淨利潤1100萬港元,同比下降97.5%;2017年2月,時任TCL通訊中國區總裁楊柘正式從TCL離職,距離其上任中國區總裁僅一年多的時間。

今年,TCL通訊重新注入上市公司TCL電子,此次TCL電子購買TCL通訊的代價是15億元,比4年前私有化時TCL實業給予的市場估值縮水了一半左右。今年6月底,TCL通訊帳上僅有5.87億港元的現金,另有6.96億港元的受限制存款及現金。

發力IoT市場: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線

仔細反思,在這場手機與電視的較量中,中國彩電廠商無疑是過於自信於電視所謂的「剛需屬性」,卻小看了當時流媒體、網際網路技術、移動媒體的發展速度。原本在手機市場上搶佔先機的彩電品牌,不僅沒有與時俱進,跟緊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反而固步自封,滿足自己構造出的市場優勢和行業地位中,不去研究手機與電視之間的物聯關係,最終被手機品牌反攻入自己的「自留地」當中。有行業人士認為,當下電視企業生存艱難,有相當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種盲目自信所造成的惡果。

如今,在新的IoT市場,圍繞電視展開的IoT應用依然不夠清晰明確,電視圍繞著人工智慧而產生的想像空間依然有限,「語音控制」、「家電互聯」兩個關鍵詞概括了智能電視在IoT領域的應用,目前沒有更多場景的落地。而彩電廠商,也開始擴展業務,向成套智能家居發展,沒有死守電視行業的意思。除小米外的手機廠商,在家電行業缺乏基礎,短期內難以建立完整的生態鏈,這意味著,彩電廠商和手機廠商,又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業內人士表示,智能電視現在被看作IoT入口之一,成為一個新風口,但目前很難判斷哪個入口會取勝。而電視本身缺乏足夠的說服力讓消費者在進入IoT時代時非電視不可,成為了電視的最大尷尬。因此對於手機廠商來說,依然需要遵循「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原則,電視只是一個可選項,而非單選項,在此之外手機、音響、耳機等等都需要進行下注。

相關焦點

  • 彩電品牌齊推8K電視跨代升級 是否為消費者剛需?
    不過8K電視畢竟還需要周邊產品及相關技術的支持,還需8K內容商拍攝相關內容,產業鏈生態該如何發展。故此,整個行業還處在摸索階段。  無彩電不8K 跨代升級能否激活彩電市場  從1080P到4K再到8K,解析度的升級讓電視畫面更加細膩,也間接的提升了彩電品牌旗下產品的溢價能力。
  • 彩電2020:小米電視繼續第一背後,多品牌叫苦連連
    不過,在疫情常態化的2020年,小米電視雖然銷量有所下滑,但是依然取得900臺的銷量,並持續穩居第一,這說明小米電視已經在整個彩電行業深深的規劃了屬於自己的「實力版圖」。 對於小米電視連續兩年「坐穩」國內彩電市場榜首。
  • 手機賣不動了?!手機廠商巨頭為什麼非要造電視?
    尤其是電視行業,上半年還比較沉寂,下半年一開始整個行業就「亂翻天」!在上個月,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發布了《2019 年中國家電行業半年度報告》。據報告顯示,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量價齊降,全渠道均價僅為 2803 元,同比下降 8.6%。而即便是售價價格持續下降,但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零售的額下滑幅度仍高達 11%。
  • 彩電行業的未來趨勢是什麼?大屏電視必成彩電市場的下一個藍海
    1973年,世界第一部手機的誕生拉開了手機發展史的序幕,而在這短短的47年時間裡,手機從"以摩託羅拉為代表"的大哥大時代進入到了"以諾基亞為代表"的智能機時代,緊接著,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3G和4G通信網應運而生,手機開始進入"以蘋果為代表"的智能機時代。
  • 關停在中國手機電腦電視工廠,全球一半手機轉越南生產
    這種說法並非毫無根據:2019年10月,三星帶著僅剩1%的手機市場份額,宣布關閉在中國的最後一家手機工廠;而今年8月,三星又宣布關閉其在中國的最後一家電腦工廠。此次關閉電視工廠後,三星在中國僅剩蘇州的家電工廠、半導體後道工廠和西安的晶片工廠。不過,時代財經梳理公開信息後發現,三星近年在中國的投資並未減少,其中尖端產業的比率正不斷加大。
  • 華為小米等品牌手機如何實現與電視連接?
    華為手機想要與電視進行連接,主要分為有線和無線兩種形式,這兩大形式下又有很多種方法完成手機和電視相連接,具體如下:第一種:HDMI轉接線連接方式一般的電視基本都擁有HDMI接口那麼,如果想要實現手機和電視的HDMI接口連接,那麼只需要在網上花費幾十元不到的HDMI轉Type-c等轉接線,然後將通過轉接線將手機和電視進行連接,那麼電視畫面就可以馬上同步顯示手機上的內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時,由於該連接方式佔用的手機充電接口,並且插入使用時並不會對手機進行邊連接邊充電,所以大家使用時要注意好手機電量。
  • 三位大佬的新玩具:彩電行業要怎樣變?
    十一黃金周「剛剛過去」,彩電行業即迎來一輪新的巨變:全球彩電老大三星正式亮出雷射電視產品、手機大佬OPPO新液晶電視馬上發布、國內彩電品牌十餘年龍頭海信加盟OLED彩電陣營……大佬們動作頻頻,絕不是簡單的「年度例行新品布局」。這三個事件的每一個都有「至少一個第一」在裡面。
  • 彩電新革命:華為跨界 創維升維
    即使這中間發生了從CRT(陰極射線顯像管)到LCD(液晶顯示)的重大技術變革,電視依然是電視,電視行業的基本格局也沒有改變。直到移動網際網路來臨。隨身攜帶、隨時使用的手機和平板,讓電視的使用頻次和開機率遭遇了重大挑戰,看視頻很快超過了看電視。同時,和手機、車載移動等相比,電視自身的創新相對緩慢。由此導致的結果,是中國彩電的年度零售量開始下降。
  • 華為榮耀智慧屏激活彩電行業?TCL海信紛紛推智能新品
    近期,TCL、海信等彩電企業借勢發布智能新品,從社交娛樂、手機交互、人工智慧等入手賦予電視更多功能,重燃客廳經濟。這波智能促銷能否令量價齊跌的電視行業迎來拐點?近年來,家電行業持續疲軟,彩電行業更是一蹶不振。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2200萬臺,同比下降2.7%,零售額規模為640億元,同比下降11.8%。
  • 創維電視品牌高端化的「無邊界美學」
    2020年中國經濟進入新周期的同時,彩電行業品牌競爭白刃化,進入存量市場階段,規模性增長後續乏力。電視品牌間品類高度相似、迷戀紅利競爭,產品定位趨同。把握好品牌定位與價值傳達,2020年成為品牌變革的重要契機。
  • 中國手機成俄羅斯流行品牌 佔據手機櫃檯半壁江山
    在莫斯科的公共場所,經常可以看到手拿中國品牌手機的俄羅斯人。短短幾年時間,華為、聯想、小米等中國手機品牌成功進入俄羅斯市場,給當地民眾提供了更多樣化的選擇。­  在俄羅斯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商店裡,華為、魅族、小米等中國品牌佔據了手機櫃檯的半壁江山。各大電商網站上,手機分類的熱門排行裡都是中國品牌。每當有中國新款手機發布,俄羅斯的電子產品網站都會第一時間更新測評、比價等各種專業信息。­  在有著「莫斯科王府井」之稱的特維爾大街上,華為的旗艦店十分醒目。
  • 智慧世界並不貴 國美彩電盛宴給你好看
    客廳為什麼不能是公共休閒空間?為什麼不能是健身房?為什麼不能像咖啡館一樣掛上鞦韆?糰子的老公二話不說,拉著她在國美APP上看了一圈。據了解,國美APP,正在開展「彩電盛視 不打烊」的活動,其中眾多品牌智慧電視主打為用戶帶去智慧生活體驗。不僅有很多大牌智慧電視,還有居家實用的小屏彩電,完全可以滿足打造一個家庭影院的需求。
  • 華為「屏」什麼:像做手機一樣做智慧屏,怎麼複製?
    但被問及相關問題時,趙明表示,肯定會有跟手機打通的體驗升級,具體內容將暫時保密,會在產品發布會上詳細介紹。智慧屏將主打智慧家庭互聯功能,過早曝光的「鴻蒙」系統也已經實錘是為了物聯網而研發的系統,兩者不謀而合。外界紛紛猜測,這款智慧屏很可能搭載「鴻蒙」系統,畢竟在物聯網時代,電視互聯佔據了重要位置。對此,趙明曖昧表態,希望大家保持期待。
  • 手機電池品牌排行榜
    打開APP 手機電池品牌排行榜 發表於 2018-03-12 09:56:28   大家都知道,手機電池是手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 奧維雲網:2017彩電市場低迷,小米電視一枝獨秀
    ,加大了彩電企業的運行壓力。另一方面是消費需求受到短期的抑制,2016年受低價以及網際網路品牌影響,實現高增長的同時需求也被提前透支,而今年受房地產調控、以及彩電漲價的影響,部分需求受到抑制。但低迷的市場中也不乏表現亮眼的企業,給彩電行業帶來些許信心。
  • 手機界的「模仿秀」:消失多年的國產品牌,靠山寨華為又火了一把
    華為Mate40 RS保時捷設計版,是華為與保時捷公司第6次合作,而朵唯手機背部完全照抄了華為這款售價萬元的手機,後置相機採用一樣的八邊形相機模組。朵唯之前的手機售價基本都在千元以內,這次卻賣2999元,基本接近主流品牌售價。手機界的「模仿秀」:朵唯新機不僅外觀像,連名字都跟華為差不多。曾經的第一女性手機品牌,如今只能靠「山寨」博取關注?
  • 小米電視價格戰引發質量危機多方圍堵之下能否突圍
    那麼,在傳統電視企業與智慧型手機品牌的夾擊下,小米電視能否突破重圍呢?小米電視打響價格戰,質量堪憂被頻繁投訴網際網路電視興起於2013年,彼時,網際網路企業都想涉足電視領域來分一杯羹,樂視TV、愛奇藝電視、小米電視、暴風TV等在網際網路電視領域颳起一陣旋風。2013年9月,小米發布了第一代電視產品,正式進入彩電市場。
  • 長虹康佳逐漸消亡 未來只剩四家電視品牌?
    但相較於海爾、美的等家電企業轉型的高調勢頭,響鈴認為長虹顯得有點過於「冷靜」了,並且又面臨著新的問題,如長虹希望做軟硬一體化,構建類似ios和安卓應用市場之類的生態圈,但智能電視價值的關鍵因素之一是能掌控多少應用,而所有的應用和開發者都集中在智慧型手機上,長虹全無優勢。再者作為地方龍頭國企的長虹既是責任,也是包袱。
  • 康佳登陸央視,用創新實力講述「品牌故事」
    11月29日,康佳集團在央視登陸的「品牌故事」片中,講述了新一代智能電視技術的發展,8K、5G、AIoT、Micro LED等前沿科技都成為智能電視的新看點。2019年,康佳的業績斐然,成功推出8K電視、全景AI電視、APHAEA未來屏等高端科技型產品,憑藉卓越的科技創新實力率先搶佔行業風口,展示出中國品牌的科技力量。
  • 全球電視銷量排名:日本品牌全掉隊,小米第五,第一無人撼動
    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成為廣大消費者的新寵之後,電視在人們心中的地開始直線下降。不過,隨著智能家居理念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所接受,電視產品近兩年也開始慢慢回歸到客廳的C位。甚至很多手機廠商,都跨界進入該行業,足可見該類產品的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