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賣不動了?!手機廠商巨頭為什麼非要造電視?

2021-01-15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雜談]我不知道你覺不覺得今年家電界「很亂」,但我覺得真的「特別亂」!尤其是電視行業,上半年還比較沉寂,下半年一開始整個行業就「亂翻天」!

在上個月,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發布了《2019 年中國家電行業半年度報告》。據報告顯示,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量價齊降,全渠道均價僅為 2803 元,同比下降 8.6%。而即便是售價價格持續下降,但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零售的額下滑幅度仍高達 11%。

即便目前國內電視市場已趨於飽和狀態,整體銷售量呈現疲軟狀態,傳統電視廠商牢牢把捏著核心技術和關鍵供應鏈。在生態不佳,競爭激烈的「惡劣」環境下,手機廠商依然紛紛入局電視市場。

除了最早進軍電視市場的小 米,今年榮耀跟華為發布了智慧屏,號稱「不是電視,而是電視的未來」,而9月26日,一加也在印度發布了旗下首款智能電視「ONE PLUS TV Q1」。

國內手機巨頭們「造電」勢頭不減反增,「淡季」跨界做電視,這究竟是救市還是亂市?

家電老大地位不保,電視何解落到這種地步?

電視機,自發明普及使用以來,一直是家庭娛樂的傳統核心C位,特別在我國80年代,電視機更是成為了結婚三大件,結婚的時候誰的嫁妝裡有電視機,那就代表誰嫁得好,誰的生活好,而這樣的情景也一直延續到千禧年。

但隨著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的出現,如桌上型電腦、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大家的主要娛樂方式逐漸從固定式的電視節目轉移到移動式的網際網路資訊。

空蕩的電視賣場

電視由於除了屏幕大之外,不具備任何優勢,其家庭娛樂地位一直受到手機、平板類小屏設備的衝擊,近年來逐漸式微。即便電視柜上那塊黃金區域依然所屬於電視機,但低使用率加上電視領域沒有出現能夠刺激消費的新功能與新技術,直接導致了電視銷售市場低迷的銷量表現。

昔日的霸主被拉下了王座,失去了其原本的光輝。

「網際網路模式」和「黑科技」是刺激市場消費的原動力

在傳統電視廠商牢牢把捏著核心技術時,為了打破這個被壟斷的、僵硬的局面,在2015年前後,國內市場湧現出一大批的網際網路電視:小 米、微鯨、PPTV、暴風、樂視等,以低價、智能等賣點為主,迅速在電視行業火了起來。

當時的傳統電視基本還是傻瓜式系統,即各廠商使用各自系統,不能與網絡連接,僅能通過接入信號源來獲取圖像資訊,而網際網路電視則是「十分智能」,對所有的用戶來說都是新潮產品:內嵌使用的Android TV系統,使得電視如同智慧型手機一般,不僅能看傳統的電視節目,還能通過安裝不同的APP軟體,收看不同的網絡資源。

而對於市場來說,網際網路電視廠商將網際網路的銷售模式融入了傳統電視市場,由「黑科技」萌生智能電視,可以說是在電視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大大刺激了消費市場。

因為網際網路銷售模式減少了大量的中間渠道,銷售成本大大降低,使得低價高配的網際網路智能電視在電視市場上極具競爭力。另外,網際網路電視雖然缺乏「歷史沉澱」和「核心技術」,但網際網路銷售模式非常善於整合優勢資源,通過進行閃電戰和突襲戰,來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欲 望。

網際網路電視廠商通過與供應鏈「團結合作」,在短時間內就能迅速組裝一臺樣機,再內置手機廠商擅長的「安卓系統」,一臺極具誘惑力的智能電視立現「雛形」。在物流和售後安裝方面,通過與第三方團隊合作(說白了就是外包),保證了有效專業的安裝,至於服務質量方面則通過評價體系來保障。整個流程下來,網際網路電視廠商幾乎只是一個品牌銷售方,但帶來的「蝴蝶效應」是十分巨大的。

這種網際網路模式打法迅速並有效地衝擊傳統行業,佔領市場份額,可以說是改變了整個電視市場面貌:你已經找不到一臺新的傻瓜式傳統電視。

但這種網際網路模式也是一把雙刃劍:缺乏核心技術的網際網路品牌之間的區別非常小,同質化嚴重,競爭相當激烈甚至是慘烈。誰的資源優化整合得更好,誰的企業資金實力雄厚,誰能拿到最優供應鏈,誰才能生存下來。

當年的網際網路智能電視小 米、暴雪、微鯨、樂視等眾多品牌百家爭鳴,到現在也就小 米一家一家獨大,樂視經歷了易主也淪為「市場群演」,暴雪、微鯨等更是早已銷聲匿跡。網際網路模式的性價比戰略以及與顛覆傳統的「黑科技」融合,的確是大大刺激了電視市場,但是同質化的缺陷又導致千篇一律,市場消費「審美疲勞」。

同時低廉的售價在給消費者帶來字面上的優惠外,極差的做工質量、煩人的開關機廣告等都嚴重影響了用戶的使用體驗,用戶怨聲載道,更是讓電視跌入了一個更為尷尬的局面。

從本質功能上看,電視由始到終都是一臺「大屏顯示器」,用戶最需要的應該是更優異的顯示效果,其次是更實用的功能體驗,但目前來看,電視市場卻形成了一股歪風:低價賣,收潛在廣告費,用戶體驗可以無視。

後起之秀的「新技術」能否攻擂成功

通過線上網際網路與線下實體店相融合的新零售戰略已經是目前手機廠商和傳統電視大佬主流銷售方式,所以決定市場份額的關鍵還是在於新技術「黑不黑」。手機廠商在手機系統的研發中有許多技術沉澱可以用於智能電視的研發,這是手機廠商得天獨厚的優勢。

傳統電視廠商則在電視核心技術上有些非常強大的技術壁壘,硬核技術的推出非常容易顛覆整個市場甚至是改朝換代。就目前而言,高端電視使用的OLED液晶面板、中高端LED面板的分區控光技術,還有獨立於CPU以外的畫質晶片等等,都是大部分手機廠商所欠缺的核心技術。

所以無論是想入局的手機廠商抑或是已經摸爬滾打多年的小 米,想要「振興」或者在電視市場「分一杯羹」,必須要有拿的出手、經過市場「認可」的黑科技。基於此,手機廠商軟硬結合,試圖開啟智能電視新時代。

在8月10日,榮耀首先發起衝擊,推出了榮耀智慧屏,不僅在硬體上整合了升降式攝像頭、NFC等,還在系統層面上搭載了華為自主研發的鴻蒙系統,主打物聯網IoT和智能交互功能,通過鴻蒙OS實現不同大小、不同距離屏幕間的「無縫」互聯,,提高用戶體驗。

一個半月後,華為推出更為高端的華為智慧屏,其AI慧眼、HUAWEI Sound 智慧音響、NTFS100%的QLED面板等足以叫板傳統高端電視。

儘管發布初期,不能確定華為智慧屏的Iot交互是否能得到市場的青睞,但儼然成為了行業風向標,為產業賦能。其它手機廠商以及傳統電視大佬也在往華為提出的方向靠攏。

小 米在榮耀智慧屏之後宣布旗下小 米電視將支持視頻通話,海信電視也推出了搭載前置升降攝像頭的社交電視,一加劉作虎則稱將會通過手機來重新定義電視操控,更有傳言vivo、OPPO也要進軍電視。看來手機廠商在旗艦手機間的「黑科技」切磋的火焰將會陸續燃燒到智能電視市場,百花齊放的智能電視「新技術」將會充滿看點。

電視或許是未來智能家居的核心

近幾年智能AI和Iot物聯網智能家庭是當下數碼科技圈熱議的話題,眾多傳統家電都陸陸續續「加裝」Wi-Fi模塊,成為智能家居萬物互聯的一員,電視機這樣的老牌勁旅自然不會落下進軍IoT的步伐。但與其它傳統家電智能化稍有區別的是,智能電視的目標將會是未來智能家居的核心——司令部。

目前主流的智能家居方案中,基本都是以手機為操作核心。雖然手機在便攜操控上沒毛病,但作為私人化的數碼設備,用來當作共有化智能家居的主控中心,似乎有些悖論。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如果你老婆或女友為了將空調溫度降低,順手拿了你的手機對空調進行操作,然後又順便打開你的微信,「督查」你的聊天記錄,請問你是什麼感覺?

所以對於智能家居的核心,就好比是以前電視機的遙控器,使用公有化設備作為操作核心較為妥善,更為方便。雖然目前的智能家具方案中,可以使用AI智能音箱作為交互操作核心,但從未來角度評判,電視在可視化交互上要比音箱更有發展和延伸空間,且目前的一些智能電視已經集成並支持在不開啟屏幕的情況下,將電視機作為智能語音音箱使用。所以,將家庭電視延伸為未來智能家居的核心,或許是未來電視的主流發展方向。

手機廠商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與考驗

反觀目前的手機市場也趨於飽和狀態,OPPO、vivo這些當年低配高價的手機也逐漸推出性價比機型,準備和主打性價比的小 米一較高下,可見手機市場競爭的激烈,利潤空間的下滑。單一的手機業務已經無法滿足手機廠商進一步發展的需求,擴展新的業務、新的產品線是目前手機廠商需要嚴加考慮的。

手機作為目前使用頻率最高的電子產品,依然是消費者最主流的日常娛樂工具,如何將手機的強大的功能延伸至其它領域,或許才是未來手機廠商的發展之路。對於手機廠商而言,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還是相機算法,都有著非常強大的技術基礎,但入局之後,如何在當前智能家居發展有限的階段,來鞏固自己的生態鏈,也是需要手機廠商們思考的,畢竟不能近依靠自身的軟體優勢,就妄想建立自己的「皇朝」,隔壁家的蘋果,除了做科技之外,也可以做影視娛樂來擴展自家業務,進一步抓住和吸收用戶群體。

總結

手機廠商開闢新航道,跨界做電視,是對未來飽和手機市場的一種自救,同時也是對萎靡不振的電視市場注入新的力量,更是對於未來智能家庭生態鏈競爭的布局之路,可謂是一箭三雕。我國的手機廠商在國內集體「團滅」山寨機,在國外勇戰蘋果三星,實力不容小覷。特別是華為公司,具備晶片研發能力的華為對於衝擊電視的高端市場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非常值得期待後續的表現。

實力強大、潛力無限的手機廠商陸續入局電視市場,必將掀起一番「腥風血雨」。不過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手機廠商的攪局行為,或許能刺激電視市場,在品質、技術和價格上為消費者帶來多重福利。

相關焦點

  • 手機要完蛋:為什麼手機廠商都來做電視?
    今年電視火了,榮耀智慧屏、華為智慧屏、Redmi電視,一加、摩託羅拉,都前前後後的推出了旗下的大屏化產品。要知道,電視這種「老古董」產品線,受到的關注度遠沒有手機高,那這些手機廠商為什麼在今年扎堆轉型做這個?
  • 8K電視為何賣不動?
    但當前據奧威雲網的數據顯示,2020年1-5月8K電視零售量規模僅僅8775臺,2019年全年,國內8K電視其零售量不足1萬臺,佔比不到0.1%。被所有廠商寄予厚望的8K電視,為何開局冷清?8K電視為何賣不動?我們知道,8K電視相對於4K最大的區別在於解析度,4K電視的解析度是3840*2160,而8K電視的解析度高達7680*4320。
  • 手機品牌電視紛紛打響 為什麼彩電品牌手機卻「藏在深巷無人知」
    手機品牌扎堆做電視:能賺一點是一點近幾年,中國手機廠商開始熱衷於電視硬體產業。2013年,小米就推出了它的「年輕人的第一臺電視」,子品牌Redmi在去年也發布了電視;榮耀和華為去年先後推出智慧屏產品,有意以「未來大屏」概念與普通電視做區分;OPPO系的一加和realme則是加入了印度市場與小米電視角逐。現在,主品牌OPPO的電視出徵中國市場。
  • 手機廠商已經那麼努力的研發,為什麼你還要給手機貼膜?
    而有一些賣手機的賣家也時常會提供免費手機貼膜的服務,用這樣的方式來吸引用戶。對於一些iPhone X這樣的手機,換個屏幕的價格動不動就好幾千元,因此大家都會很小心的保護屏幕。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其實這些問題早已都被手機廠商研發攻破了。對於一些早期的手機而言,手機屏幕往往都很脆弱,因此才需要貼膜,用來避免一些刮蹭的情況。
  • 硬體虧本賣?手機廠商賺錢方法大起底
    如今的手機越來越便宜,599元甚至可以買一部2.5D玻璃的手機,這在兩年以前都是不可想像的。很多手機廠商都宣稱自己是賠本賣手機,賺個人氣而已。然而沒有人開公司是不想賺錢,這些手機廠商真正靠什麼盈利呢?今天IT之家帶大家起底那些「負利潤」的手機如何賺錢。
  • 手機之後,網際網路七巨頭的新戰場
    汽車行業此前的商業模式是,賣一輛車就收一輛車的錢。要算清楚一家汽車公司能賺多少錢,只要知道它賣了多少輛車以及車的售價即可。但是新能源汽車,各種各樣的軟體與增值功能,讓服務取代產品,成為了汽車新的變現方式,一個軟體驅動的時代將要來臨。最深層次來看,是對汽車行業本身的變革——未來的汽車或許不再是「沙發加四個輪子」,而是「帶四個輪子的電腦」。
  • 關停在中國手機電腦電視工廠,全球一半手機轉越南生產
    廠商對三星品牌的依賴一直在減弱。」張毅對時代財經說。三星電視工廠停運,對其某些合作廠商可能也是機遇。隨著最後一家自營電視工廠停運,三星可能會把更高端的電視品牌承包出去,交由其他廠商代工。甚至停運的電視工廠本身,以及裡面的生產線和技術工人,也都成了搶手的香餑餑。此前有媒體報導,不少電視代工廠正與三星交涉,希望能夠買下工廠。
  • 寶能跨界造手機 官方確認束燦已加盟OPPO
    來源:貝果財經原標題:寶能跨界造手機 官方確認束燦已加盟OPPO 本報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導寶能集團跨界造手機尚在起步階段,就傳出與剛加盟的三星前高管因意見不合分道揚鑣。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寶能手機團隊帶頭人、原三星電子大中華區產品戰略副總裁束燦因與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意見不合,憤然出走,並已加入OPPO。
  • 雙面印度手機市場:多廠商供不應求 中國廠商地位不可撼動
    張立是手機廠商在印度的渠道商之一。2020年,因為當地的民族情緒曾喧囂過一段時間,他一整年不敢針對2C市場開展經營投放,僅對2B市場延續了過去的投放策略。雖然在當地旺盛的消費情緒之下,2B渠道獲得了不錯的收益,但綜合起來就沒那麼好看了。「總體影響挺大的。」
  • 又是國產廠商 VKWorld裸眼3D手機曝光
    中關村在線消息消息:提到3D你會想到什麼,是3D電視、任天堂的3DS遊戲機還是?其實不止這些,3D技術已經逐步發展到手機行業內,對於一直發展迅速的國內手機廠商,怎麼能少了配有裸眼3D功能的手機產品呢。近日,一款來自國內廠商VKWorld的HD級別裸眼3D智慧型手機遭到了曝光。
  • 前瞻智能家居產業全球周報第29期:Redmi也將入局智能電視,手機廠商...
    手機廠商紛紛入局,你最看好誰?Redmi似乎已經準備好發力電視對壘華為智慧屏了。8月19日,Redmi總經理盧偉冰在微博上公布了Redmi第一款網際網路電視的信息:屏幕尺寸為70英寸,8月29日發布,預計最快將於今年9月份上市發售。盧偉冰表示:「電視,不僅僅要智能,還要大,越大越震撼!大屏大智慧!」
  • 中國手機廠商印度表現搶眼,三星手機領跑能持續多久?
    來源:IDC整體來說,國產手機進軍印度時間不久拿下的成績卻是讓人驚嘆,以至於業界許多人士稱它們表現搶眼,大有力壓三星手機之勢。那麼基於這樣的現象,筆者今天主要想跟大家簡單聊聊三星手機面對如此格局,其印度市場第一名的位置還能持續保持多久呢?我們不妨從三個方面切入,來探討一下。
  • 為什麼電腦沒有OLED顯示屏幕,手機和電視卻有?
    OLED具有自發光、寬視角、幾乎無限高對比度、快速響應、低功耗、輕薄優勢,而且由於不需要背光模組,OLED框架可以做到更窄。所以,OLED被廣泛應用在智慧型手機和電視的顯示器上。但是,不知道大家留意過沒有,在手機和電視上被廣泛應用的OLED顯示屏,在電腦顯示器上,卻無人問津。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得從OLED屏幕的缺點說起。
  • 電視手機電視棒 網際網路進入「搶」時代
    這是一個什麼都要搶的網際網路時代,不管你是電視還是手機,又或是小小的電視棒,只要賣得便宜性價比高,總就有人搶。  就在本周,150臺樂視TV超級電視S50工程紀念版在樂視商城開放購買,樂視TV副總裁張志偉表示,中午12點開放支付後,僅8秒150臺S50工程紀念版即被搶購一空。
  • 網易雲遊戲來了:手機電腦電視隨時接入可玩,還能跨終端無縫切換
    雖然這些問題答案依舊不太明朗,但毫無疑問的是,雲遊戲將是最先讓用戶感知到和應用到的產品。在巨頭們紛紛入局雲遊戲的這個時代中,網易520線上發布會也發布了自己的網易雲遊戲。在國內遊戲市場多年以來兩家紛爭的局面下,網易入局,毫不意外。任何終端,即時接入遊戲其實,如今網易雲遊戲已經穩定運行了一年時間,是一個成熟的雲遊戲平臺。
  • 10塊錢的手機殼,蘋果為什麼要價329?貴有「貴」的道理!
    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蘋果手機很貴,卻不知道蘋果手機的售後服務包括配件都是天價,當然是對比國產手機來說的,可能在庫克眼裡都是便宜的了,不然蘋果怎麼會在調低維修電池的價格後又毅然選擇在元旦過後提升價格呢,老iPhone用戶換電池的成本又要高了,而官方的充電器和充電線動不動就是大幾百,讓人想不明白
  • 第三方應用商店日漸衰落,手機廠商漁翁得利
    本文盤點了手機應用商店上的發展,第三方應用商店之間的競爭,手機廠商又是如何憑藉自身優勢坐收漁翁之利。稀缺性決定價值。應用寶、百度手機助手、豌豆莢、360手機助手等第三方應用商店曾廣受用戶青睞,一方面,華為、小米、OPPO等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還沒有做起來;另一方面,第三方應用商店的創新和玩法很多,其用戶體驗遠遠超過手機自帶應用商店。
  • 蘋果三星華為巨頭齊湧入,工業手機或成為行業新藍海
    作為行業領先品牌,AORO遨遊三防手機今年應邀參展,並得到來自全球的客商點讚和央視、南方電視臺、深圳電視臺、網易等權威主流媒體的關注、報導。央視等主流媒體採訪AORO遨遊總經理印海林該手機定製、生產商深圳市遨遊通訊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印海林介紹,AORO遨遊專注於加固型工業手機的研發和定製,可為企業客戶提供OEM定製、ODM定製、系統深度優化定製等服務。
  • 劉作虎公布一加電視貼心特性:手機來電自動降低音量
    智能電視或者網際網路電視的概念大家應該都不會感到陌生,最早一批入場主打智能、聯網電視的廠商有小米、樂視、暴風等公司。然而,在這些公司大力推動的智能電視或者網際網路電視概念幾年之後,大家又都回到電視最初的樣子,消費者除了拿來看那麼一會電視,似乎也找不到更多的使用場景。
  • 貼膜成用戶「常規操作」,手機廠商還需繼續努力
    文/東方亦落如今給手機貼膜成了用戶的「常規操作」。我們習慣買了手機之後趕快給它「全副武裝」。然而手機廠商費盡心思將手機變薄,結果用戶貼個膜再加個手機套,一切努力全「白費」。我們為什麼總是愛給手機貼膜呢?若要探究深層原因,恐怕和中國人的習慣有關。中國文化中包含著謹慎,做事要留一手,俗話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就連日常的一些物品也要做好保護。例如玉鐲要包銀,遙控器要加個外膜,汽車玻璃上也要貼膜。雖然現在手機的價格下降,人們的經濟實力提升,但畢竟是幾千元的東西,貼個膜加個殼,就像是上了保險,起碼心裡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