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果園裡走出的致富帶頭人——記開州區「十佳種植能手」劉澤興

2020-12-05 上遊新聞

柑橘果園裡走出的致富帶頭人

——記開州區「十佳種植能手」劉澤興

劉澤興在果園

本報記者 葉娟 文/圖

「開州這座城市真的很美,我在這裡不但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還完成了自己當初訂的小目標。」今年31歲的劉澤興是江西省贛州人,原本從事醫藥銷售的他三年前來到渠口鎮向陽村開始種植柑橘,經過不斷發展,如今柑橘種植面積已經超過2000畝,常年解決40多人的就業增收。今年,他被評為開州區「十佳種植能手」。

偶然契機種柑橘

挖溝、施肥、打枝、摘果……近日,記者來到渠口鎮向陽村劉澤興所在的重慶誠心園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柑橘基地,幾十名工人正井然有序地忙碌著。

「挖的溝一定要深一點,距離要隔開,才能更好上肥。」樹林間,高高瘦瘦的劉澤興正拿著鋤頭跟村民們邊講邊示範,普通話中夾雜著不太順溜的開州本地話,讓圍在他周邊的大爺大媽們聽得哈哈大笑。

記者了解到,2016年冬季,劉澤興受邀到開州遊玩,偶然得知向陽村有多年種植柑橘的歷史,由於村民都是散戶種植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和規模,所以該村的柑橘產業一直未得到很好的發展。

「當時我就在想,我們老家江西那邊祖祖輩輩都是種柑橘的,無論是技術還是銷售,以及管理各個方面都有非常好的經驗,如果我來做這片柑橘會不會做得更好。」在這之前,劉澤興在家鄉江西省贛州市從事醫藥銷售工作,但是家鄉的好多親戚都從事柑橘種植。

劉澤興經過慎重思考後下定決心,於2017年來到渠口鎮,成立公司種植柑橘。

更新換代提品質

2017年春節一過,劉澤興來到渠口之後便迫不及待地走進柑橘林,他拿著手機拍照記錄,用大半天時間沿著柑橘林走了整整3萬多步。

「之前有部分村民種植的是傳統的紅橘,吃了容易提火,而且銷售價格很低,但眼下的『開縣春橙』、紅肉臍橙,還有晚熟沃柑、紐荷爾等品種都是很優質很暢銷的柑橘品種。」經過實地勘探和仔細思考,劉澤興帶領村民開始給柑橘樹更新換代,並指導村民給不同的果樹分別施肥追肥,綠色防控滅蟲,冬天防凍夏天抗旱。

劉澤興介紹,為了讓柑橘在口感和營養方面達到最好最佳的狀態,他帶領村民使用經過植物原料發酵的生物有機肥,並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利用黃板、捕食蟎、太陽能殺蟲燈捕殺害蟲。

經過更新改良,劉澤興的柑橘基地的水果品質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面積也在不斷擴大,從開始的幾百畝到如今的2040畝。放眼望去,向陽村的山頭布滿了果樹,枝頭綴滿了黃澄澄的果實。

帶動村民共致富

「在小劉老闆手上做了幾年,工錢從不拖欠,而且還掙得不少,技術也學到了。」村民陳中華說。

64歲的陳中華常年在家務農,家庭困難。近幾年他在劉澤興的柑橘基地務工,每月有了固定收入後,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村民徐守詳今年55歲,他家因病被納入建卡貧困戶。他到柑橘基地幹活,不僅就近務工賺錢,還方便照顧妻子。

除了常年僱用當地的貧困戶和村民,劉澤興的柑橘基地還示範帶動了周邊400多戶農戶種植柑橘。他免費培訓當地農戶種植技術,帶動周邊農戶不斷提高柑橘種植技術和水果品質。在他的精心管護和帶領下,2019年柑橘基地的300多萬斤柑橘暢銷全國,總產值達到700多萬。

記者了解到,因為該基地種植的大部分柑橘種類為晚熟柑橘,多為春節後成熟上市,所以三年以來的春節,當全國人民合家團圓幸福過節的日子,劉澤興卻要一個人遠離家鄉守在柑橘基地裡。

「小劉老闆是個肯幹實幹的年輕人,很吃得苦,我們在他手下幹活心裡踏實,又還漲了不少知識,他帶動了我們這一方老百姓致富,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得了獎是實至名歸。」得知劉澤興今年被評為開州區「十佳種植能手」以及「致富帶頭人」,村民們紛紛對劉澤興豎起大拇指。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致富帶頭人帶領村民種植香菇致富奔小康
    吳成剛口中說的成龍,就是南陽市西峽縣寨根鄉桑樹村香菇種植大戶、致富帶頭人,農村基層黨員吳成龍。西峽縣寨根鄉桑樹村是深山貧困村,晝夜溫差大,植被繁茂,水源豐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桑樹村群眾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發展香菇種植產業。致富帶頭人吳成龍今年46歲,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從1995就開始種植香菇,2020年吳成龍種植袋料香菇50000多袋。
  • 羅非魚養殖能手周旭:80後的農村致富帶頭人
    羅非魚養殖能手周旭:80後的農村致富帶頭人2010-04-15 09:0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當代水產        瀏覽量: 4282 次 我要評論   騰氏傳媒--《當代水產》三月刊  文/《當代水產》楊洋  在海口市美蘭區大致坡鎮,有一位80後,他老說自己迷戀上了羅非魚。
  • 柑橘果園合理生草好處多
    春天,氣溫漸漸上升,雨水增多,萬物復甦,柑橘開花結果,果園裡的雜草也不甘落後,生根發芽,瘋狂的生長。最近,不少果農正在除草,這項工作雖然簡單,但是人工除草,投入人工較大,增加種植成本。近日,柑橘之友小呂在桂林靈川,看到幾個果園合理生草,壓住了雜草生長,風景還不錯。這種草叫紫雲英,是一種綠肥作物,過去為了節省肥料投入,在種植水稻上使用較多,這些柑橘果園把它利用得非常好。
  • 柑橘果園紫雲英和自然生草栽培技術
    柑橘果園紫雲英和自然生草栽培技術1 「紫雲英 + 自然生草」種植模式1.1 紫雲英種植在冬春雨水充足或具有水肥灌溉設施果園,且冬季柑橘果園有修剪以順昌明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為例,其果園連續3年種植閩紫系列紫雲英,第4年紫雲英成為柑橘果園冬春季優勢草種。第1年紫雲英每667m2播種量2.5kg ,以後每年播種量1.0~1.5kg;播種前先用清水浸種12~24h ,紫雲英種子與鈣鎂磷肥按1∶5比例混勻。對於未種植過的新區域或多年未種植紫雲英的土壤,種子加專用型根瘤菌劑50~70g · kg-1 。播種時間選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
  • 合作社,為村民打開一扇窗口——記西果園鎮魯家溝村致富帶頭人馬小燕
    蘭州種植百合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由於它生長周期長,價格昂貴,一直被視為珍品。隆冬時節,記者驅車前往七裡河區西果園鎮魯家溝村,採訪當地致富帶頭人馬小燕。七裡河是蘭州百合的核心生產區,該區西果園鎮平均海拔2000米,土質肥沃疏鬆,晝夜溫差極大,造就了百合得天獨厚的孕育條件。進入魯家溝村,一株株枝葉枯敗的百合靜靜地聳立在泥土中。
  • 「重慶英才專家」調研福德村智慧柑橘果園
    本報訊(記者 何仁勇)10月23日,「重慶英才專家」夏慶友、李隆雲、熊偉、周賢文前往臨江鎮福德村智慧柑橘果園調研,並進行現場培訓指導,將農業科技知識送到老百姓身邊,促進科技與農業有機融合,加速發展現代農業。在福德村,一塊寫著「智慧果園」4個字的招牌立在路旁。
  • 最是橙黃橘綠時 「黃金果」裡好圖景——柑橘產業助力萬盛鄉村振興
    如今,一個個沉甸甸的果實色澤鮮豔,陣陣橘香沁人心脾,柑橘林裡處處是豐收的景象,與清新秀麗、悠然閒適的山村構成了一幅美麗畫卷。三五成群的遊客或細心挑果、摘果,或拿起相機拍照,果園裡充滿歡聲笑語。近年來,我區立足自然資源優勢,在關壩鎮、叢林鎮、南桐鎮等地大力發展柑橘產業,通過綠色種植、科學管護、農技推廣、加強培訓等舉措,促進柑橘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 夏天高溫,柑橘果園有草別急著噴除草劑,適當留草不香嗎?
    柑橘果園人工除草,投入人工很大,噴除草劑成本低,偶爾噴沒什麼影響,但是,頻繁使用則會破壞土壤。果園適當留草好處多,道理大家都懂,減輕水土流失、保溼、改善土壤等作用。但是,果園雜草猛長,不除掉也不行阿。以前,柑橘之友分享過撒紫雲英和種植韭菜控草。在兩廣,紫雲英生長時間主要在春天,其它季節生長情況不了解。種植韭菜控草,不適宜大眾化。柑橘果園留什麼草好呢?每次分享果園留草話題,都會有種植戶留言:留什麼草好呢?答案:就地取材最實用。
  • 武山縣畜牧獸醫局成功舉辦 2018年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培訓班
    為有效提升全縣農村黨員產業致富帶頭人和農民企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的致富帶富能力,增強農村畜牧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推進養殖產業快速發展,助力整縣脫貧摘帽。10月17日,武山縣畜牧局和武山縣百思達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聯合舉辦的為期三天的「武山縣畜牧獸醫局2018年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培訓班」在百思達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順利開班。15個鄉鎮畜牧中心負責人、鄉鎮黨員能手、養牛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等50餘人參加了培訓。  本次培訓採取理論授課和現場觀摩。
  • 果園生草,自然農法種植的堅持
    最初,他決定使用自然農法種植蘋果,是由於老婆對農藥過敏,只要一接觸農藥,就全身起紅疹。為此,他開始了一場艱難的種植試驗——關於愛情。他每個月定期割草,並用雞糞和枯草製作堆肥,撒在果園裡;全家人每天早出晚歸,在果園裡抓蟲子。然而他的果園不僅沒有果子,甚至連花也沒有,落葉很嚴重,為數不多的葉片也爬滿了蟲子,這種情況持續了六年,這六年,木村花光了所有資產,借了一屁股債,果園沒有一點收入。
  • 柑橘果農爆料,果園留草影響到放秋梢,這是怎麼回事呢?
    近日,有柑橘果農向小呂爆料,介紹說他們一起種植的幾個果園,放秋梢時間一樣,施肥和噴藥時間也差不多,有個果園有幾畝留草了,既然影響到放秋梢,這是怎麼回事呢?此柑橘果園放秋梢時大部分噴除草劑了,留了幾畝沒有噴除草劑,留草的果地秋梢抽出遲些,抽出秋梢少而且生長緩慢,除了草的果地整體秋梢長勢良好,這事奇怪不?同一個果園,同時修剪放秋梢,施肥量也一樣,沒料到留草和除草放秋梢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如果不是有幾畝沒噴草,根本不會想到是留草問題。
  • 自學天麻栽培技術帶動農戶一起致富
    原標題:自學天麻栽培技術帶動農戶一起致富李兆興,男,漢族,1970年4月出生于靖宇縣龍泉鎮南陽村,靖宇縣野生天麻專業種植協會會長,靖宇縣野生天麻專業種植科普基地負責人,靖宇縣周邊縣(市)長白山野生天麻繁育科技致富帶頭人。
  • 如何讓柑橘幼樹長得快?柑橘樹種植方法
    2、柑橘幼樹的土壤管理 柑橘幼樹果園注意定植後進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城厚度,可以適當生草栽培、或者用秸稈掩蓋樹盤減少水分流失,注意雜草與樹體需保持1-2米距離。
  • 果園生草保護水土,科學種植更高效
    果園生草是一種果園土壤管理系統,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及土壤肥力、調節果園微生態環境、改善果實著色和品質等多種作用。一、生草模式1.自然生草栽培剷除果園內的深根、高稈和其他惡性雜草,它讓惡性雜草死透——除草更除根!兩天見效。
  • 柑橘最好的三大品種:明日見柑橘的騙局
    明日見柑橘是最近幾年才熱銷起來的一個柑橘晚熟品種,這個品種是日本引進種植的,明日見柑橘是日本農業技術中心利用「興津46號」和「春見」兩個品種雜交培育出來的新型柑橘品種。它的果實具有顏色鮮豔、外表光滑、肉質細膩、糖分含量高等諸多優點。而且它對土壤的適應性也比較強,在條件差一些的地方也能夠長好。
  • 石門橘農田寵協:25年堅守 育出越冬柑橘新品種獲國家登記
    碩果纍纍的正月紅柑橘。紅網時刻常德8月4日訊(通訊員 張友亮)「經過多年的努力,品種登記終於成功了,算是為我們『中國柑橘之鄉』石門縣又貢獻了一份力量。」8月3日,收到國家農業農村部寄來的《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證書:正月紅柑橘》,石門縣寶峰街道七松社區橘農、省科技示範戶田寵協喜上眉梢。據悉,這是湖南省首個由農民選育登記的柑橘新品種,實現了柑橘大縣本土品種「零」的突破。今年59歲的田寵協,又名田宏雪、田洪雪。1976年高中畢業後,當過民辦教師,鄉鎮稅收代徵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