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前科學狂人特斯拉在實驗室進行的震撼實驗,至今難以超越!

2021-01-09 環球拾遺

科羅拉多泉最著名的訪客之一是電氣工程師和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1899年春天,他在現在克諾布山的一座小草山上建立了一個實驗室。

特斯拉被斯普林斯市的一個特質所吸引,這個特質將成千上萬的肺結核患者帶到了這座山城--城市稀薄而乾燥的空氣。但與這座城市的許多居民不同,特斯拉並不是在尋找治療方法。

特斯拉相信,電可以在不使用電線的情況下通過大氣層進行遠距離傳輸。為了測試他的電力無線傳輸理論,特斯拉需要一個位於山區的地方,那裡的空氣稀薄,容易電離,因此更容易導電。特斯拉發現斯普林斯的位置在1800米,對他的研究有利。這裡的土地是自由的,人煙稀少,這給了他隱私。此外,空氣的乾燥也使電流的洩漏降到最低,特斯拉欣喜地發現,科羅拉多泉非常適合研究造訪該地區的巨大電風暴。

這張照片實際上是雙重曝光。

一張宣傳照片顯示,尼古拉·特斯拉坐在椅子上做筆記,而他的 "放大發射器 "正在產生數百萬伏的電壓。這張照片實際上是雙重曝光。在現實中,沒有人可以離發射器那麼近而不被燒毀。

一張多次曝光的照片(《世紀》雜誌攝影師艾利創作的68張圖片之一),特斯拉坐在斯普林斯的實驗室裡,他的 "放大發射器 "正在產生數百萬伏特的電壓。7米長的電弧並不是正常工作的一部分,只是通過快速循環電源開關產生的效果。

柯蒂斯是尼古拉·特斯拉的律師和朋友,他從埃爾帕索電力公司為他找到了研究所需的土地和電力。在特斯拉眾多富豪朋友的幾筆大額捐款的幫助下,這位發明家在大草原的中央,科羅拉多聾啞學校的東邊,建起了一個小而強大的實驗室,該校至今仍在運營。

實驗室是一個奇特的結構,看起來像一個穀倉,但屋頂上有一個25米高的木格子塔。這座塔上有一根43米高的金屬桅杆。在金屬杆的頂端,平衡著一個大銅球。入口處掛著手寫的牌子,警告任何好奇的旁觀者--"請勿靠近!巨大的危險!",還引用了但丁的《地獄》中的一句話:"進入這裡的人,請放棄希望"。

這些不祥的警告並不完全是阻止不速之客的詭計,儘管這確實讓愛管閒事的人不敢靠近。實驗室對太過靠近的人構成了真正的危險。在木製建築內,特斯拉建造了一個直徑16米的巨大線圈,它能在空氣中拋出數百萬伏的電流,產生強烈的能量電弧,威脅到它所在建築的存在。為了防止大火吞噬建築,特斯拉設計了一個滾動的屋頂,可以在實驗進行時向後拋出。

特斯拉注意到,遠處的雷擊在地面上產生的電振動,他的儀器可以在幾百裡外接收到。他理論上認為,這是可能的,因為地球是一個巨大的導體,利用地球的導電性,人們可以將無限量的能量以最小的損失傳送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特斯拉想驗證這個理論,為此他需要製造一個能產生放電達到雷電規模的儀器。

特斯拉探出斯普林斯實驗室的大門。1899
振蕩器框架和內部的幾個線圈組。

最終,特斯拉製造了一個巨大的振蕩器,比他以前製造或使用過的任何東西都要強大數倍。幾年後,在接受愛迪生獎章時,他描述了他的儀器。

「... ...有一個直徑16米的線圈,大約3米高。當它被調整為共振時,電流從上到下穿過,那是一個最美麗的景象。你看,那是大約120,也許是180平方米的幡面。為了省錢,我儘可能地計算了尺寸,幡面距離建築物兩邊六七寸以內。為了處理大電流,我有一個特殊的開關。」

在《閃電在他手中》中。作者亨特描述了他的一個實驗。

"噼裡啪啦的聲音不斷重複 然後隨著能量的增加,出現了巨大的聲浪,上面有一個兇狠的啪啪聲的高潮。聲音變成了機槍的頓挫,然後轟鳴到了火炮的強度。幽靈般的火花在實驗室裡跳起了恐怖的舞步。有一股硫磺的味道,可能是來自地獄本身。詭異的藍光遍布整個房間。火焰開始從桅杆頂端的球上跳出來--先是幾英尺長--然後更長、更亮--更粗、更藍。更多的散發,直到它們達到棒狀比例,粗如手臂,長度超過40米。天空中迴蕩著可怕的雷聲,在山脊上25公裡遠的地方都能聽到清楚的聲音。

幾分鐘後,這股恐怖的力量突然沉寂下來,整個科羅拉多泉市都被黑暗所吞沒。特斯拉無意中破壞了電力公司的發電機。他從發電機中抽取了太多的電流,以至於發電機燃起了熊熊大火。電力公司要求特斯拉賠償損失,他照做了,發電機沒幾天就起來了。

當特斯拉將功率調高時,他開始注意到一些很不尋常的現象。一個人走在建築物附近,會發現他的腳和地面之間形成了火花。有時,火花會在沙粒之間形成。他的實驗室內會自發地燃起小火。有一次,一連串的電幡把他困住了,特斯拉不得不趴著爬出來,以躲避高溫的火焰。特斯拉後來描述了他驚險逃脫的過程。

「硝酸太強了,我幾乎無法呼吸 這些電流迅速氧化氮氣,因為它們的表面巨大,這彌補了它們強度上的不足。當我來到狹窄的空間時,它們在我的背上合攏。我逃了出來,勉強打開開關時,建築物開始燃燒。我拿起滅火器,成功地將火勢扼殺。我全身心地投入,後來我受夠了。但現在我可以操作工廠,而不用擔心它被火燒毀。」

特斯拉和他的助手為了防止觸電,穿上了橡膠底鞋,用棉花塞住耳朵,以躲避雷鳴般的聲音。有一次,在一次實驗中,附近馬廄裡的一些馬通過蹄子接受了衝擊,然後就跑開了。有時蝴蝶迷了路,在實驗樓裡打轉。

一張宣傳照,又是一張雙重曝光的照片。

在距離高頻振蕩器幾百英尺的地方,所有的白熾燈都在純粹的無線功率下發光。在實驗室外的一片地面上,特斯拉在地面上擺放了幾組燈管,連接到幾圈電線上,這些燈管 "點亮了全部亮度"。在400萬伏的電壓下,功率變得如此強烈,以至於20米外的燈泡因劇烈的波動而碎裂。

他在電力傳播方面最驚人的成就是,在距離實驗室42公裡的地方,不用電線就能點亮總計1萬瓦的白熾燈泡(200個每個50瓦的燈泡)。儘管有這樣的前景,但無線電力分配從未成為現實,部分原因是需要大量的能源,同樣大量的能源被浪費,使得無線電力分配在經濟上不可行。

三盞普通的白熾燈通過電流感應在一個由單根導線組成的局部環路中點亮至全燭功率,該環路每邊16米,位於距離振蕩器30米處。

特斯拉在斯普林斯呆了九個月,進行實驗。1899年7月的一天晚上,他的儀器接收到了一系列有節奏的信號,他把這些信號描述為 "數碼"。特斯拉斷定,這些信號一定是來自另一個星球,來自金星或火星上的智慧生命體,他的這一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嘲笑。有人認為,特斯拉可能在歐洲聽到了馬可尼的無線電報演示。一個世紀後,科學家複製特斯拉的實驗表明,信號實際上是由月亮木衛一通過木星的磁場引起的。

1900年1月,特斯拉帶著未付的電費離開斯普林斯,為此他被起訴。四年後,他的實驗室被拆毀並拍賣。

相關焦點

  • 馬斯克,一個追逐科技的科學狂人故事!
    從2020年3月至今,其股價從最低70.1美元一路上漲,不到1年漲幅高達11.6倍,當之無愧的美股明星。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榜的最新數據,馬斯克個人資產升至19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609億),正式超越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成為新任全球首富。值得注意的是,2年前特斯拉還在破產邊緣掙扎,1年前馬斯克身價僅270億美元。
  • 尼古拉特斯拉:被稱為接近神的男人,一生未娶只和科學相伴!
    特斯拉被認為是交流電之父,只因為他發現了交流電,然而特斯拉一生的成就何止交流電這一種。年少時期的特斯拉就已經展現了驚人的天賦,但那些天賦給少年的特斯拉帶來的不是喜悅而是痛苦。特斯拉一度以為自己患上的怪病,否則為什麼腦海中總是閃現一些奇怪的念頭,直讓他頭疼欲裂的。好在特斯拉選擇不逃避,開始直面腦海中的奇思妙想,這才將腦中的構造變為事實。
  • 銀川市青少年科技教育「趣味小實驗科學大發現」家庭實驗室線上...
    年銀川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家庭實驗室」公益活動即將上線,希望通過組建家庭實驗室的形式,全家參與進來,讓每一個學生成為「小發明家」,讓每一名家長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教育資源提升家庭鍥合度,共建家庭親密氛圍。
  • 最接近於神的男人——特斯拉的五個超人類實驗
    提到特斯拉你是會想到電動車車還是電動汽車,還是尼古拉斯特斯拉?尼古拉斯特斯拉是一名發明家,物理學家等等,被稱為接近神的男人他在物理學電磁學上的貢獻無可替代發明的東西推動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比如交流電機,電動機,無線電,收音機霓虹燈等等,這些偉大的發明至今影響著我們。
  • 尼古拉 · 特斯拉,到底有多神
    直至今日,這些水電站還在正常運行,成為人類百年科學史上的一大奇蹟。▲在瀑布邊,至今還聳立著特斯拉的雕像1895 年 5 月,在費城舉行的美國國家電氣博覽會上,愛迪生終於委婉地承認了特斯拉的貢獻:「在這次博覽會上,最令人驚訝的是(特斯拉)展示了尼亞加拉瀑布電力的傳遞能力。在我看來,它解決了與電氣開發相關的重要問題之一。」
  • 小白鼠的秘密,為何成為科學實驗室中的寵兒?探秘它的三大特性
    確實,要說到用動物進行科學實驗另一方面,許多實驗的後期,科學家還需要殺掉實驗動物,用來方便觀察其內部的變化。靈長類動物大多數屬於國家保護動物,可不能隨隨便便將它殺死。而且靈長類動物難以大批量培養!這就是我們要說的小白鼠第二個特性。
  • 科學家找來5名女性,進行黑猩猩雜交實驗,結果怎麼樣了?
    在後期的進化當中,人類和黑猩猩就出現了生殖隔離,這也就意味著黑猩猩和人類無法進行雜交,更無法產生後代。在上個世紀科學剛剛興起,湧現出了許多瘋狂的科學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進行了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實驗,他們想知道人類和黑猩猩之間是否真的存在生殖隔離,難道真的無法再產生後代嗎?
  • 實驗基本操作與氧氣的實驗室製取
    實驗基本操作與氧氣的實驗室製取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通過進行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理解實驗原理掌握化學規律、運用實驗結論,來分析生活和生產中的現象.本文將為同學們介紹初中階段化學實驗的基本知識及氧氣的實驗室製取.實驗基本操作的難點梳理.
  • 細說動漫中的科學狂人,阿笠博士、大蛇丸均上榜
    細說動漫中的科學狂人,阿笠博士、大蛇丸均上榜科學是一切生活的基礎,如同一把鑰匙,為我們開闢前進的道路。這裡為大家挑選了幾位動漫中最知名的科學家,你都知道嗎?自稱天才發明家,熱衷於科學實驗。工藤新一家的鄰居,未婚。在新一被變小後,他介紹新一寄宿在毛利小五郎家中,而且還發明了許多設備幫助新一破案,是柯南最信任的理解者、協助者。柯南所使用的道具都是由其發明。現與灰原哀住在一起。愛車是大眾甲殼蟲。
  • 特斯拉最強勁敵來了
    恆馳Vs 特斯拉 孰勝一籌?>視頻中不難發現,恆馳1除了完成度非常高之外,顏值更是力壓定位相近的特斯拉再對比恆大與特斯拉的產值,恆大更是優勢明顯:特斯拉至今只有4款車型,而恆大正同步研發14款;恆大按照工業4.0標準在全球建設十大智能製造基地,2025年前規劃總產量為100萬輛/年,2035年前規劃總產能為500萬輛/年,遠超特斯拉。
  • 松下的「喪」,特斯拉的「獨」
    Dahn的工作也被認為是特斯拉擴大其自主電池生產能力及提升產能的關鍵。4月份,馬斯克宣布特斯拉正在研發續航「百萬英裡的電池」,並且很有可能在明年推出。這番言論起初遭到其他行業人士的嘲笑。但就在9月,Dahn實驗室的電池研究團隊公布的文件對馬斯克夢想當中的電池進行了描繪,以及如何實現,還申請了專利。事情看起來似乎真的有可能,因為對於馬斯克這個狂人來說,沒什麼是不可能的。
  • 走近科學——12名「小小質檢員」打卡環特生物斑馬魚實驗室
    繼上次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中心生物評價實驗室、浙江省安全性評價技術重點實驗室早期評價基地 -- 環特生物攜手杭州市錢塘實驗小學舉辦斑馬魚實驗室免費開放日之後,7月28日上午,環特生物又迎來了第二次斑馬魚實驗室免費開放日活動,來自杭州市西興實驗小學201班的12名學生及其家長進入公司斑馬魚實驗室參觀學習,感受科學氛圍。
  • 比特幣市值超越特斯拉 Ripple已試圖與SEC和解
    原標題:前瞻區塊鏈產業全球周報第74期:比特幣市值超越特斯拉,Ripple已試圖與SEC和解
  • 《海豚數據科學實驗室》迎來浙江大學的結業生!
    由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與杭州睿數科技(海豚數據科學實驗室)聯合舉辦的《海豚大數據競賽暨數據科學訓練營》於2020年10月22日圓滿結束,並在浙大紫金港校區蒙民偉樓223報告廳成功舉辦結業典禮!
  • 互動科普實驗 科學玩起來
    原標題:互動科普實驗 科學玩起來   6月10日,由北京市海澱區科協組織的主題為「科學玩起來」的全民科學素質活動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舉行。活動分為科普遊藝、科技教育、手工藝科普、科學思維對戰四大板塊,通過遊戲的方式集中展示了VR、3D列印、機器人、無人機、植物科普等內容,使青少年在娛樂中感受科技魅力,開拓視野,提升科學素質。   圖為參與者在玩中體驗科學,感受互動科普實驗的樂趣。
  • 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在無錫成立,瞄準「深潛深網深探」
    12月30日,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在江蘇無錫正式揭牌成立。我國深海科學領域研究有了重要依託。12月30日,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在江蘇無錫正式揭牌成立。據無錫市科技局消息,成立當天,太湖實驗室被授予「江蘇省實驗室」,研究方向是深海運載安全(深潛)、深海通信導航(深網)、深海探測作業(深探),目標打造國家實驗室。
  • 與黑猩猩雜交實驗,5名人類女性願為科學付出,最終效果如何?
    經過了數百萬年的地域隔離,在科學上我們認為人類已經和黑猩猩出現了生殖隔離。也就是不能雜交產生後代。 所以說上世紀,我們在動物身上做了很多可怕且不道德的實驗,其中就有人類基因和黑猩猩基因的雜交實驗。 現代的生物技術已經相當的先進,當我們在實驗室做兩個物種之間的雜交實驗,通常不會涉及兩個動物之間的接觸,也就是說,不是簡單粗暴的將兩種動物的生殖細胞結合;
  • 1986年英國頒布《動物(科學實驗)法》,完善實驗動物的福利
    歐洲共同體在1986年的《關於使各成員國有關用於實驗和其他科學的的動物的保護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接近的理事會指令》中對實驗動物的概念進行了闡述,實驗動物是已經應用於實驗或者將要應用於實驗的動物。由於各國對實驗動物的概念各有不同,所以比較通用的對實驗動物的理解是指在特定的條件下,經過了嚴格的定向培育而具有穩定的生物學特徵的動物,這類動物被用於生物學測試、科學研究、生物製品以及藥品的原材料的動物。實驗動物的特點是個體差異小、重複性好、對反映的表現相對一致。
  • ...德康力學實驗技術中心實驗室與濰坊市人體脊柱生物力學重點實驗...
    魯網9月3日訊 8月23日,濰坊市人民醫院人體脊柱生物力學重點實驗室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脊柱畸形大數據研究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德康力學實驗技術中心實驗室進行合作籤約
  • 超越博物學:邁向數字時代的科學教育
    本期特別呈現特級教師吳向東關於當下小學科學教育的新思考。在一次研討課上,我提出一個問題:「上了科學課後,如何讓學生超越日常經驗,從科學上真正獲得提升?」為什麼提出這個問題?雖然有重大發現,但用伽利略、牛頓等近代科學家建立起來的實驗科學的思想方法進行考察,還有許多不嚴謹的地方。到了現代,現代科學比近代科學更加嚴謹和先進,研究的方法早已超越了人的感官,包括射電望遠鏡在內的各種波段的新型望遠鏡和觀測儀器,可以「看」到光學望遠鏡看不到的天文信息,中子星的發現,引力波的捕捉,已經不是增強了人視覺的光學望遠鏡所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