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市青少年科技教育「趣味小實驗科學大發現」家庭實驗室線上...

2020-11-23 銀川晚報

掃一掃下載實驗記錄表

了解更多科技知識,動手設計、製作具備科技含量的小物件……由銀川市科學技術協會、銀川市教育局共同主辦的2020年銀川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家庭實驗室」公益活動即將上線,希望通過組建家庭實驗室的形式,全家參與進來,讓每一個學生成為「小發明家」,讓每一名家長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教育資源提升家庭鍥合度,共建家庭親密氛圍。

活動對象

銀川市3~9年級學生家庭,分A組(3~6年級)、B組(7~9年級)兩個組別。

活動形式

參與家庭在線提交作品,銀川晚報教育周刊將開設專欄進行作品展示、作者介紹,並將參賽作品製作成視頻,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公益傳播。

探究、實驗內容

探究、實驗內容分為家庭植物實驗室、家庭發明工作室、家庭科學試驗臺三大類:家庭植物實驗室、家庭發明工作室、科學試驗臺。

實驗作品要求

1.參賽作品需由學生以及家長共同完成。

2.參賽作品要求畫面清晰,時長在3~10分鐘之內,視頻格式為MP4。

3.參賽作品內容須符合活動規定主題,且積極健康向上,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

4.若提交多次默認最後發送版本為最終版本。5.科學性:參賽作品需具有科學性、前瞻性,準確表達科學知識內涵。

6.原創性:自主選題、無著作權爭議,內容、方法、形式、器材等讓人耳目一新。

7.完整性:用完整的音頻、視頻要素表達作品的選擇、設計、實施、呈現等內容。

作品徵集及提交

1.作品徵集時間:6月~10月

2.作品提交:提交作品須同時提交微視頻作品和家庭實驗記錄表至活動專用郵箱qsnjtsys@163.com。

本刊記者 馬霄漢

相關焦點

  • 開啟家庭實驗室!看懷柔少年以科技「乘風破浪」
    「媽媽,媽媽,快來和我一起做今天的實驗啊,其他小夥伴都打完卡了,我也不能落後!」今年暑假,來自懷柔三小三年級六班的高源,和媽媽一起把臥室「改造」成了「小小科學實驗室」。每天,高源都要和媽媽一起動手完成科學實驗,在微信群裡上傳實驗報告,完成打卡換取「科學積分」。
  • 乾貨滿滿的科技課堂來啦!快來帶孩子們玩轉趣味科學實驗吧!
    在這裡不僅有各種有趣的互動課堂,還有戴森為大家精心打造的主題實驗室,帶大家探秘前沿科技,感受科學的魅力~趁著暑假還沒結束,家長們快帶上孩子一起打卡吧! 而此次活動就囊括了戴森在相關領域的專業研究,通過將其眾多核心科技拆解、放大等多維度的展示與互動,讓大家學習和了解科學原理及其實際運用,激發創新思維,鼓勵大家用發明家的方式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 線上線下兩重天,教育培訓機構何去何從?
    線下培訓機構近幾個月的痛點,相信大家深有體會:同樣是教育行業,線上這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各大在線教育公司動作頻頻: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公司的玩法是否會有大調整?接下來,1C9U給大家分享一套近期教育培訓行業的更新BP商業計劃書合集,供大家借鑑。
  • 實驗小學在全國青少年AIOT科技作品大賽中喜獲佳績
    近期,2020年全國青少年AIOT科技作品大賽落下帷幕,漳平市實驗小學選送的兩個作品在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均榮獲小學初級組三等獎。漳平市實驗小學六年級3班學生 吳佳銘:這是我們的作品智慧房屋,大多數的普通家庭的燈還不夠智能化,還是用開關控制燈光,還有的家裡廚房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於是我們就想設計一款智能聲光控燈,在白天的時候不會亮,等到晚上的時候能根據聲音自動開燈為我們照明。在科技實驗室裡,熱火隊主創代表正忙著向大家介紹這次獲獎作品《智慧房屋》的設計思路和創作理念。
  • 17個趣味小實驗,帶給孩子不一樣的科學啟蒙
    因此,大象優選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是一套兒童科學趣味親子玩具——彩虹實驗盒子2。這是一盒典型的STEM教育盒子,把知識點貫穿到親自動手的實驗操作中去。彩虹實驗盒子217個趣味科學小實驗適合年齡:3-8歲大象優選二人拼團價:僅 99 元拼團規則:2人團,新老顧客皆可拼團,活動截至3月18日 23:59:50。
  • 拔尖培養計劃讓「小科學家」走進大實驗室
    拔尖培養計劃 讓「小科學家」走進大實驗室本報記者 操秀英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登上了國際著名學術雜誌《自然·通訊》。該研究進一步揭示了腺病毒相關受體識別多種血清型的腺相關病毒的不同機制,並提供了一個單一受體與具有不同規則的多種病毒血清型結合的例子。
  • 廚房科學小實驗|和孩子一起腦洞大開,探索白醋與小蘇打的秘密
    想了解兒童藝術科學啟蒙,記得關注我,HandyKid。我們會介紹孩子喜歡的趣味科學小實驗、創意手工教程等,和你一起給孩子更優質的家庭教育!說起「小豬佩奇」,大小寶寶們肯定對這個粉色吹風機不陌生吧。寶寶們都非常喜歡這個可愛的粉色小網紅。
  • 腦洞大開!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作品選錄
    作為亞洲規模最大、參賽國別最多的青少年科技類競賽活動,本屆大賽參賽規模再創新高,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終評期間,將通過評委會專家問辯測評,評選產生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創新項目一、二、三等獎、十佳優秀科技輔導員獎、中國科協主席獎和近三十項專項獎。
  • 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揭曉 91名科學小達人獲獎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王鵬)記者從共青團中央了解到,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獲獎名單16日晚揭曉,91名充滿好奇心和想像力創造力的科學小達人獲獎。  據悉,獲獎者中,既有製作小發明、小創造的小學生,也有做出一定技術性、創新性發明創造的中學生,還有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在國內外科技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大學生,他們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少年的風採。  當晚,91名獲獎者在第十二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網絡主題直播活動中正式亮相。活動還重點發布了「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建設方案。
  • ...鄉村教師的2020:利用二手廢品,我給孩子們做了30多件科學實驗課具
    為了克服教學上困難,楊反修開始重新思考科學學科的教學方式,他認真研讀新課標、教材、教師用書,積極參加校本研修聽課評課學習以及網絡研修等,逐步搭建起自己的科學學科教學體系。為了解決學校實驗教具單一的問題,楊反修還去廢品回收店裡淘廢材,自己動手設計和製作實驗道具,開展起多種豐富有趣的小實驗。
  • 家庭實驗室開啟學習「魔法」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星河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的家庭實驗室開啟了兒童居家學習的「魔法」,喚起兒童對世界的好奇、想像和創造。包括科學創想、數學創想、藝術創想三大類的家庭實驗室,可以從教材中找邏輯線索選擇實驗課題,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問題生發實驗;器材可以從生活中選取也可以自制。
  •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向「成人化」說不
    他們沒有想到,被一些評委認為「很簡單」的作品居然會打敗那些「高、精、尖」項目,獲得此次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最高獎勵。    8月4日在昆明落下帷幕的第22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一大批真正體現中學生水平的科研項目脫穎而出。    「真正體現青少年科技創新水平的應該是由孩子們自己選題、自己設計和研究、自己製作或撰寫的項目。」
  • 《海豚數據科學實驗室》迎來浙江大學的結業生!
    由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與杭州睿數科技(海豚數據科學實驗室)聯合舉辦的《海豚大數據競賽暨數據科學訓練營》於2020年10月22日圓滿結束,並在浙大紫金港校區蒙民偉樓223報告廳成功舉辦結業典禮!
  • 騰訊企鵝輔導助陣青少年科學小會 聯手《科學》雜誌點亮孩子們的...
    在過去的兩屆「小會」中, Science雜誌主編蒂姆·阿彭策爾、「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黑洞攝影師」艾弗裡·布羅德裡克等科學名人登上了《青少年科學看點榜單》,著名科學家悉數到場與青少年面對面溝通交流,解讀榜單上青少年最感興趣的科學新聞背後的知識。即將開展的第三屆科學小會延續了以往的高權威和高水準。
  • 成都七中學子發現渦蟲再生奧秘 AR當老師揭秘未來教育
    科技創新的未來在青少年,拔尖創新人才所必備的許多重要素質在基礎教育時期就已埋下「種子」。如何以寓教於樂的形式讓孩童接觸科學知識?如何利用科技更新教學手段,開發學生創意思維?如何以科技教育為載體,發現、孕育培養人才苗子,吸引優秀學生投身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雙創周上的創新星空間展區,用科技創新教育,成為雙創周活動現場最受青少年歡迎的互動體驗區。
  • 編程貓聯合深圳計算機學會,共同推動中國科技教育發展
    SZCCF秘書長、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雷凱,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計算機學院副院長、SZCCF青少年工作組組長盧光明,深圳市教育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 、SZCCF青少年工作組副組長吳良輝、浪潮集團、平安科技等會員單位代表出席了會議。
  • 成都七中學生發現渦蟲蛋白,成果亮相雙創周:或可用於肢體再生
    科技創新的未來在青少年,拔尖創新人才所必備的許多重要素質在基礎教育時期就已埋下「種子」。如何以寓教於樂的形式讓孩童接觸科學知識?如何利用科技更新教學手段,開發學生創意思維?如何以科技教育為載體,發現、孕育培養人才苗子,吸引優秀學生投身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
  • 電商創新案例之教育篇:線上課堂讓教育更有力量
    電商創新案例之教育篇:線上課堂讓教育更有力量 紅星新聞網   2021-01-07 14:46
  • 中國能訂到Discovery青少年版雜誌?!2021年全新開訂!
    ▲ 2021年1月刊 在雜誌裡,展現了一個精彩、繽紛的世界,【自然科學】、【人文歷史】、【科技發展】和【科學實驗】 美國探索頻道(Discovery)探索頻道美國在1985年開播,其節目覆蓋科學、歷史、自然、科技、探險、偵查和探究等層面,以有趣的教育科學節目為主打。
  • 2020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專題論壇舉行
    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辦,清大紫育、北京科技報社和《科學故事會》雜誌共同協辦,邀請到了包括中國科學院林群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院士在內的眾多知名專家學習和作家齊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