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蹤不定的一代高僧,平生只這一首詞傳世,實力詮釋什麼是真灑脫

2020-12-03 美詩美文

如果將古詩詞中的灑脫分成三層境界的話,或許可以這麼分一分。蘇軾《行香子。述懷》算得上第一層境界,詞中「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雖灑脫,但卻仍然要依賴於琴、酒等物。張志和《漁歌子》算是第二層境界,其中「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漁夫生活,令人嚮往。

而最高的第三層境界,則是唐代詩人司空曙的《江村即事》,在詩中他寫道:「釣罷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灑脫到不繫船繩,任這一葉扁舟一夜隨風漂在月色中,果然真性情。

這三首灑脫之作,雖各有各的妙處,但終究只各講到了一個層面。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詞,則是從各個角度,為我們實力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灑脫的生活。詞名為《漁家傲 本是瀟湘一釣客》,來自宋代的圓禪師。這位圓禪師大概是宋代最神秘的一位高僧了,其行蹤莫測,飄忽不定,生卒年不詳,平生也只有這一首詞傳世,寫出了史上最灑脫的垂釣者。

《漁家傲 本是瀟湘一釣客》

宋.圓禪師

本是瀟湘一釣客,自東自西自南北。只把孤舟為屋宅。無寬窄,幕天席地人難測。

頃聞四海停戈革,金門懶去投書冊。時向灘頭歌月白。真高格,浮名浮利誰拘得。

「垂釣者」一直是文人墨客心中灑脫的代名,這首詞為我們塑造的是一位瀟湘釣客的形象,說的其實就是詞人自己。詞的上片點明釣客的行蹤,他一生在四方遊歷,以孤舟為屋。但他的心又不為這一葉扁舟所困,他心中沒有寬窄之分,幕天席地才是他要的生活。

詞的下片是自己平生之志。「頃聞四海停戈革,金門懶去投書冊」,四海昇平時,文人們都紛紛投貼拜訪名士,希望能求個一官半職,但他卻仍不為所動。他在沙灘上,對著皎潔的明月高歌,將俗世間的浮名浮利都當作身外之物。詞人用「真高格」來形容這樣的行為,也算得上是十分狂傲了。

在文壇還有許多頗有意境的漁父形象,比如後主李煜就曾在《漁父·浪花有意千裡雪》中,寫道:「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同樣十分經典。只是在圓禪師的這首《漁家傲》中,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厭倦世情才歸隱山林的半路漁者形象,而是一個本就生活在瀟湘水邊、融於山水的真釣客。大家還知道哪些詩詞中的漁者形象呢?歡迎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
    而今天我們暫且不提李白,先說一說蘇軾的趣聞軼事,蘇軾這個人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豪放派詩詞的代表人物,他自己也是一個真性情的人,敢說敢做敢表達,從不吝嗇自己的感情。蘇軾表達感情大多都是比較大氣、豪邁,但也有一些情感細膩的作品,就比如令人津津樂道的一首「雲雨詞」則是蘇軾特地為了紀念新婚之夜而作,句句都是誇妻子的好,讓人讀完之後只叫肉麻。《南鄉子·有感》冰雪透香肌。
  • 蘇軾:最好的一首詞,意境深遠,卻成為千古經典,不可不讀!
    蘇東坡有著滿腔熱血、十曲衷腸、百般灑脫、千種風流、萬丈豪情,遺憾仍沒有過好這一生。被朝廷的髒水淋溼了,被同僚的暗箭射中了,被世俗的不堪灼傷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蘇東坡滿腹的才華無處釋懷,唯有訴諸於酒詩,此後便一輩子與酒結上不解之緣。
  • 蘇軾攜妓進寺惹僧人慍怒,他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這才沒被群毆!
    大通高僧也很無奈,平時與蘇東坡私交甚篤,他這不是找麻煩嗎?一語中的,淨慈寺的大小僧徒甚眾,沒有不惡狠狠地盯著蘇東坡,這要放到梁山泊,勢必在所難免一場惡戰。大通高僧慍色爬上臉,很不開心。蘇東坡從容不迫寫出一首詞作,交給陪同而來的歌妓陪同,頓時禪院裡飄起了悠揚的書香。《南歌子》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借君定奪與門槌。因為我逢場作戲、莫相疑。
  • 蘇軾喝醉酒回家,門也進不去,隨手寫下一首詞,差點成了逃犯
    長恨身在宦途,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麼時候才能夠忘卻追逐功名?夜深風靜,水波不興。真想乘上小船從此消逝,在煙波江湖中了卻餘生。第二天,當地衙門裡。有人誤解了「江海寄餘生」這句話,竟傳著蘇東坡昨晚在江邊駕船逃跑了!這可不得了!
  • 千年前四川人蘇軾,用一首詞告訴我們
    前不久,我看到久違的譚詠麟來到這個舞臺,演出了一首蘇東坡的《定風波》,國語歌曲搭配他用粵語唱蘇軾的詞,那種感覺棒極了。號稱永遠25歲的譚校長,已經是過古稀之年的老人了,可是藝術家的生命真是長青,我實在看不出他絲毫的老態,而且唱功一流,最重要的是以他的經歷和對作品的理解,這首歌非常適合。
  • 蘇軾的這一首詞,寫盡人生無常的感慨,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蘇軾的這一首詩,寫和老朋友久別重逢隨後又匆匆各自的小故事,儘管全詩看起來灑脫豪爽,但在其中也隱含對塵事聚散無常的一種無可奈何。《臨江仙·送錢穆父》宋代: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蘇軾與朋友遊玩,寫下一首經典詞,讀懂其中7個字,活得樂觀豁達
    從背景來看這首宋詞非常容易理解。蘇軾被貶黃州,去到30裡外的沙湖去辦事,回來的時候遭遇大雨。隨行的人員都狼狽不堪,唯獨蘇軾"吟嘯且徐行",放開喉嚨吟唱,而且從容前行。甚至還"竹杖芒鞋輕勝馬",最後詠出"一蓑煙雨任平生",表達出曠達無比的生活態度。
  • 唐代高僧5歲時寫的一首詠花詩,短短20字無一生僻字,卻充滿禪機
    陸遊一生寫了9000多首詩,可謂文壇勞模了,最後也不得不在《文章》一詞中承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 蘇軾風雨中寫下一首詞,短短幾句道盡人生沉浮,林語堂讚不絕口
    人生沉浮,若想在這浮塵之中保持生命最初的本真,便要有能夠洗滌心靈的能力,而擁有這種能力的人少之又少,而大文豪蘇軾則是難得少有的能夠給心靈深處鉛華洗盡的人。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老先生輕易不怎麼誇人,而他在《蘇東坡傳》中特地為蘇軾提序,在這當中有一句話更加是誇讚蘇軾本人是難得可貴之人:「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李煜是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作為統治者,他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在詩詞上卻頗有建樹。李煜的詞語言明快、用情真摯,在晚唐五代中獨樹一幟,對後世也有一定是的影響。
  • 這可能是鄭智化最「灑脫」的一首歌,但太多人卻是哭著唱完的
    有人說鄭智化是一個用靈魂發聲的歌者,對這一點如果仔細聽過他歌曲的人應該都不會反對。在鄭智化的所有創作中,《水手》和《星星點燈》可以說是無數80後記憶中熟悉的歌聲,那些早已刻在腦海中的歌詞幾乎激勵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
  • 施光南:一首傳世的歌!
    短短一天他就寫完一首原創歌曲並起名為《懶惰的杜尼亞》施光南(左一)與哥哥姐姐合影后來施光南在看報時發現少年合唱團演出曲目中出現一首《懶惰的杜尼亞》作者正是他的筆名「阿查都歷亞」!04在希望的田野上施光南一家合影1976年,文革結束後韓偉立刻賦詞一首寄給施光南施光南被壓抑十多年的創作激情瞬間爆發成一個個跳動的音符:美酒飄香啊歌聲飛朋友啊請你幹一杯請你幹一杯勝利的十月永難忘
  • 蘇軾開玩笑,讓歌女對高僧表白,高僧出口成章,令人拍手叫絕
    而僧人佛印也是宋朝時非常厲害的高僧,和蘇軾的交情非常的親密。民間還有非常多的兩個人之間發生的有趣的事情。有一次蘇軾跑到寺廟裡面去找佛印,剛進去的時候碰見了一個小和尚,想要逗逗這個小和尚,就問他「禿驢在什麼地方?」小和尚的回答也是非常的機智的,他對蘇東坡說:在東坡吃草。一句話,就讓身為一代文學家東坡先生說不出話來,非常的有趣。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鬱悶時讀上幾遍,心情豁然開朗
    夜色蒼茫,月色朦朧溫潤,一個深幽的背影,隻身一人面向這洶湧澎湃的江水,半生悲慘遭遇,盡數浮上心頭。於是有了這一首 《臨江仙·夜歸臨皋》: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醒復醉」三字,展露出蘇東坡此刻心情是苦惱的、悲慨的、絕望的。
  • 蘇軾,有一首詞抄,襲韓愈的唐詩,卻成為寫春景的傳世佳作
    這也是古代詩詞的魅力所在,永遠不會過時。蘇軾作詞的時候,往往喜歡利用過去的典故和詞句。所以看他的詞,需要有一定的文學功底與閱歷才能夠真正明白意思。蘇軾就有一首《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裡面就有借鑑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很多內容。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納蘭容若最知名的一首詞,說出多少悽婉哀怨,也是爭議最大
    這個人就是大清第一詞人——納蘭容若,相信每個人認識他都是因為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一句千年不變的悽怨,抒寫了幾個世紀的遺憾。一息比歷史更久遠,比時間更永恆的記憶,卸下了前世錯過的遺憾,留給後世不變的情緣。這句詞出自納蘭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清代: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 明朝高僧道源在大雪紛飛之時,寫下一首詠梅詩,通篇美得令人心醉
    而這一時期的文人則是開始傾向於小說的創作,詩歌上並沒有多大的突破。所以總體上來說,還是唐詩佔據了詩歌的主導地位。雖然明清兩朝沒有誕生多少偉大的詩人,但是也還有一位非常優秀的作品,譬如明朝道源的這首《早梅》,那就是一首非常優美的作品,通篇描寫得極為抒情,也無比的唯美,讀來更是朗朗上口,那這首詩也是成為了詠梅裡的名篇。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詞,成為千古名篇,值得收藏!
    這篇文章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就是蘇東坡寫給弟弟蘇轍眾多詩詞中的一首詞。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八月,蘇東坡由定州貶往惠州。經過江西虔州的時候,蘇東坡登上鬱孤臺,夜宿造口。三更半夜,蘇東坡被雨驚醒,想起蒼涼的境遇,於是滿懷深情地給弟弟寫出了這首扣人心弦的詞作。
  • 蘇軾用一首詞,寫儘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讓人無不動容
    他與南宋時期的「詞中之龍」辛棄疾,同為豪放詞派的代表人物。蘇軾一生所創作的作品無數,其中很大一部分,歷經時代流轉依舊為人們所喜愛。蘇軾是一個性情豪爽的人。他灑脫不羈,從不會被一些小事,拘泥,牽絆。因為這樣的性格,他在文壇圈裡,擁有了很多的支持者,擁護者。不過,也正是因為他這樣不羈的性格,蘇軾的仕途之路十分坎坷,可以說累及半生,年老之際依然漂泊不定。
  • 辛棄疾晚年為了戒酒,所作一首戒酒詞,讓人從頭笑到尾
    在北宋時期,著名詞人黃庭堅,就曾經在自己的夫人去世後,決定要戒酒,不過15年之後,他還是破戒了,為此,還特意寫下了一首詞來調侃自己。除了黃庭堅,南宋時期的辛棄疾,在被彈劾罷官之後,也曾想過要戒酒。為了敦促自己戒酒,他還寫下了一首戒酒詞,通篇幽默搞笑。這首詞便是著名的《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辛棄疾創作這首詞的時候,已經56歲,歷經了大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