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26年後,93歲老人終於回家!背後故事太暖了

2021-01-08 陝西法治網

「你左眼角是不是有疤?」「侄子的小名叫什麼?」……

近日,一位流浪26年的93歲老人張叔找到在清遠連州的家屬,在增城新塘與弟弟相認,並隨家人返回清遠連州老家。

一年前,在增城區新塘鎮一帶的檔口門口,經常能見到一名流浪老伯,留著花白的山羊鬍須,身旁的小推車上堆放著簡單的行李。

「讓愛回家」增城新塘服務隊的隊長徐躋明見流浪老伯年事已高,多次提出要幫助其尋找家人,對方卻很抗拒,多數是沉默應對,實在拗不過,就提供來自韶關的地址和姓名信息。

徐躋明聯繫韶關當地,發現相關信息「怎麼也核實不到」,懷疑是假信息。

這一年來,志願者們經常為流浪老伯送去食物和衣物,噓寒問暖,讓流浪老伯漸漸信任志願者。

2020年12月23日,他主動在一張紙上寫下自己的姓名和清遠連州老家地址,拜託志願者「幫我聯繫上家人」。

志願者通過清遠連州當地村委會,迅速聯繫上這名流浪老人張叔的弟弟,他今年已經77歲,得知消息後,他和兒子專程趕到廣州來認親。

12月25日上午,和志願者想像中認親激動的場面不同,張叔兄弟倆見面顯得冷淡生疏,「隔了26年了,我對哥哥的記憶也模糊了」,張叔的弟弟表示,張叔年輕時候曾教過書,一直未結婚,26年前離家後杳無音信,他都記不清哥哥的長相。

張叔的弟弟嘗試著和張叔用家鄉話交流,一開始問張叔的母親老家的地址,張叔答不上來,讓氣氛顯得尷尬,張叔的弟弟開始質疑「就算這麼多年過去,不可能母親家地址說不上來」。志願者在一旁勸導,「畢竟這麼多年了,需要張叔慢慢找回記憶」。

張叔的弟弟記得哥哥小時候生瘡,左眼角留下一道疤,張叔臉上的皺紋層層疊疊,乍眼看過去看不出這道疤。志願者小心地將張叔左眼的皺紋翻起,果然在眼角發現一道小疤。

「你侄子的小名叫什麼?」 「你以前在演出隊做過什麼工作?」 「以前村主任的名字?」如同面試一樣,張叔的弟弟開始就一些人名信息和過往生活細節不斷發問核實。

在和弟弟的交談中,塵封已久的回憶漸漸浮現於張叔的腦海,「我侄子小名叫娃鼓」「以前在演出隊做過編輯」他對答如流,眼框裡熱淚在打轉。

「父母的墳埋在哪裡?」交談一個多小時,在問完最後一個問題後,張叔的弟弟確認眼前這個落魄老人正是離別26年的哥哥。

張叔從外套的貼身口袋裡顫巍巍地掏出1000多元,這是他辛苦賣廢品攢下的一點積蓄,他提出由自己來請大家吃飯,被婉拒了。次日一早,張叔的家人帶著張叔返回清遠連州老家。

來源:廣州日報

陝西法制網編輯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九旬老人在外流浪26年,終於成功回家,背後的故事簡直太暖了!
    他們分散在城市的狹小角落裡,每天的生活得相當艱苦,在這群人當中,也有很多人本來是有家人的,但由於精神或大腦方面的阻礙,導致他們忘記了回家的路,這才留在原地成為了流浪人。 近日,在愛心人員的幫助下,已經93歲的張大爺終於找到了家人,並且在親人的陪同下回到家鄉生活,在比之前他已經在外流浪26年,對家長的一切都已經感到陌生。
  • 特區40年·奮鬥在深圳 | 36歲的我成了93歲老人的「媽媽」?
    特區40年·奮鬥在深圳 | 36歲的我成了93歲老人的「媽媽」?那些奮鬥故事//36歲的我成了93歲老人的「媽媽」?爺爺開心地笑了,緊緊拉住我的手不放:「太好了!媽媽,你一定要經常來看我啊!」我也緊緊握住爺爺的手,說:「一定!一定!」於是,我把羅爺爺加入我的定向服務的老人名單裡。
  • 天津市寶坻區救助站助京流浪老人回家
    今年7月初,一則好消息傳來,讓寶坻區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倍感興奮,兩年來,為了在茫茫人海中給李大爺(化名)找到家人,大伙兒絞盡腦汁,功夫不負有心人,李大爺的回家之路不再遙遠。時針回撥至兩年前,一位流浪老人被民警送至救助站。當時,通過老人身上破舊的衣衫,救助站工作人員判斷老人已經在外流浪了很長一段時間。
  • 93歲老人:「別活的太久」,道出了多少心酸無奈
    長壽的奶奶我們村子,有兩個老人最長壽,其中一個就是我的奶奶,93歲了,村裡第二長壽的人,另外一個95歲了,但是身體不好,已經癱瘓了。在村子裡,還沒有出現過百歲老人,大家都期待著這兩位老人看能不能長命百歲,但是最終我奶奶在6月份的時候走了。
  • 雲南老人離家流浪59年,好心的湖南人送他回家:親屬已找不到,兒時...
    由於家庭變故,來自雲南的肖家福從15歲開始獨自流浪。他在湖南待了近40年,從青年變為老人。由於沒有身份證,他去哪裡都要步行。近日,長沙一名女老師發現了他,主動聯繫當地政府。隨後滇湘兩地救助站協作,只花了14天就把老人送回,住進養老院。老人的親屬已經找不到了,但兒時的玩伴還在,經常來看他。「兩個老頭坐在院子裡曬太陽,聊得很開心。」工作人員說。
  • 流浪10年後,結局暖人
    流浪10年後,結局暖人 2020-05-24 04: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77歲老人畫64年素描雪景,作品充滿童話意蘊,背後故事令人感動
    一位77歲老人,從13歲開始學習素描,而且作品的內容也全都是雪景,一畫就是64年,64年來,他畫了超過1000幅以上的巨幅素描雪景,他的每一幅素描都極其細膩逼真,同時充滿了童話意蘊,作品背後的故事也非常令人感動,他的作品後來還被俄羅斯博物館收藏,就連普京看到他的作品都表示十分讚賞。
  • 貓咪主人出門忘記關空調,回家後看到這樣一瞬太暖了吧
    哈嘍,終於等到您,還好我沒放棄!您終於來了!這裡有您最想知道的!這裡有您最想不到的!這裡有您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總之,您來對地方了~那麼下面就讓我帶您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貓咪主人出門忘記關空調,回家後看到這樣一瞬:太暖了吧!
  • 87歲老人流浪了半座重慶城 天快黑了還找不到回家的路
    10月28日,從上午到下午五點多,87歲的退休醫生老陳從石坪橋一路轉到到了觀音橋,流浪了半座重慶城。 當時,徐周車上還有一名女乘客,他問老人的舉動完全是出於熱心。 簡單交流以後,徐周得知老人想回家,家在石坪橋。 徐周知道,前面不遠處就有一個公交站,老人可以在那裡坐車,然後回家。因為車上有客,他的第一思路是徵得乘客同意,將老人捎帶至公交站。
  • 22年後回家,已是六旬老人
    你終於回家了!......」22年未見面,60歲的餘忠茂看到白髮蒼蒼的母親,一把握住了她的手。一向感情內斂的餘忠茂眼睛裡閃爍著喜悅的淚光,他摸著老母親堆滿皺紋的臉頰,顫抖的說道:「您老了,瘦了,頭髮都白成這樣了,兒子不孝,今天才終於回家了。」
  • 深圳男子棄家流浪30年 妻兒將他接回家:不怪你
    三十年前他因賭博棄家而去以後,就早已不敢再想回家的事,可兩個已經成年的兒子站在他面前言辭懇切地說:"回家吧,家人不會怪你。" 三十年骨肉分離,這一天一家人終於團聚。
  • 93歲還想爬泰山?安排!老人被4兒4女抬上泰山,盡孝就在當下!
    今天要給大家說的一件事和父親有關,是4個兒子和93歲老父親的故事。老人子女:爸爸,祝您平安健康,長壽百年歲末年初在泰安的一家酒店,李大叔兄弟姊妹一大家正在陪93歲高齡的老父親吃飯,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老人一起出就應信的儀式感。
  • 93歲老人白內障失明兩年,日照市中醫醫院給她「光明」!
    93歲老奶奶因白內障雙眼失明近兩年,前段時間來到日照市中醫醫院眼科成功施行了手術,「不但能看清東西了,還能穿針引線了。」患者張奶奶(化名)為表達對醫院眼科的感謝,特意讓家人拍了視頻傳給主任王佃科。由於老人上了年紀,擔心手術 問題所以 一直沒有就醫解決問題。王佃科介紹,雖然白內障手術現在是常規手術,也不複雜,用超聲乳化技術將白內障核打碎,然後用人工產品替換。但由於老人上了年紀,持續時間又太長,所以老人病變的白內障核硬度要大一些,用超聲乳化打碎的過程中需要更大的震動力,震動力太大很容易對眼部其他部位造成損傷,「眼部部位都非常敏感,手術是如履薄冰。」王佃科說。
  • 丈夫食言沒能回家,93歲老嫗苦等77年,最終在丈夫靈位前孤坐3天
    ——蘇武《留別妻》1935年,年僅14歲的張淑英認識了鍾崇鑫,她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相貌堂堂的男子,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情意綿綿的兩人選擇了結婚。1944年,張淑英在重慶遇到了丈夫的戰友,這時才知道丈夫離世的消息。這對她而言是一個晴天霹靂,她一路哭著回家,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婆婆。第二年,婆婆離開了人世,張淑英的家人決定去往中國臺灣,希望張淑英跟著一起去,但是張淑英拒絕了,因為鍾崇鑫是重慶人,她這輩子都要待在重慶。
  • 這張紙條火了,背後拾荒老人的故事更催淚
    」 浙江杭州下城區刀茅巷一小區圍牆旁, 有這樣一個「警示」, 落款是「一位愛孩子的老人」。 這位老人是誰? 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警示?
  • 忠犬被迫流浪4年,終於再見主人後它卻轉身離去,背後真相讓人淚
    說起狗狗的忠誠,大概沒有人能忘記忠犬八公的故事,「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等你回家」,直到死,小八也沒有等來他期待的身影…只是沒想到,牽動所有人心的一幕,居然會再次在生活裡上演…要知道,狗狗的一年相當於我們的七年,在人類時間的28年裡,它就像被鎖死在了這個路口。
  • 93歲上海老人自學英語稱可「永葆青春」
    參考消息網5月13日報導 港媒稱,一段視頻記錄了一位決定自學英語的上海老人在上海街頭展示自己新學習的語言技能的場景。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10日報導,視頻網站8日發布的視頻顯示,這位93歲的老人在上海市中心的靜安公園操著一口半流利的英語與外國人交談。
  • 衡陽縣警方與深圳方面愛心接力,流浪漢凌會友終於回家了!
    漂泊在外30多年的流浪漢凌會友終於從深圳龍華回到了闊別30多年的家鄉湖南省衡陽縣渣江鎮荷溪村與父母團聚故事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這一切都從一條微博開始聽小編為你一一道來5月14日17時許,衡陽縣公安局新聞輿情中心民警黃周生在新浪微博看到@志願者可可 #讓愛回家# 此人叫凌會友,69年出生,在深圳龍華流浪十多年,精神有點不正常。
  • 臨清10歲娃到夏津買金魚,要步行回家~結局暖了!
    臨清10歲娃到夏津買金魚,要步行回家~結局暖了!吃飽後,經民警引導,男孩說出了自己的姓名和家庭住址,並告訴民警自己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考慮到老人年紀大,通信交通不便,民警決定送孩子回家。根據孩子所說的「家在孟店村」,民警經過查詢找到詳細地址為臨清市孟店村。
  • 山西農村78歲老人生吃「土鱉蟲」26年,看他如今生活成啥樣
    圖片上這位老人叫孫軍玲,今年78歲,他是山西省廟上鄉的一位農民。老人家現在紅光滿面,身體健康,還能幹農活,他有一個嗜好就是喜歡吃「土鱉蟲」,已經堅持了26年時間了,今天我們看看他的故事。孫大爺說自己52歲那年由於幹體力活過重,突發腿疼的毛病,一時間都不能走路,躺倒在炕上,看了幾天醫生也沒有效果,後來媽媽給他說了偏方,就是抓「土鱉蟲」吃,每天3個,分3次食用,他堅持吃了2年徹底治好了自己腿疼的毛病。老人所說的「土鱉蟲」學名叫做「土元」當地農民把它叫做「土簸箕」,攝影師問了一下度娘,釋文說土元有續筋接骨,能活血消腫止痛。圖為孫大爺中午在地裡幹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