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愛的小貓,被殘忍肢解並發網上,背後的動機並非簡單的情緒失控

2020-09-24 心理星光

深愛的小貓,被殘忍肢解並發網上,背後的動機並非簡單的情緒失控

女孩林,大學剛畢業,正在四處找工作之際,突遭家庭巨變。父親出軌,母親離家出走,讓一個原本和睦的家庭分崩離析。

女孩一面找工作,一面四處打聽母親的下落,然而父親對此卻不管不顧,依舊和情人鬼混,這讓她憤怒到了極致。

一天晚上,她在家給父親打電話,可父親一直不接電話,這讓她非常生氣,直接拿出柜子上的白酒,一口氣全乾了。

帶著酒意的林走進衛生間時,看見了她養的一隻小貓。

怒火中燒的她失去了理智,抓起小貓塞進旁邊的一個盛滿水的水桶中,將小貓活活淹死了。「不受控制」的她並不作罷,把怨氣繼續發洩在死去的小貓身上,拿起菜刀將它肢解了——頭、四肢、骨頭和四濺的血液。

現場慘不忍睹、極度惡劣,而林居然還將這些用手機拍了下來,發到自己的網絡社交媒體帳號上面。

這一晚,女孩就在小貓的屍體旁睡著了。第二天醒來,她為自己的行為感到了震驚和懊惱……

其實,在家庭變故前,女孩很喜歡小貓,這隻小貓是她從集市上花了400多元買來的。女孩曾給它精心布置了小窩,挑最好的貓糧,買了動物殺蟲水,還為它準備了玩具。

可是,自從父母感情出現問題後,女孩對小貓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心情好的時候,對小貓照顧得還是很周到;心情不好時,就會一腳把它踢開。

其實,是小貓對她的那種信任眼神和祈求憐憫的樣子,讓她看到了現在孤獨無助的自己。她恨這個懦弱自憐的自己,轉而變為憎恨小貓。

虐殺小動物一般有兩種情況,一個是承受壓力過大,無意間發現虐待動物可以緩解自己的壓力,偶爾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另外一種是本身承受了暴力或者冷暴力,不能夠對施暴人進行反擊,所以選擇對弱於自己的生命下手。

女孩林的情況就是兩者皆有,一方面父母離婚、工作未定讓她的壓力突增,另一方面父母的杳無音信與不理不睬讓她感到極致孤獨,內心承受著巨大的冷暴力。

女孩本身沒有有效的渠道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當無意接觸到虐待這一行為時,她感受到了實施虐貓後的一種輕鬆體驗,達到滿足自我排解的需求。

虐待動物者內心的矛盾心理

弗洛伊德精神動力論的本能學說中提到過,人的死之本能是表現為生命發展的一種對立力量,代表著人類潛伏在生命中的一種破壞性、攻擊性、自毀性的驅力。當其能量向外投放時,則表現為破壞、攻擊、挑釁等,當其向內投放時,則表現為自我懲罰、自我毀滅等。

施虐者已失調的本能將通過本我這一部分來滿足,潛意識中,他們想對一切可以加以虐待的東西進行破壞。但社會規範約束了他們的行為,他們知道,若不分對象,對人進行虐待,除了遭受良心的譴責外,還將受到法律的制裁。這種要求人採取某種既能滿足自我要求,又能符合道德規範的行為,來控制這種情緒的方法稱為自我防禦機制。

最終,他們遵循社會規則,調節自己的行為,對小動物進行虐殺,以代替更壞的行動。

你可能認為,虐殺小動物的行為已經夠變態了,屬於不合理範疇。但是,在他們看來,這種行為比其他更過分的行為(如殺人、自虐等)要好得多,他們認為這種滋味防禦機制屬於合理化範圍,並且能夠接受自己的這種行為。

他們會在內心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開脫,比如,他們會認為「大家都吃肉,那麼大家都在殺動物。我不就殺了幾個動物,也沒什麼大不了。」或是「我養的動物我做主」。他們無視了自己行為的本質——以虐殺別的生命來獲得快感的行為,與普通的屠宰行為是完全不同的。

從某種程度上說,施虐者還存在著一定的良心和道德感,因此適當的引導和調節,可以恢復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不過,如果任其發展,一旦虐待殺戮動物的滿足感無法到達他們的要求,殺人犯就是他們最終的結果。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小貓遭肢解引眾怒 民眾懸賞緝拿兇手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陳薇】據臺灣「中央社」1月3日消息,新加坡義順區有兩隻小貓遭到肢解,引起民眾憤怒,該國律政部長也痛批兇手「病態」。據悉,民眾還懸賞捉拿肢解小貓的兇手。2012年的最後一天是新加坡人歡欣準備跨年的時刻,不過卻有兩隻小貓遭到悲慘對待,新加坡的愛貓協會接到民眾舉報,義順忠邦區的組屋樓下有兩隻小貓遭到肢解。愛貓協會將照片發到網上,希望網友協助捉拿兇手。照片中貓的頭部和前肢都被切開,手段非常殘忍。愛貓協會指出,警方、農糧獸醫局以及防止虐待動物協會都已著手調查。
  • 殘忍虐貓的背後,這才是真相中的真相!
    殘忍背後,這才是真相中的真相!報導圖片截圖此前,山東理工大學官方微博發布「關於對學生範某虐貓事件的處理公告」。該公告稱,範某存在虐貓並在網上發布、轉發他人虐貓視頻等情況,學校對範某進行了心理輔導,並最終對他進行了勸退的處理。大學生虐貓?僅僅是虐貓這麼簡單嗎?只是心理變態,通過虐貓感受尋求刺激嗎?事情恐怕沒有這麼簡單。如果只是這麼簡單,這個大學生完全沒有必要拍下虐貓的視頻,更沒有必要把視頻發布到網上。
  • 女子全裸大鬧健身房,為什麼總有人會情緒失控?
    在很多時候,情緒超過理智,最後失控,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就像前面的幾個例子那樣。為什麼會這樣呢?心理學上有個「情緒應激」的概念。我們之所以會情緒失控,甚至做出傷害自己或者傷害他人的行為,是因為受到了應激源的影響,自動開啟了「情緒應激」的模式。
  • 娃情緒總失控,可能是元情緒不受控,你成為情緒引導型家長是關鍵
    當家長看到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通常都會選擇滿足孩子的要求,只要孩子能冷靜下來就好。但是這個時候,家長更應該在意的應該是自己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會用怎樣的方法來應對。面對孩子情緒失控,家長可能產生的四種「元情緒」第一種:情緒不幹涉型。
  • 女子全裸大鬧健身房50分鐘 為什麼總有人會情緒失控?
    情緒就像心魔一樣,失控了,就會把你吞噬。一時的情緒失控,會害了別人,也會葬送了自己。03王爾德說:我不想被自己的情緒左右,我想使用它們,享受它們,支配它們。這大概是所有人的心聲了。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依舊會被自己的情緒支配。
  • 失控、暴怒、劇烈爭吵:為什麼有人特別容易出現情緒應激反應?
    任誰經歷這樣的悲慘遭遇,都難免情緒失控,更何況是小丑這樣飽受精神疾病困擾、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邊緣人士?回憶一下,即將過去的一年裡,關於情緒失控的社會新聞頻繁發生。今年四月,一位深夜騎車逆行的小哥被交警攔下後爆發,一邊是要求他加班的公司,一邊是催著他回家送鑰匙的女友,自己卻因為逆行被攔在路上。
  • 收走手機孩子情緒失控 心理專家:家長要深入了解背後原因
    吳先生對此很不解,為何拿走手機比拿走孩子的其他東西,孩子的情緒表現得更加激烈?  陳先生也因為孩子用手機而苦惱。他說,他的孩子是一名初中生,平時跟他們夫妻交流較少,最近這段時間,他看見孩子經常半夜起來玩手機。之前他曾因此事跟孩子發生過衝突,孩子情緒激動,甚至還說家長一直在逼迫他,他壓力太大。
  • 兩獅子皮包骨癱倒在地,揭開「動物表演」背後殘忍產業鏈
    據動物園調查,當天這位工作人員只是想讓這兩頭獅子曬曬太陽增加食慾,結果沒想到被遊客誤會了,最後事情還鬧到了網上引起風波。現在動物園也接受部分網友的建議,在獅子恢復健康之前,不會再放它們到園內展出了。「動物表演」背後的殘忍真相其實在今年的9月7日網上也曾爆出過「一隻馬戲團的老虎在表演的過程中翻越4米高的籠子逃走了」的新聞。
  • 孩子情緒失控只能幹著急?「全腦養育」4招,秒變快樂「乖寶寶」
    孩子為什麼總是情緒失控?不管他讓他自己哭個夠,可以嗎?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改善孩子的情緒,讓他冷靜下來?《全腦養育法》中提出的整合大腦的養育法,或許可以很好的幫我們處理孩子情緒失控的問題。具體到孩子容易情緒失控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兩點:1、孩子大腦還在成長發育中,通過情緒來表達需求英國劍橋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彼得·瓊斯稱,研究認為人類大腦並非很快就成熟了,而是一個緩慢、循序漸進的過程,最終達到成人狀態。在 18 歲時人的大腦仍在經歷巨大變化,20 歲之後也非常容易受精神障礙的影響,而這個問題到了 30 歲左右就會得到解決。
  • 桔洛沙龍:《情緒管理的藝術》——解碼情緒背後的深度邏輯
    情緒的產生無對錯,但很多人只看到自己的情緒,難以看到情緒產生背後的深層原因,更難做到推己及人,看到情緒對面,對方的感受、心理需求與期待,最後常常傷人傷己。5月20日,桔洛家庭教育《情緒管理的藝術》沙龍,用一次分享、互動、分析,帶家長透過情緒,擁有更深層的思考與反思,去掌握情緒管理的藝術。回憶一下,你最近一次情緒失控是在什麼時候?涉及的人物是誰?
  • 被孩子拋棄的媽媽,情緒失控,其實源於自以為是
    紛繁複雜的生活中,總有一些失控的情緒,如點燃的火藥,瞬間將和諧與美好,炸得支離破碎,滿地狼藉。 其實,誰都想控制情緒,誰都不想面對失控的情緒,但有些時候,就是做不到,就是事與願違。
  • 情緒失控的4大原因:控制習慣,就能控制情緒
    如果你能在生活中發現並減少這些壞習慣,你的情緒就會變得穩定,更容易控制。如果你曾經感覺情緒有點「失控」或者「過於強烈」,你不是一個人。許多人經歷過這種看似過度或者不合適的強烈情緒。但誘發這些感覺的通常不是你的情緒,而是你的一些習慣:·擔心的習慣會把正常的恐懼放大成焦慮和恐慌。
  • 法國搜捕肢解中國學生兇手 加拿大外長表哀悼
    加警方說,這一案件並非針對特定族裔。加外交部長約翰·貝爾德1日在微博留言說,他已就「中國學生林俊遇害」向中國駐加拿大大使表達「最深切的哀悼」。手段殘忍 寄出帶血的殘肢包裹加拿大城市蒙特婁一名公寓管理員5月29日向警方報案,稱在斯諾登區一處垃圾站旁發現一個手提箱,裡面為一段男性的軀幹。
  • 活體肢解記者 重現「凌遲」的沙特人為何如此殘忍?
    這樣一個靠石油把自己的王室養得富得流油,卻完全不尊重基本人權和性別平等的國家,也是這樣一個相信錢能解決所有問題的國家,在眾目睽睽之下,曝出了殘忍肢解卡舒吉的驚天醜聞。清王朝滅亡,已經過去了107個年頭。這世間竟然再現如「凌遲」「車裂」般的酷刑。
  • 如果孩子總是情緒失控,家長要學會反思了
    每當這個時候,父母總是會指責自己家的孩子不懂事,那麼孩子總是情緒失控,真的是因為不懂事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只是因為父母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式來與自己的孩子建立情感聯結,沒有辦法去安撫孩子的情緒。那麼父母到底應該怎樣去與孩子建立情感聯結呢?
  • 隱秘的角落:拒絕溝通和情緒失控,是孩子性格缺陷背後的「推手」
    從根源上來說,父母就是不相信自己孩子的承受能力,卻一方面隱瞞和避諱事件本身,另一方面在孩子面前毫不掩飾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孩子在無形之中承接到父母的抱怨、焦慮和憤怒,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父母情緒失控的「犧牲品」。01父母拒絕溝通和情緒失控,是孩子性格缺陷背後的「推手」。
  • 面對小孩情緒失控,高情商的家長,懂得這麼做!
    1、 面對小孩情緒失控,家長錯誤的處理方式 1、 忽視、轉移小孩的不良情緒 面對小孩情緒失控,有些家長會選擇忽視小孩的不良情緒,或者轉移小孩的不良情緒。 比如:任由小孩在一旁哭鬧不理睬,直到小孩鬧得累了便會停止。
  • 直播虐殺、肢解食屍...虐貓上癮後,他把刀指向了中國留學生
    兩個多月前,山東理工大學範源慶殘忍虐殺80隻貓並販售視頻的事件震驚全網。事情要從幾張殘忍的圖片講起。畫面中,一個女子腳踩高跟鞋,把一隻僵直的小貓放到地面上。尖細的鞋跟先是刺穿了小貓的身體,接著便插進了小貓的眼球......
  • 奔馳女司機小區門口撞死小貓 情緒失控痛哭流涕
    記者林琳核實報導:昨天下午,電話聯繫上張女士,她的情緒已經基本平復,她說後來去找了小區保安,保安已經把貓移到旁邊去了,她情緒才稍微穩定了些。後來又打聽到,保安幫忙把貓埋到附近小公園裡了。「當時真的不知道怎麼辦好,看它還在掙扎,我心裡很難受很難受……」張女士說。張女士30歲。
  • 情緒失控燒作業,差點燒了鄰居家
    ★每天一篇原創,今天是第1307天《管見參考》全國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成績突出個人紹興市網上文化家園示範項目>紹興市全民閱讀優秀項目文/管見 主播/張彬據中國教育報報導,12月14日晚上,上海一小區上演驚險一幕:一位家長輔導孩子功課時情緒失控,一氣之下點燃作業本,並將燃燒的作業本丟下樓,差點燒了鄰居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