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裡的哨兵——美洲短吻鱷

2020-05-25 嚶嚶鸚鵡

一進入大沼澤地,就能聽到如飛機著陸般的轟鳴聲,或者短吻鱷求偶時的鳴叫聲。受城市化速度加快、工業帶的出現和機場的威脅,美國南佛羅裡達州的大溼地與之前相比已經大幅度縮小。這一外觀似沼澤的壯觀綠水河道源自該州北部的基西米河流域,橫穿奧基喬比湖,注入佛羅裡達半島南端。在那裡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其中生活著成千上萬種鳥類,哺乳動物、昆蟲和爬行動物。凱門鱷及美國短吻鱷充當著該地的「哨兵」。在其他動物的生存和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溼地裡的哨兵——美洲短吻鱷

短吻鱷的生活習性

美洲短吻鱷偏愛溼地,它們棲息在沼澤和海濱沼澤,但有時也會在河流、湖泊和其他淡水水體中活動。儘管不像其他鱷魚那樣擁有鹽分口腔分泌腺,也可在短時間內承受一定鹽分。因此,有時可以在沿海灘涂地發現它們的身影。

溼地裡的哨兵——美洲短吻鱷

雌性比雄性體形小很多。吻部寬盡頭有不是很明顯的鼻梁。四肢短小,前足具5趾,後足具4趾。成年美國短吻鱷的皮膚呈棕橄欖色,部分區域呈黑色,頜骨、頸部和腹部為奶油色;膚色暗淡;尾巴附近的鱗片顏色更黑。腹部有骨化皮膚。成年美國短吻鱷捕食各種獵物,偏愛龜、小型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魚類甚至是幼年短吻鱷。必要時還會吃腐肉。當氣溫低於20~28攝氏度時,會停止進食。飲食、氣候和出生率的不同決定了其身體的兩種不同形態:有的修長苗條、有的短而強壯。

短吻鱷的繁衍

短吻鱷在春季開始時進行交配。雌性用淤泥和枯葉築巢,並在其中產20-60枚卵,巢穴一般建在高於水體的地方。雌性會積極地守護巢穴。幼鱷一旦離開巢穴,雌性會立即將巢穴摧毀,以幫助它們下水。離開巢穴時它們會把8-10隻幼鱷放在口中搬運到水裡。

溼地裡的哨兵——美洲短吻鱷

一度遭遇滅絕危機

因19世紀末開始的過度捕獵,美國短吻鱷在20世紀50年代面臨著即將滅絕的危險。但是到20世紀70年代後,人們開始意識到美國短吻鱷對其周邊環境的生態意義。由此實施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使它們的數目逐漸得以恢復。如今,它們不僅擺脫了危機,而且為其周邊的許多物種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溼地裡的哨兵——美洲短吻鱷

美洲短吻鱷對自然生態的影響

美洲短吻鱷是體型最大的短吻鱷,它們的平均體長可達4米,它們可以構建水坑來確保旱季的水流供給。它們能熟練地完成這一任務,利用四肢和吻部清除其餘的雜物和洞中的糞便,使其變成真正的清水綠洲。水面漂浮著百合,邊緣生長著各種植物,如香蒲和蕨類植物。如果沒有這些短吻鱷的經常清理,這些植物的根將會成為魚類的陷阱,阻礙它們的遊動和發育。短吻鱷通過這一行動建造了一個新的棲息地,其中聚集了龜、魚、鳥、浣熊和其他覓食的動物。如果沒有這些水坑,許多物種就不能安全度過旱季。美國短吻鱷建造的這些水坑相當於一個個生命蓄水池,滋養了無數隻即將分散的動物。雨季來臨後,這些動物將重新回到空地居住。

溼地裡的哨兵——美洲短吻鱷

保護短吻鱷的措施

溼地是美國最大的生物多樣性聚集地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因為在自然恢復方面取得的進步,大沼澤地消失的危機有所緩解;2010年,情況重新變糟。因為流水的減少和汙染,這一地區重新面臨消失。但是,美國短吻鱷,作為國家公園的標誌,正在努力扭轉這一趨勢。

一方面,一個重要的控制和保護措施是在這些動物體內放置衛星追蹤晶片,因為它們可以敏銳地感知到水文狀況、水中鹽分和整體生態系統的變化。這樣,當它們穿過牧草河流時,就會發出關於周遭環境、水位和短吻鱷體形的相關信息。通過這些微小的移植金屬片也可以控制短吻鱷的體形和繁殖成功率。

另一方面,美國短吻鱷還面臨著對抗緬甸蟒蛇侵犯的重大挑戰,後者是一種原與該棲息地無關的爬行動物,但是近年來開始在大沼澤地繁殖,使得不計其數的物種和60多萬公頃的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平衡面臨著巨大的危險。

溼地裡的哨兵——美洲短吻鱷

目前人們通過實施一系列拓寬和保護棲息地的措施來確保短吻鱷的繁殖。近年來正在實施的一個計劃是購買自然保護區周邊的耕地,然後將其還原成溼地。這一綠水區的擴大將利於物種保持良好的狀態。這是因為,儘管沒有滅絕的風險,但棲息地的流失仍然是它們面臨的首要威脅。

相關焦點

  • 斷尾再生,美洲短吻鱷也可以
    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實驗室裡,Kusumi的研究內容包括蜥蜴如何再生尾巴。所以,他曾見過不少不同尋常的動物附肢,但2017年10月收到的那個很特別。尾巴變色了,尖端略微分叉,鱗片異常的小。它看上去像是切斷後重新長出來的,這引起了Kusumi的興趣。很多爬行動物都有尾巴再生的能力,包括壁虎和鬣蜥蜴。
  • 美洲短吻鱷肺可移動
    「水域霸王」短吻鱷有什麼絕招? 猶他大學研究人員3月14日發表研究結果說,既無平衡尾翼也無鰭狀肢的美洲短吻鱷可通過改變肺的位置,在水中或潛或浮,向轉向或側翻,不激起一絲水波。研究發現,美洲短吻鱷通過控制橫隔膜、骨盆、腹部、肋骨肌肉,改變充滿空氣的肺部位置,完成靈活、快速移動。 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託德·烏裡奧納接受採訪時說,浮在水面的美洲短吻鱷調動肌肉,使肺移向尾部,然後潛入水下;肺向頭部移動則幫助它們重新浮出水面,或轉身從側面發起進攻。
  • 美洲短吻鱷,充滿智慧的捕食策略!
    美洲短吻鱷是一種體型中等的爬行動物,重量大約為300公斤,這種鱷魚主要分布在美國的東南部地區。這是一種喜歡獨居的鱷魚,只有在小時候才會生活在一起,一旦成年後,就會尋找自己的領地。美洲短吻鱷一般生活在湖泊、池塘或小溪流中,在那裡它們會為自己挖一個深深的洞穴作為棲身之所。同時,這裡也可以作為它們的狩獵場!
  • 私人飼養短吻鱷,弊大於利
    今年6月,當地居民在一片水域中發現了兩條美洲短吻鱷,而這片水域更常見的是束帶蛇和錦龜等爬行動物。  進一步的調查顯示,一個小偷從當地的一家寵物店偷走了兩條美洲短吻鱷,並將其放回小溪裡。救援人員設置了人道陷阱來捕捉它們,但雌性美洲短吻鱷Pebbles落入其中一個陷阱後死亡。
  • 研究發現美洲短吻鱷幼鱷有著斷尾重生的能力
    一項新研究顯示,如果美洲短吻鱷幼鱷因捕食者或其他危險而失去了尾巴,它們能夠重新長出尾巴。這一發現有些出人意料,因為已知一些蜥蜴物種具有再生能力,但美洲鱷並沒有被認為具有這種能力。在《科學報告》上發表的一篇新研究論文中,科學家們揭示了如果美洲短吻鱷的尾巴被捕食者咬斷或由於其他形式的傷害,它們似乎有能力再生其尾巴的一部分。
  • 【rlyl物種說】今日--​美國短吻鱷(American alligator)
    美國短吻鱷,又稱密河鱷、美洲鱷,是西半球大型的鱷魚物種。一般長約1.8米至2.7米,最大可以達5米長。主要分布於美國東南部,棲息在淡水溼地裡。肉食性,幼鱷會以無脊椎動物、青蛙及魚類為生,而成年之後就改吃龜、水鳥及哺乳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無危(LC)
  • 雙語速讀:紅毛猩猩和美洲短吻鱷會使用工具,它們有多聰明?
    American Alligators 美洲短吻鱷Folks in the southeastern U.S. have long known that alligators and crocodiles are smarter than other reptiles, like snakes
  • 陸地上最兇殘的冷血動物:短吻鱷對決緬甸巨蟒,輸家淪為大餐!
    據悉,美國野生動物攝影師Ewan Wilson於今年2月在佛羅裡達州大沼澤國家公園(Everglades National Park)附近進行拍攝,恰巧碰上了一場精彩的沼澤生死對決,一隻美洲短吻鱷大戰緬甸巨蟒
  • 美短吻鱷隱秘性生活:70歲仍能產卵
    【PConline資訊】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美國短吻鱷在70多歲時仍然能夠繁殖,這比以往認為的時間跨度長得多。研究者還發現,美國短吻鱷在成熟之後就會停止生長,而以往的觀點認為它們會繼續生長,直到死亡。研究人員稱,在這項歷時35年的研究中,他們獲得了目前為止最為豐富的美國短吻鱷數據集。
  • 美洲豹因巴西溼地火災受傷 接受悉心治療
    美洲豹因巴西溼地火災受傷 接受悉心治療 (3/6) "← →"翻頁
  • 世界最大美國短吻鱷身長4.8米
    中國網5月25日訊 據外媒報導,近日,世界史上最大的美國短吻鱷在美國東部阿拉巴馬州的一個博物館展出。據悉,這條美國短吻鱷身長有15.9英尺(約4.8米),重1011.5磅(約458.8千克),它創造了新的金氏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體積最大的美國短吻鱷。據報導稱,這條美國短吻鱷是由斯託克斯家族的5名成員在2014年8月共同協力捕捉到的,曼迪·斯託克斯表示,從鱷魚的腿骨判斷,這條鱷魚大概在24-28歲之間。
  • 澳大利亞一動物園失竊 短吻鱷等「無價之寶」被盜
    據國外媒體報導,位於雪梨北部的澳大利亞爬行動物公園7月14日失竊,包括一隻幼年短吻鱷飼養員們指出,雖然這些動物本身並不危險,但是在嚴寒季節裡離開動物園的特殊環境,它們將難以生存。若它們互相接觸過密,也容易發生危險。據悉,現今短吻鱷只有美洲鱷和中國揚子鱷兩種,該動物園失竊的短吻鱷屬於從國外引進的珍稀品種。此次失竊使該園員工均倍受打擊。警方正對此案展開深入調查。
  • 男子自拍手伸短吻鱷巨口驚心動魄場面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7日報導,近日,網上瘋傳一段在短吻鱷口腔中拍攝的視頻,視頻中這條名為Elvis的短吻鱷張著血盆大口,白森森的巨牙令人不寒而慄,最重要的是有隻手還懸在它的嘴中!據悉,這隻手是一個名叫胡克(Captain Hook)的男子藉助GoPro拍攝而成,地點在科羅拉多莫斯卡的短吻鱷農場。
  • 地球最大溼地遭受嚴重火災,600隻美洲豹失去家園,多隻被燒傷
    位於南美洲的潘塔納爾溼地是地球上面積最大的溼地,總面積14萬~16萬平方千米,大部分在巴西,小部分在玻利維亞和巴拉圭境內。潘塔納爾溼地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根據維基百科收錄的數據,這裡生活著2000多種植物,400多種鳥類,200多種魚類,200多種哺乳動物,約140種爬行動物,以及9000多種無脊椎動物。
  • 地球最大溼地遭受嚴重火災,600隻美洲豹失去家園,多隻被燒傷
    位於南美洲的潘塔納爾溼地是地球上面積最大的溼地,總面積14萬~16萬平方千米,大部分在巴西,小部分在玻利維亞和巴拉圭境內。這裡是地球上鱷魚數量最多的地區,大約生活著1000萬隻凱門鱷;它也是世界上美洲豹分布數量最多的區域,目前大約生活著2000隻美洲豹。我們在新聞中看到的美洲豹捕殺凱門鱷的畫面,大多發生在潘塔納爾溼地。每年這裡都吸引著諸多美洲豹愛好者前來拍攝。
  • 獵人捕4米長300斤巨型短吻鱷 用時2小時
    摘要:美國佛羅裡達州馬斯葛的男子穆迪帶著家人去聖約翰河狩獵,捕獲了一條長13英尺(約4米),重700磅(317.5公斤)的短吻鱷。中國短吻鱷的外形和美國短吻鱷差不多,但比美洲短吻鱷小,體長一般不超過1.5米,身體呈黑色,有些暗淡的黃色標記。
  • 巴西潘塔納爾溼地火災中一受傷的美洲豹得到醫治
    9月27日,在巴西戈亞斯州,動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醫治受傷的美洲豹。巴西潘塔納爾溼地近期火災持續,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各地動物保護組織採取行動救治在火災中受傷的野生動物。 新華社發(盧西奧·塔沃拉攝)9月27日,在巴西戈亞斯州,動物保護中心工作人員為美洲豹清理傷爪。
  • 傳奇短吻鱷去世,戰鬥民族公告:過去,我們很榮幸
    文/10000年「土星」是一隻野生短吻鱷,一隻短吻鱷界的超級壽星!普通野生短吻鱷的壽命在30年左右,一般不超過50歲,而「土星」去世時,年齡高達令人尊敬的84歲。從物種來講,它是一隻美國短吻鱷,1936年出生於美國,在「嬰幼兒」期就被賣到了德國柏林動物園。在那裡,土星度過了「少年」時光,也多次承受了二戰的無情炮火。1943年11月,盟軍再次轟炸柏林,土星幸運地從動物園逃脫,之後去向成謎。知道1946年7月,英國士兵發現了土星,就抓住它並轉交給了前蘇聯。這兩年8個多月的時間裡,土星藏在哪裡,如何生存,誰也不知道。
  • 美國驚現橙色短吻鱷 被網友戲稱「川普鱷」
    【環球網綜合報導】短吻鱷分為兩種,分別是美洲的密河鱷和中國的揚子鱷,多為黑色。而現在卻出現了一隻讓人驚訝萬分的亮橙色短吻鱷,它甚至還被拿來與美國總統川普作比較。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9日報導,7日,美國南卡羅萊納州一個小鎮的居民發現一隻不同尋常的亮橙色短吻鱷從水塘中爬了出來。有人給這隻顏色鮮亮的鱷魚起名為「川普鱷」,用來調侃川普對橙色日曬膚色的偏愛。
  • 為何美洲豹可以捕殺鱷魚,獅子卻不能,是美洲豹太強,還是獅子太弱
    ,是美洲大陸最大的貓科動物,沒有之一,因為美洲大陸沒有老虎和獅子。美洲豹又叫美洲虎,因為美洲豹雖然身上的花紋和花豹特別的相似的,都是花瓣形圓圈,區別在於花豹的圓環是中空的,而美洲豹的圓環中有1~2個黑點,但美洲豹整個身體的形狀更神似於老虎,身體相比於花豹更加強壯。美洲豹體長為1.12~1.85米,尾長0.60~0.9米,體重80~16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