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可能一輩子都碰不到,但在坊間卻經常聽聞有人說,一不小心就撿到了「狗頭金」的傳聞。
撿到像狗頭一樣大的金塊何止是發財了,甚至還有可能改變幾代人的命運。傳聞雖然年年有但身邊卻不曾見到一例,所以只當成是人們茶餘飯後的消遣而已。
但1965年家住黑龍江的一個老農,竟然撿到一個造型怪異的「鐵疙瘩」。最令他無法忍受的是,這個「鐵疙瘩」拿回家後竟然半夜怪叫不停,讓老農一家人都倍感難受,後來經專家鑑定之後被奉為「中華第一龍」。
第一、老農撿到「鐵疙瘩」
1965年黑龍江省內一個偏遠的小村莊,竟然爆出了一個大新聞。一戶農民想要修繕一下家裡的豬圈,但苦於家庭條件有限買不起紅磚。
於是他便打起了城牆磚的主意,在一個月黑風高、伸手不見五指的晚上,老農民來到了城牆根,開始用工具盜挖城牆上的青石磚。
由於青石磚特別重,所以每次只能挖幾塊,就這樣他一挖就是幾個晚上。有一天夜裡他正聚精會神地挖磚,突然出現了巨大的嗡嗡嗡的聲音。
由於本來就做賊心虛,所以被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大跳,剛要拔腿逃跑但聲音卻停止了,同時還隱約地散發著微弱的光芒。
雖然這個農民感到十分不解,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終於挖出了一塊東西,仔細一看只是一個沉甸甸的鐵塊而已。
為此老農還失望了一陣子,不過既然挖出來了,與其扔掉還不如帶回家。到家之後經過一番清洗,鐵疙瘩竟然出現了黃澄澄的顏色。
莫不是挖到了金子了吧?但用牙齒咬了一下發現硬度不夠,據他推斷應該是一塊黃銅。當他將鐵塊放在窗臺上時,竟然發現有一點類似龍形,並且雕刻的十分精美。
但由於不知道是幹啥用的,所以也就沒在理會它,累了大半宿的老農倒頭便睡去了。
第二、夜半時分「鐵疙瘩」發出異響
老農一家人沉沉睡去之後,屋子裡卻卻傳來了一陣陣怪異的聲音。由於這種聲音越來越大,所以吵醒了熟睡中的農民。
他起來之後四處查看,最後竟然發現是這個「鐵疙瘩」在嗡嗡作響。這個場景可把這個農民嚇壞了,難道自己挖出了妖怪?
就這樣好不容易捱到了天亮,「鐵疙瘩」的聲音也逐漸微弱下去,並最終一聲不響了。在接下來的幾個夜晚一直都會出現這種怪異的現象,已經被嚇壞了的農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要把這個「鐵疙瘩」上交給文物局。
一方面讓文物局的專家幫忙看一下,這塊龍形「鐵疙瘩」是不是一個寶貝?另外他也想知道為什麼一到晚上,這塊「鐵疙瘩」就會發出怪異的聲音。
就這樣一大早他就來到了文物局,考古、鑑定專家們看到這塊「鐵疙瘩」後,很快就發現了它背後隱藏的秘密。
第三、專家解密
經專家研究後,老農民在城牆上挖出來的這塊「鐵疙瘩,竟然是價值連城國家一級文物。專家根據古籍上的記載,發現它叫「銅坐龍」。
顧名思義是椅子上的一個裝飾物,但它絕對不是普通人家椅子上的飾物,而是古代皇親、貴族座椅上的一個裝飾品。
因為從外觀上來看,「銅坐龍」高19.6cm,重約2.1公斤。整條龍昂首挺胸並呈坐姿狀態,左上前爪伏在和身體相連的器物上,這種有霸氣的形態,一看就是貴族才能使用的貴重器物。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銅坐龍」是古代皇室車馬所用的裝飾物。《金史》中明確記載了皇室用銅坐龍裝飾所用車馬。
可能時代不同「銅坐龍」的裝飾功能也有所改變,畢竟金朝是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所以和中原習俗不同也有情可原。
至於在夜半時分發出奇怪的聲響,專家認為應該與鐵塊中的縫隙有關係,當有風吹進細縫時因為共振,所以就會發出陣陣聲響。
結 語
「銅坐龍」作為北方遊牧民族政權的皇權象徵,生動地講述了古代少數民族,對權力的嚮往和對土地的徵服欲。從「銅坐龍」的姿態上就可以看出,有一點類似古代漢族人,門前擺放的兩尊石獅子的形態,所以意在彰顯不同的文化氛圍之下,不一樣的文化特徵和藝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