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就可以做的41個日常物理小實驗

2020-12-01 中考網
   摘要:在家就可以做的41個日常物理小實驗,讓物理學習充滿樂趣......

  

  一、瓶內吹氣球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鬆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操作: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講解:當紅色吸管鬆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二、能抓住氣球的杯子
  思考:你會用一個小杯子輕輕倒扣在氣球球面上,然後把氣球吸起來嗎?
  材料: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
  流程:
  1、 對氣球吹氣並且綁好
  2、 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
  3、 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後,把水倒出來
  4、 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
  5 、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
  說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氣球上,是無法把氣球吸起來的。
  2、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為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延伸:
  小朋友,請你想一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三、會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熄滅後,杯子內有什麼變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蠟燭高)1個、蠟燭1支、平底盤子1個、打火機1個、水若干
  操作:
  1. 點燃蠟燭,在盤子中央滴幾滴蠟油,以便固定蠟燭。
  2. 在盤子中注入約1釐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
  4. 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裡水位的變化
  講解:
  1. 玻璃杯裡的空氣(氧氣)被消耗光後,燭火就熄滅了。
  2. 燭火熄滅後,杯子裡的水位會漸漸上升。
  創造: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動收集其它溶液嗎?

  四、會吃雞蛋的瓶子
  思考:為什麼,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
  材料:熟雞蛋1個、細口瓶1個、紙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 熟蛋剝去蛋殼。
  2、 將紙片撕成長條狀。
  3、 將紙條點燃後仍到瓶子中。
  4、 等火一熄,立刻把雞蛋扣到瓶口,並立即將手移開。
  講解:
  1、 紙片剛燒過時,瓶子是熱熱的。
  2、 雞蛋扣在瓶口後,瓶子內的溫度漸漸降低,瓶內的壓力變小,瓶子外的壓力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內。
  創造:當瓶子中氣體的壓力大於瓶子外面的壓力時,瓶子會發生什麼變化?
  
  五、瓶子癟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癟嗎?
  材料: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
  操作:
  1. 將溫開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
  2. 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並迅速蓋緊瓶子蓋。
  3. 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
  講解:
  1. 加熱瓶子裡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
  2. 由於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
  創造:
  如果瓶子裡氣體的壓力比瓶子外空氣的壓力大,瓶子會變成生麼樣子?

  六、會跳遠的桌球
  思考:桌球放在高腳杯中,你怎樣吹氣,球才會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腳杯2個、桌球1個
  操作:
  1 把兩個高腳杯並排放置
  2 將桌球放在第一個杯子中。
  3 從不同角度吹氣,看看桌球有什麼狀況:對著球的側面吹氣;對著球的上方吹氣
  講解:
  1、向球的側面吹氣,桌球不容易跳到第二個杯子裡去(或跳出來)
  2、向球的上方吹氣,上方壓力變小,桌球會浮起來,繼續吹,就跳入第二個杯子去了
  創造:換個新方法也能讓桌球跳到下一個杯子裡

  七、會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樣吹泡泡的嗎?
  材料:飲料瓶1個、冷熱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盤子1個、橡皮泥1塊、吸管若干
  操作:
  1 將吸管逐一連接,形成長管(連接口用膠帶封好)。
  2 將吸管放入瓶中,並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後把瓶子放置在盤子中。
  3 彎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進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澆熱水,杯子中的吸管會排放大量氣泡。
  5 向瓶子壁上澆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會經過吸管流入瓶中。
  講解:
  1 因為塑料瓶很薄,於是熱可以穿過瓶壁,進入瓶子中的空氣裡。
  2 瓶子中的空氣受熱後會膨脹。
  3 水中的氣泡就是空氣膨脹時,被擠出瓶子的空氣。
  4 瓶子中的空氣遇冷時收縮。
  5 瓶子中的空氣收縮時,水便佔據了剩餘的空間。
  創造:瓶子蓋太緊時,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開它嗎?
  
  八、自己會走路的杯子
  思考:杯子沒有腿,它是怎樣從上面走下來的
  材料:杯子一個、蠟燭、火柴、玻璃、兩本書、水
  操作:
  1、用一塊玻璃板,放在水裡浸一下
  2、玻璃一頭放在桌子上,另一頭用幾本書墊起來(高度約5釐米)
  3、拿一個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點燃的蠟燭去燒杯子的底部,玻璃杯會自己緩緩地向下走去。
  講解:
  當燭火燒杯底時,杯內的空氣漸漸變熱膨脹,要往外擠,但是,杯口是倒扣著的,又有一層水將杯口封閉,熱空氣
  跑不出來,只能把杯子頂起一點兒,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九、紙杯旋轉燈
  思考:蠟燭紙杯燈為什麼會轉動?
  材料:紙杯2個、牙籤1支、蠟燭1支、膠帶1卷、繩子1根、剪刀1把
  操作:
  1、取一紙杯,在杯身對稱處各剪開一個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蠟燭,作為燈的底座。
  2、另一個紙杯則在杯身約等距離位置剪出三四個長方形的扇葉,在杯底中央處穿上繩子,並用牙籤棒固定,作為燈的上座。
  3、將兩個紙杯上下對口用膠帶貼好固定。
  4、點上蠟燭,拉起繩子,看看有什麼現象產生。
  講解:
  1、蠟燭燃燒的時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氣受熱會上升,然後沿著上方紙杯的扇葉口流動,因而造成旋轉的現象。
  創造:
  你能讓蠟燭紙杯燈向相反的方向轉動嗎?
  注意:
  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十、飛行的塑膠袋
  思考:在沒有風吹的情況下,塑膠袋為什麼會在天上飛行?
  材料:塑膠袋(輕便的)、吹風機1個
  操作:
  1. 打開塑膠袋,倒置。將吹風機伸入塑膠袋,並打開熱氣開關。
  2. 幾秒鐘後,關閉吹風機並拿開。
  3. 鬆開手,塑膠袋會飄起來。
  講解:
  1. 熱氣輕,向上升,使塑膠袋也向上升。
  2. 熱能使物體飛起來,因為熱氣是上升的。當空氣受熱並且上升時,熱氣便通過"對流"向上運動。從取暖器散發的熱溫暖整個房間,也是藉助於"對流"。
  創造:
  你能試著製作一個簡易的熱氣球嗎?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在家就能做的物理實驗,小實驗激發大興趣
    中考物理中,就實驗探究題的分值佔比來講,2019年佔比36%,2018年佔比48%。物理學科的培養目標,這幾年也呈現出「重視實驗,弱化計算,出題靈活,思維多變」的趨勢。對2019屆初一與2020屆初一學員來講,中考是「十科全考」,物理是沒有選擇性的必考且必計入總分的科目。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很多初一年級甚至六年級的學員跟家長會反覆地詢問,可以提前學物理麼?
  • 在家做這些小實驗,孩子們都愛上了物理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很多初一年級甚至六年級的學員跟家長會反覆地詢問,可以提前學物理麼? 我們建議,在孩子課餘時間,可以先從物理小實驗開始,慢慢探索物理大世界。
  • 東北大學:「雲端」物理實驗教學的「東大方案」
    早在2月初,東北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就著手準備,打造了「MOOC看實驗+虛仿模擬實驗+在家動手做實驗」的「套餐式」全新在線教學模式,在有效提高課程教學的創新性和挑戰度的同時,還讓宅家的學生學得興趣盎然。  該校本學期有101個班級、約3000名學生需要修完大學物理實驗課程。
  • 10個神奇少見的物理現象!全見過的都是物理高手!什麼物理原理?
    而物理不僅有趣,並且特別有用,在三百多年前,牛頓在做物理實驗時就曾經發現,太陽光原來可以分解成七種不同的單色光。正是由於這一發現,我們才能解釋天空是藍色的、落日是紅色的、以及彩虹是如何形成的。牛頓善於觀察更善於思考,他從一個落在頭上的蘋果竟然能思考出「萬有引力定律」,普通人恐怕早就把蘋果吃掉了吧。
  • 這3個科學小實驗在家就能玩,用來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再好不過了
    我看了一下課程的設置,其中邏輯思維課程的內容居然是科學小實驗,還挺讓我驚訝的。原本以為邏輯思維課應該會涉及到形象思維、概念形成、邏輯推理、問題解決之類更專業一些的內容。雖說科學小實驗也很不錯,可以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但我以為,家長陪著孩子一起做實驗,給孩子充分的探索時間和動手機會,要比去培訓班每次連上2節課的效果更好。
  • 宅在家裡玩兒什麼?中國科技館帶你玩轉科學小實驗
    中國科技館帶你在家玩轉科學小實驗,讓孩子們在「玩耍」中愛上科學!「中國數字科技館—音視頻—視頻—實驗」欄目擁有「居家小實驗」、「科學開動啦」、「實驗室的魔法日常」等多個系列共計近400個實驗視頻,讓你足不出戶就能看、能玩兒!
  • 5個在家就能做的科學小實驗,培養孩子創造力,趕快來試試
    心理學家,給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提供了幾個小建議:自由設計科學實驗不要給孩子一個固定的思維去做實驗,可以讓孩子在原有實驗步驟的基礎上,展開對實驗的其他想像,稍加改動。寬鬆的學習氛圍有沒有發現孩子越管越不好管,我小的時候就是,本來想去寫作業的,但是媽媽一說讓我寫作業,一下子我就不想寫了。這個想法不止我有哦,你的孩子也會有。所以當孩子不知道自己做什麼的時候只需要稍加提醒。
  • 適合4-6歲孩子做的益智物理小實驗,試過的家長和孩子都超級喜歡
    寶爸寶媽們,抓住秋天的尾巴玩陪娃玩一把這個有趣的物理小實驗吧!看看孩子們是怎麼拯救他(她)們最愛的恐龍的吧!本期親子遊戲體驗家庭:澳利一家。澳利爸爸—Nathan Jones,外號「美國三叔」,澳利—5歲半,澳利弟弟—3歲。
  • 6個在家就能做的科學小實驗,簡單又好玩,輕鬆培養孩子創造力
    萍萍媽媽推薦以下六個小實驗,培養孩子的探索性和發散思維,增強他們的創造力。1、熔巖燈材料:油、水,透明瓶、色素、泡騰片實驗步驟:把油和水(比例約為1:4)倒入杯子中,等它分層。2、大米跳舞材料:小蘇打,色素,白醋,米粒,水參考步驟:裝半杯水,加點色素,加入小蘇打並攪拌均勻,杯中加少量米(可以看見米會沉底),再加入白醋。
  • 15個好玩的科學小實驗,在家也能拍科學大片!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幼兒園開學遙遙無期,神獸們困在家裡各種遊戲都玩膩了。米粒媽一下子想起來,米粒在上幼兒園的寒暑假 ,老師留過幾個科學小實驗當做家庭作業,米粒玩嗨了,好奇地問我各種小常識。好玩又能引發孩子好奇心,漫長的假期裡最適合帶娃邊玩邊漲知識!
  • 【科普互動】DIY細菌培養、提取自己的DNA,5個在家就能做的趣味...
    今天,BSC就為大家帶來5個簡單的家庭生物小實驗,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行動,體驗趣味滿滿的親子科學世界!這個實驗不但可以讓孩子認識細菌,還可以幫孩子養成認真洗手的好習慣!快來試試這5個簡單的小實驗和孩子度過一段有意義的親子時光吧!
  • 如何在家做貓咪的日常養護?
    我作為一位奴才一樣的鏟屎官,分享一下我對於貓咪日常在家的精緻護理經驗~1.勤洗澡貓咪這個生物實在太愛乾淨,可大多數貓又怕水不愛洗澡。正常情況下,每個月對貓咪進行1-2次洗澡就可以。乾乾淨淨香噴噴的貓,雖然洗澡時候瘋狂掙扎,但洗乾淨以後你會發現也不會每天瘋狂的自己舔毛清潔啦~有耐心的鏟屎官可以在家自己洗,不方便可以帶去寵物店。2.勤剪指甲如果你沒有給你家貓勤剪指甲,你會發現隔一段時間,貓主子都會瘋狂的看見什麼都要撓,俗話說「人閒長指甲」,貓也是,吃飽睡覺的日子怎麼會不瘋狂長指甲。
  • 雲南初中學生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操作怎麼考?省教育廳發文了
    雲南省初中學生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操作考試方案  為貫徹《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意見》(教基〔2019〕16號)精神,落實《雲南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雲教發〔2019〕113號)要求,規範初中學生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操作考試(以下簡稱實驗操作考試),制定本方案。
  • 關注丨雲南省初中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操作怎麼考?看進來~
    日前,雲南省教育廳印發《雲南省初中學生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操作考試方案》,自2020年9月入學的七年級學生起施行。〕113號)要求,規範初中學生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操作考試(以下簡稱實驗操作考試),制定本方案。
  • 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的科學小實驗
    我們就在家做一些有趣的科學小實驗吧!沒有複雜的內容,卻足以讓孩子玩到瘋狂,也最大限度地勾起他們的探究心和求知慾。許多科學原理,都可以通過簡單有趣的辦法來實現還原。這幾個小實驗,沒有複雜的內容,卻足以讓孩子玩到瘋狂,也最大限度地勾起他們的探究心和求知慾。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孩子,主要培養觀察能力,對於理解力比較強的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告知孩子其中的科學原理。
  • ...成長——聊城高唐縣舉辦第三屆初中物理小製作暨實驗創新大賽活動
    全縣初中學生積極參與,自行確定主題,利用課餘時間進行設計、製作,並與指導教師進行深入探討,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製作了大量的作品。各學校精心篩選後,共推薦作品130餘件參加縣級決賽角逐。大賽中,參賽選手邊講解演示邊操作實驗,對參賽作品的設計思路、創新之處等方面進行了演示和闡述。
  • 魚缸的硝化系統建立以後,我們可以輕物理重生化!
    這一點老鄒大叔做的就非常好,從一開始的只用一塊濾棉養魚,到後來慢慢的總結經驗,知道了硝化系統對於魚缸的水質作用,然後通過適當困水和抽底換水來保持水質,直到現在可以只用一塊濾棉加上適當的生化濾材來保持水質,這都是需要一步一步慢慢走過來的。
  • 這是學習物理的「開竅」標誌,物理難學只因不懂這一點!
    其實學習物理「開竅」的標誌有好幾個,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正是我今天要說的。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先來看一下下面這幅初二物理課本上的插圖,此圖是探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這一最典型實驗。中學生朋友們,通過此圖你看到了什麼呢?有同學會說,「我看到了小車、小滑塊、斜面。」
  • 物理老師演示紙杯留聲機走紅,他是怎麼做到的?
    以上就是留聲機製作的原理,所以同學們學好物理是非常關鍵,不僅能開拓同學們的思維,還可以在日常生活充分發揮智慧做些小發明。需要準備的材料和工具:1.一張可以放置唱片的圓盤;2.磁帶機的馬達和皮帶,一些轉輪;3.縫衣針一支;4.鋁材做的支架;5.銅條一根;6.飲料瓶一個;7.5V的手機充電器一個,用作馬達電源(老式的是手搖發條轉動的
  • 最接近於神的男人——特斯拉的五個超人類實驗
    為了發明這些東西特斯拉做過很多實驗。但是很多超人類的實驗都不為人所知。下面我們就來講講他所做過的五大超人類實驗。1.死光武器.死光武器是一種能發射帶電粒子束的武器傳說,死光是超級大殺傷力毀滅性武器,只要任何有生命的物體碰到這種死光,他們都會死亡,無論動物、植物還是微生物,從此看來死光是十分恐怖的,但是特斯拉把關鍵的部分的資料銷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