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救了海龜?泰國因疫情遊客減少,沙灘景點發現稀有龜巢創20年新高

2021-01-10 騰訊網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許多國家都開始實施「鎖國」政策,禁止人民跨國界移動、要求大家儘量減少外出,這就導致各國旅遊人潮大幅縮減,意外的為野生動物帶來一線生機。近日瀕臨絕種的稀有「稜皮龜」在泰國海灘被發現了11座龜巢,創下20年來新高,產卵數量大大提升,加速復育計劃。

稜皮龜又稱革龜、皮革龜,是龜鱉目中體型最大的動物,也是最大的海龜品種,成年稜皮龜體長可達3米,沒有龜殼,但背上皮膚堅硬,體重可達800-900公斤。不過近年來稜皮龜的數量快速下滑,在泰國已被列為瀕臨絕種的龜類,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則將它列為全球脆弱物種。

不過近日普吉島海洋生物中心近日傳來好消息,表示他們從去年11月至今,在海灘上發現了11座稜皮龜巢,創下20年來新高。佛羅裡達州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也指出,近日他們在長約15公裡的朱諾海灘上,發現並標記了76個稜皮龜的巢穴,相比2019年同期大幅增加。

泰國保育人員表示,「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跡象,因為許多海龜的產卵地都遭到人類破壞。」他們在過去5年來都沒有發現海龜巢穴,表示海龜產卵需要安靜、黑暗的環境,但觀光客大量佔據海灘,也縮減了海龜的產卵範圍,加上海龜上岸必須冒著被打撈、遭漁網糾纏的風險,產卵目標困難重重。現在保育人員也期盼,這11個巢穴都能順利孵化出小海龜,成功增加稜皮龜的數量。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因疫情封鎖海灘,泰國稀有海龜數量增長達到20年之最
    一隻小稜皮龜爬向大海。近日,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泰國實施了封鎖令,曾經熙熙攘攘的海灘空無一人。正因受人類的影響減小,泰國一種稀有海龜的數量增長至20年之最。據英國《衛報》4月20日報導,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泰國實施封鎖令,該國空曠的海灘上出現了大量稀有稜皮龜,數量達20年之最。普吉島海洋生物中心主任Kongkiat Kittiwatanawong表示,從2019年11月開始,泰國政府在普吉島陸續發現了11個稜皮龜巢,數量為20年來之最。
  • 泰國海灘發現大量稀有瀕危海龜巢,數量打破20年紀錄!
    在人類活動趨緩下,反令野生動物獲得喘息空間,泰國海灘自去年底以來發現11個稀有稜皮龜巢,創20年來新高。據報導,泰國禁止國際航班,同時呼籲公民勿外出,海灘遊客人數大幅減少,為野生動物活動騰出空間,普吉島海洋生物中心主任KongkiatKittiwatanawong表示,自去年11月以來,已經發現11個稀有稜皮龜巢是20年來最高的。
  • 稀有巨型海龜返回被世界各地遊客遺棄的海灘
    最近幾周,在佛羅裡達州和泰國的海灘上發現了罕見的稜皮海龜,其築巢數量是數十年來未見的。專家說,由於冠狀病毒大流行,脆弱的稜皮龜的復活很可能與全世界海灘的荒漠化密切相關。在佛羅裡達州朱諾海灘,Loggerhead海洋生物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季節的頭兩周內在近10英裡的沙灘上發現了76個巢穴,比去年增加了很多。
  • 新冠疫情肆虐,海龜卻因禍得福?
    經過近兩個月的孵化後,這些蛋(一隻雌海龜可產下一百多隻蛋)孵化出來,小海龜們努力遊到海裡。   據總部位於蓋恩斯維爾的研究和保護組織——海龜保護協會提供的數據,在美國境內築巢的海龜中,大約90%將築巢地點選在佛羅裡達海灘。在2019年的築巢季節,佛羅裡達州魚類和野生動物研究所對27個海灘進行了年度調查,結果發現53000多個紅海龜巢穴。除了紅海龜,佛羅裡達還有綠海龜和稜皮龜築巢。
  • 因疫情「失業」,泰國旅遊景點大象徒步上百公裡「回家」
    因疫情「失業」,泰國旅遊景點大象徒步上百公裡「回家」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夏露 2020-05-07 19:51 來源:澎湃新聞
  • 泰國千頭大象因疫情「失業」返鄉
    泰國千頭大象因疫情「失業」返鄉陳丹泰國不少景點以大象招攬遊客。新冠疫情導致景點關門,泰國北部大約1000頭大象隨馴象人長途跋涉回「老家」,避免因「失業」在外挨餓。【紛紛「回老家」】泰國北部會帕庫村的克倫族人世代馴養大象。
  • 無知帶來的傷害:遊客幹預海龜孵化,挖出68隻瀕危稜皮龜
    據《鏡報》7月4日報導,美國佛羅裡達州博卡拉頓市(Boca Raton)一個海灘上,遊客們因挖出了68隻瀕危海龜,把它們放到裝滿溼沙的桶裡,受到了猛烈地抨擊。佛羅裡達海灘遊客挖海龜巢視頻曝光後,遊客被警告要保護瀕危海龜。
  • 疫情下,野生動物頻現,泰國稜皮龜增長至20年之最,這是一種警醒
    沒人想過難得的對稱年2020年就是從一場疫情開始,從武漢爆發,席捲全球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人類的食慾開始講起。01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雖然說「食色,性也」,可老祖宗也沒說讓你吃野生動物呀!這一場疫情,讓人類知道打開潘多拉魔盒的慘重後果!我還記得《主持人大賽》最後一場,董卿就給王嘉寧的演講點評了這麼一句「槍響之後,沒有贏家」。人類用武器捕殺野生動物,以為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殊不知,從開槍的那一刻,平衡就失去了,人和熊都無法生還。這不僅是人和熊的關係,更是人和自然的關係。
  • 新冠肺炎讓海龜得到喘息機會!印度海灘驚現28萬隻海龜上岸產卵
    印度東部海灘一周內發現28萬隻欖蠵龜集體上岸產卵。(圖bipro_seas IG)5月23日是「世界龜龜日」(World Turtle Day),志在提醒全球保護龜龜。而今年的世界龜龜日特別值得大家慶祝,因為新冠肺炎的疫情已經讓「地球最古老精靈」海龜們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 疫情導致泰國數千頭大象失去工作,它們又要回歸非法使用的狀態嗎
    疫情導致泰國多個象園關閉,那些曾經飽受折磨的大象又要回到過去的狀態嗎?大象在泰國文化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從古時候開始,東南亞地區就開始馴養大象,到今天,泰國每年都要舉行大象節,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近些年來,前往泰國旅遊的遊客越來越多,泰國的經濟也在快速增長。
  • 日本奈良鹿腸胃好轉 或因疫情影響觀光遊客減少
    中新網6月15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14日報導,近日,日本奈良公園(奈良市)鹿的腸胃狀況有所好轉,原因似乎是因新冠病毒影響觀光客減少,投餵鹿餅減少。疫情發生前,奈良公園內到處都能看到觀光客給鹿投餵鹿餅的身影。
  • 日本奈良鹿腸胃好轉 因疫情影響觀光遊客減少、投餵鹿餅減少所致
    日本奈良鹿腸胃好轉 因疫情影響觀光遊客減少、投餵鹿餅減少所致 2020-06-15 18:37: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日本奈良鹿腸胃好轉】據日本《
  • 因新冠疫情肆虐,泰國旅遊業受創,上千隻大象快要餓死了
    據BBC新聞4月1日消息,泰國旅遊業因新冠疫情受創,上千隻大象面臨餓死的窘況。你印象中的大象是什麼樣子?是不是會搖搖尾巴,拍拍耳朵,再快樂地洗個涼水澡?但在新冠肺炎期間,大象的快樂也全都成了泡沫。如今的泰國幾乎遊客全無,大象的夥食也都沒了著落。
  • 疫情下各國鬧市區出現野生動物 美洲獅、山羊、梅花鹿佔領市中心
    中新網8月20日電 當人類因新冠疫情隔離措施,被困在「籠子」裡時,一些動物踏上城市街道,《瘋狂動物城》電影中的場景,在現實中上演。然而,當疫情封鎖最終結束後,人們返回大自然,這些動物又將何去何從?地球這段特殊的安靜時光,或許值得人類長久反思。
  • 一個為了海龜奔走的男人
    相對比較稀有,如果想找到它們,要在近岸海域仔細搜索。麗龜有對稱的六到九對肋盾,龜甲變化最多樣。但是,這些漂浮在海洋中的塑膠袋和塑料瓶,外形很像水母,海龜就會把它們誤認為是自己的食物。一旦吞食,這些塑料製品就有可能堵塞海龜的消化道,導致海龜死亡。今年7月,日本高知縣室戶市海域內發現一隻死亡稜皮龜,其體內有兩隻塑料購物袋。世界自然遺產之一的塞席爾阿爾達布拉環礁棲息著地球上僅剩的印度洋巨龜種群、築巢的綠海龜和其他特有物種。
  • 新冠疫情致泰國熱門海域關閉,儒艮、稜皮龜等瀕危海洋生物回歸
    據馬來西亞《星報》網4月19日報導,泰國官方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致泰國南部的熱門海灘關閉,各大海灘空無一人,而珍稀動物正在回歸。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部長瓦拉瓦特·西巴阿差表示,「當我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大自然正在恢復活力並再造平衡。
  • 因疫情人類減少海上活動 稀有海洋生物重現瓜納巴拉灣
    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封鎖海灘和海上運動80多天後,近日巴西海洋生物學家在巴西裡約熱內盧附近的瓜納巴拉灣海底發現了很多幾十年未見的稀有海洋生物。海洋生物學家在瓜納巴拉灣海底拍攝到了色彩斑斕的海洋生物種群,其中有黃色的海綿,粉紅色的飛魚,橙色的海星,藍色的螃蟹,黑色條紋的神仙魚。長期對瓜納巴拉灣海洋生物進行監測的生物學家指出,在過去三十年中很少有機會同時見到這樣豐富的海洋生物。
  • 瀕臨滅絕的海龜可以享受土耳其空曠的海灘資源
    由於新型肺炎疫情期間海灘人跡罕至,在土耳其西南部海岸築巢的赤蠵龜今年的傷亡數量有所減少,而創數量紀錄的剛剛孵化的幼龜成功抵達了地中海。在土耳其海龜研究、救援和康復中心(DEKAMER),瀕臨滅絕的海龜被送到它們在穆拉省的Iztuzu海灘的自然棲息地。
  • 曾被斷言「2017年滅絕」,我們下一代可能再也無法見到活的海龜!
    正在迅速滅絕近30年以來,人類對海龜的捕撈和食用、天敵對海龜卵的破壞、沿海旅遊業發展等因素導致海龜沙灘產卵和幼龜存活率急速下降;再加上地球工業光汙染、石油海洋汙染、塑料汙染等直接導致海龜罹患腫瘤或直接致死;尤其是近幾十年來海水溫度變化、厄爾尼諾氣候現象等問題頻發,海洋中的成年海龜數量也在不斷減少。
  • 科普海龜以及它們的壽命有多長?
    海龜是一種了不起的生物,在過去的1.1億年以來一直在地球上漫遊,它的壽命很長,並且在與其他物種共存的過程中,在海洋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由於每年被捕魚工具捕獲,它們的數量急劇減少。我們收集了一些信息,並與您分享了有關這種海洋生物的一些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