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醫生 | 耵聹栓塞該如何治療?

2021-01-10 澎湃新聞
指尖醫生 | 耵聹栓塞該如何治療?

2020-07-29 14: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上海寶山 上海寶山 來自專輯指尖醫生

後疫情時期

健康是大家關注的話題

輕鬆是大家嚮往的心態

小寶將為您採制

來自寶山各大公立醫院

專科醫護及專家們的專業醫療護理知識

有些市民因為耳朵分泌物較多,久而久之會堵塞耳道,醫學上把這稱為耵聹栓塞,自行處理容易弄傷自己。今天,《指尖醫生》為您請到的是華山北院耳鼻咽喉頭頸科的主治醫師戴飛,他今天帶來的主題是:耵聹栓塞的治療方法。

醫護簡介

主治醫師 戴飛

口腔科專業 耳鼻咽喉頭頸科

現工作於華山醫院北院

畢業於復旦大學醫學院 耳鼻咽喉專業

有些油性膚質的人的耳屎黏性比較大,不太容易自己排出,進而致使大量的堵塞,引起外耳道栓塞,這就是耵聹栓塞。這樣的患者時常會耳鳴,感到自己聽力下降,耳朵悶脹。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及時到醫院裡面來進行清理。

耵聹栓塞之後,我們可以先用一些軟化耳屎的藥水。浸泡三天之後,再到醫院裡面來,用無菌的、溫熱的生理鹽水將其衝洗出來。這是一個非常溫和的處理外耳道耵聹的辦法。

看完這個視頻是不是還想知道更多的科學醫護知識呢?

寶山區融媒體中心聯合華山醫院北院,用幽默風趣的形式,為您帶來專科醫護的專業醫療護理建議。《醫直播》只要您隨時隨地動動手指,就能直接得到專業醫療知識並且和家門口的優秀醫護們溝通。

那麼如何收看

《醫直播》精彩視頻呢?

每周一至周五中午12:00

華山醫院北院的醫護專家

在直播間和您不見不散

收看方法如下

↓↓↓

01

觀看方式一

(識別上方二維碼,進入「寶山匯」直播間)

02

觀看方式二

(抖音二維碼請使用抖音APP掃描)

迫不及待想要和「指尖醫生」互動提問?今天在微信評論區留言,你的評論,醫生看得到!當然,也歡迎大家來直播間和醫生線上互動!

記者:唐捷 沈彥 陸倩倩 李晶 顧國榮

原標題:《指尖醫生 | 耵聹栓塞該如何治療?》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耳朵流膿之耵聹栓塞篇
    |圖片來源於網絡|3.耵聹栓塞如何治療? 如果耵聹栓塞引起症狀時,一般不建議自行清理,建議到專業的機構求助耳鼻喉科醫生。耵聹栓塞如果是乾燥的並且靠近耳道口的,醫生可以在燈光下直接用鑷子拿出來,但是如果油性的或者比較深的,那就需要先滴幾天的藥水把耵聹泡開,然後再來醫院進行衝洗。
  • 耳朵流膿可能是耵聹栓塞
    耳朵流膿不一定是中耳炎,耵聹栓塞的時候耳朵進水也可能出現類似耳朵流膿的情況,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耵聹栓塞1.什麼是耵聹栓塞?耵聹俗稱耳屎,為外耳道軟骨部皮膚的耵聹腺所分泌的淡黃色黏稠液體。耵聹栓塞是指外耳道內耵聹分泌過多或排出受阻,使耵聹在外耳道內聚集成團,阻塞外耳道。外耳道未完全阻塞者,多無症狀;患者有臨床表現前來就診時,往往可見到耵聹完全阻塞外耳道。2.耵聹栓塞什麼時候需要清除?耵聹其實有保護皮膚的作用。
  • 什麼是「耵聹栓塞」?
    這並不一定是幹硬的耵聹栓塞導致的,有些油性耵聹被推到鼓膜表面,相當於形成了軟性耵聹栓塞。原因之二就是掏耳朵時挖得太深或者手被外力撞擊,捅破鼓膜所致。為什麼總是出現耵聹栓塞?老年人易發生耵聹栓塞因為老年人咀嚼功能下降,耵聹腺萎縮,耵聹乾燥不易脫落。兒童易發生耵聹栓塞因為乳汁餵養不需要咀嚼,餵養過於精細等等。耵聹栓塞 VS 外耳道膽脂瘤耵聹栓塞經常復發者還需要與外耳道膽脂瘤鑑別。
  • 耳鼻喉專家提示您:耵聹栓塞需要正確處理
    幾天前,小趙的右耳突然聽不清聲音了,他趕緊到附近的天津醫院耳鼻喉科就醫,檢查發現原來是耵聹栓塞,也就是常說的耳屎把耳朵堵住了。經過耳鼻喉科醫生的處理,小趙聽力恢復。小趙對此不解,每次洗澡後都會掏耳朵,為什麼還會產生耵聹栓塞。
  • 指尖醫生|定期看牙醫有必要嗎?
    指尖醫生|定期看牙醫有必要嗎?政務 原創 上海寶山 上海寶山 來自專輯指尖醫生
  • 有一種聽力下降叫耵聹栓塞
    如果耵聹堆積過多,阻塞了外耳道,就是耵聹栓塞。」趙醫生介紹,耵聹栓塞的原因,一部分是個人外耳道耵聹的分泌過剩導致的,其次是沒有定期做耳科檢查和清理。耵聹栓塞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多數人並沒有特別明顯的耳朵不適症狀,有時會覺得耳朵有些悶脹感。有些人外耳道耵聹比較堅硬,洗澡進水後會膨脹,導致耳痛。
  • 為什麼老人會耵聹栓塞?要不要經常去醫院清理耳道?
    若耵聹逐漸凝聚成團,阻塞於外耳道內,即稱耵聹栓塞。 幹耳屎,大多出現在亞裔身上(80%--95%); 溼耳屎則大多出現在非洲和歐洲血統的人(97%--100%)。 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溼耳屎人群出汗相對更多,體味也更濃重。 耵聹栓塞如何預防呢?
  • 指尖醫生|選擇一雙正確的鞋,遠離足底筋膜炎
    指尖醫生|選擇一雙正確的鞋,遠離足底筋膜炎 2020-08-31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寶寶耳屎要不要取視症狀而定,耵聹栓塞不可忽視
    寶寶耳屎要不要取視症狀而定,耵聹栓塞不可忽視 翟豐/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耳鼻喉科 2017-03-08 07:32 來源
  • 申力醫生講鼻竇炎: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該如何選擇。
    鼻竇炎到底應該如何治療? 清華大學玉泉醫院耳鼻喉科申力醫生表示,大多數的情況下,鼻竇炎首選是充分的藥物治療,尤其是第一次看病或者沒有正規藥物治療過的病人。 但在某些情況下,鼻竇炎也可以並且必須選擇手術治療。
  • 「耵聹栓塞」致6歲孩子聽力下降
    據市三醫耳鼻喉科楊主任介紹,這是「耵聹栓塞」,耳屎硬化後堵住了外耳道,導致了孩子的聽力下降。需要把耳屎取出,要用藥液把「耵聹」軟化後取出,孩子的聽力就會逐漸恢復了。楊主任還介紹說,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具有「耵聹腺」,其淡黃色黏稠的分泌物稱耵聹,俗稱耳屎。耵聹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時藉助咀嚼、張口等運動,耵聹多自行排出。
  • 該如何治療?
    該如何治療? 甲狀腺結節惡性腫瘤一般以手術治療為主,患者需要根據自身的腫瘤情況由專業醫生制定治療方案,不可盲目就醫。手術的方式專業醫生會根據腫瘤的情況而定,術後可能會損傷周圍神經而產生一些術後遺症,比如聲音嘶啞、失聲、吞咽困難、永久性缺碘、復發等情況。
  • 我們該不該自己給孩子掏耳屎?
    原標題:我們該不該自己給孩子掏耳屎? 六齡童聽不見只因耳內被堵滿 日前,一名6歲兒童因聽不見到醫院就診,診斷結果竟是只因耳內被堵。在醫學聚光燈下,囡囡媽媽看見孩子的耳朵裡有一大團耳屎,醫生小心翼翼地將其鑷出後,媽媽小小聲叫了一下囡囡,這回孩子可是迅速做出了反應。 專家:孩子耳屎該掏還得掏 統計分析,發現近幾年中小學生發生「耵聹(俗稱耳屎)栓塞」的現象十分嚴重。其典型特點是,小學生發生率高於初中生,初中生發生率高於高中生,男生發生率高於女生。
  • 得了牙齦癌,該如何治療?
    本文作者:陳鵬醫生 牙齦癌在口腔頜面部癌瘤中居首位,多為分化較高的鱗狀細胞癌。 4.免疫療法: 作為綜合治療手段之一已被證實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可在手術治療前後配合應用。 如何預防? 口腔癌的預防在於減少外來刺激因素,積極治療癌前病變,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 男子挖一坨耳屎1700元 醫生:儀器很貴,費用合理
    患者表示,在治療前幾次詢問醫生費用,對方都含糊其辭地回應「只是幾百塊錢」,後來刷醫保卡時,才得知具體金額。福州鼓樓醫院宣傳負責人7日回應,「收費合規合理,主要用於微波和半導體紅光物理消炎。」據陳姓女子表示,她5日陪同丈夫到醫院治療前,幾次向醫生詢問費用,但對方都回應「幾百塊吧」,後來去繳費時,也再次向醫院收費處的工作人員詢問價錢,還是沒得到回應,而是直接開了帳單。
  • 該如何治療?
    該如何治療? 肌營養不良患者很容易在蹣跚學步時期被忽視,即使伴隨發育遲緩,延誤 診斷的情況也很常見。因為肌營養不良患者早期還沒出現症狀,只是肌酸激酶及轉氨酶很高。 靠什麼來確診是肌營養不良呢?
  • 究竟該如何治療呢
    甲減又該如何治療呢?相信很多人對甲減都不是很了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甲狀腺功能減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甲減,它是由於甲狀腺激素合成和分泌較少或組織利用不足導致的全身代謝減低的一種疾病,在我國,甲減的患病率為17.8%,且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患者女性多於男性。
  • 如何做一場「指尖陀螺」病毒式營銷?
    實際上,這個玩具背後的想法十分簡單:一個金屬或塑料的陀螺設計繞著中間的一個軸承連續旋轉(可長達幾分鐘),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旋轉效果,就像下圖這樣: 但是,指尖陀螺爆紅的原因並沒有那麼簡單。 無論你是否感受到了這股潮流,或者你已經陷入了它的「圈套」,指尖陀螺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病毒式營銷案例,讓品牌商可以學到如何利用病毒式營銷達到更廣的受眾面。
  • 指尖猴子
    與指尖猴子相關的產品,即Wowwee旗下的產品,是否也會進一步追訴,指尖猴子的熱度是否將一蹶不振,而品牌方對於中國賣家的侵權行為又是如何看待的呢?2017-10-27   TAG:指尖猴子  WowWee
  • 如何預防與治療,醫生完整說明
    焦慮症患者越來越多,想要有效的預防和治療焦慮症,首先就要了解焦慮症的症狀都有哪些?症狀一:坐立不安焦慮症患者有一個特別明顯的表現,這就是坐立不安,即便是保持某種坐姿的時候,沒過一會兒也會有意識或者是無意識的改變自己的坐姿,並且會頻繁改變坐姿。手裡沒有事情可做的時候,坐下之後總是不知不覺就站起來到處走動,過一會又坐下,反反覆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