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桌後,是手拿擴音喇叭,賣力講解犬只免疫的宣傳員;講桌前,聚集而來的居民抱著、牽著的狗卻無一掛有免疫標識牌。近日,北京市在16個區同時開展「強化標識佩戴,推進狂犬病免疫」宣傳活動,在西城區紅蓮文體廣場的活動現場,出現了這戲劇性的一幕。
目前本市累計免疫犬類已達60多萬隻,根據《北京市動物防疫條例》,犬只出門要佩戴免疫標識,表示其安全,但記者走訪幾個居民區卻發現,沒有一隻狗佩戴免疫標識牌。
現場不見一隻狗戴牌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活動的主會場紅蓮文體廣場。在支起的一排宣傳展板前,居民們正踴躍排隊,領取《犬只狂犬病強制免疫告知書》《便民手冊》等宣傳品和小禮品。其中不少居民是帶著狗一起來的,記者發現這些狗竟然都沒有佩戴免疫標識牌。
人群中,一位穿紫色羽絨服的婦女格外顯眼,懷裡抱著一隻小泰迪,腳邊還歡蹦亂跳地跟著兩隻白色貴賓犬,三隻狗無一佩戴免疫標識牌。
記者上前詢問為何不戴狗牌,是否有注射疫苗,該女子理直氣壯地回應,「我們都打疫苗了,可以隨便查!」
「那為什麼不掛上狗牌呢?」女子聽後有點防備地斜著看了記者一眼,「戴出來丟了咋辦?狗牌在家裡,讓我穿一串兒放一塊兒了。」
「你如果看到別人家狗不戴狗牌,放心讓自己的狗跟它們玩兒嗎?」「我們的狗不跟別人玩。」說罷,女子帶著狗離開了現場。
不戴牌理由千奇百怪
記者從市農業局動物衛生監督所獲悉,截至目前本市已經對60多萬犬只施行免疫並發放狗牌。但走在街上卻鮮見佩戴狗牌。
記者隨後來到附近的濱河綠道,不少居民在這兒遛狗,但依舊不見一塊狗牌。一位剛從紅蓮北裡走出來的女士,懷裡抱著的小狗穿著頗為花哨,身上套著男士帽衫,還穿了小鞋子,一身打扮唯獨沒有狗牌。「戴狗牌太麻煩。」記者反問,那穿這麼多衣帽不麻煩嗎?女子沒有回答。
走訪了西城、朝陽一些社區後,記者發現,不戴狗牌的現象十分普遍,雖然很多居民稱有定期給狗注射疫苗的習慣,但並不習慣給狗戴標識牌。記者隨機採訪了10位養狗居民,不戴狗牌的理由也千奇百怪:有居民說,「我們自己家養的狗,怎麼會有狂犬病呢?沒必要戴狗牌。」大多居民則以「容易丟」「麻煩」為理由,還有人說,狗牌容易掉色,染到毛……
犬只不戴狗牌出門,這無形中給路人增加了恐慌,也讓養狗的人心有不安。家住朝陽區東大橋的史女士家裡養了一隻吉娃娃,每次出去遛狗,遇見突然狂叫的大狗,她都會趕快抱起自己的狗狗躲開,「不知道那些狗會不會帶狂犬病,萬一被咬著就麻煩了。」
愛狗的人尚且如此,一些不養狗,對狗不熟悉的路人,就更怕了。在當天宣傳活動的現場,一位帶著孫子來湊熱鬧的老人,發現身邊有狗,就下意識帶著孫子往遠處走了。記者上前詢問,如果狗狗佩戴免疫標識,她是否會更放心,這位老人想了一下,點了點頭。
其實,為免疫的狗戴上標識,是國際通行做法。本市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北京市動物防疫條例》中早有規定,家養狗必須免疫,出門的狗必須掛狂犬免疫標識牌。
市農業局動物衛生監督所副所長王小軍告訴記者,佩戴著免疫標識的狗,表示它是健康的,會讓鄰居有安全感。經過狂犬病免疫的狗對人和其他狗的安全性都更高,沒有免疫的狗,即便沒有咬傷人,舔舐和抓撓都有可能導致人的感染,所以,一個小小的狗牌,就成為判斷狗安全的一個重要標識。
年齡達到三個月的犬只就要進行首次狂犬疫苗接種,要按照免疫證上的提示日期每年免疫一次。免疫標識是全市統一的,而且樣式每年都會更換。比如去年是紅色心形,今年是藍色骨頭形,市民看到當年的狗牌,就可以確認狗的安全。
執法人員介紹,目前全市都在加強對犬只進行狂犬免疫的宣傳,不斷告知養犬市民為犬只接種並佩戴標識。針對不佩戴標識的犬只,如果已經免疫,則首先予以告誡,屢教不改者,將面臨處罰。
針對沒有按照規定對犬只進行免疫接種的市民,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代作處理,所需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根據《北京市動物防疫條例》,違法行為人將面臨最高1000元的處罰。
同時執法人員還提示養犬居民,可以到掛有「動物狂犬免疫接種點」牌子的動物醫院或基層獸醫機構為寵物注射疫苗,地點可在市農業局網站查詢,不要自行免疫。免疫標識丟失後可以免費補領。
牽著佩戴免疫標識的寵物出門,是公民守法、負責的表現,免疫標識上的編碼還可以幫助丟失犬只找到主人。動物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說,其實處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犬只狂犬免疫關係著每個人的生命安全。記者查閱資料顯示,過去的十年裡,北京已有50多人被狂犬病奪去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