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機安全嗎?手機被安裝「跟蹤監視軟體」,信息都將被洩露!

2020-12-04 一劍霜認

摘要:大家通常都會在手機中安裝很多的軟體,最普遍的就是微信、QQ、淘寶、美團外賣、滴滴打車等等,人們對手機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大,各種事情都要通過手機來辦理,但是大家是否有想過,這種「便捷」的背後其實還隱藏著很多危機?

早在2018年,俄羅斯最尖端的殺毒軟體公司——卡巴斯基發布了一份報告,表示他們已經在58487部手機中發現了一種「跟蹤監視軟體」,不管是領導監控員工,還是妻子監視丈夫,這都無疑會暴露出被監視者的隱私,你所在的地理位置、電話、信息、帳號密碼、郵件、照片,還有經過加密的重要信息記錄,都會被這個監視軟體記錄下來,隨後就會發送給監視你的人。

有什麼樣的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首先,最基本的一點就是要給手機設置一個密碼鎖,當你要離開的時候就需要把手機鎖好,大多數的跟蹤監視類軟體都需要事先下載到手機裡面,只要大家的手機不被別人悄悄利用,就可以大大降低被別人跟蹤監視的機率。

其次,大家在下載軟體的時候一定不要選擇除官方平臺以外的渠道,也不要下載那種沒有來源的未知文件,因為這種文件中可能會藏有某些惡意的程序,有些人每到一個公共場合就會不由自主地連接那裡的WIFI,當你在連接這種公共WIFI的時候,一定要切記打開「需要詢問再加入網絡」的選項,還有那些不需要輸入密碼就可以連接的WIFI也是非常危險的。

大家也可以主動查看手機的後臺,將那些正在運行的可疑程序及時關閉,卡巴斯基公司就有用於安卓手機檢測的相關產品,而一些IOS用戶也是可以用過這個程序進行自測的,依次打開手機的「設置」、「通用」、「設備管理」等選項,如果你的手機中沒有這個「設備管理」的選項,那就意味著你的手機中可能並不存在監視的軟體。

如果有的話就表示,你應該花費時間好好的檢查一下這個軟體的具體來源,並立刻將它刪除。大家對此還有什麼疑問嗎?

相關焦點

  • 微信聊天信息遭洩露?您的微信是否正在被「監視」!
    「極客談科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微信是國內最大的即時通訊與社交軟體,月活躍用戶數高達十一億,可以說是我們智慧型手機端必備的軟體之一。我們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都與微信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可以說無時無刻我們都在使用者微信。那麼,您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呢?
  • 手機裡不要安裝這幾款軟體,不然你的個人信息容易被盜取
    由於網絡的發展,虛擬網絡生活在我們個人生活的比重中越來越大,我們在網絡世界裡有很多社交帳號密碼等等,而這些我們個人的隱私一旦被洩露,就會給我們帶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和麻煩。經過長期以來社會的呼籲,人們對自己個人信息的重視越來越強,不管是在使用手機還是其他電子設備時,我們都會相應的,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個人隱私信息。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幾個容易盜取我們個人隱私信息的軟體,快去看看你的手機上面有它們嗎?第一類就是小平臺網貸軟體。
  • 如何防止手機被跟蹤、定位 幾點防止手機被定位跟蹤的方法
    如何防止手機被跟蹤、定位?時刻被監視的生活誰受的了,尤其是發生在自己的手機上。現在人出門必帶手機,被女朋友/男朋友 跟蹤定位起碼不太會發生生命安全,可要是被犯罪分子盯上了,這下可麻煩了。
  • 手機安裝APP應用時 避免信息洩露一定要關閉這些權限
    手機想要實現這麼多的功能,就需要安裝對應的app應用。安裝app應用後,這些app就需要我們手機系統,給予需要的權限才能正常運行。根據手機的不同,以及手機系統的差別,在你安裝新app後第一次打開的時候,有些手機會詢問你是否給予權限,而有些則不會詢問直接給予權限。
  •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智能時代 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極...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手機是我們個人信息的載體,承載了很多我們比較隱私的數據,一旦這些數據被不法分子盜取,後果將不堪設想,很多小夥伴以為,將手機中存儲的信息,照片等數據刪除之後,手機內的信息就不會被洩露。但是這樣真的能徹底刪除手機裡的信息內容嗎?我們一起往下看就一目了然了!
  • 換手機、修電腦,一不小心信息就洩露!網絡安全知識你知道多少?
    隨著大數據時代到來,數據信息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個人信息洩露的問題也日漸凸顯,隨之而來的網絡安全問題自然也成了重中之重,因此加強網絡安全意識,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顯得至關重要。
  • 當手機變成「監視器」 如何讓隱私信息不再「裸奔?
    一邊咒罵軟體開發商沒有道德,一邊把自己定為弱勢群體的「超級無敵小納野」說:「你每天帶著一個移動的監視設備,每一秒都在洩露你的信息。」  去年,江蘇省消協舉行發布會,公布了手機APP侵犯消費者信息安全的相關情況。據透露,大量手機APP未經用戶選擇,自動獲取個人信息,如精確定位、通訊錄、發送簡訊等。這種過度收集的個人信息,很可能被洩露並最終侵犯消費者個人隱私。
  • 手機安全知多少——別讓你的手機變成隨身監視器
    近年來,中國智慧型手機用戶數量呈現逐年上漲的趨勢。據相關機構預測,2023年全國智慧型手機用戶將達到8.7億。日常生活中,手機已經成了我們最貼身、最全能、最不可取代的工具,很多人已經開始隨身攜帶第二部甚至更多智慧型手機。然而,每天陪伴你時間最久的智慧型手機真的安全嗎?
  • 如何控制孩子的手機玩遊戲,屏蔽手機安裝軟體功能
    我家的孩子也是放假都玩遊戲,如果強硬地禁止很難奏效,教給大家幾個方法進行控制。一、堵不如疏,不要直接控制死如果從今天開始,你徹底控制死是不行的,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手機的設置進行限制。首先,我們可以限制手機安裝其他軟體的功能,大家在手機上可以尋找下,有沒有應用加密的功能,這個功能有的在你手機的設置裡面,再找一下安全隱私。目前的手機大多數都支持。
  • 如何安裝使用APP來保護手機安全?
    今天看了一下自己的手機,發現在不知不覺中,自己的手機在使用四個月之後已經有四大版面的應用程式了。自己數了數,可能得有幾十個APP了,有些是自己下載的,有些是手機原來就帶的。自己下載的應用軟體可以刪除,但是手機自己帶的要不就是無法刪除,要不就是系統更新後重新安裝上了。
  • 開機就會洩露信息,竟連關機都沒用?我們的手機是如何被追蹤的?
    手機除了洩露信息還能被定位雖然手機產業發展了,可是相關服務卻一直沒有到位。在今年315大會上爆料出來的「APP信息洩露」和所謂的「探針盒子」更是讓每個人捏了一把汗。可是就在大家關注信息洩露時,卻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你的手機會被定位。
  • 攝像頭被調用+麥克風偷偷錄音,你的手機安全嗎?
    關於攝像頭和麥克風偷窺隱私的問題早在PC時代就有爆發,人們只能通過遮擋攝像頭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到智慧型手機時代,此類問題逐步引發用戶關注。尤其是非原生系統安卓手機,在安裝或使用APP過程中,肆意收集用戶位置、通訊錄、攝像頭、錄音等信息。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人們工作生活的必需品,但隱私問題卻持續爆發,誰來負責保護用戶隱私?手機被監控?
  • 用手機就能找到你的位置 利用停車軟體定位跟蹤他人車輛 一男子被...
    手機停車軟體興起,包含全國大部分商業場所、居民小區的停車場信息,車主只要將車輛車牌號、車主姓名、車架號、發動機號、車輛品牌錄入到手機軟體平臺,車輛只要進入聯網的商場、居民小區就會顯示停車信息,車主可以隨時關注自己的車輛,十分方便。然而,這種查詢車輛信息的方式卻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 手機有這幾個現象,可能已被監視了!別不當回事
    離開了手機,你會手足無措,六神無主,總覺得自己和世界脫離了嗎?其實,一部手機未必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安全。比如:手機被盜,裡面的錢被轉走了;下載APP,結果捆綁了好幾個垃圾軟體,就連出門在外,連接公共場合的Wi-Fi,帳號密碼都能被盜取~~
  • 手機GPS定位暴露位置 自身價值被忽略
    1手機GPS定位個人信息遭洩露  隨著私家車的普及, GPS 定位系統無處不在。而智慧型手機的快速發展,更是讓消費者陷於隱私安全與交通定位需求尬尷局面。  據介紹,現階段,很多車主都喜歡用手機導航。
  • 不要被App「窺視」「跟蹤」
    第二步:限制廣告跟蹤和跨網站跟蹤也許有人認為這是杞人憂天,但不可忽視的是幾乎所有App都在獲取用戶隱私信息,如果不交出本部分數據,用戶就面臨無法獲得便捷服務的尷尬,甚至無法使用App。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用戶取捨,比如當你在iPhone中限制廣告跟蹤或限制共享iPhone分析時,你會發現之後收到的廣告似乎並不合自己心意。
  • 手機攝像頭和話筒成隱私洩露「重災區」
    日前,騰訊社會研究中心和DCCI網際網路數據研究中心聯合發布《網絡隱私安全及網絡欺詐行為研究分析報告(2018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對1144款手機APP獲取用戶隱私權限情況的統計顯示,目前幾乎所有手機APP都在獲取用戶隱私信息,但大多數都能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進行獲取,越界獲取用戶隱私比例持續大幅降低,2018年上半年安卓APP越界獲取比例降低到5.1%。
  • Android深陷扣費泥潭 91手機加入安全聯盟
    近日,代號為「Geinimi」的手機木馬在國內迅速蔓延,不法分子通過對Android手機軟體APK安裝包的重新編輯,將代碼植入其中,並在論壇和第三方軟體商店進行推廣。經過惡意修改的遊戲和應用相比正常版本,在安裝時會要求用戶授予更多的權限,比如讀取私人信息、發送簡訊、打電話等,從而達到暗中扣費和侵害用戶信息安全的目的。
  • 每個人的手機都是一部監控器,手機如何被監控的,有什麼表現
    手機作為目前人們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電子類設備,其功能性,已經遠遠的超過了電話的範疇。而且隨著行動支付的興起,手機上也會儲存著大量的資金信息,所以手機安全的重要性就顯得愈發被人關注了。究竟應該如何去發現,並且檢查自己的手機是否有可能被監控呢?
  • 網絡安全小黑板|如何正確安裝和管理手機應用程式
    據技術人員鑑定,張先生的手機中植入了病毒木馬,竊取到了其手機、微信、銀行卡的密碼等隱私信息。張先生回想,這些病毒木馬可能就是「刷機」時被植入的。惡意的手機應用程式很多,一不小心就會給用戶帶來麻煩。例如,拿到一部新手機後,有些用戶會迫不及待地安裝應用程式,機械地點擊「同意」按鈕,直至程序安裝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