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效果超出想像,雙烤CPU比體溫還低?骨伽機箱電源水冷三件套

2021-01-08 璃人實現怎挽

很早就聽說過骨伽,可惜一直未能有機會接觸。感謝智能界,獲得了骨伽的骨伽GEX650全模組電源+魔影i7鋼化玻璃中塔ATX機箱+水鬼240/360一體式水冷CPU散熱器的體驗機會,機箱+電源+水冷三件套,這下子可以滿足心願了。

機箱是MX441-G思維i7,是中塔機箱。

一般泡沫透明塑膠袋保護,底盤是在相對運輸過程中容易受損的產品,因此保護很重要。

機箱的前部是玻璃,周圍是有稜角特色的設計,給人一種堅韌的感覺。

右邊的面板是全黑鋼板,機箱前後不太長,但看起來很高,給人不同的感覺。它的前後高411毫米,高520毫米,很有趣。

背面看起來像一般的結構,下面是電源位置,上面是主板接頭,中間是PCI-E卡插槽。

上面是鏤空的,有防塵網,有磁吸。

面板控制項位於前部,帶有電源、重置、麥克風、耳機接口、2個USB 2.0和1個USB 3.0接口。可以看到前面板上的突出形狀,技術感很豐富。

地板上有四個大腳掌,應該是很結實的形狀。背面電源倉庫附近有防塵網。

左邊是側面玻璃,玻璃是我拿下來的,玻璃有反射,所以有側面的時候拍照,都是房子的裝飾,所以放棄了,底盤看起來很高,我們先看看裡面吧。

電源倉庫穿透機箱底部,直到前面板上留下通風孔,後面板在前面板附近有三個插座孔。電源倉庫的上部都是通風口,通風良好,背板附近有三個出口,可以很容易地到達主板。左邊是7個PIC-E插槽。

請看背面。底部的電源倉庫是完全透明的。左邊是面板線下降,右邊是兩個SSD板位置。左下角是3.5英寸硬碟託架。

硬碟架一個可以容納兩個硬碟,裡面有附件包。取出塑料的硬碟支架後,原來的說明書也在裡面。右側2個SSD板位置。

高爾,這個魔法陰影i7強化玻璃中的top ATX機箱,感覺身材苗條。前後距離不長,比較短,厚度也不厚,但很高,與我以前使用的機箱相比,比較正方形,感覺比較厚,有所不同。

再看看電源和水冷、Golga GEX 650全模塊電源、水鬼240/360一體水冷CPU散熱器。現在和底盤一起開始的話好像有優惠,請不要忘記。

電源是80PLUS金牌全模塊電源、FPC活動電源、在盒子外明確標記曲線的供應商誠實而自信。其中包括轉換效率曲線,顯示230V到50%負載轉換效率大於91%、20%和100%負載大於88%。根據環境溫度,有功率輸出曲線,根據負荷,有轉速噪音曲線等。電源線、模塊電纜單獨放置,中間有電源套件。

9葉靜音風扇,全模塊接頭。

主板24PIN、3組4p CPU/6 2p PCI-e、4組SATA外圍電源。GEX650,總功率650W,其中12V最高54.1A,大家可以計算自己的設備。我喜歡大的從後面的開關可以看到裡面的電感線圈等。1條24PIN主板電源線、1條CPU電源線和2條PCI-E電源線。

2根SATA電纜(4)、2根大型4PIN電纜,其中1根有軟碟機接頭,是完整的。當然有電源線和四個螺絲。

如果選擇「電源」,則不能根據總功率簡單選擇。因為不同負載的轉換效率不同,所以有曲線的原因。同時,只有選擇好的產品,提供的電力才能穩定純淨。電源是電腦容易忽視的一個因素。很多人知道買汽車引擎是最重要的,但電腦不願意用好電源,但不知道使用壞電源就等於買車買垃圾引擎。

240水鬼水冷,這個散熱器的價格比較貴,效果怎麼樣?用細尼龍網包裹的FEP高分子套管,工業級密封工藝,這是這樣介紹的。方形水冷頭部內建最高3200RPM的低噪音泵。支持ARGB照明調節,遙控直接控制,200種顏色模式,可以看到帶外部電源的接線。

各種配件螺絲一堆在一起。2個冷排氣扇,長扇葉,9葉靜音扇。外表看不到什麼,最好期待後面的熱量釋放。首先安裝板,然後使用M-ATX B460M板,所以比較容易。本插曲支持Mini-ITX、M-ATX、ATX、E-ATX,適應性仍然很強。

不知道為什麼我決定先安裝水冷散熱器。有零件組裝部包、遙控器、1分之2風扇線、規格不同的底板。該散熱器支持許多主要平臺,包括英特爾、AMD。風扇固定在冷排上,8個長螺絲正好固定。

背面是現有的CPU支架底板。正面有4個螺絲4個螺柱。較量了半天,還是決定把冷的排放降到最上面,先固定冷的繩子,使CPU更容易安裝。這個貼紙請務必拿走。很多人忘記了。很聰明。我好像也忘記過一次。

然後固定CPU。這個過程比較順利。但是,這種水冷頭的標記只能是相反的。方形水冷頭有這個問題。與圓形不同,可以設計為旋轉,所以調整得很好。下面是電源。連接線路,使用了兩組SATA。

這時發現機箱的前後比較小,電源留得太短,不能放入電源。我該怎麼辦?不要擔心。設計師已經考慮了這個問題。所以這個硬碟架可以移動,也可以向左移動。從調節後的樣子來看,電源的位置變得更加寬廣。

電源是固定的。四個螺絲是固定的。然後是各種電纜連接、主板、顯卡等。因為有很多插座孔,所以各種線很容易接近背板背面。這個時候想起來好像有問題。首先,我看不到這麼漂亮的RGB電風扇。別人看不見。第二,不需要風扇,還要放進去。

以前看過某大神的總結,可以把冷的排氣扇換成抽風,問這樣會不會影響冷卻?他說他做了測試,不可能。好吧,我也相信上帝,試一試吧。所以又把冰冷的繩子從上面換到前面。

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我總是計劃安裝機1-2個小時,最後一直到晚上,裝蒜打鬧。太晚了,去睡覺了。冷排前面的第一個優點是,這個冷頭髮圖標終於來了。我心裡很開心。這個彎頭怎麼彎,最後這樣最自然。畢竟空間小,怎麼能來得合適。

背後的配線比較容易,線少也是一個原因。因為最終只需要冷風扇,所以冷風扇換到前面似乎是正確的。開機,一次開燈,看到前面板上有RGB,心裡很舒服。水冷頭、風扇、內存條的顏色相加,使這個機箱不再單調,顏色更多。

看手冰冷的骨歌圖標就知道自己的變化真的很英明。前面板也能在球門的縫隙中看到顏色的光。嗯,這麼好。不要驚動黑暗的人。覆蓋玻璃側板,在黑暗的夜晚環境下,底盤閃閃發光,有神秘感。當然,還可以改變溫暖的顏色。因為遙控器也很容易使用。

漂亮又漂亮那麼發熱性能怎麼樣呢?這也是我關心的。因為最終第一次使用這種方式,心裡還是有些忐忑。然後我們來看看系統的性能。配置上圖、英特爾第10代CPU10700、消息RX470顯卡、B460M主板和ASGART燈記憶棒。

盧大師跑37萬韓元沒關係吧。首先用AIDA64對FPU單烤測試結果顯示,日溫度只有20度,FPU單烤CPU只有40度,哎呀,這不是溫度計壞了嗎,為什麼這麼低?15分鐘後再見。有點高還有42度。顯卡溫度也是47度。顯卡無法啟動。使用率很低。到了30分子,CPU的溫度仍然很穩定,還有42度左右,看來這隻手冷得真的不能小看。

不能烤一次。來到OCCT的電力雙烤模式啟動後,GPU溫度立即上升70度左右。但是CPU仍然是40度。十分鐘後,我受不了了。這個CPU怎麼40度?顯卡還是70度。

到了20分鐘,顯卡的溫度略有下降,下降了約68度,但CPU仍然緊緊纏繞著40度的線。OCCT功率雙烘焙CPU可以在40度。這是第一次。由於電力牆的限制,功耗為65度,讓我看看這種配置原本是如何在其他電腦機箱中散熱的。

在其他原始機箱內運行的屏幕截圖,CPU溫度為60度。即使考慮到季節因素,20度的差異也不是季節影響所能說明的。水鬼240水冷的效果真的很驚人。當然,這個底盤也可以通過水冷散熱和提供風來達到這種效果。

同時,在功率雙烘焙模式下查看電壓監測圖表,各電壓非常直線,電源非常穩定。考慮到晚上可能的溫度角度,第二天白天再測試。在OCCT的POWER雙烤模式下,CPU的溫度仍然處於不溫不火的40度以下,即使沒有達到低於人正常體溫的雪球,也令人驚訝。

40度,對人來說是高燒,對CPU來說是涼爽的溫度。安裝及測試後,高爾街的這款機箱電源水冷三件套外殼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個子機箱在主板上方和下方留下足夠的操作空間,便於安裝。而且,如果選擇在頂部安裝冷行,就有足夠的空間放置。確保GEX650全模塊電源、穩定的電源、105C日系主容量和備用容量以及供應。可為10系列Z490主板供電的雙8針接頭具有LLC和DC-DC電路,可提供穩定的輸出。

水鬼240冷熱性能驚人。OCCT電力模式雙烤的情況下,CPU溫度只有40度。由於電源牆的存在,耗電量只有65瓦,但40度的溫度相當低。

此外,該水冷還包括RGB,可以使用遙控器切換200種顏色組合方案。當然,它還有標準的ARGB接口,可以連接到主板,對機箱內的所有照明進行相同的控制和配置。基本上比較滿意。也就是說,機箱前後的距離很小,電源線越多,可能會越擁擠。水冷效果很好,但如果沒有漏水賠償的約定,心裡好像總是有點不安。

總的來說,高爾街的這款底盤電源水冷的組合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表現還是很好的。

相關焦點

  • 可不可以不要機箱、機箱風扇、CPU散熱器,直接用大功率電風扇對著主板吹?
    以前電腦店裝機的時候,尤其大批量裝機為了簡單的測試點亮,一般是不裝風扇的,直接裸點,看到開機logo就拔電源。在這個過程中,一般會用手指按著cpu,之所以看到logo就拔電源,一個是看到logo意味著基本是好的,更重要的,從開機到看到logo不過幾秒,cpu卻已經燙手,有些霸道的可能五秒都不到。
  • 能把CPU壓到結冰的水冷?來看看這款酷媽的ML360 散熱器
    因為我們正好有一臺分體水冷的主機需要裝,所以可以拿這個散熱器跟分體水冷來做一個對比。配置就是i9 10900k加上M12E的主板以及一個1200瓦的雷神電源,很普通的一套配置,沒什麼好細說的。不過這個散熱器的功耗非常高,據說是能達到200瓦的功耗,所以在選配置的時候要預留足夠的電源。
  • 水冷不必360冷排240就夠了?電腦散熱效果超頻三水冷測試
    話說最近玩了幾個360水冷,終於滿足了一下心中積壓的欲望。然而某位網友說,你的i5 9600KF哪裡用的找360水冷啊,簡直就是浪費。讓我心有戚戚焉,那麼就用個240水冷看看,是不是真的就夠了?超頻三的風冷用過,感覺還不錯,所以這次選用了超頻3的240水冷試試。東西到了,是超頻三的凌鏡GI-CX240 ARGB CPU水冷散熱器。
  • 拒絕高溫,讓芯冷靜,超頻三凌鏡GI-CX360 CPU水冷散熱器體驗
    所以最近我就對之前裝的3900X平臺有點擔心,本來就是發熱大戶,待機動不動就是4-50℃,烤個FPU能瞬間破百,然後就強制降壓降頻,把溫度拉下來,那時候天氣還是比較涼快的,現在的溫度比之前上升了快10℃了,就算是室內溫度也高了7、8℃。所以呢,我覺得應該升級一下散熱器,這次我要分享的是超頻三凌鏡GI-CX360 ARGB CPU水冷散熱器,超頻三,作為老牌散熱大廠,其產品品質還是讓人很放心的。
  • 水冷冷排不同位置散熱效果不同嗎?ZEROZONE BMR36水冷實測
    隨著電腦CPU性能越來越強勁,散熱是個要問題,所以很多人都用水冷了,因為水冷的效果要好於風冷,那麼,當風冷壓不住的時候,有功率牆的時候,就是是時候上水冷了。那麼用水冷,有個大家好奇的問題,就是冷排和冷排風扇的位置,對於冷卻效果有麼有影響呢?我對於這個也很好奇,所以特意測試了一下,水冷冷排和風扇不同位置對於冷卻效果的影響。
  • 599元的360水冷不香麼?酷冷至尊冰神B360 CPU水冷散熱器 評測
    從產品命名看出,這款散熱器支持ARGB燈效,對於主板有5V 3PIN接口的用戶來說,效果值得期待。包裝上還有詳細的產品信息,這款散熱器支持所有主流平臺,另外,這款散熱器的尺寸也是標準尺寸,兼容性方面只要機箱支持360水冷就沒什麼問題,這款散熱器質保2年,還不錯。散熱器的包裝方式都大同小異,紙盒型腔可以很好的固定硬體,這也是目前基本所有水冷散熱器採用的包裝方式,平穩可靠。
  • 風冷散熱差?水冷會漏液?618大促——CPU散熱器之我薦
    優點:體積小,噪音小,散熱性不錯。× 不足:只支持單平臺,價格偏貴。2、塔式散熱器塔式散熱器是目前最流行的風冷散熱器,為了滿足不同的散熱效果,塔式散熱器還有單塔單風扇散熱器、單塔雙風扇散熱器、雙塔雙風扇散熱器,還有其它一些另類的就不多說了。
  • 骨伽魔影i7三件套體驗
    細節與體驗:骨伽魔影i7機箱介紹 先上一張骨伽三件套的全家福,機箱,電源和散熱,機箱採用了常見的牛皮紙箱包裹,封面除了機箱的外觀圖外,還有骨伽的品牌LOGO。而電源和散熱則是彩色包裝,同樣有著產品的外觀和LOGO ,黑色跟橙色相搭配的包裝盒,辨識度還是很高的。
  • 9900k+RTX2080+360水冷實戰測試
    因為畢竟是自己的主機,還是有點心疼,這種雙烤機的暴力測試為5分鐘。還有一點要說明:我這顆CPU為ES,默認頻率低,通過超頻到達9900k的默認頻率(8核最高4.7GHz),所以電壓會比較高。再加上CPU為非正式版原因,導致比正式版的9900k溫度高一些。只作為對比測試沒有啥問題,不要把它作為這款冰凌360一體式水冷CPU散熱器壓制9900k的性能表現。
  • 晶瑩剔透的燈效,散熱還不錯的喬思伯新天使之眼 TW2-240 PRO水冷
    在「萬物皆可RGB」時代,剛開始時確實能給我們帶來不小的視覺衝擊力,但真的接觸久了,總感覺各家都大同小異,特別是一體水冷這一塊,看臉的時代散熱效能就先不說,光效這一塊能讓人眼前一亮的並不多,扇面亮及無限鏡效果的產品扎堆,見多了確實也開始有點審美疲勞了。做為一個設計師,從個人角度分享的這個240水冷就有些不同,均光材質是有考量過的,實際效果和質感都不錯。
  • 輕鬆跨入頂級360水冷行列、酷冷至尊B360 ARGB一體式水冷 評測
    B240 RGB水冷,其散熱效能非常出眾,直接一步邁入頂級240水冷的行列,但是其售價卻不到450。今天要測試酷冷至尊的B360 ARGB水冷,同屬於B系列,只不過換裝了360的冷排,售價同樣非常低,不到600,看看又會有那些頂級水冷在散熱效能方面被其拉下馬 二、酷冷至尊( CoolerMaster )B360 ARGB一體式水冷 開箱 ▼熟悉的包裝設計,熟悉的酷媽紫
  • 電腦無端卡頓還發熱重啟是怎麼回事?元兇竟然是CPU的散熱方式
    一、散熱矽脂的作用cpu因為時刻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所以發熱非常嚴重,因此電腦需要給cpu及時降溫,如果大家打開過機箱,會發現在cpu上面有一個高高突起的風扇,這個風扇還會根據cpu的溫度高低,自動調節風速。在cpu和風扇之間,是有一層散熱矽脂的,為什麼cpu和風扇直接對接還不行,還要抹一層矽脂呢?
  • 酷冷至尊ML360 Sub-Zero水冷散熱器評測:十代酷睿居然被壓到0℃
    為了實現這種頂級的散熱性能,這款水冷獨家集成了集成了Intel Cryo散熱技術,搭配兼容該技術的Z490主板和第十代酷睿系列處理器即可實現低於室溫的冷卻效果,我們也拿到了這款產品,接下來就來體驗一下它的真實水平吧。
  • 屌絲也能擁有 酷冷至尊海魔120水冷評測
    【PConline 評測】目前很多電腦玩家超頻用風冷已經滿足不了他們了,他們都紛紛把目光投向了效果更為顯著的水冷散熱。而酷冷至尊 海魔120水冷散熱器作為一款價格比較低廉的水冷散熱器,性能究竟怎樣呢?如今,本站評測室已經拿到了這款產品,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款產品性能到底如何。
  • 硬糖:有液體的散熱器就是水冷?詳解PC端水冷散熱系統
    隨著這幾年光汙染的火熱,擁有側透機箱、大體積水冷系統、硬體自帶RGB燈光的機箱成為了玩家眼中的香餑餑,雖然很多人眼中散熱性更強,靜音效果更好的水冷散熱器逐漸成為DIY玩家的新寵,但在普通玩家眼中,很多人都是按照有無風扇甚至有沒有管道區分風冷和水冷。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PC 的水冷到底是啥、我們又該如何選擇。何謂水冷? PC是一個集成了大量電路元件的設備。
  • 電腦發燙不散熱?CPU散熱矽脂了解下,手把手教你拆裝如何塗散熱
    不知道大家對電腦CPU塗散熱矽脂的了解有多少呢?你知道嗎?散熱矽膠是一款低熱阻及高導熱性能,高柔軟性的導熱材料。具有高柔軟性可以減少元器件間所需的壓力,同時覆蓋住微觀不平整的表面從而使元器件充分接觸而提高熱傳導效率,適合空間受限的熱傳導需求。
  • 酷冷至尊新冰神B360水冷散熱器評測,超頻CPU被壓制到70℃
    酷冷至尊旗下的冰神系列水冷散熱器在廣大電腦DIY玩家群體裡一向有不錯的口碑,產品每年都在做不斷的更新和升級換代,除了不斷調整設計方案之外一貫保持著強大的散熱性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新冰神B360 ARGB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以下簡稱B360)。在開箱之前先對這款散熱器做個簡單介紹,讓大家心裡有個基本概念,可以帶著這些參數去繼續了解產品的特性。
  • Z工坊⑤:純手工噴漆&分體水冷製作教程(全文)_索泰顯卡_機箱電源...
    ;電源原生的定製線材給了DIY玩家們更多的DIY個性空間。索泰GTX 970 4GD5至尊Plus+技嘉Z97X-SOC主板    作為GTX970晶片組頻率最高的產品,索泰GTX 970 4GD5至尊Plus顯卡有著非常強大的優勢,從它雙6
  • 電腦散熱,水冷就比風冷好嗎?
    CPU和顯卡也是僅有的兩個自帶散熱的硬體了,畢竟人家是性能的體現,風冷是標配,高配水冷現也已變得常見。在很多商家的宣傳下,水冷比風冷散熱更好的觀念以深入人心,價格自然要比風冷高出一大截,但這並不意味著水冷就一定比風冷好。大家都知道,水冷選用的散熱介質是水,能更快的將硬體產生的熱量傳遞到散熱片上,但除了散熱介質,其它用料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