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鴿如何安穩度過訓放關?

2020-08-23 搜鴿網

搜鴿網為鴿友們帶來養鴿賽鴿小常識以及鴿界趣事,關注搜鴿網微信公眾號:搜鴿網,為您帶來實用養鴿小文章,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如有問題更可留言,有問必答。

夏季裡的訓練,對幼鴿和人來說都不輕鬆。現在大多數鴿舍已經結束育雛,為今秋明春的賽事繁育出一批新的選手。過了八月中旬就該強制家飛了,秋賽前還要進行多次百公裡內的短途訓放。

為了迎接秋賽,鴿友們正在循序漸進地對幼鴿進行訓練,可是有些鴿子的體況垮了下來。那麼,在幼鴿的飼養和訓練中要注意哪些事項?應在多大程度上考慮到個體的差別?另外,幼鴿的月齡跟訓放有關係麼?

1、自身體質與病原體的考驗

由於幼鴿在發育階段體況不穩,本來就很容易生病,再進行強制家飛和短途訓放,使得這一時期的病、弱鴿開始多起來。與成鴿相比,幼鴿的免疫力尚不完全,對許多疾病還沒有足夠的抵抗力。例如球蟲對幼鴿來說是多發重症,而成鴿有球蟲也很少發病。鴿痘也是如此,因為成鴿已經具備了免疫力。

幼鴿走向成年的過程中,在遭遇各種病原體的同時也獲得對該病的免疫力。接觸到病原體並不一定發病,通常僅僅是非顯性感染,即被感染但無症狀,這也能使鴿子獲得免疫力。當病原體侵入時,如果抵抗力差就會發病,假如不能痊癒就會危及生命,或是轉為慢性病而成了廢鴿。

幼鴿要用弱小的抵抗力去經歷各種病原體的洗禮,體況稍差就很容易發病。養過孩子的人都知道,嬰兒剛出生後的一段時間病特多。儘管如此,由於相信「幼鴿階段不嚴格訓練,長大成不了好鴿」,養鴿人還是堅持在酷暑下搖旗驅趕,或是三天搞一次短訓。吃糧生病不可避免,但我們應該使幼鴿既得到鍛鍊又儘量少生病。

鴿子能否健康成長,關鍵靠其自身的抗病能力。「抗病能力」的含義太廣,在幼鴿階段叫「體力」也許更恰當。體力強弱是鴿子最基本的個體差別,因此應該對每一羽、每一路鴿子都認真觀察,並留下詳細的記錄,作為以後選配種鴿時的一項依據。

2、體能恢復與消除疲勞

幼鴿訓放實際就是加荷與恢復的循環,所以減輕和消除鴿子的疲勞十分重要。首先,在訓放中不要給鴿子增加不必要的疲勞,比如注意裝籠羽數、鴿籠的碼放與車輛的駕駛。鴿子的體溫本來就很高,在炎熱的季節裡會散發出很大熱量。不要在裝十五羽鴿用的籠子裡硬裝二十羽,或籠挨籠碼放得太近,開車時也不要急起急停和猛拐。

上籠前一定要讓鴿子吃飽喝足,避免長時間斷食斷水。放飛時應當格外留心天氣情況,要耐心地等到風停日出再開籠。對幼鴿來說,好天上路也是相當嚴酷的,在惡劣條件下進行訓放極不明智。

訓練後消除疲勞的方法很多,首先要提供一個舒適的靜養環境。應該把鴿舍內的光線調暗些,儘量減少對鴿子不必要的刺激。當然,鴿舍裡可能有沒參加訓練的鴿子,達到環境安穩也十分不易。

通常在飲水中放些體能恢復劑,如葡萄糖、果糖等,再加些水劑維生素B效果更好。對過度疲勞的鴿子通過注射改善體液,像給人打點滴那樣當然好,只是操作麻煩,一般可以通過飲水供給電解質。

3、總結

鴿舍要定時消毒,及時發現並隔離病鴿,減少幼鴿接觸病原體的機會。有些人不願親手「處理」病鴿,想通過放飛把它們丟掉,這是極端錯誤的做法。訓放前應注射鴿痘、新城疫等疫苗,使鴿子具有免疫力。預防鴿病的藥物有很多,真正意義上能防病的只有疫苗。

鴿子大多都有球蟲、毛滴蟲等,在體況低落時其數量就會增加,投餵預防藥物可以減少發病。另外,集體訓放時被感染的機會增多,上籠前和歸巢後都可以適當給藥。預防鴿病的藥品大多是抗生素類,使用不當對鴿子也有損害。有人把抗生素藥像營養劑那樣隨便投喂,很容易會造成鴿子的免疫力低下,對幼鴿還可能引發真菌症。

隨著訓放的進行,幼鴿個體的差別會逐漸顯露出來。差別的原因既有先天性的也有後天性的,這時就可以開始對幼鴿進行淘汰。鴿子完全發育成熟需要三年時間,能再等等看更好,當然「事兒多」的鴿子大多永遠成不了材。幼鴿的日齡大小不一,在自然家飛100小時之後開始訓練較妥。

總之,為培養優秀選手,嚴格訓練是必須的,但要儘量避免無謂的疲勞和危險,讓幼鴿平安地渡過訓放關。

相關焦點

  • 給幼鴿餵這幾樣東西,幫鴿子茁壯成長!
    養鴿對於整個過程,幼鴿時期是難養的,只要安穩的度過幼鴿時期,一般鴿子沒有大型的疫病都不會出現大問題,所以幼鴿時期咱們要好好管理!那麼幼鴿要養好,不得病,離不開這幾樣簡單的東西,幼鴿時期給鴿子餵這些東西,鴿子一般都能健康成長!
  • 如何培養更健康的幼鴿
    鴿友都知道鴿子的一枚受精卵要經過18天的孵化,然後破殼而出一隻小鴿子,我們稱之為幼鴿。幼鴿的生長發育是否健康直接關係到未來是否能成為一隻優秀的賽鴿,所以鴿友們在幼鴿生長發育期一定要注重很多方面。接下來就給鴿友們分享下如何培養更健康的幼鴿。第一,提供全面豐富的營養。
  • 如何把下窩的幼鴿養好?
    當幼鴿下窩之後,其實就意味著幼鴿要開始進行獨立的生活,開始進行系統的訓練了。不一樣的餵養情況,會把鴿子養得不一樣。大家都是希望幼鴿可以養得健康強壯,肌肉發達的。這樣的身體素質對於賽鴿的歸巢非常的重要。只有幼鴿的身體素質養好了,往後不管是做什麼事情才可以遊刃有餘。
  • 如何挑選幼鴿送去公棚?
    那要如何選擇鴿子送去公棚呢?第一點,選擇合適的種鴿。鴿子怎麼樣,或者是說幼鴿如何,看種鴿,看遺傳。雖然不一定準確,但是這是最準確的一個做法。選擇的種鴿要適合相應的比賽,最好是抗病能力好,早熟,體質好的,飛過公棚賽事的一些鴿子來做種出鴿子。
  • 如何淘汰幼鴿,學會少而精
    鴿舍密度過大也不利於鴿子的健康, 要想養好賽鴿首先要學會淘汰,如何挑選出優秀的鴿子,需要有一雙慧眼識珠的智慧。幼鴿從剛出殼到送到公棚這段時間要學會通過各種情況選擇淘汰的對象。一,幼鴿出殼時間超過一天,出殼比較困難。
  • 下窩一周內的幼鴿如何養?
    又到了春季,信鴿繁殖最旺盛的季節了,信鴿繁殖問題成了大問題,也成了最應該關注的問題,信鴿下窩後一周內的幼鴿該如何去養呢?其實幼鴿在巢內,除掉長毛那幾天比較危險,那幾天鴿子沒睜開眼,鴿子的大小差異大容易餓死小鴿子,其他時間都有種鴿進行仔細照料不會出現死鴿現象!
  • 如何才能餵出好幼鴿?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也是搜集了相關資料,同時也對當地的養鴿達人養鴿大師進行討教,然後總結成文,對於這個問題鴿友跟歷史資料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筆者結合兩者跟大家談一下如何才能餵出好幼鴿!首先,種鴿從繁殖開始就要進入狀態,身體健康就抓下來配對、調理、下蛋、出鴿,其次,籠裡要保持種鴿不受驚嚇,小鴿出殼7天內不要加任何補品。
  • 幼鴿如何飼養?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新手了解一下
    幼鴿如何飼養?對於幼鴿來說,鴿乳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營養來源,如果大鴿子鴿乳不足,那麼餵養出來的幼鴿很可能會出現允僵的現象,日後的發育也會延緩並且不健康。幼鴿如何飼養?幼鴿如何飼養?小編認為,大家可以多和有經驗的養鴿人交流,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對幼鴿生長發育有幫助方法,大家都可以嘗試去做,前提是要保證幼鴿的安全。幼鴿如何飼養?
  • 幼鴿如何養得身體健壯,肌肉發達?
    當幼鴿下窩之後,其實就意味著幼鴿要開始進行獨立的生活,開始進行系統的訓練了。不一樣的餵養情況,會把鴿子養得不一樣。大家都是希望幼鴿可以養得健康強壯,肌肉發達的。這樣的身體素質對於賽鴿的歸巢非常的重要。只有幼鴿的身體素質養好了,往後不管是做什麼事情才可以遊刃有餘。而幼鴿也是比較容易損失的一個年級。那麼我們如何把小窩之後的幼鴿養好?
  • 幼鴿如何開家更妥當?
    幼鴿開家的時候丟失是一個大問題,雖然常見,卻不是一個正常的事情。幼鴿開家的時候當少丟失,不丟失為好。那麼幼鴿開家的時候怎麼做更加妥當?第一步,在幼鴿還不會飛的時候開家,這個時候一些鴿友會說要是不會飛的時候掉下去樓下,不是更慘。
  • 如何管理剛剛脫離親鴿照顧的幼鴿
    所以我們就從二十日齡到三十日齡的幼鴿來分析怎麼管理好二十五日齡左右的幼鴿。這個階段的幼鴿脫離親鴿的照顧,算是比較可憐的一個階段,跳站也比較大。照顧好這個階段的幼鴿,接下去幼鴿身體素質就不會多差。在幼鴿二十日齡左右的時候,可以在巢箱那邊加一個小灶,小灶裡面加一些玉米和豌豆,其它小顆粒的飼料不需要多加。
  • 如何挑選出健康強壯的幼鴿?
    當你選定了種鴿之後,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對幼鴿的選擇。幼鴿的優劣,會影響接下來的飼養和訓練。當幼鴿有問題的時候,你會遇到更多的問題,會養得很累,最後可能也沒有什麼結果。那麼怎麼去挑選強壯健康的幼鴿?
  • 賽鴿:幼鴿究竟該如何開家!
    下面我們就來說幾種幼鴿訓練的方法。也就是說鴿子只要落下,那麼除了降落臺之外的地方都不能讓幼鴿停留,更不用說幼鴿有亂落的習慣了。而我們不能夠讓幼鴿在降落臺過多的時間,也就是說落在降落臺之後馬上就要進棚。這樣的訓練可以儘可能避免我們的賽鴿在中途休息或者說回來不進棚等等情況。上籠的訓練,這是我們必須讓賽鴿進行的一個訓練。
  • 如何對幼鴿進行餵養大全,新手可以學習下
    幼鴿的飼養對鴿主來說是個頭疼的問題,因為幼鴿是奠定基礎,有個的飼養是總重之中的事情,一旦幼鴿飼養不好,那麼這一批鴿子都不能再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鴿主的一年也就白費了,於是鴿友福利來了,下面是如何對幼鴿進行餵養攻略,鴿友們前來學習吧。
  • 第一窩幼鴿的去留如何決定?
    第一窩幼鴿,除了第一次下蛋的雌鴿下的第一窩鴿子蛋,每年種鴿經過調養之後下的第一窩鴿子蛋也被稱作第一窩鴿子蛋,尤其是這個情況下有不少鴿子都是重新配對。這個時候存在兩個說法,一個說法是頭窩蛋金不換,就是說這個第一窩鴿子蛋一定要留下來,給錢都不換。還有一個說法是頭窩蛋比較差,要捨棄掉。很明顯,這兩個說法相悖了。
  • 對於幼鴿的飼養管理的建議!
    因為在當前,全國各地大部分都是進行的公棚賽、俱樂部賽、特比環賽,在風起雲湧、波濤洶湧的賽鴿賽場上,6-7個月齡左右的幼鴿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所以這6個月的飼養管理,將直接影響幼鴿賽的成績。所以有人說「從幼鴿出殼的第一天起,比賽就已經開始了」,我想這個比賽就是體現在幼鴿的飼養管理上,把幼鴿飼養管理抓抓好,來年打個翻身仗。
  • 【雜談】幼鴿的系統調理
    如何調理賽鴿     真正了解賽鴿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一項系統而又繁瑣的運動,尤其是當年的幼鴿賽,不能有一絲閃失
  • 幼鴿開家以後的飼料配比
    現在正是幼鴿開家家飛階段,今天跟大家分享下幼鴿開家以後的飼料配比如何調控。幼鴿在40天到45天之家就開始振翅飛翔,一旦形成幼鴿開家以後,幼鴿的飼料配比要發生變化了,主要以50斤袋裝幼鴿飼料(無玉米)添加5斤炒熟的黑豆和5斤炒熟的黃豆就可以了。用這些飼料混合60斤。
  • 幼鴿出窩之後,如何快速學會吃東西?
    幼鴿到了一定的年紀,就需要離開父母鴿,然後自己到獨立的鴿捨去飼養。接下去再訓練,比賽。小鴿子在窩子裡面的時候,都是種鴿在養它們,出窩之後,就需要自己吃東西,自己獨立生活。這個過程本身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但是有的鴿子還是可能不適應。那麼怎麼讓剛出窩的幼鴿快速學會吃東西呢?
  • 幼鴿具備什麼樣的狀態最好
    好的幼鴿,合適的幼鴿,訓練飼養起來更是得心應手。從小的狀態如何,往往意味著相應的一些天賦。選擇賽鴿的時候也是如此,對於幼鴿的選擇就要十分謹慎。選對一羽好的苗子,比賽的機會就會更大一些。那麼好的幼鴿應該要具備哪一些特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