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鴿:幼鴿究竟該如何開家!

2020-11-09 Geng阿興

訓練鴿子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讓鴿子學會一些能力,讓鴿子適應或者是有所提升。好的訓練方式可以提高賽鴿歸巢的本能也可以增強賽鴿的歸巢能力。我們都知道現在的比賽如果沒有依靠訓練的話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說你的鴿子要是沒有經過訓練,那麼回來得往往就會比較慢或者說回來之後不進棚的情況。也就是說我們的賽鴿必然需要經過一定的訓練。下面我們就來說幾種幼鴿訓練的方法。

我們現在的比賽多是五百到七百公裡的賽事,而這個距離賽鴿一般都要當天回來,如果說你要想鴿子獲得好成績的話你就要訓練鴿子不落地,除了我們的鴿舍的降落臺,其它地方就不要允許鴿子降落。也就是說鴿子只要落下,那麼除了降落臺之外的地方都不能讓幼鴿停留,更不用說幼鴿有亂落的習慣了。而我們不能夠讓幼鴿在降落臺過多的時間,也就是說落在降落臺之後馬上就要進棚。這樣的訓練可以儘可能避免我們的賽鴿在中途休息或者說回來不進棚等等情況。

上籠的訓練,這是我們必須讓賽鴿進行的一個訓練。我們的鴿子要是經歷一些沒有經歷過的事情的時候難免的會出現應激反應,雖然說大多數的時候我們的幼鴿產生應激反應都不會死亡,並且很快可以恢復,但是幼鴿的狀態必然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們的幼鴿在開始訓練之前要進行壓籠的訓練。然後再開始逐漸增加距離路訓。另外要注意的是我們的幼鴿要跟著協會的車去擠一下大籠,適應一下,訓練一下。

在我們訓練的時候我們應該對賽鴿進行適當的離群單飛訓練,這樣主要是讓賽鴿具有比較好的定向能力,並且在比賽的時候能夠主動脫離大群飛回來。這樣訓練還可以在其它鴿子飛錯方向繞冤枉路的時候我們的鴿子自己脫離出來,找到自己的最佳選擇,也就是自己知道的最近的一個路線飛回家,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歸巢時間。

相關焦點

  • 減少山區冬季幼鴿開家損失的經驗!
    鴿界趣聞每日為大家帶來養鴿賽鴿小常識以及鴿界趣事,點擊關注,每日免費為您帶來實用養鴿小文章,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如有問題更可留言,有問必答。山區鷹隼較多,平常由於訓放、比賽迷失鴿和大量野生鳥類的繁殖,為鷹隼提供了大量的食源,家飛鴿群較少受到鷹隼攻擊。但冬季食物匱乏時期,山區鷹隼攻擊性會大大加強,尤其是剛開家幼鴿因此損失明顯加大,這是山區鴿友都深有體會的。在冬季山區如何減少剛開家幼鴿的損失?在此,共享自己的一點經驗,僅供參考,不能苟同之處,望不吝賜教!
  • 陽臺幼鴿開家五步走!
    鴿界趣聞每日為大家帶來養鴿賽鴿小常識以及鴿界趣事,點擊關注,每日免費為您帶來實用養鴿小文章,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如有問題更可留言,有問必答。最近朋友問我一些幼鴿開家問題,重點是陽臺開家,極易容易丟失、遊棚。
  • 幼鴿如何開家更妥當?
    幼鴿開家的時候丟失是一個大問題,雖然常見,卻不是一個正常的事情。幼鴿開家的時候當少丟失,不丟失為好。那麼幼鴿開家的時候怎麼做更加妥當?第一步,在幼鴿還不會飛的時候開家,這個時候一些鴿友會說要是不會飛的時候掉下去樓下,不是更慘。
  • 下窩一周內的幼鴿如何養?
    鴿趣每日為大家帶來養鴿賽鴿小常識以及鴿界趣事,點擊關注,每日免費為您帶來實用養鴿小文章,大家共同探討,共同進步,共同學習,如有問題更可留言,有問必答。又到了春季,信鴿繁殖最旺盛的季節了,信鴿繁殖問題成了大問題,也成了最應該關注的問題,信鴿下窩後一周內的幼鴿該如何去養呢?其實幼鴿在巢內,除掉長毛那幾天比較危險,那幾天鴿子沒睜開眼,鴿子的大小差異大容易餓死小鴿子,其他時間都有種鴿進行仔細照料不會出現死鴿現象!
  • 幼鴿開家以後的飼料配比
    現在正是幼鴿開家家飛階段,今天跟大家分享下幼鴿開家以後的飼料配比如何調控。幼鴿在40天到45天之家就開始振翅飛翔,一旦形成幼鴿開家以後,幼鴿的飼料配比要發生變化了,主要以50斤袋裝幼鴿飼料(無玉米)添加5斤炒熟的黑豆和5斤炒熟的黃豆就可以了。用這些飼料混合60斤。
  • 賽鴿公棚比賽如何挑選入棚幼鴿?這四點很重要!
    因為羽翼略短,賽鴿在飛行中翅膀的扑打頻率就快,推進速度隨之加快。②有發達的胸肌。翅膀扑打是由大小胸肌牽引的,快速的扑打對胸肌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胸肌肉要有彈性,如果胸肌肉有僵硬感,賽鴿在飛行中容易疲勞。「行百裡者半九十」,圖一時之快,不能持久,也是徒勞的。③胸骨要略高一些。豐滿的胸肌是著生在胸骨上的,胸骨平坦,胸肌相應減少,就滿足不了高頻率的扑打要求。
  • 【雜談】幼鴿的系統調理
    如何調理賽鴿     真正了解賽鴿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一項系統而又繁瑣的運動,尤其是當年的幼鴿賽,不能有一絲閃失
  • 如何把下窩的幼鴿養好?
    當幼鴿下窩之後,其實就意味著幼鴿要開始進行獨立的生活,開始進行系統的訓練了。不一樣的餵養情況,會把鴿子養得不一樣。大家都是希望幼鴿可以養得健康強壯,肌肉發達的。這樣的身體素質對於賽鴿的歸巢非常的重要。只有幼鴿的身體素質養好了,往後不管是做什麼事情才可以遊刃有餘。
  • 幼鴿開家怎麼做,其實很簡單
    幼鴿開家要怎麼做?這階段不少鴿友有一些幼鴿在開家,但是丟失的幼鴿也比較多。這幾天我們的鴿子家飛的時候都會帶回來幾羽幼鴿。附近還有新手鴿友的鴿子飛到附近的樓上,不懂得回家。那麼幼鴿開家的問題其實也不是很多,不丟失不難。
  • 如何作育優異的賽鴿送到公棚去
    一年一度的作育公棚賽鴿的季節即將到來,如何作育優異的賽鴿送到公棚去,去公棚賽中獲獎取勝是大家的共同希望的事情。那麼如何才能獲勝呢?看看經常在公棚賽獲勝鴿友們的經驗也許我們會有啟發。如何發現健康的鴿子需要經驗和實踐,有的人認為那是交了學費的,是用失敗買來的,這句話很有道理。
  • 如何淘汰幼鴿,學會少而精
    鴿舍密度過大也不利於鴿子的健康, 要想養好賽鴿首先要學會淘汰,如何挑選出優秀的鴿子,需要有一雙慧眼識珠的智慧。幼鴿從剛出殼到送到公棚這段時間要學會通過各種情況選擇淘汰的對象。一,幼鴿出殼時間超過一天,出殼比較困難。
  • 幼鴿多少天開家不容易丟?太小容易跑,太大影響成績
    江盛源信鴿俱樂部定期為大家帶來養鴿、賽鴿小常識以及鴿界行業,動動手指點擊關注,免費為您帶來實用養鴿小文章,大家共同探討,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如有問題更可留言,有問必答。鴿子在開家之前要具備一定的條件,特別是在你自己沒有家飛鴿子的情況下,我個人建議小鴿子要晚一點開家比較合適,在還不會飛之前,小鴿子自己主動進食,你也可以讓小鴿子吃飽。也可以下窩之後就開始控食,只有控食,小鴿子才會聽話,這是必須要做的一個事情。
  • 幼鴿具備什麼樣的狀態最好
    好的幼鴿,合適的幼鴿,訓練飼養起來更是得心應手。從小的狀態如何,往往意味著相應的一些天賦。選擇賽鴿的時候也是如此,對於幼鴿的選擇就要十分謹慎。選對一羽好的苗子,比賽的機會就會更大一些。那麼好的幼鴿應該要具備哪一些特點呢?
  • 發揮穩定和競翔快速的賽鴿如何選擇?穩定應是基礎
    在這樣的賽事特點之下,在狀態發揮穩定和競翔速度快之間如何去抉擇,成為了擺在每一位鴿友面前面臨選擇的問題。有一部分鴿友偏愛快速的賽鴿,但從持續保持一定水平的發揮來看,穩定應是選擇參賽鴿的基礎。一、關於幼鴿的選擇選擇能夠有穩定發揮的幼鴿,應當從上一代種鴿的篩選環節就開始做好準備。
  • 如何培養更健康的幼鴿
    鴿友都知道鴿子的一枚受精卵要經過18天的孵化,然後破殼而出一隻小鴿子,我們稱之為幼鴿。幼鴿的生長發育是否健康直接關係到未來是否能成為一隻優秀的賽鴿,所以鴿友們在幼鴿生長發育期一定要注重很多方面。接下來就給鴿友們分享下如何培養更健康的幼鴿。第一,提供全面豐富的營養。
  • 該如何科學的給陽臺棚信鴿開家
    對於信鴿開家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了,但是陽臺鴿棚做為一個鴿舍的特例或者說是特殊情況,該如何正確科學的給陽臺棚鴿舍的鴿子開家呢?小編也幫各位鴿友拜訪了N家養鴿老友,他們對陽臺棚鴿子開家給出了不少指導性建議今天就分享給大家!
  • 賽鴿:陽臺鴿棚幼鴿這麼開家
    而陽臺養鴿子確實是比較不容易,一般環境不大,開家很麻煩。放眼望去每一個陽臺都差不多,幼鴿開家的時候就容易找不到回家的路。而且活動的地方一般都不大,這也給開家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幼鴿比較容易掉下樓去。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陽臺鴿棚幼鴿開家的問題。陽臺鴿棚開家的話建議一定要培養好親和力,親和力好了鴿子就不會怕你,這樣就不會出現鴿子看到你就嚇飛的情況,鴿子如果不進棚也比較容易喚進棚中。
  • 培養質量較好的公棚幼鴿
    公棚比賽算是一種比較流行的賽鴿比賽,各地都有相應的一些比賽。有人統計國內大大小小的公棚賽事已經超過一千家,參加的鴿友也是越來越多。那麼由於公棚賽事比較特殊,我們鴿友該如何培養較好的公棚幼鴿?這個時候如果有幼鴿比較消瘦,腳比較瘦弱,那就不適合佩戴足環,淘汰最好。接下來主要還是注意幼鴿的發育。
  • 幼鴿如何養得身體健壯,肌肉發達?
    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上面的藍色字體「養鴿家」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
  • 對於幼鴿的飼養管理的建議!
    因為在當前,全國各地大部分都是進行的公棚賽、俱樂部賽、特比環賽,在風起雲湧、波濤洶湧的賽鴿賽場上,6-7個月齡左右的幼鴿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所以這6個月的飼養管理,將直接影響幼鴿賽的成績。所以有人說「從幼鴿出殼的第一天起,比賽就已經開始了」,我想這個比賽就是體現在幼鴿的飼養管理上,把幼鴿飼養管理抓抓好,來年打個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