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老師有話說:為了那兩隻蝴蝶】
一直以來,我遵循的理念是「智者不言,言者不智」,「窮則獨善其身」,信奉【黑森林法則:誰先發聲誰先被消滅】,但是上學期發生的一件小事,讓我有了改變的決心。
一天,一個四歲的小朋友拿來了一隻很小的玻璃瓶子,裡面裝著兩隻蝴蝶,我看到了就哄她:「這蝴蝶多可憐啊,它媽媽在家裡特別想念它,咱們把它放了吧」,小姑娘搖搖頭說不;我只好接著哄:「啊,對了,它們是媽媽,家裡有孩子等著它們回家餵飯呢,不放了它們,孩子就會餓死的」,小姑娘還是說不;我只好嚇唬她「你要是不放了它們,以後我就不是你的好朋友了」,小姑娘依然堅定的說不。無奈我只好走開了。等第二天再見到那個瓶子,裡面只有兩隻蝴蝶的屍體了……從那時候起我就想,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和家長拉著手共同成長養育孩子,同頻才能共振,形成相似的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人生本無對錯,但基本的善惡: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傷害環境,是要在小時候培養出來的。果然這學期開學,有了網絡直播的形式,家長真的陪在孩子身邊一起上課了,這也算是一種心想事成了吧。
前兩天看到石家莊的一條新聞,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因為父母幾句批評就跳樓了,跟著痛徹心扉。我想,既然我會講,也會寫,那就做我該做的事吧,暴露淺薄無知,遭受批判非議,那有怎樣,誰還不是個寶寶呢,哈哈。
故事是建立心靈秩序的古老方法,對幼兒心靈的養育可以從陪他們一起聽故事開始。教育的本質是我們家長和老師的提升成長,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那就從現在開始和孩子一起長大吧。
今天的故事名字叫做《想成為鱷魚的河馬》。人生不一定都要親自去試錯後才能得到經驗,聽別人的故事,長自己的心。
因為周圍都是胡蘿蔔,就拿著小刀把自己家人參孩子的須子砍光,若干年後幡然醒悟後悔莫及的事,希望不要發生在我們身上。聽完故事,告訴孩子:「我愛你,就是因為你是你,你不需要成為任何人。」
新天際幼兒園教師:鄭彬
作者簡介:
[法]約翰·勒華/文 [法]貝胡安爵·德拉勃特/圖 何唱/譯
繪本簡介:
在河馬艾利奧的心裡,一直有著一個堅定的信念:它想成為一隻鱷魚。但是鱷魚們可不認為這隻胖河馬可以加入他們。最後艾利奧成為鱷魚了嗎?
如果您喜歡聽繪本故事,更喜歡閱讀繪本故事,可添加小白老師微信,幫您推薦適合各種年齡段和養成各種好習慣的經典繪本哦~~~
點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