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經常有很多家長跟我說:"孩子總是吃糖和零食,也不愛刷牙,跟它講蛀牙的危害,他聽的時候下決心要好好刷牙,可第二天又忘了。平時就經常牙疼,不知道該拿他怎麼辦?"小朋友蛀牙似乎變成了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孩子主動刷牙的意識不高,家長也找不到合適的方式給孩子普及蛀牙的危害,不愛刷牙又愛吃糖的孩子就經常會牙疼。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個關於蛀牙的繪本故事《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本繪本講述了鱷魚平時沒有刷牙的習慣,一不小心就蛀牙了,牙齒很疼,他還要去看牙醫,他害怕會更疼;而牙醫看到鱷魚來治療牙齒,心裡也很害怕,他擔心鱷魚張大嘴巴的時候會不會咬他甚至把他吃掉。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這本繪本通過豐富的畫面向孩子傳達了鱷魚蛀牙後去看牙醫的一系列體驗,引導孩子重視牙齒健康,養成良好的保護牙齒的習慣。
本文主要從繪本概要、繪本獨特之處、繪本的講解技巧、繪本的教育意義四方面展開探討,希望能夠給家長們帶來一些啟示。
一、 繪本概要
1、繪本創作者——五味太郎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本繪本的創作者是日本在海外知名度最高的圖畫書作家五味太郎。他一開始不是一名圖畫書作家,而是桑澤設計研究所工業設計科的畢業生,畢業後從事過工業設計、印刷美術圖案設計。他是從27歲才開始創作圖畫書,至今已經出版了300多本極具創意的圖畫書,代表作有《誰吃掉的》、《誰藏起來的》、《小牛的春天》、《時而少年》等。
在《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本繪本中,五味太郎用詼諧的對比文字、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將病人和牙醫對立的矛盾心理幽默地刻畫出來。圖畫書中主題鮮明、畫面生動且極富童趣,淺顯易懂,易於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2、繪本的主要內容
繪本一開始是一隻鱷魚捂著嘴巴來到牙科室看牙醫,並自言自語地說道:"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畫面一轉,一個留著小鬍子,禿頂,只剩後腦勺留著一圈頭髮的小老頭坐在牙科室,這可真是一個形象令人忍不住發笑的牙醫。當他瞥見窗外鱷魚的影子時,竟然也說了一句:"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原來,鱷魚害怕牙醫,牙醫也害怕鱷魚。
而在後面的每一頁中,鱷魚和牙醫之間展開了心理之間的較量。他們的臺詞幾乎一模一樣,但是,相同的場景,相同的句子卻表達了牙醫和鱷魚兩個人物之間截然相反的害怕心理。
他們互相害怕,卻因為一顆蛀牙不得不湊在一起,鱷魚只能乖乖地讓牙醫擺弄,而牙醫也只能壯著膽子幫鱷魚治療牙齒,這兩者之間的對比讓人不禁大笑。
二、繪本的獨特之處——豐富的人物表情、一語雙意
1、豐富的人物表情
這本繪本的畫面非常簡單,雖然只有牙醫和鱷魚兩個人物角色,但反而突出了故事的重點內容,孩子們一眼就能看到故事中要表達的東西。孩子在閱讀繪本時,注意力一下子就會被人物的表情所吸引。
繪本中的鱷魚與牙醫的表情十分的豐富,通過他們的表情,孩子們能夠深刻地體會到他們內心的緊張、不安、恐懼再到最後的放鬆,並被他們所感染,跟隨著他們一起體驗不同的心情。
2、一語雙意
繪本中的語言運用得十分巧妙,在相同場景下鱷魚和牙醫運用的是同一種語言,例如,當牙醫要給鱷魚治療牙齒時,鱷魚想:"我做好最壞的打算了。"與此同時,牙醫也想著同樣的話:"我做好最壞的打算了。"繪本中從頭到尾都是兩種形象都是運用同樣的語言來進行對話表達情緒的。
在同樣的情境下運用同樣的語言,能夠表達出完全不同的語義,文字的魅力就在於此。這對孩子的語言學習來說十分有效,孩子可以通過閱讀繪本故事,感受到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詞語表達的意思並不是單一的。同一句話,通過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方式說出來,所包含的含義是完全不一樣的。
三、 繪本的講解技巧——延伸至生活
1、 適當讓孩子進行猜測
家長陪伴孩子閱讀繪本時,別急著把繪本旁邊的文字讀出來,可以先問一問孩子,你覺得牙醫心裡會想些什麼呢?當孩子講出自己的猜測之後,家長再把文字內容牙醫的真實想法讀出來,這時候孩子自然而然就會發現,牙醫的想法居然和鱷魚一樣。
接著我們就可以引導幼兒說出,鱷魚為什麼這樣想?牙醫又為什麼這樣想?他們這樣想的原因是一樣的嗎?通過層層地誘導,孩子就會慢慢明白,原來同一句話在同樣的情境下也有著不一樣的含義。
2、與孩子互動,聯繫生活實際
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家長要適當地聯繫生活實際與孩子互動。例如當繪本讀到鱷魚去看牙醫時,家長可以問孩子:"鱷魚為什麼害怕補牙呀?你害不害怕?"當繪本讀完之後,還可以問孩子:"鱷魚明年為什麼不想見到牙醫呢?你想不想見牙醫呀?"通過循序漸進地聯繫實際生活,讓孩子與鱷魚感同身受,從而養成認真刷牙的好習慣。
孩子可能堅持一段時間就把故事給忘記了,又開始敷衍著刷牙,這時候家長可以提醒一下他:"你還記得那隻害怕看牙醫的鱷魚嗎?你是不是要向他學習呀?"
四、 繪本的現實意義——刷牙、社交禮儀、恐懼與勇敢
1、 刷牙的重要性:雖然這本繪本以幽默風趣的形式向孩子呈現了鱷魚看牙醫的故事,但不能否認的是,它也體現出了牙疼和看牙醫確實讓人十分害怕。連鱷魚如此兇猛的動物都害怕,當孩子看到這本繪本時,自然而然就會開始重視刷牙,並認真地保護牙齒。
2、社交禮儀:繪本中,雖然鱷魚十分害怕牙醫,牙醫也十分害怕鱷魚,但他們都沒有表現出來,而是把自己的想法隱藏在心裡,因為他們尊重對方,有考慮對方的想法與感受。當他們意識到自己內心的想法可能會讓對方感到不自在不舒服時,他們便儘量控制自己,注意自己的表現。
3、 恐懼與勇敢:我們看到,繪本中對恐懼的呈現方式比其他故事截然不同,當鱷魚害怕牙醫的同時,牙醫也對鱷魚有同樣的懼怕。但他們都努力的克服了心中的恐懼,戰勝了自己,最終鱷魚的牙齒被牙醫治好了。這個簡單的細節可以告訴孩子,當我們遇到害怕的事情時,只要戰勝內心的恐懼,勇敢地去面對,最終必定能夠順利地解決問題。我們還可以通過繪本教育幼兒換一個角度看待恐懼,把恐懼的對象當做與自己平等的人或事,去接觸去嘗試,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哦。
培養刷牙習慣的繪本十分多,之所以推薦這本《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繪本,是因為從一個新穎有趣的角度,即鱷魚和牙醫的心理鬥爭來描述,使整個繪本內容變得詼諧幽默。孩子在閱讀繪本時,能夠放鬆下來並逐漸接受。
很多小朋友可能都不愛刷牙,當他們看完這本繪本後,知道了不刷牙就會像鱷魚一樣總是牙疼還要去看牙醫,他們就會改掉這個壞習慣。
我是知識的醬,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