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從繪本角度入手,幫你搞定不愛刷牙的孩子

2020-12-03 知識的醬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經常有很多家長跟我說:"孩子總是吃糖和零食,也不愛刷牙,跟它講蛀牙的危害,他聽的時候下決心要好好刷牙,可第二天又忘了。平時就經常牙疼,不知道該拿他怎麼辦?"小朋友蛀牙似乎變成了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孩子主動刷牙的意識不高,家長也找不到合適的方式給孩子普及蛀牙的危害,不愛刷牙又愛吃糖的孩子就經常會牙疼。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個關於蛀牙的繪本故事《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本繪本講述了鱷魚平時沒有刷牙的習慣,一不小心就蛀牙了,牙齒很疼,他還要去看牙醫,他害怕會更疼;而牙醫看到鱷魚來治療牙齒,心裡也很害怕,他擔心鱷魚張大嘴巴的時候會不會咬他甚至把他吃掉。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這本繪本通過豐富的畫面向孩子傳達了鱷魚蛀牙後去看牙醫的一系列體驗,引導孩子重視牙齒健康,養成良好的保護牙齒的習慣。

本文主要從繪本概要、繪本獨特之處、繪本的講解技巧、繪本的教育意義四方面展開探討,希望能夠給家長們帶來一些啟示。

一、 繪本概要

1、繪本創作者——五味太郎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本繪本的創作者是日本在海外知名度最高的圖畫書作家五味太郎。他一開始不是一名圖畫書作家,而是桑澤設計研究所工業設計科的畢業生,畢業後從事過工業設計、印刷美術圖案設計。他是從27歲才開始創作圖畫書,至今已經出版了300多本極具創意的圖畫書,代表作有《誰吃掉的》、《誰藏起來的》、《小牛的春天》、《時而少年》等。

在《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本繪本中,五味太郎用詼諧的對比文字、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將病人和牙醫對立的矛盾心理幽默地刻畫出來。圖畫書中主題鮮明、畫面生動且極富童趣,淺顯易懂,易於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2、繪本的主要內容

繪本一開始是一隻鱷魚捂著嘴巴來到牙科室看牙醫,並自言自語地說道:"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畫面一轉,一個留著小鬍子,禿頂,只剩後腦勺留著一圈頭髮的小老頭坐在牙科室,這可真是一個形象令人忍不住發笑的牙醫。當他瞥見窗外鱷魚的影子時,竟然也說了一句:"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原來,鱷魚害怕牙醫,牙醫也害怕鱷魚。

而在後面的每一頁中,鱷魚和牙醫之間展開了心理之間的較量。他們的臺詞幾乎一模一樣,但是,相同的場景,相同的句子卻表達了牙醫和鱷魚兩個人物之間截然相反的害怕心理。

他們互相害怕,卻因為一顆蛀牙不得不湊在一起,鱷魚只能乖乖地讓牙醫擺弄,而牙醫也只能壯著膽子幫鱷魚治療牙齒,這兩者之間的對比讓人不禁大笑。

二、繪本的獨特之處——豐富的人物表情、一語雙意

1、豐富的人物表情

這本繪本的畫面非常簡單,雖然只有牙醫和鱷魚兩個人物角色,但反而突出了故事的重點內容,孩子們一眼就能看到故事中要表達的東西。孩子在閱讀繪本時,注意力一下子就會被人物的表情所吸引。

繪本中的鱷魚與牙醫的表情十分的豐富,通過他們的表情,孩子們能夠深刻地體會到他們內心的緊張、不安、恐懼再到最後的放鬆,並被他們所感染,跟隨著他們一起體驗不同的心情。

2、一語雙意

繪本中的語言運用得十分巧妙,在相同場景下鱷魚和牙醫運用的是同一種語言,例如,當牙醫要給鱷魚治療牙齒時,鱷魚想:"我做好最壞的打算了。"與此同時,牙醫也想著同樣的話:"我做好最壞的打算了。"繪本中從頭到尾都是兩種形象都是運用同樣的語言來進行對話表達情緒的。

在同樣的情境下運用同樣的語言,能夠表達出完全不同的語義,文字的魅力就在於此。這對孩子的語言學習來說十分有效,孩子可以通過閱讀繪本故事,感受到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詞語表達的意思並不是單一的。同一句話,通過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方式說出來,所包含的含義是完全不一樣的。

三、 繪本的講解技巧——延伸至生活

1、 適當讓孩子進行猜測

家長陪伴孩子閱讀繪本時,別急著把繪本旁邊的文字讀出來,可以先問一問孩子,你覺得牙醫心裡會想些什麼呢?當孩子講出自己的猜測之後,家長再把文字內容牙醫的真實想法讀出來,這時候孩子自然而然就會發現,牙醫的想法居然和鱷魚一樣。

接著我們就可以引導幼兒說出,鱷魚為什麼這樣想?牙醫又為什麼這樣想?他們這樣想的原因是一樣的嗎?通過層層地誘導,孩子就會慢慢明白,原來同一句話在同樣的情境下也有著不一樣的含義。

2、與孩子互動,聯繫生活實際

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家長要適當地聯繫生活實際與孩子互動。例如當繪本讀到鱷魚去看牙醫時,家長可以問孩子:"鱷魚為什麼害怕補牙呀?你害不害怕?"當繪本讀完之後,還可以問孩子:"鱷魚明年為什麼不想見到牙醫呢?你想不想見牙醫呀?"通過循序漸進地聯繫實際生活,讓孩子與鱷魚感同身受,從而養成認真刷牙的好習慣。

孩子可能堅持一段時間就把故事給忘記了,又開始敷衍著刷牙,這時候家長可以提醒一下他:"你還記得那隻害怕看牙醫的鱷魚嗎?你是不是要向他學習呀?"

四、 繪本的現實意義——刷牙、社交禮儀、恐懼與勇敢

1、 刷牙的重要性:雖然這本繪本以幽默風趣的形式向孩子呈現了鱷魚看牙醫的故事,但不能否認的是,它也體現出了牙疼和看牙醫確實讓人十分害怕。連鱷魚如此兇猛的動物都害怕,當孩子看到這本繪本時,自然而然就會開始重視刷牙,並認真地保護牙齒。

2、社交禮儀:繪本中,雖然鱷魚十分害怕牙醫,牙醫也十分害怕鱷魚,但他們都沒有表現出來,而是把自己的想法隱藏在心裡,因為他們尊重對方,有考慮對方的想法與感受。當他們意識到自己內心的想法可能會讓對方感到不自在不舒服時,他們便儘量控制自己,注意自己的表現。

3、 恐懼與勇敢:我們看到,繪本中對恐懼的呈現方式比其他故事截然不同,當鱷魚害怕牙醫的同時,牙醫也對鱷魚有同樣的懼怕。但他們都努力的克服了心中的恐懼,戰勝了自己,最終鱷魚的牙齒被牙醫治好了。這個簡單的細節可以告訴孩子,當我們遇到害怕的事情時,只要戰勝內心的恐懼,勇敢地去面對,最終必定能夠順利地解決問題。我們還可以通過繪本教育幼兒換一個角度看待恐懼,把恐懼的對象當做與自己平等的人或事,去接觸去嘗試,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哦。

培養刷牙習慣的繪本十分多,之所以推薦這本《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繪本,是因為從一個新穎有趣的角度,即鱷魚和牙醫的心理鬥爭來描述,使整個繪本內容變得詼諧幽默。孩子在閱讀繪本時,能夠放鬆下來並逐漸接受。

很多小朋友可能都不愛刷牙,當他們看完這本繪本後,知道了不刷牙就會像鱷魚一樣總是牙疼還要去看牙醫,他們就會改掉這個壞習慣。

我是知識的醬,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大班級繪本閱讀活動《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活動準備:故事PPT課件、鱷魚頭飾一個、音樂《刷牙歌》。活動過程:一、回憶經驗,調動興趣。1、聲音引入:鱷魚的慘叫聲T:你有蛀牙嗎?你看過牙醫嗎?你看牙醫的時候心情怎麼樣?小結:原來,看牙醫是件可怕的事情。二、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觀察圖片,分析鱷魚性格特徵,理解它的  矛盾心理。(出示課件)T:鱷魚也蛀牙了,它捂著大嘴巴來看牙醫了,這時候他心裡在想些什麼能?(閱讀1-4幅鱷魚的心裡表現。)提問:鱷魚在想什麼?
  • 1-3歲繪本清單|其他可以不買,但孩子的繪本總是忍不住剁手
    也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感情也更加豐富細膩。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有很大的好處。前面一篇文章我介紹了0-1歲的繪本清單:繪本清單|我給萱寶買的0-1歲繪本,她愛不釋手今天我主要介紹1-3歲的繪本清單。
  • 孩子為什麼總長齲齒?牙醫教你養成雪白牙齒娃!
    我家兩個孩子,一個馬上六歲,已開始萌出六齡牙,另一個四歲,一口牙齒潔白如雪,這得益於我在靠譜牙醫的指導下幾年來採用的正確護齒方法,避免了一些誤區,在此一併總結分享出來。誤區一:孩子的牙齒自己刷!這曾是我過去的理念:會自己刷牙了,當然得自己刷,大人幫忙,那就不自立了。
  • 育兒專家推薦「十本最佳親子共讀繪本」:值得陪孩子一起讀100遍
    和孩子一起走進繪本的世界,共讀這十本好書。教育家說,只有童年讀的書,才會對人的一生產生深刻的影響。繪本閱讀,不是讓小孩子自己閱讀,一定是一個「親子共讀」的過程。小孩在看繪本,大人在玩手機,這樣的現象十分普遍,看完這篇文章,各位寶爸寶媽們,請你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走進繪本的世界,共讀繪本。
  • 0-10歲自閉症孩子需要的繪本都在這!
    這些繪本,可以幫孩子備起來!1.送給情緒暴躁的孩子《生氣湯》作者|貝西·艾芙瑞當孩子脾氣上來,滿腹怒火時,恐怕說不出、聽不進,也學不會什麼道理,他們這時最需要的不是道理,而是理解和接納。《生氣湯》裡的媽媽巧妙地運用小孩的好奇心,讓霍斯主動站起來、靠過來、跟著大人做。她讓霍斯尖聲大叫、吐舌頭、敲打、噴。
  • 0-3歲情緒管理繪本|塑造孩子一生的好情緒
    文 | 木棉 編輯 | 金雀兒來源 | 布穀學習布穀老師: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說:「繪本裡面的趣味可以使孩子笑,但情感卻能夠使孩子哭,這樣就給孩子種下了情感的種子。」情緒不流動的孩子,會陷入內耗,別人忙著專注的發展自己,這類孩子卻在情緒裡難過。
  • 如何挑選繪本才不虧?二寶媽用7年買書經驗,總結出了4個原則
    比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就給孩子展示了鱷魚去補牙所經歷的每一個步驟,讓孩子懂得了刷牙的重要性;《肚子裡有個火車站》則通過一個小朋友亂吃東西,導致肚子疼,給孩子展示了食物是如何在我們的身體內消化、吸收的。讓孩子明白,不能亂吃東西的道理。5、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想像力。繪本是以圖畫為主,非常考驗孩子的觀察能力和想像力。
  • 繪本大師五味太郎告訴孩子識字的最好方法
    你使孩子們先有這個欲望,然後把你那些字卡和字骰都通通拿開,這時候,隨你用什麼方法去教都可以把他們教得很好的。」的確,學習的興趣是一個人識字的最大動力。要讓孩子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須讓他有高度的興趣和熱情。而且,這種興趣是發自孩子內心的。如何激發孩子識字的興趣呢?
  • 孩子怕打針、怕吃藥、怕上醫院?一套繪本幫你解決這些問題
    想起之前閨女不愛刷牙,又害怕牙醫,看了一本繪本之後,肯讓我們刷牙了,還主動提出要去看牙醫。繪本的效果竟然這麼好,那孩子怕打針、怕抽血的問題,是不是也可以用看繪本解決呢?《你好,安東醫生》,就是這樣一套能讓孩子不再害怕醫生、害怕醫院的神奇繪本。
  • 日本反雞湯繪本大師:將來有出息的孩子不會多,何必讓他們的童年...
    五味太郎是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插畫獎的獲得者,也是日本最暢銷、海外知名度最大的繪本作家之一,創作了400多部繪本,代表包括《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小牛的春天》《小金魚逃走了》等,作品在幾十個國家都有出版。作為一位大師級繪本作家,當一位媽媽告訴五味太郎,買他的繪本是為了讓孩子感受世界的美好時,五味太郎反問道:「你想告訴孩子世界美好,只有一種方式嗎?」
  • 2歲孩子出現「小黑牙」,和糖果沒有關係,是父母的壞習慣所導致
    第四,養成刷牙的好習慣要養成刷牙的好習慣,是每個醫生都要叮囑的事情,我們一定重視起來。很多家長表示,自己很重視,但是孩子不喜歡刷牙怎麼辦?我也是過來人,二寶也有過不喜歡刷牙的階段,教大家幾個方法,讓孩子愛上刷牙。1、給孩子看一些刷牙的繪本:幼兒時期有「泛靈心理」,會把所有的事物視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東西。
  • 網友去動物園時拍到一隻兔猻,卻用這種奇怪的角度看人,怕怕!
    推主去動物園時拍到一隻兔猻卻用這種奇怪的角度看人怕怕拍我,你怕嗎?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愛玩這個遊戲的孩子更聰明!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前幾天翻看後臺留言的時候,米粒媽注意到這樣一條留言:「米粒媽,我家孩子最近特別愛玩過家家的遊戲,老讓我跟她一起玩,我覺得孩子玩過家家能學到很多東西,怎麼引導她最有成效呢?」
  • 繪本書單/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汪培珽私房繪本書單全收藏版)
    《小羊睡不著》 數數書  《露西兒》 做回自己  《小豬離家記》 追求理想、關懷、幽默  《鱷魚怕怕牙醫怕怕》 看牙醫的心理建設、幽默  以下為相同作者系列作品——羅倫斯·安荷特:文;凱薩琳·安荷特:圖。
  • 繪本故事:小金魚逃走了(五味太郎)
    、《藏貓貓 藏貓貓》、《鱷魚怕怕 牙醫怕怕》、《巴士到站了》。故事簡介小金魚逃走了,請翻開書,找一找他在哪兒。推薦理由這種遊戲書,配著書,才有趣。找來找去,我有一雙發現的眼睛。
  • 幫孩子讀好書養成好習慣的66種圖畫書
    他不喜歡紅蘿蔔。也不喜歡青豆。青花菜、高麗菜苗、蕃茄、萵苣、花椰菜……這些東西維尼一點都不喜歡。維尼喜歡漢堡。漢堡是維尼的最愛。其實維尼的食物名單只有漢堡而已。「總有一天,你會變成一個大漢堡!」媽媽警告他。有一天,維尼竟然真的變成了漢堡。狗狗、牛、小男孩都追著他,想一口吃了他,維尼怎麼辦?媽媽能把他救回來嗎?《弗朗西斯和麵包抹果醬》
  • 寶寶三歲,已滿口蛀牙,媽媽:孩子不愛刷牙,我能怎麼辦?
    周末帶娃去朋友家玩,順便帶了一些孩子愛吃的水果糕點,幾個孩子吃得歡,突然,朋友家三歲大的娃捂著嘴哭:媽媽,疼,牙疼……朋友抱著孩子哄:乖,媽媽一會兒帶你去看醫生。朋友家孩子才三歲,但已經滿口蛀牙,牙齒也是間歇性地疼痛,每周都要去看牙醫,朋友滿是無奈:孩子不愛刷牙,我能怎麼辦?
  • 5年裡給娃讀了700多本繪本!附0-1、1-3、3-6歲繪本清單推薦
    《猜猜我有多愛你》《好餓的毛毛蟲》《好餓的小蛇》《超萌花樣折頁翻翻書》系列蒲蒲蘭繪本:《蹦!》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牙齒大街新鮮事》01、《小熊寶寶》《噼裡啪啦》《麥克斯》系列這些繪本,我之前都在《這些不能開團的繪本,我想推薦給你》分享過,詳細介紹可找標題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