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養護院用個性化定製房間,減緩認知症老人記憶流逝

2021-01-07 瀟湘晨報

晨報記者 何雅君

床上疊著方塊被,牆上掛著大地圖,這是軍旅風格房間;牆上掛著旗袍女郎畫像,床頭柜上擺著復古檯燈,這是老上海風格房間。這些個性化定製的房間,都在浦東川沙新鎮的浦惠明川養護院新近啟用的認知症養護專區裡。住在裡面的,是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人。這種病又名認知障礙綜合症,會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一個人的記憶。

這個月,該養護院啟用了認知症養護專區,並在3樓開設個性化定製房間,希望用患者熟悉的布置,將他們與以往生活密切關聯,幫助他們減緩遺忘的節奏。

(一)旗袍,讓91歲奶奶想起年輕時

清晨6時許,住在310房間的孫奶奶起床了。她看了看掛在床對面的白色圓鍾——鍾是她從家裡帶來的,她習慣時不時看下時間。智能床墊記錄了老人的血壓、心率等數據,將老人的健康信息反饋到值班人員的電腦上。洗漱完畢,孫奶奶習慣性地從床頭柜上抽了張紙巾,輕輕擦手後,打開房門邊的衣櫃,挑選出今天要穿的衣服,放在旁邊的沙發上。

雖已91歲高齡,且有些輕度認知障礙,老人依然記得,每天都要穿著打扮妥當。床頭的白牆上掛著兩幅老上海旗袍女郎的畫像,旁邊貼著孫奶奶過去身穿旗袍和時裝的照片。看得出,老人一向注重儀表。房間靠窗的一側,衣架上掛著一件做工精緻的長款旗袍,孫奶奶有時會凝神看看它。正是這件旗袍,吸引老人幾天前住進了這個房間。她說衣服很漂亮,像她年輕時穿過的旗袍。

這間房間,是養護院特地定製的老上海風格樣板間。無論旗袍擺設、女郎畫像,還是床頭柜上的復古檯燈、老上海雪花膏,都在試圖還原孫奶奶年輕時熟悉的生活氛圍,希望能讓老人的記憶流失得慢一點、再慢一點。

像這樣的個性化定製房間,這幢樓裡還有一間,走進去,滿眼軍旅風:床上鋪著軍綠色床單,床頭疊著軍綠色枕頭和被褥,窗邊擺著軍綠色檯燈,牆邊掛著軍用水壺。前天,一位患有認知症的退伍老軍人與家人前來看房,走到這裡就停住了,對著牆上的地圖喃喃自語。他告訴家人,這裡像他在軍營住的地方。最終,家人為他定下了這個軍旅風格的房間。過兩天,老人就會搬來。

(二)今後,開設更多單元主題房間

在這家養護院,4號樓被設置為認知症養護專區,本月剛開始接待老人。整棟樓有136張床位,單人間或者雙人間,但個性化定製房間目前只有兩個。因為前來參觀者中不少人表達了對定製房間的需求,養護院決定,今後將根據每個老人的不同需求,開設更多主題的定製房間。老年人對當下的事情記憶不深,但對年輕時、特別是在工作崗位上的經歷,往往印象深刻。如果有一批老人是同樣的職業身份,比如教師、醫生,需要一起入住,還可以給他們布置一個共同的單元主題,增進老人之間的交流。

個性化定製房間的創意,來自何處?4號樓負責人程志飛介紹,同行業的一家英國公司在上海舉辦交流活動,鼓勵老人把熟悉的物品帶來,布置在房間裡。此舉為養護院的運營方——浦惠養老有限公司擦亮了智慧的火花。和單獨的物品相比,按照特定的主題來布置房間,更能喚起老人對往昔的回憶。

(三)熟悉,是幫助穩病情的關鍵詞

對於這種病症及其患者,華東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魏文石教授關注已久。他介紹,在上海,認知障礙是一個沉重的家庭和社會問題。60歲以上患病率大約4-5%,80歲以上的達20-25%。認知障礙的患者容易遺忘新近的事,到了新的環境,周圍的一切都不能形成有效的信息儲存到大腦中。因此,一旦進入新的環境,這些老人就會變得惶恐不安,甚至暴躁衝動。布置熟悉的環境讓老人入住,可以有效平復患者的心情,減少精神行為症狀的發生,對於患者有巨大的幫助,並可以起到一定的穩定病情的作用。

程志飛也認為,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們不能完全表達自我,但內心也有訴求。看見熟悉的氛圍,老人更容易接受和適應。由於老人入院後,要用兩周時間做生活習慣、日常風險、個性化需求等方面的評估。這兩間房間的定製工作還沒有結束,需等評估結果出來後,再酌情調整。老人有喜歡的、用慣的物品,也可以帶過來擺放、使用,增加親切感。

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何雅君

【來源:新聞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這家養護院正式揭牌啟用啦~
    這家養護院正式揭牌啟用啦~ 2021-01-03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認知症老人的世界原來是這樣的
    缺乏同理心、服務不到位讓他們變得更難照顧認知症老人的世界原來是這樣的「幫廚」活動可以鍛鍊認知症老人的肢體和認知機能。張小歐把「工娛療法」的理念引入社工活動中,幫助老人延緩功能退化。餵認知症老人喝水,老人卻把水打翻;給老人穿鞋,老人卻突然踢人。
  • 冬日裡的暖陽,溫暖清水縣老年養護院的老人
    養護院為長者提供生活照料服務、膳食服務、清潔衛生服務、醫療護理服務、文化娛樂服務、精神支持服務、委託服務等。護理團隊衝在護理前沿,每天照料著老人們的日常生活起居,守護著他們身體和心靈的健康。找不到就懷疑是別人拿走了,最大懷疑對象當然就是護理員了,因為她們經常到老人房間工作。有一天,阿姨的手機不見了,咬定就是護理員拿了,解釋多少次都沒用,護理員委屈的淚水只能往肚子裡咽。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幫老人把整個衣櫃全部重新整理,找出了被塞進衣服堆裡的手機。  老人看到後高興地笑了,護理員說:「只要老人開心,再大的委屈我也受得了!」
  • 蕪湖專業失能失智老人院怎麼樣_合肥市蜀山區光明老年護理院
    說實話,這家養老院真不錯,不論是大夫,護士長,護士,醫務人員還是護工,都很負責,也很有耐心,當然個別的人也存在著問題,但是我能理解,再好的地方也都有這樣的人。我家老人住的這個區,失能失智的比較多,不是老年痴呆就是無法自理躺在床上,她算非常好的,腦子清醒,還能扶著助行器到處活動。
  • 新站失智老人養老院
    新站失智老人養老院,地面採用防滑綠色環保的PVC地板。新站失智老人養老院, 50m等,本規範參照國內外標準綜合確定了面積指標。其中規定失智老人的床位進行適當分隔,是為了避免相互影響及發生意外損傷。4 為防止介護老年人中失智老年人發生高空墜落等意外發生,本條規定失智老年人養護單元用房的外窗可開啟範圍內設置防護措施。
  • 如何照護「失智老人」 上海計劃探索認知障礙評估標準
    記者在會上獲悉,上海計劃探索制訂認知障礙評估標準,開展老年人認知障礙社區評估。  近年來,隨著上海不斷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認知障礙老人"的社會照料痛點,逐漸在調研中顯現出來:不會自我表達,生人勿近,記憶丟失……認知障礙老人,可謂是養老照護中難度最大、最複雜的一群人。
  • 關愛失智老人和家屬!嘉興率先出臺相關規劃
    應王老太的一再要求,他們選擇了嘉興市區一家條件一流的養老機構,誰知,她每天凌晨4點不到就起床,一間一間房間敲門,要和老夥伴們聊天,鬧得整個機構不得安寧,三天後不得不由家屬領回。後來,換了一家城郊的養老機構,想不到沒過幾天就摔了一跤,現在癱瘓在床,成了雙失老人(失能又失智)。
  • 用愛守護被「遺忘」的時光
    其實,蘇阿姨住的這個地方被稱為"記憶家園",這裡住著64位患有認知症的老人。他們中有人會突然哭泣; 有人會一直沉睡;有的具有一定"破壞力";還有的則可以在房間裡來回踱步一天。所有這些,都需要護理員適當幹預。
  • 「護理乾貨」失智老人如何照護?這5個案例值得學習
    德國個人傳記護理法由於發病機理複雜,每個失智老人的症狀都不相同,因此刺激他大腦機能的興奮點就不盡相同。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護理手法,開始在一些養老機構運用。這家位於德國馬格德堡的維塔納斯失智老人護理中心,住著120多位失智老人。從硬體設計上,這家專業機構就充分考慮了人性化、個性化的需求。
  • 芷江西路街道開展 認知症好朋友分享會
    ■記者 彭旭卉 近日,芷江西路街道社區服務辦聯合易欣老年服務中心,在新趙家宅社區康健苑開展了「認知症好朋友分享會」,帶領轄區老人正確認識認知症。活動中,上海易欣老年服務中心向社區居民們講解了「延緩失能及預防失智」的核心理念,並針對社區認知障礙幹預提出:早知道、早預防、早發現、早介入、早幹預的五早概念。同時表示,在和有認知症患者的日常交談中要保持耐心,維持傾聽的姿態,並且給予正常而積極的回應,這才是面對「認知症"朋友的正確方式。隨後,為了鞏固大家對於認知症的認識,講師還帶著大家一起做了填詞遊戲。
  • 一首聖誕歌,喚醒了痴呆症老人遺忘的記憶
    她的女兒南希第一次去護理中心看望媽媽時,就看到老人低著頭,獨自坐在在桌旁的椅子上。那樣子,看起來非常悲傷、困惑、迷茫。從那以後,南希就經常拉著媽媽的手,一起看家庭相冊,希望通過這些照片喚醒蘇珊的記憶。但遺憾的是,母親還是想不起任何事,也認不出任何人,到最後甚至變得不會說話了。去年12月,南希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 失智老人的照護要點以及環境設計
    失智症病發展較緩慢,一般分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早期的症狀(1-3年或更長)主要表現為:老人的認知能力出現一定的下降,開始遺忘事情或容易迷失。中期的症狀(2-5年)主要表現為:老人身體能力和認知能力均顯著的下降,逐步地喪失自理能力。
  • 面對失能失智的老人,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失智症是難以醫治的,但我們是可以用科學的護理來控制症狀。其實患老人失智症病人,他們的症狀,也不是每個人都一樣的。要知道認知症的老人也非常的可愛,自尊心也是很強的。但如果和他們溝通好的話,是能和老人做朋友的。我們要清楚:認知症是一種病,要理解他們,關心他們,絕對不能去否定他們,要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中去,去關心愛護照顧好這些善良的老人們,給他們溫暖!
  • 懷疑家中老人「老年痴呆」,做兒女的該怎麼辦?
    兒子有點擔心,於是帶陳大媽到醫院記憶門診看病。大夫問了陳大媽最近的變化,說陳大媽得的是「輕度認知障礙」。什麼是「輕度認知障礙」?它和「老年痴呆」有什麼區別?什麼是輕度認知障礙?如果發現家裡老人出現上述症狀,該怎麼辦?輕度認知障礙的症狀會保持數年,之後可能進展為阿爾茨海默病或其他類型的痴呆症。如果及時進行治療和幹預,將能減緩疾病的進展。
  • 丁香醫生攜手騰訊,《忘不了餐廳》共同發起「520認知障礙關愛日」
    5月20日,丁香醫生、《忘不了餐廳》、騰訊視頻、騰訊公益共同倡議發起「520認知障礙關愛日」,丁香醫生特別推出《如果只能許一個願,我想讓她記得我》視頻短片和《記憶博物館》公益H5,目的只為引起社會對認知障礙老人群體的關懷,以平等尊重的方式對待他們,促進認知障礙疾病的預防與治療。
  • 年紀大了伺候不動老母 87歲老人陪109歲母親同住養老院
    思量再三,今年1月13日,朱取民決定帶著母親搬進了廣晟苑小區裡的海陽通江養護院。  珍惜在一起 母子同住能安心  朱取民表示,選擇住養老院,一個原因是離家近。「養老院就在小區裡,實際上就在我家對面,我們住在養老院裡能直接看到我家大門,走過去回家也就幾十步。」
  • 成都失能失智老人怎麼照護?
    成都作為連續多年獲得新一線城市榜首,是一個宜居宜養的城市,許多老人也選擇到這裡養老。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變化,隨之而來的就是一些老年疾病,在老年疾病的範圍內,認知症又是一種特殊的疾病,認知症的護理也成為了一個老大難問題。對於有認知能力的老年人來說,記憶力和理解力會下降,而對於他們自己的情況來說,狀況也很不清楚。所以首先這就給護理人員帶來相處上的障礙。
  • 家具定製的個性化--專訪深圳市儷詩櫥櫃有限公司總裁季振中
    公司成立四年來,始終把產品的環保標準,產品的質量標準放在首位,為客戶量身定製滿意的家具。與大品牌比價格,與小品牌比質量。堅持採用優質環保板材,堅決不用劣質五金件,堅決不讓不合格的產品出廠,讓客戶用得放心、舒心。 儷詩櫥櫃家具不忘初心,始終如一,為您打造一個溫馨、幸福健康之家。記者:作為一家「年齡尚幼」的定製企業,儷詩櫥櫃家具定製在發展成長中有著怎樣的運營體系?在產品方面又有何特點?
  • 失智老人,為什麼很多養老院都不願接手?
    聲音不能光靠養老院北京老齡居養老產業促進中心專家、樂齡老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主任王豔蕊認為,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患有認知障礙的老人會越來越多,但其實對於認知障礙這個領域,社會、家庭甚至部分養老機構都還沒有充分認識。
  • 個性化定製,張嘴可看到山水畫
    靈魂出竅貓從小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個性化定製,張嘴可看到山水畫來,垃圾轉行來的多麼猝不及防唉,你可真不讓人放心做人不能得意的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