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行書有訣竅,用筆特點要記牢!

2021-01-11 網易

2021-01-10 09:04:09 來源: 山青年

舉報

  

  1放鬆楷法,書寫增速

  行書兼有楷書的基本法則和草書流動的筆法,行書運筆雖比草書慢,但比楷書要快,而且具有強烈的節奏感。蘇軾所言的:「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的觀點,說明了不同書體形態的不同,也說明了書寫的速度和節奏的不同。研習楷書時,在筆法上要求建立楷法,即關於起筆、行筆和收筆的各種要求,概括地說,起、收須有交待,如藏鋒、露鋒、回鋒、折筆、頓筆等。而行書因為書寫的便捷,將楷書行筆中的一些繁雜的筆法進行簡化,省去了許多逆、回、頓、駐、轉等楷書筆法。

  可是,放鬆楷法,並非意味著行書書寫的容易,在用筆上的要求反而是更高了。它要在點畫的表現上保持楷書所要達到的或基本遵循的藝術效果,筆畫當重處還得重,當輕處還得輕,不能像硬筆寫出的那樣一般粗細,有彎無折。劉熙載《藝概》云:「書家於提按二字,有相合且無相離,故用筆重處正須提正、用筆輕處正須實按,始能免墮、飄二病。」這種功夫要從楷書中來,根據楷則進行放鬆,使行書行筆有節奏。在起筆、收筆時緩些,在中間行筆時快些,而在筆畫之間交換過程中,筆勢更迅疾些。總之,行筆既要不徐不疾,沉著從容;又要有疾有徐,態度自在。

  

  2露鋒入紙、中側互用

  行書的起筆有用「逆勢切入」的筆,這基本與楷書相同,由於行書行筆較快,故其逆勢往往在空中完成,筆尖不著紙,稱為「意逆」。而行書一般的起筆都是順勢落筆的,行書用逆鋒起筆只是少數。行書的用筆是中鋒與側鋒互用的。筆畫無論方圓,以中鋒為主,這是一個基本大法,可是行書在書寫過程中,不斷地起止轉折,筆鋒無時無刻不向側鋒方面轉化,要熟練地運用中鋒和側鋒,固非易事,關鍵在於調鋒,筆鋒要能隨倒隨起,能側能中,就不會有僵臥之病。所謂中鋒,即指筆運過程中,筆心常在點畫中線上行走或萬毫齊力的行筆;所謂側鋒的特點是筆尖偏於筆畫之一方,鋪毫用力有所偏重。

  歷觀前賢名跡,古人作行書沒有不兼用側鋒者,無不以「中鋒取勁,側鋒取妍」為準的,因此不能偏信筆筆中鋒的說法。在行書名家中,就連以多用中鋒著稱的顏真卿,其名作《祭侄稿》亦時露側鋒之筆。行書的用筆特點,應是以中鋒立骨,以側鋒取態,微露鋒芒,而富生意,隨著筆勢的往來,翻騰起倒,筆意到處,則體勢也就自然圓活,風骨也就自然勁健。

  

  3筆意縈帶、牽絲往來

  行書的點畫之間,都是有一定聯繫的。所謂「筆意縈帶」是為了行筆的簡捷,求其收、起之間的方便,便用「牽絲」把他們聯繫起來,王羲之《蘭亭序》帖及米芾《方圓庵記》帖中的「是」字是最能見出筆意的縈帶。這個「是」字既省去了楷書行筆的繁雜,又增加了藝術的渲染。筆意縈帶、牽絲往來的行書用筆特點,既是點畫之間的聯繫,又是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聯繫,在筆勢上尤為明顯。在字與字之間,上一字的收筆縈要帶下一字的起筆,會形成一個小小的附鉤,使字與字之間更為流暢活潑,互相映帶照應,富有往來的流動感,筆致更為連貫。但是真正好的筆意縈帶在於無形的連綿,如蘇東坡的《渡海帖》,其書上授下承,盡在字勢的神態之間溢出,眉目之間神馳意往。

  

  4圓轉代方,點畫簡化

  楷書中轉折有兩種:一種是方折;一種是圓折,這是風格上的區別。而行書很少用提按轉折比較繁的方折筆,而是隱含折意的圓轉。行書的圓轉與楷書的圓轉相比,速度要快,常常一帶而過,沒有楷書圓轉那樣略方的交角,常以渾圓的弧線出現,或者形成一個半環形,如米芾所的「為」、「而」、「直」3字。行書中有些形似圓轉的轉折,卻有明顯的方折的翻筆,這實際上也是用方折法的快寫,雖為圓形而微微有稜角,如「皆」、「物」字。然而行書圓轉居多,是其一般的規律。由於書家的習性、風格的不同,其用筆也不同。因而王羲之的行書方折多些,顏真卿的行書圓轉多些,蘇軾的行書方折多些,米芾的行書圓轉多些。

  行書常常出現將分開的點畫連起來寫的現象,這就是點畫簡化。輕者由牽絲相連,使點畫成串,重者把數筆寫成一筆。如三點水旁可簡化成兩筆甚至一筆,四點底可用數筆或一筆代替。

  行書這類連省簡化的和法,近於草書,但與草書又有區別。草書的省連簡化之法,多有定式,不可隨便更改,而行書則隨心所欲,約束較小,這是行書用筆的特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毛筆字行書和硬筆行書一樣嗎?
    有書友問我,毛筆字行書和硬筆行書一樣嗎?硬筆行書和軟筆行書在形態上會呈現出很多差異,這是由硬筆和軟筆書寫工具的差異造成的。硬筆書寫工具,顧名思義,就是筆頭是硬的,常見的硬筆書法工具有鋼筆、原子筆、籤字筆、中性筆等。
  • 有了楷書基礎後,加上這兩個字就變成漂亮的行書了
    在行書方面最為傑出的代表是東晉書聖王羲之等人,他的行書代表作是《蘭亭集序》以及懷仁所集字《大唐聖教序》等,其中《蘭亭集序》被認為是天下第一行書。既然行書是楷書的快寫,那麼,如何在有了楷書的基礎之後去學習行書書法呢?也許古人劉德升發明行書用了很長時間,但他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我們在學習時就要借鑑他的一些經驗,特別是要根據行書的一些特點去學習和實踐。
  • 一手行書走天下:練好硬筆行書,抓住六個關鍵
    要循序漸進,切莫好高騖遠。 下面,通過楷書和行書的比較,探討行書運筆的基本方法。 第一招,增加連帶,會用牽絲。楷書的筆畫之間只有點畫遙相呼應,沒有細絲相連。行書在筆畫的末端增加了勾挑,並與近距離的下一筆相連,這是連帶。如果下一筆距離較遠,就用輕巧的細絲相連,這是牽絲。書寫牽絲時要順勢而為,輕而有力。
  • 行書偏旁部首,寫一手好字就得用這種方法!
    「乚」部 這一部首在書寫時,一是要注意長短搭配的不同,一是要注意它的收筆動作。 4.言字旁 這一部首這裡呈現了4種不同的寫法,不同的書寫方式源於不同的搭配需求,書寫時要嘗試不同的組合方式,體會各自的妙用。
  • 判斷有訣竅,新手爸媽要記牢
    新手爸媽育兒經驗少,遇到這種問題總是頗為緊張,老一輩人自以為見得多了,則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就免不了意見有分歧。那麼,寶寶總搖頭,到底如何區分正常和異常?其實判斷有訣竅,新手爸媽要記牢。異常情況下的搖頭,分幾種情況。一是因為煩躁,原因可能是熱了,尿溼了或其它身體上的不舒服。
  • 暑假來了 安全童謠要記牢
    原標題:暑假來了 安全童謠要記牢    華龍網2017年7月12日10時訊 暑假是學生意外事故的高發期,每年暑期,總有些悲劇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因此,加強學生安全防護,就顯得尤為重要。小編特地給幼兒園的孩子們準備了暑期安全歌,這樣更容易讓孩子們記住安全知識。    交通篇    暑期出行心情好,交通規矩要記牢。
  •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模板匯總,記牢這一份,考試再也不丟分!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模板匯總,記牢這一份,考試再也不丟分!在中小學語文學習中,語文閱讀理解永遠是同學們心中的」痛「,閱讀理解的題型不多,但是每次出題卻千變萬化,做起題來又找不到訣竅,成績想要提升又是難上加難。
  • 鐵眼書法微課行書的結構、氣韻
    行書的結構形式,大致可以歸納為十種類型。1.單體結構由筆畫較少的獨立結構單位所構成,如「九」、「米」。因筆畫少,書寫時需注意點畫搭配的長短、正斜和疏密關係,使它顯得更有姿態。2.左右結構由左右兩個不同結構的單位組成。如「好」、「弦」。書寫時要注意左右兩部分結合得妥帖恰當,無論相向、相背、相隨,都應讓就分明,各得其趣。
  • 草書如何寫,這些基本技法要掌握
    而是一種有傳承、有技法,相對規範的一種書法格體。根據草書的形式,又分為章草、小草和狂草三種類型。其中,傳承歷史最悠久的草書是章草,它是在秦隸基礎上不斷演變而成的一種書體。而小草呢,是在章草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書法形體。狂草是在隋唐之後草書當中最豪放、最大氣磅礴的形體,代表人物是張旭和懷素。那麼,我們在學習草書的時候,從何學起呢?
  • 這才是真正的行書,看得人心曠神怡,筆筆精華字字極品,請收藏先
    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行書:中國古代書體的一種。這個解釋對你的行書書寫沒有任何意義,我們要的解釋是對實際的書寫有幫助,或者指向實際的書寫。行雲流水,再往前提升一步,你是要行的,這個行是相對於不行而講的,不行是靜態,行是動態;再往下細化,這個行是走走停停,不會斷,這裡面有節奏;再往前走,要像道,在道上行,偏離那個軌道不行。行書筆法概述:書法是一種線條藝術,陳振濂正是從線條入手,分析王羲之時代的晉韻與現在的差異。
  • 訊飛掃描詞典筆體驗:精益求精的英語學習工具,美妙的體驗
    我相信很多人或許和我有同樣的經歷,就是看到英語都是比較頭疼的。當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要學習英語,但是當我們成家以後,我們還要輔導自己的孩子去學習英語,但是對於那些英語底子薄或者沒學過英語的家長而言,可謂是苦不堪言。雖然,利用電腦或者手機都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英語,但是,它們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孩子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分心,做不到專心致志的去學習英語。
  • 聰明父母給孩子收藏最好的學習英語方法,孩子在不知不覺記牢單詞
    聰明父母給孩子收藏最好的學習英語方法,孩子在不知不覺記牢單詞 2020-11-18
  • 硬筆書法技巧:三連撇漢字行書如何寫得多姿多彩?
    書寫要領:(1)行書中三撇連寫,上緊下松;(2)在一些字當中可以靈活變通,寫出多種美妙形態。下面麓風軒就以常用字為例,用籤字筆來書寫演示一下三連撇行書的常規寫法和變化寫法:1、珍字(常規形態)要領解析:這是行書常規形態,三撇連寫,上緊下松,三連撇位於右邊,行書中往往筆畫放縱,收筆在左邊之下。
  • 初學者寫行書很難?從偏旁到部首教你,學會寫行書其實很簡單
    行書寫不好?初學者學寫行書,總是離不開臨摹,好的行書教程是學習行書最好基礎,很多初學者寫行書死記硬背,這是錯誤的,學習行書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最基礎的偏旁部首開始練習,只要掌握好學習方式,學會寫行書很簡單。
  • 英語學習會議錄音全能神器,印象筆記掃譯筆EverSCAN
    機身有一塊1.9英寸的多點電容觸控顯示屏,屏幕亮度可調節,屏幕下方是上下對稱的兩個按鍵,分別為文本摘抄和印象筆記APP同步按鍵,不過這兩個按鍵比較用的比較少。掃描窗口位於詞典筆的底部,筆在書本上輕輕一按,內置的攝像頭開始進行掃描識別,將識別到的內容顯示在屏幕上。頂部設有雙mic揚聲器,實現立體聲高保真降噪錄音,更是確保會議錄音效果的關鍵所在。
  • 近現代書法名家潘齡皋,行書作品欣賞,筆畫飽滿,章法清朗,好字
    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行書的用墨及行書的執筆方法簡述:行書用墨要能潤而黑。用墨用得熟不容易。笪重光:「磨墨欲熟,破水寫之則活。」熟,就是磨得很濃。然後蘸水寫,就活了。光用濃墨,把筆裹住了,甩不開。早年聞張慄庵師說:「字之黑大方圓者為枯,而乾瘦遒挺者為潤。」
  • 《蘭亭序》的單字欣賞,你會發現王羲之用筆的秘密!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那麼此帖的優點很多,如果有人問《蘭亭序》到底好在哪裡,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王羲之寫的,除此之外很難想到此帖的精妙之處。那麼我們今天一起欣賞《蘭亭序》筆法和章法的用筆秘密,領略書聖的風採。
  • 軟筆書法初學者該如何練好軟筆字?
    書法老師可以全面且系統地教孩子如何在初學的過程中慢慢積累經驗,不斷在「悟」中學習到書法的精華,可以指出你練習軟筆字中出現的問題,還可以和其他的習書者相比較,尋找其中的差距。有時間、有條件的話可以去拜師學藝,師從一位有資質、有學問的書法老師吧,相信一定會讓你受益良多~
  • 顏真卿行書與二王行書有什麼關係 開宗立派與繼往開來
    中國書法博大精深,而且源遠流長,在書法歷史上有幾個裡程碑式的節點,一個是二王,也就是王獻之、王獻之父子,一個就是顏真卿。顏真卿行書和二王行書是繼承與創新的關係,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開宗立派的二王書法   在王羲之前,行書已然是一種通行的書體,如漢朝簡牘中的早期行書,後世已不能見但載於史乘的劉德升、鍾繇、胡昭以及王羲之師承的衛王,為王羲之以前的行書勾勒了一條顯明的線索,特別是由鍾繇而下以至衛王的行書風貌,在王羲之生活的早期,則是文人士大夫效法的書寫風範,是當時的一種「流行體」。
  • 行書寫不快?水墨君真誠分享這幾招!
    大家好,我是水墨君,練字十幾年了,今天給大家分享如何把行書寫好寫快的方法。要寫快行書,不單是基本筆畫功夫要熟練,更重要的是行書在它的結構上用到了許多獨特的書寫規則和原理,今天水墨君就來為大家分享到底有哪些行書快寫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