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只用13年,它們就被中國食客吃到瀕臨滅絕

2021-01-20 每日經濟新聞

12月5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官網宣布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其中,黃胸鵐( 拼音:wú, 俗稱「禾花雀」)的評級從「瀕危」升為「極危」。

13年前,黃胸鵐的評級還是「無危」。「極危」,意味著其野生種群面臨即將滅絕的機率非常高。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官網公開的信息稱,在中國,為食用而對黃胸鵐進行的非法誘捕是主要威脅。

13年從「無危」到「極危」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編制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物種受威脅程度依次分為6個等級,分別為:無危、近危、易危、瀕危、極危、野外滅絕。

根據紅色名錄官網公布的信息,2004年,黃胸鵐由「無危」改為「近危」,2008年為「易危」,2013年為「瀕危」,到本月5日變為「極危」。

「極危」,距離下一級「野外滅絕」只剩一步之遙。

▲黃胸鵐 資料圖(來源:視覺中國)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稱,此次黃胸鵐的升級是因為「觀測顯示,黃胸鵐的全球物種減少速度大大高於此前的預期,這一點在過去11年間尤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坦言,除了農業活動和棲息地受影響等因素外,黃胸鵐物種數量大幅減少的主因是人類為了食用黃胸鵐而進行的過度捕獵:大量黃胸鵐被用鳥網捕捉後,煮熟並以「麻雀」或「稻鳥」的名義出售。

這種做法以前只限於中國南方的一小部分地區,但現在變得更加普遍和流行。

儘管1997年中國政府禁止了黃胸鵐買賣,但仍有數額巨大的交易在私下進行。

瘋狂的捕殺

黃胸鵐屬小型鳴禽。每年8月開始,它們會從西伯利亞到中國東北的漫長地帶起飛,一路南下遷徙到中國的南方乃至東南亞地區,行程可達4000公裡以上。

漫長遷徙並不順利。很多人會在山裡田間架設鳥網,部分鳥網長達數公裡,一旦黃胸鵐被鳥網掛住就難以逃脫。

這些被抓住的黃胸鵐往往會以另一種方式抵達預定的終點:鳥販們將其催肥悶死後,裝箱運往南方。在那裡,它們會出現在餐桌上,成為人們口中的「天上人參」。

一位曾經參與捕獵黃胸鵐的人士告訴記者,黃胸鵐從10年前一天能抓50多隻,下降到如今兩三天只能抓到一兩隻。捕鳥成風的背後是暴利作祟,為了出售的品相,鳥販們會將捕獲的黃胸鵐活活悶死。

資料顯示,過去幾年破獲的非法販賣、運輸、飼養黃胸鵐案件中,不乏涉及數千乃至數萬隻的案例。

市場價格近年不斷攀升

據悉, 黃胸鵐最貴的時候,收鳥的人要花21元才能收到一隻 ,「一張鳥網的價格也就15元錢,捕到一隻黃胸鵐幾乎就能回本了。從收購到賣到南方,一隻黃胸鵐的價格要翻3倍。」

隨著黃胸鵐保護級別的上升,一盤黃胸鵐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在廣東一些餐廳,只有熟客才能吃到。

一位廣州護鳥志願者告訴記者,黃胸鵐在廣州市場上的價格近幾年不斷攀升,此前一些餐廳甚至會公然叫賣。後來經過幾次打擊行動,很少有餐廳敢把黃胸鵐寫在菜單上,而是改頭換面。

「黃胸鵐又被叫作禾花雀, 一些餐廳就在菜單上用『荷葉』指代它們,一般一隻可以賣到60多元錢,一盤大概12隻。所以你看到一道以『荷葉』為主題的菜要價700多元,就可以判定賣的是黃胸鵐了。 」

民間流傳的「天上人參」

民間流傳著黃胸鵐是「天上人參」,能壯筋骨、通經絡、壯陽補腎,冬季進食能「大補」,這也使它們面臨著滅種的危險。

多名熟悉黃胸鵐的鳥類專家表示:「從清代開始,廣東的文獻中就有將禾花雀作為食物的記錄。但以前人們捕食的數量不大,直到上世紀90年代,食用禾花雀一度成風,很快廣東本地的禾花雀就供不應求了。」

據公開資料顯示,從2000年到2013年,僅媒體報導的查獲捕殺禾花雀的案例就有28宗。最多時,廣州和韶關查獲的數量達到10萬多隻。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告訴記者,所謂的「天上人參」,只是傳說而已,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黃胸鵐的營養價值與鵪鶉、鴿子差不多。

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看,黃胸鵐屬於候鳥,可能與不同地域的鳥類接觸,食用增加了感染不明病毒的風險。

此外,這類野鳥都是通過非法手段捕獲的,其捕獲手段不排除使用毒餌。此前就有人類食用用毒餌捕獲的野鳥後中毒的案例。

「 食用來歷不明的野鳥,徒增食品安全風險,不可取。 」

那些被人類「迫害」到瀕臨滅絕的動物

穿山甲

穿山甲,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廣西等地,由於穿山甲鱗片具有藥用價值,一直以來遭到大肆捕殺,現已瀕臨滅絕。

海南長臂猿

海南長臂猿,僅生存在海南霸王嶺原始熱帶雨林中,由於捕殺和生態破壞等因素,一度瀕臨滅絕。

普氏野馬

普氏野馬,是世界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目前全球僅存一千多匹。由於過度獵捕、畜牧業迅速發展等人類活動對其棲息地的破壞,普氏野馬種群數量逐漸減少並瀕臨滅絕。

蘇眉魚

蘇眉魚,中文學名為波紋唇魚,在中國主要分布於南海諸島及臺灣附近海域。由於其肉質鮮美而遭到過度捕撈,短短幾年時間,野生蘇眉魚已成瀕臨絕種。世界自然基金會將其列為10種瀕臨滅絕的生物。

而這些,還僅僅是冰山一角……

在物種資源豐富的長江,曾有「千斤臘子(中華鱘)萬斤象(白鱘)、黃排(胭脂魚)大了不像樣」的說法。

現如今,白鱘已經多年難覓蹤跡,白鰭豚被宣布功能性滅絕,以中華鱘、江豚為代表的長江旗艦物種,受環境汙染、濫捕濫撈、航運發展等因素影響,種群數量正逐年大幅度減少,瀕臨滅絕。

據法新社報導,2016年出爐的世界第一份野生動物評估報告稱,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大約300種野生哺乳動物,因為人類對「野味」的喜愛,正逐漸瀕臨滅絕。

中國是美食大國,很多食材都能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近年來,每當哪個國家出現物種入侵危機,諸如美國的亞洲鯉魚、丹麥的太平洋生蠔等泛濫成災,網上就會掀起「中國人組團去吃」的段子,甚至揚言「要將其吃到滅絕」。

雖然只是網絡段子,卻也能說明中國「吃貨」的戰鬥力。 但是,會吃並不意味著任何物種都是可以食用的。 就如一段公益廣告中所說:

作為一名父親, 我希望我們的孩子不只是從圖片中看到犀牛; 我希望我們的孩子有機會與鯊魚遊泳,而不是食用魚翅羹; 我希望我的孩子有機會在野外看到大象…… 保護野生動物,已成為全人類的使命和責任,這不僅僅需要法律的支持,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關注。 拒絕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讓它們回歸於自然,便是我們對它們最好的保護。

每經編輯 趙雲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id:cns2012)

綜合北京青年報 記者:屈暢、央視新聞等

其他用 戶正在看

1、 可怕!野蠻施工擊穿深圳地鐵隧道,樁頭撞上高速行駛的列車…

2、 阿里18年轉型80次,騰訊內部3隊競爭,還有1件事,馬雲馬化騰都在講

3、湯臣一品豪宅「白菜價」起拍5014萬!幕後主人曾涉案400億

4、年銷量超300億,進口佔了7成,外國紙尿褲更適合中國寶寶的屁股?

相關焦點

  • 德媒:數量龐大的禾花雀竟被中國人吃到瀕臨滅絕
    觀察者網訊 據德國媒體日前報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黃胸鵐,即俗稱的禾花雀,由於人類捕殺,特別是來自中國的非法捕獵,已經瀕臨滅絕。 這篇發表在《保護生物學》期刊(Conservation Biology)上的論文指出,黃胸鵐的數量自1980年以來大幅減少90%,逐漸消失在東歐、日本及俄羅斯的多數地區。
  • 中國最大蝙蝠群瀕臨滅絕境地,旅遊開發6年後|它們瀕臨滅絕!(CBCGDF...
    來源:網絡)原標題:《旅遊開發6年 我國最大蝙蝠群瀕臨滅絕境地》日期:2006-06-16 來源:河南商報由於旅遊開發不當,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大蝙蝠群落棲息地――河南西峽縣王裡橋鄉雲華蝙蝠洞內蝙蝠數量急劇減少
  • 這種動物因為肉質太過鮮美,人類只用了27年,就將它吃到滅絕
    人類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力,這些年我們是有目共睹的,一些物種因為人類的幹預而導致滅絕,有些物種則是直接被人類吃到滅絕,例如生活在海域當中的斯拉特大海牛即是其中之一。資料記載在1741年左右,一隻探險隊在海上航行,不幸遇難,船上的一部分船員甚至因此葬送了生命。剩餘的船員則被衝到了附近的孤島上,在船員當中,一個相對有威望的船員斯特拉帶領著活下來的船員開始了孤島上的生活。
  • 這4種動物因太美味被吃到瀕臨滅絕,第三種現在是中國的保護動物
    這4種動物因太美味被吃到瀕臨滅絕,第三種現在是中國的保護動物以前世界上有很多的生物,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好像都沒有了蹤影。人類是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所以很多的生物的生還是死就掌握在了我們的手裡。這下面4種動物曾經因為吃過的人覺得它們太美味而被吃到瀕臨滅絕,這個感覺也是很恐怖的哦。本來這世界上的生態很平均的,但是現在好像人類的數量遠遠超過了生物的數量。斑驢這個驢以前還是很常見的,現在在中國可以看見的還真的很少了。驢肉的味道是不錯的,所以很多的人就會打它的主意。
  • 入侵中國40年的筍殼魚,最開始泛濫成災,現在卻被吃到瀕臨滅絕
    不過針對入侵物種,我們通常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像早些年泛濫歐洲的小龍蝦,來到中國後也只能乖乖束手就擒,變成了中國夜市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1.曾是入侵物種,但現在卻被吃到瀕臨滅絕而早些年除了小龍蝦以外,同樣有一種魚類入侵到我國,原本也是泛濫成災,很多人都拿他們沒有辦法,但因為中國吃貨們過於強大,直接把這種魚類吃到瀕臨滅絕,導致現在必須要人工飼養這種魚類,並加以保護,才能夠保證不會絕種。這種魚類就是入侵中國長達40年之久的筍殼魚。
  • 活了4.5億年的「活化石」,藍色血液極昂貴,卻被人們吃到瀕臨滅絕
    活了4.5億年的"活化石",藍色血液極昂貴,卻被人們吃到瀕臨滅絕!眾所周知,地球上除了我們之外,還生活著成千上萬的生物。在幾千年前,地球還是各種生物們的天堂。可是隨著人類的統治,所有的生物都只能淪為魚肉、寵物。
  • 從發現到滅絕只用了短短27年,它們經歷了怎樣的磨難
    它們中的絕大部分物種存在的時間都要遠遠的大於人類存在的時間。它們遵循著自然界的規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每一個物種都在夾縫中求生存,躲避自己的天敵,尋找食物。今天博主要給大家講的這個物種躲過了自己的天敵也沒有缺衣少食,缺因為自己肉質肥美給自己招來了殺生之禍然後導致整個物種滅絕的動物——特斯拉海牛。特拉大海牛又叫斯氏大海牛。主要生活在科曼多爾群島。它是一種像海牛的巨型動物。
  • 「它」因太好吃,被吃到將近「瀕臨滅絕」,人類至今不願禁捕!
    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比70年代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現在的人在吃食方面也是特別有追求的,以前的人都是吃雞鴨魚肉,現在的人開始追求海鮮和西餐美食。但是在我們中國,海鮮的價格也是特別昂貴的,尤其是大陸。不過對於那些沿海地區,海鮮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家常便飯,而且一斤海鮮的價格也特別的便宜,頓頓吃海鮮都是有可能的。海鮮的種類也特別的多,價格也因種類不同有高有低,不過今天要給大家說的是一種特別珍貴的海鮮,它是在日本特別的有名一種珍貴海鮮魚類,但是「它」因太好吃,被吃到將近「瀕臨滅絕」,人類至今不願禁捕!這種魚就叫做藍鰭金槍魚。
  • 貴是有道理的,如今被吃到瀕臨滅絕!
    海鮮的種類有很多種,不同的海鮮吃起來味道都是不一樣的,而且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海鮮,在國外有一種海鮮,在我們中國是沒有的,但是卻被稱作是最傻的海鮮,因為這種海鮮,明明是海裡的霸主,在海裡基本上沒有什麼天敵,但是他非要到陸地上去覓食,如今已經被吃到瀕臨滅絕。
  • 在中國,這五種被吃到瀕危的動物,其中一種已滅絕
    中國犀牛中國犀牛曾廣泛分布在大半個中國,主要棲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緣山地地區。在中國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記載,犀牛角是一種珍貴的清熱涼血中藥材,其皮和血也可以入藥,救人無數。松江鱸魚鬆江鱸魚原產於中國海岸線,名揚天下,歷史的資料記載較為廣泛。
  • 中國瀕臨滅絕的5種動物,圖3數量曾高達上億,現已成極度瀕危
    因其常年生存在洞穴之中並且還會散發出濃烈的臭味而得名,如今務川臭蛙正瀕臨滅絕。廈門虎,亦稱作華南虎,我國特有的大型貓科動物,也是我國十大瀕危動物之一。自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華南虎因為人類商業性的大肆捕殺,在野外已經銷聲匿跡長達數十年。目前只有不到一百隻華南虎生存在我國的保護園區之內。
  • 穿山甲的悲慘命運,已經被吃到瀕臨滅絕
    穿山甲是一種古老的動物,在距今5500萬年到3500萬年前就已經存在了,繁衍至今幾乎沒有什麼變化。穿山甲共有8個種類,生活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叢林中,其中4種生活在非洲,另外4種生活在亞洲,現在所有種類的穿山甲已經處於滅絕的危險。穿山甲其實名不符實,沒有一隻穿山甲能夠「穿山」,穿山甲在覓食白蟻或者螞蟻的時候,僅僅能在一些鬆軟的土層上挖洞而已。
  • 盤點世界10大瀕臨滅絕野生動物
    盤點世界10大瀕臨滅絕野生動物 中國日報網 2014-11-18 12:10:01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估計,目前有4080到6590隻野生雪豹。作為雪豹一個亞種的黑龍江豹原產於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國北方,目前野外只有不到50隻。
  • 被吃到瀕臨滅絕,活血炒飯最受歡迎
    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其中,6月5日,穿山甲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從曾經遍布世界,到如今被認為瀕臨滅絕,中華穿山甲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究竟經歷了什麼?如今退出《中國藥典》,對於穿山甲來說又意味著什麼?
  • 據說它們瀕臨滅絕的原因居然是因為大熊貓?
    據說它們瀕臨滅絕的原因居然是因為大熊貓?小熊貓是一種可愛呆萌的動物。在中國四川西部差不多有3000隻小熊貓左右,這個數據不是特別準確的,因為沒有人準確知道具體有多少熊貓。小熊貓通常在中午睡在樹洞或洞裡,因為他們只有在早晚的時候會出來尋找食物,主要食物是美味的竹葉和新鮮的竹筍,但是這種憨態可掬的小動物,因為大熊貓的關係,已經快要瀕臨絕種了。
  • 瀕臨滅絕的「國產4大名犬」,你有見過嗎?
    相信大家都了解我們的中華田園犬吧,其實除了中華田園犬之外,我國也有一些出名的名犬,不過它們都已經瀕臨滅絕了,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我國瀕臨滅絕的國產4大名犬吧!Top1:虎斑犬性格:聰明、機警、速度快、勇敢、忠心身高:40~60cm壽命:12~20年如果你有見過虎斑犬的話,那麼肯定知道它有多威武,現在純種的虎斑犬很少了,甚至屬於待拯救的本土犬種,已經是瀕臨滅絕的地步
  • 瀕臨滅絕的西部大猩猩
    專題:圖片頻道      2007年9月13日,美國芝加哥的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一隻名叫「賓迪」在類別上屬於西部大猩猩,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theWorld Conservation Union)稱,西部大猩猩已被列為瀕臨滅絕的物種。    2007年9月13日,美國芝加哥的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一隻名叫「賓迪」的雌黑猩猩正坐在屬於它的領地內。
  • 瀕臨滅絕的5種狗,第一種被吃到稀有,第四種記錄在案的僅有70隻
    大家別看現在狗的數量那麼多,種類那麼多,就不珍惜它們,不在乎它們。其實,在狗狗當中,有一些狗已經滅絕了,還有一些狗也處在了瀕臨滅絕的處境之下。這5種狗就是如此,第一種被吃到稀有,第四種記錄在案的僅有70隻!
  • 盤點那些被吃貨們,吃到瀕臨滅絕的幾種動物,你見過嗎?
    我們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而且歷史悠久,由此可見我們中國人是最喜歡吃也是最會吃的一個國家,特別是在中國吃貨的眼裡,就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吃的,所以也有很多食物都被大家吃成了保護動物,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盤點一下,那些被中國吃貨們吃的心裏面覺得一些動物!
  • 洋豬入侵:英、美、丹三國壟斷,中華豬瀕臨滅絕,網際網路能救豬?
    網際網路大佬們在社區菜籃子中拼殺的同時,不知道有沒有大佬會關注,中華豬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這麼說,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毫不誇張。上世紀80年代,本土豬還是中國人餐桌上的主角,佔據了90%的市場。然而,30年過去,當一場非洲豬瘟肆虐整個中國時,終於有人感嘆:土豬消失,急需保護。100多個本土豬種,31個瀕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