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潛 水 員 都 關 注 了 IFdiving!
別被海膽多刺的外表矇騙了,這些無脊椎動物是生態環境中重要的一員
RYAN ATKINSON
您有興趣了解海膽嗎?什麼,沒興趣?!
海膽那多刺的身體、緩慢的步調和單調的色彩的確無法讓它們成為海洋中最具魅力的生物。但是,如果一點都不了解,又怎麼能討論喜惡呢。姑且請您耐心看看下文的介紹,說不定看完後,您對海膽的認識和感受會大為改觀哦!
首先,海膽是一種棘皮動物,它與海星、蛇尾和海參一樣,都屬於海洋無脊椎動物門。棘皮動物的顯著特徵是身體呈五點輻射對稱,並且具有水管系統。水管系統包括一系列的小管腳,當水被推入時,它們會變得僵硬,使這種動物的腳能夠像傳送帶一樣旋轉。它們通常具有堅韌、多刺的表面,它們也因此而得名(在希臘語中,echinos 意為「刺」,而 derma 意為「皮膚」)。當然,與其他棘皮動物相比,海膽多刺的外表顯得更加突出,但如果仔細觀察海參或海星的皮膚,就會發現上面也有明顯的凹凸。
DIEGO DELSO
海膽被進一步歸類為海膽綱,此綱其中包括上圖中經典的「海膽」,以及沙錢和楯海膽。
全球有 900 多種海膽,分布在從淺海到深海的廣大區域。海膽生活的海域深度可達 7300 米。它們的脊椎下方有堅硬的外骨架,被稱為「海膽殼」。如果您在海灘上漫步時看到過紫色、白色或綠色的圓形外殼,上面遍布斑點,那很有可能就是海膽殼。每個凸起的點代表海膽存活時曾經附著脊柱的地方。
ANDREW BAILLIE
海膽還擁有堅硬的口器,其被稱作「亞里斯多德燈籠」。它以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名字而得名,後者在其所著的《動物歷史》一書中將海膽的口器形容為「角燈籠」。海膽的口器中有五個碳酸鈣牙齒,可以磨碎和剝食藻類、浮遊生物和海帶等。
海膽在生態系統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是食草動物,可以控制藻類的數量,而且是許多海洋生物最喜愛的食物來源。如果海膽的數量不穩定,會發生災難性的情況。例如,上世紀 80 年代,加勒比海地區的黑海膽 (Diadema antillarum) 大量死亡。由於失去了天敵,藻類開始大量繁殖,這使得珊瑚難以獲得其生長所需的光照,進而引發了一連串的生態問題。
「不要以貌取人」,對待海膽也應如此。作為生態環境中重要的一員,海膽雖然其貌不揚,但卻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功效。它們值得我們停下腳步仔細看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