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最新解析:運動是如何通過免疫系統抑制腫瘤生長的?

2021-01-16 科技與生活視野

如同伏爾泰說的「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能夠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加強肌肉、韌帶和骨骼等,具有全身性的廣泛益處。先前的研究表明,除了可以鍛鍊身體外,運動還具有減少惡性腫瘤的進展,改善多種癌症預後的功能。然而,運動是如何發揮其對癌症抑制作用的目前仍未可知。

近日,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和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eLife》上發表了題為Cytotoxic T-cells mediate exercise-induced reductions in tumor growth的研究成果,其解析了運動減緩小鼠的癌症進展的機制,即身體活動會改變體內免疫系統細胞毒性T細胞的代謝,從而提高了其攻擊癌細胞的能力。

眾所周知,劇烈的體力活動會導致代謝的變化,細胞毒性T細胞在控制腫瘤生長中具有關鍵作用,而免疫細胞的活性又與其代謝密切相關。因此研究人員猜測,免疫反應代謝的改變是運動對癌症風險和進展的潛在影響機制。

為了驗證這一猜想,研究人員使用注射了I3TC細胞系(MMTV-PyMT模型小鼠乳腺癌細胞系)的FVB自交系小鼠癌症模型進行評估。其將患癌的小鼠分為兩組,一組讓他們定期在紡車中運動,而控制另一組保持不活動的狀態。一段時間後檢測發現,與不活動的小鼠相比,定期運動顯著降低了小鼠腫瘤的生長並增加了其存活時間。使用流式細胞術對兩組小鼠接種腫瘤,脾臟和腫瘤引流淋巴結的單細胞懸液進行分析,發現在運動小鼠的這三個組織中CD8+T細胞頻率顯著增加。

為了確定CD8+T細胞在運動減緩腫瘤生長中的作用,研究人員對兩組患癌小鼠進行注射CD8抗體處理來消耗CD8+T細胞,結果發現CD8+T細胞的耗竭減少了脾臟和腫瘤中的CD8 +群體,使運動對小鼠腫瘤生長和生存期的益處顯著降低。這表明運動抑制腫瘤發展方面的顯著作用是依賴於細胞毒性T細胞的。

CD8+T細胞的消耗減弱了運動增強的抗癌效果

然後,研究人員分離了運動後小鼠的肌肉和血漿以及多個組織的淋巴結進行了代謝組學研究,發現運動減少了骨骼肌中糖酵解代謝物的頻率,增加了肌肉和血漿中的檸檬酸,富馬酸和蘋果酸等TCA代謝物的頻率。此外,運動後的乳酸水平也出現高水平的上升。

對這些運動誘導的代謝產物與CD8+T細胞間的作用研究,可以觀察到這些增加的代謝產物能夠修飾CD8 + T細胞的激活,且L-乳酸鈉存在下激活的CD8+T細胞對腫瘤靶細胞的細胞毒性表現出增加。對運動後體內CD8 + T細胞代謝組進行檢測,發現體內CD8+T細胞的代謝也確實發生了變化。

急性運動改變了血漿和淋巴器官的代謝特徵

代謝物改變了CD8+ T細胞效應體的結構

為了進一步確定運動對CD8+T細胞群體功能的影響,研究人員將運動小鼠中的CD8+T細胞轉移至不運動的黑色素瘤小鼠中,檢測其腫瘤生長情況,結果表明,移植的靶標特異性CD8+T細胞具有增強的抗腫瘤能力,且功效持久。與對照相比,移植後的不運動小鼠的腫瘤生長速率顯著降低,存活率得到明顯提高。

運動小鼠的CD8+T細胞抗腫瘤能力增強

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研究人員還發現,可以通過每日注射與劇烈運動時水平相當的L-乳酸鈉實現對腫瘤生長的延遲和存活率提高的作用,而L-乳酸鈉的這一功效,也是依賴作用於體內的CD8+T細胞而介導的。

該研究的作者Helene Rundqvist表示:「我們的研究表明,運動會影響可以激活抗癌免疫細胞的幾種分子和代謝物的產生。我們也希望這些結果能有助於更深入地了解我們的生活方式如何影響我們的免疫系統,可以為開發新的抗癌免疫療法提供一些信息。」

相關焦點

  • 腫瘤細胞固有PD-1是一種腫瘤抑制因子--免疫治療方法的潛在生物...
    免疫細胞表面上的程序性細胞死亡1(PD-1)受體是介導腫瘤細胞免疫逃逸的免疫檢查點分子。PD-1的兩個配體,PD-L1和PD-L2由腫瘤細胞表達,從而導致免疫耐受。在正常情況下,PD-1通過與其配體PD-L1、PD-L2結合抑制T淋巴細胞的功能,從而抑制自身免疫應答。然而,當PD-1在腫瘤細胞上表達的潛在影響仍然未知。
  • 腫瘤和免疫,逃離和調控,如何發生去往何處?
    科學發現,在很多種類的癌細胞表面,都會有一類蛋白叫做PD-L1,當腫瘤細胞表面的PD-L1與免疫T細胞表面的PD-1結合後,T細胞將減少增殖或失去活性,從而失去了識別和打擊腫瘤細胞的能力,腫瘤細胞得以躲過免疫系統的攻擊。而像PD-L1這種可以抑制免疫細胞功能的關鍵靶點則被稱之為免疫檢查點,通過抑制這些靶點從而重新啟動激活免疫功能的藥物就是被熟知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了。
  • 新型MYC蛋白小分子抑制劑可抑制腫瘤生長
    新型MYC蛋白小分子抑制劑可抑制腫瘤生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2 23:44:45 美國西北大學Sarki A. Abdulkadir研究團隊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張志斌/劉志博/邵峰等揭示細胞焦亡在腫瘤免疫方面的全新功能
    ,抑制腫瘤生長。在檢測的22個突變中,大部份突變降低了GSDME誘導的細胞焦亡,進一步暗示GSDME可能參與腫瘤抑制。之後作者通過四種小鼠腫瘤模型,直接證明了癌細胞內GSDME的表達能夠顯著抑制小鼠體內腫瘤的生長。
  • 腫瘤中的免疫細胞代謝
    重要的是,作為適應性免疫系統的一部分,T細胞和B細胞會產生記憶細胞群,這些記憶細胞群在感染或腫瘤反應消退後會持續很長時間。CD8 +記憶T細胞(Tmem)是長期腫瘤控制的關鍵。先天細胞,例如自然殺傷(NK)細胞和炎性巨噬細胞,也具有關鍵的抗腫瘤效應功能。TME內還有免疫抑制細胞群,包括CD4 + FOXP3 + Treg細胞,髓樣抑制細胞(MDSC),抗炎巨噬細胞和一些B細胞亞群。
  • PD-1/PD-L1檢查點抑制腫瘤引流淋巴結中的T細胞免疫
    PD-1/PD-L1檢查點抑制腫瘤引流淋巴結中的T細胞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4 23:01:47 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Joachim G.
  • 做這些事竟然可以預防腫瘤
    「癌症免疫治療」被列為2013年十大科學突破之首後,其研究至今又有了新的進展,科學家們現已發現了重啟免疫系統活性的開關!  當然最好是不患上腫瘤,那我們應該如何助免疫細胞一臂之力,讓其不被其繳械?  腫瘤是非正常組織的新生物  根據腫瘤生長特徵以及對人體的影響和危害不同,腫瘤可分成良性和惡性兩類。
  • 史上最新最全最權威的肝癌免疫治療進展!
    結論和相關性:最近血管生成抑制劑和ICBS單獨或聯合使用的成功和失敗,為如何在肝癌中實施這一新的系統治療提供了重要的見解,並為提高這種疾病的免疫治療效果開闢了新的途徑。這些細胞通過樹突狀細胞的腫瘤抗原呈遞進入引流淋巴結。此外,自然殺傷細胞具有直接識別腫瘤細胞的能力,並有助於抗腫瘤免疫。腫瘤相關的內皮細胞和異常的腫瘤血管系統阻礙免疫效應細胞的運輸,同時促進免疫抑制細胞類型的招募。這些細胞類型包括調節性T細胞和髓源性抑制細胞,它們抑制效應T細胞的增殖、功能和細胞毒性。
  • 腫瘤的免疫細胞療法詳解
    近年來,通過對腫瘤免疫治療法的進一步研究,引起了人們對各種癌症治療的廣泛關注。先天性免疫細胞(巨噬細胞,粒細胞,肥大細胞、NK細胞、DCs等)和適配細胞 (b細胞、CD8+、CD4+)對腫瘤的生長和轉移具有抑制作用。由於缺乏模擬免疫細胞和腫瘤細胞相互作用的生物模型,科學家們設計了一個新的試驗來探討其機制。
  • 武漢大學鍾波團隊發現去泛素化酶調控腸道感染免疫與腫瘤發生的...
    鍾波團隊先前的研究結果表明USP25通過調控Toll樣受體(TLR)或RIG-I樣受體(RLR)信號通路,促進抗病毒天然免疫同時抑制TLR介導的炎症反應。PRR介導的信號通路在腸道感染免疫中發揮了重要功能。
  • 腫瘤治療領域獲重大突破
    腫瘤治療領域獲重大突破 時間:2014年07月25日 08:20:47&nbsp中財網   腫瘤免疫治療是通過激發或調動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腫瘤微環境抗腫瘤免疫力,從而控制和殺傷腫瘤細胞的目的具有療效好、毒副作用低、無耐藥性顯著的優勢,成為繼傳統療法(手術、化療和放療)、靶向療法(小分子靶向藥物和單克隆抗體)後,腫瘤治療領域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  2013年是癌症治療的一個轉折點。癌症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出現了令人鼓舞的結果,癌症治療的標靶是人身體的免疫系統而不是直接針對腫瘤。當年12月,美國《科學》雜誌將癌症免疫療法評為2013年十大科學突破之首。
  • 陳根:當腫瘤細胞和免疫細胞狹路相逢,從逃離到對抗
    文/陳根 癌症的發展與人體的免疫系統有著複雜且密切的關係。在經過突變的癌細胞誕生後,癌症的發展就進入了與免疫系統的戰爭。 人體的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臟、淋巴結、扁桃體、小腸集合淋巴結、闌尾等)、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單核吞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鹼粒細胞、嗜酸粒細胞、肥大細胞、血小板等),以及免疫分子(補體、免疫球蛋白、幹擾素、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細胞因子等)組成。
  • elife:癌症免疫檢查點治療為何促進結核桿菌感染
    癌症免疫療法是一種通過激活人體的免疫細胞抵抗癌症的新型治療方法。免疫檢查點(Check point)是表達於人體免疫細胞表面的負向調控因子,有助於抑制有害炎症反應的發生,檢查點抑制劑是免疫療法中使用的藥物,可通過重新激活免疫細胞,使其對癌細胞展開有效攻擊。
  •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與信達生物共同宣布腫瘤免疫靶向小分子藥物的...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與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近期就腫瘤免疫靶向小分子藥物的授權開發達成了合作協議。 該成果來自中國科學院生物與化學交叉研究中心的科研團隊,本次與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達成的合作,體現了分子創製的價值,是目前國內科研院所與本土生物製藥企業達成的合作金額最高的項目,有望成為中國院企創新藥合作的重大裡程碑事件。 創新藥物的研發,是當前國際科技競爭的戰略制高點之一,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 磁性更強、結構更優 新型「磁力刀」可抑制腫瘤生長
    醫療界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強磁場中心王輝研究員與張欣研究員合作,利用磁溶劑熱法合成出海膽狀鎳納米粒子(UNNPs),實現了旋轉磁場誘導下的腫瘤細胞凋亡以及腫瘤生長抑制。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國際期刊《化學工程期刊》上。
  • 抑制狂犬病毒的「開關」找到了
    他告訴記者:抑制狂犬病毒的關鍵「開關」找到了!通過大數據篩選找到「靶點」「本科和碩士學業都是在華中農業大學完成的。通過高通量篩選和大數據分析,我們率先找到了這個點。」趙凌說,它是一個表觀遺傳學的關鍵蛋白(EZH2),也是控制下遊基因表達的一個開關。關掉開關,下遊基因表達增加,其中部分基因的表達會對狂犬病毒起到抑制作用。
  • 三、應激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三、應激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一)經典的應激概念   各種傷害性刺激引起的一系列非特異的定型反應均可稱為應激,表現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系(HPa axis)及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系統的興奮,並伴有眾多組織和器官的功能變化。應激不僅取決於外界環境因素的變動,還肥個體心理因素的影響。
  • 人類腫瘤藥物治療史上的三次革命——從化學治療到靶向治療、免疫...
    ……常用的化療藥物有幾十種,機制各有不同,但是無論機制如何,它們的統一作用都是幹擾DNA的完整性,幹擾DNA的複製,作用於有絲分裂紡錘體中的微管,抑制有絲分裂,阻止癌細胞的增殖、浸潤、轉移直到最後殺滅癌症組織。
  • 新一代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突破還是延續?|細胞|腫瘤細胞|介導|亞...
    與其他IRs一樣,腫瘤微環境(TME)內持續的抗原刺激會導致LAG-3的持續表達,並與功能失調的CD8+TIL的耗竭有關,導致細胞因子釋放和細胞溶解活性的嚴重降低以及無法增殖。在幾種小鼠腫瘤模型中觀察到LAG-3和PD-1在腫瘤內T細胞上的共表達,並且雙阻斷劑協同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比任何一種單一療法都要大。因此,LAG-3和PD-1的共同表達與患者腫瘤內T細胞功能障礙相關。
  • 利用肺類器官研究骨肉瘤:抑制STAT5影響骨肉瘤生長和乾性
    更重要的是,是DCLK1短亞型在骨肉瘤球狀物中上調了,而用匹莫齊特處理後受到了抑制。作者進一步用流式細胞術確認了DCLK1+細胞數量的減少。而且,匹莫齊特抑制了OS細胞中STAT5、STAT3和ERK的磷酸化。分子對接研究證實,匹莫齊特與STAT5A和STAT5B的結合能量分別為-8.4和-6.4 Kcal/mol。這種分子結合通過細胞熱轉移分析(CETSA)得到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