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偉
1972年的春節,我們全家步行五公裡,到萊蕪縣城唯一的「東方紅」照相館,拍下了我們家的第一張全家福。照片裡面最小的那個男孩子是我,那一年我九歲,讀二年級。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張照片。
從照片上看,父親正值壯年,眉宇間透著慈祥和威嚴,他當時是萊蕪礦務局礦山煤礦的黨委書記,是我們家唯一拿國家工資的人。母親面容清瘦,在礦上幹家屬工,生活的艱辛寫在她的臉上。
後排穿大方格上衣的是我大姐,她是老大。初中畢業後,按政策「老大」可以留城工作,當時大姐已經拿到淄博市百貨公司的招工表,那時有個順口溜「一等人售貨員,二等人方向盤……」這在當時可是令人羨慕的好工作。但是,父親作為領導幹部,為了給群眾做表率,他動員大姐退掉了招工指標,到壽光建設兵團當了一名兵團戰士。大姐沒有辜負父親的希望,每年都會獲得好幾張兵團黨委頒發的獎狀。
後排中間的是我哥哥,他天資聰慧,學習優秀,初中畢業本應該繼續讀高中,但我們家窘迫的經濟狀況,使他過早地承擔起養家餬口的重任,當了臨時工。後來他當了煤礦工人,成了企業的技術能手,在幾千人的技術比武中拿過冠軍,連續多年被評為勞動模範。後排穿細方格上衣的二姐和前排中間的我,一個讀初中,一個讀小學。我清晰記得,拍這張合影的時候,我連一件像樣的褂子都沒有,母親去鄰居家給我借了一件上衣,我非常委屈地穿著別人的衣服拍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張照片,誰也不知道我當時小小的自尊心受到的傷害,竟會讓我記一輩子。如今,我深深體會到,人的一生當中,大概只有貧窮帶給人的記憶是刻骨銘心的。
這張1972年的全家福,記錄的不僅僅是我家的歷史,也是那個時代普通老百姓家庭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