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案】
西山區歷來重視社區幹部的培養、教育和鍛鍊,全區1000餘名社區幹部在各自崗位上努力工作、默默奉獻,為西山區各項社會服務工作貢獻著自已的力量,湧現了一大批在省、市、區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知名度的社區幹部,一些社區幹部因工作成績突出獲得了上級表彰。2020年新年伊始,在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而來之時,全區社區幹部堅守崗位,始終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為取得抗擊疫情的勝利作出了積極的貢獻。2020年12月,民政部對全國民政系統199個先進集體,199名先進個人,498名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進行表彰,雲南省4名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的人員中,西山區棕樹營街道六合社區居委會主任楊金東同志就位列其中。為在全區社區幹部中弘揚先進精神,號召全體社區幹部向楊金東同志學習。學習他甘於奉獻、無私忘我的優秀品質,學習他不懼風險、盡職盡責、勇挑重擔崇高精神。
讓堅守成為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全國民政系統抗疫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楊金東先進事跡
若有戰,召必回。曾經,全世界守護著我們90後;今天,就換我們90後來守護世界吧!這是楊金東同志在阻擊疫情時的心聲。一個電話通知,楊金東同志大年三十就投入了阻擊疫情的戰鬥當中,他說道「國有難,召必回,戰必勝」大年三十本是合家團聚的日子,在接到轄區內酒店有疫區入昆人員入住的信息後,二話不說,半小時到崗,聯合轄區衛生服務中心、派出所等部門到多家酒店挨家核實信息,檢測體溫,「你們是哪天離開湖北的?」「哪天抵達昆明的?」「你們用什麼交通工具來的」「身體有沒有不適」「自駕還是搭乘公共汽車,車牌號是多少」……只要是能了解到的信息都細枝末節的問到,生怕有什麼遺漏。整理、匯總、上報,馬不停蹄的做著疫情的防控工作,把第一手信息第一時間及時向上報告,等到忙完已經是跨過了除夕夜。
舍小家為大家。年初一的早晨,父母焦慮的聲音打破了清晨的寧靜,一場大雪將父母辛辛苦苦在石林縣山村搭建起來的鮮花種植大棚給全部壓倒了,「60多個大棚一個不剩呀」聽著父母隔牆傳來的話語楊金東同志心裡很不是滋味,母親想讓他與父親一同前往,看看能不能挽救一下,要是往日他一定會義不容辭的主動前往,可是這一次他清楚,他不能,作為社區主任他得回到社區去,他得隨時待命,他知道這次疫情遠比父母認知的嚴重,只是簡單的安慰了父母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父母剛開始的時候其實很是不理解。此後一個多月未見父母。遠在山村父母慢慢地了解了疫情的嚴峻,漸漸了理解了當初他的決定。「我們看到你們街道拍的你們90後戰『疫』宣傳視頻了,我感到很心疼與擔憂,但是我更多的是驕傲與自豪,你真的長大了,有擔當了有責任了,我很熱淚盈眶,我們支持你。從一開始的不理解到現在的全力支持,這場防疫阻擊戰讓彼此共同成長,有了家庭的堅強後盾,他更加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崗位就是戰場。26歲的楊金東嚴格按照上級安排部署,將使命放在心頭,將責任扛在肩上,統籌謀劃,周密部署,帶領六合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壓實責任,落細落實,高標準、嚴要求、創新性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築牢社區疫情防控銅牆鐵壁。源於群眾、服務群眾,通過各種形式做好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積極引導轄區居民增強健康意識,提高自我防範能力,不傳謠、不造謠、不信謠。聯動轄區公共單位、物業公司建立聯防聯控機制在轄區各個街巷設立站卡,做到「全方位」管控。登記信息,測量體溫,電話詢問,上門排查,深入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原則,共同築牢社區疫情防疫牆。同時防疫不防愛,隔離不隔心,積極解決疫區群眾在隔離中的經濟困難,尋找最佳的解決辦法,妥善安置。
從大年三十以來,轄區樓棟、商業網點、留觀酒店、公園街區……每天平均日行不少於30000步,連續值守29天,先後排查居民4883戶,酒店16家,共計10000餘人,測量體溫16000餘人次,通過出入口登記、上門發放等方式發放出入卡及通行證綠卡3000餘張,協助物業對快遞包裹消毒1600餘件。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楊金東同志堅守一線,用堅守詮釋著他的青春底色,關心鼓勵全體社區工作人員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團結一致,奮勇前進,和居民群眾一起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磨鍊中堅強,在擔當中成長,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90後年輕人更應該不負青春,奮勇向前。青春太寶貴,沒時間去浪費,就是因為有楊金東這樣一批有擔當、有情懷、敢作為的年輕人,讓我們感受到了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來源:雲南昆明民政】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