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慄園園)12月17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蜂產業技術體系創新團隊(以下簡稱創新團隊)獲悉,該團隊自今年4月成立以來,通過加大科技扶貧力度為中蜂產業賦能,現已在貧困地區培養養蜂「種子戶」130人,發放良種蜂王440隻。
重慶植物種類繁多,油菜和柑橘種植面積大,還是國內重要的中藥材產地之一,為養蜂生產提供了充足的蜜源基礎。近年來,蜂產業已成為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之一,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中發展蜜蜂養殖的達到17個。
為提高蜂農技術水平,創新團隊成立後,圍繞貧困地區蜂業發展的科技需求,開展了養蜂技術實戰培訓,將此前的大班教學調整為小班教學,上午學習理論,下午到蜂場實踐,激勵受訓學員通過培訓掌握過硬的現代養蜂技術。「每個班10人,每次培訓為期一周,這半年多來已經開展8期,培養了養蜂熟手130人。」創新團隊相關負責人說,經過培訓,這些熟手作為蜂產業發展的「種子戶」,返回當地後承擔起了帶動了貧困戶養蜂脫貧的重擔,輻射石柱、酉陽、黔江、萬州、彭水等5個區縣的貧困戶共計400餘戶。
此外,團隊還針對目前中蜂種性衰退的問題,啟動了中蜂地方品種改良工作。經在全市採集139個樣本,選出優勢選育素材後,現已組建200群具有區域特色、適應力強的核心育種群。「有了育種群我們就能通過人工育種,產出產卵能力更強的優質中蜂蜂王。」該負責人介紹,結合體系專家集成的中蜂蜂王快繁及郵寄技術,團隊現已為貧困地區成功發放中蜂良種蜂王440隻,其中重點為石柱縣中益鄉發放了200隻,據農戶反饋,蜂王產卵能力較此前確有較大提升。
「優質中蜂蜂王採蜜能力強,群勢大,產量也更大。」創新團隊良種繁育研究室負責人說,接下來該團隊還將持續開展中蜂地方品種改良工作,不斷提升蜂群的生產性能,推動重慶市蜂產業健康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來源:重慶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