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可累及全身器官,病因雖不明確,但醫學治療方法效果顯著

2020-12-05 王澤騰大夫科普

導語:白塞病又稱為赫切特病,是一種全身性血管炎症的慢性疾病。在身上多出器官都會有相關症狀,該疾病會反覆發作,並且緩解交替,有很強的地區性分布,還被稱為絲綢之路病。白塞病在日本、中東地區最為常見。但是我國也有部分人患病,大多發病年齡在16~40歲,女性患者比較多,對這個疾病很陌生的要注意,普及疾病知識才會在疾病到來的時候沉穩應對。

01白塞病全身系統均會受到連累,出現臨床症狀時間較長,主要會出現下面幾個症狀

1、口腔潰瘍

幾乎所有患者都會出現,大多數患者有第一症狀。出現口瘡,這是診斷該病的最基本症狀。口腔潰瘍每年至少發生3次,一次又一次地反覆發生。頰黏膜、舌緣、嘴唇、軟顎、扁桃體等上可能出現疼痛的紅色結節,直徑為2-3毫米,可能是單個或多個,呈現出圓形或橢圓形,有白色或乳白色覆蓋膜,邊緣有透明的紅暈。有些開始於皰疹,在1-2周後自行消退而不會留下疤痕。也有一些病人幾周沒有癒合,最後留下疤痕。

2、生殖器潰瘍

75%的患者患有生殖器潰瘍。病變基本類似於口腔潰瘍,但潰瘍較深、疼痛、癒合緩慢,並且出現頻率較低且次數較少。女性患者通常出現在大陰唇和小陰唇,然後是陰道。男性患者多見於陰囊和陰莖,也可出現在會陰或門周圍

3、眼病

在大約50%的患者中可見。男性眼病的發生率明顯高於女性,尤其是年輕男性,這通常在發病後兩年內發生。雙眼的所有組織均可受到感染,包括前葡萄膜炎、後葡萄膜炎、視網膜血管炎,表現為視力模糊、視力下降、眼充血和疼痛、畏光和流淚、異物感、頭痛等。葡萄膜炎是最常見的。

與前葡萄膜相比,後葡萄膜炎更為常見和嚴重。前房積膿被認為是白塞氏病的主要典型表現,並且幾乎總是伴有嚴重的視網膜血管炎。反覆性眼炎可導致失明。

4、皮膚病變

皮膚病變的發生率高,可達80%98%,表現為結節性紅斑、假性毛囊炎、痤瘡樣毛囊炎,淺表性栓塞性靜脈炎等。其中,結節性紅斑是最常見和最特殊的。在70%的患者中可見。

多見於膝關節以下的下肢。它是對稱的、銅板大小,紅色的浸潤性皮下結節伴有壓痛。它們分批出現。在1至2周後逐漸膨脹,表面顏色變為深紅色,有些可以自行消退,僅在皮膚表面留下色素,很少發生潰瘍。皮疹的另一種類型是有或沒有膿頭的毛囊炎,這種皮疹在30%的患者中可見,在面部和頸部更為常見。針刺或輕度皮膚損傷後的反應也是更具體的皮膚反應。在急性期,靜脈中會出現發紅、腫脹和壓痛,在急性期後可以觸碰臍帶狀的靜脈。

5、系統症狀

(1)消化系統涉及的最基本病理是潰瘍,可以是單個或多個。病理學可以出現在從口腔到肛門的任何部位。發生率高達50%。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發生潰瘍穿孔,出血甚至死亡。腸道受累被稱為腸白塞病

2)神經系統受累也稱為神經性白塞病,在5%至50%的患者中可見。基本病理是小血管炎。神經系統的任何部位均可受到相應症狀的影響。中樞神經系統(CNS)參與程度較高,外周神經系統受影響較小。神經白塞病的預後較差,腦幹和脊髓病變是致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心血管系統的損害很少;患者中有10%至20%患有大中型血管炎。血管損傷的基本病理變化是血管炎。可能會涉及各種大小的血管。靜脈系統比動脈系統更複雜。它主要分為四類:動脈閉塞、動脈瘤、靜脈栓塞和靜脈曲張。根據病變部位和血管的不同,可能會出現相應的器官缺血、梗塞或靜脈回流障礙等症狀。

(4)50%的患者有關節症狀,是局部性、非對稱性關節炎。四肢的主要關節受累,通常是膝關節、踝關節、腕關節和肘關節,可能伴有明顯的早晨僵硬,但通常不會留下畸形。

02白塞病相關檢查要了解,普通檢查不能完全查明病情,針對檢查效果更佳

1、實驗室檢查

白塞病沒有特定的實驗室檢查異常。在活動期,紅細胞沉降率可能會增加,C反應蛋白可能會增加;一些患者的冷球蛋白陽性;HLA-B5的陽性率較高,與眼睛、消化道和黏膜皮膚疾病有關。神經白塞病患者的腦脊液壓力升高,約有80%的患者出現輕度白細胞升高,單核和多核細胞佔一半,蛋白質增加33%至65%,而葡萄糖則多為正常。

2、影像檢查

消化道鋇餐、消化道內窺鏡檢查、血管造影、血管彩超檢查可幫助診斷疾病的部位和範圍。神經白、病患者的急性磁共振檢查(MRI)敏感性高達96.5%,並且在腦幹,腦室周圍白質和基底神經節中發現的信號增加

3、其他檢查

使用20號針頭朝前臂屈曲表面的中央傾斜刺入約5mm,縱向扭轉然後撤回。24至48小時後,局部出現直徑大於2mm的類毛囊炎樣紅色斑點或膿皰,樣品變為陽性。該測試具有高度特異性,並且與疾病活動相關,陽性率為60%至78%。靜脈穿刺或皮膚創傷後類似的皮膚損傷具有同等價值。

03目前治療該疾病大多為醫學手段治療,效果比較明顯,治療後也要定期檢查

1、藥物治療

控制口腔、咽部和生殖器的感染,並通過抗感染治療來治療感染的患者。口腔潰瘍可局部用糖皮質激素乳膏、冰硼粉等;生殖器潰瘍應先用1:5000高錳酸鉀清洗,再用抗生素軟膏清洗;結膜炎、角膜炎可使用糖皮質激素藥膏或眼藥水

2、手術治療

患者通常不主張手術治療。重症腸白塞氏病並發腸穿孔時可考慮急診手術,但術後復發率達50%,因此應慎重選擇手術方法。有動脈瘤破裂風險的患者可以考慮手術。在血管疾病手術後的手術吻合口還可以形成動脈瘤,介入治療可以減少手術併發症。手術後,應繼續使用免疫抑制劑以減少復發。患有持續疼痛的失明可以通過手術去除。

3、其他治療

明確診斷新形成的血栓,排除出血傾向、中風、手術、高血壓不受控制、肝腎衰竭等禁忌症,並考慮溶栓抗凝治療。溶栓可靜脈內應用鏈激酶和尿激酶;抗凝可以是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或口服華法林(INR維持在2至2.5)。但是,也有指南指出上述抗凝、抗血小板凝集或抗纖溶治療措施對該病的治療是有益的,因此在臨床應用中應衡利弊

患者中有40%的PPD皮膚測試陽性。如果患者有結核病或結核病史,而PPD皮膚試驗呈陽性,則可以嘗試三聯抗癆治療超過3個月並觀察療效。

結語:白塞病病因尚不明確,研究表明或與遺傳因素和病原體感染有關,雖然病因尚不明確,但是明確了治療方法且效果明顯。白塞病可累計全身器官,所以要及時治療,不要拖延,治療後也要定期做相關檢查,患者在生活中更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和穩定的情緒,以便病情更夠恢復更快更好。

相關焦點

  • 白塞病是個什麼病?
    這是一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系統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變是血管炎和血管栓塞 聽說過白塞病嗎?心塞吧?這是什麼病呢?醫學名稱是貝赫切特病(Behcet's disease,BD),這是一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系統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變是血管炎和血管栓塞。 最常見的臨床症狀依次是復發性、多種類型的皮膚損害、關節炎、虹膜睫狀體炎和外陰潰瘍;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與外周神經、血液系統等各個器官均可受累。
  • 白塞病能活多少歲 這些偏方治療白塞病
    白塞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有不少人得過白塞病,不過白塞病雖然常見,卻有許多人對白塞病不了解,那麼請問白塞病能活多少歲?白塞病吃什麼好?治療白塞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白塞病能活多少歲白塞病是一種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復發性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眼炎及皮膚損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經系統、消化道、關節、肺、腎、附睪等器官,很多白塞氏病的患者接受了很多種治療方法之後,病情依然沒有起色,不禁生出這樣的疑問,白塞氏病能活多久?
  • 口腔潰瘍反覆發作,還累及其他器官,要當心白塞病
    很多人遭遇口腔潰瘍的時候,首先想到的病因是所謂上火。但是,如果潰瘍反覆發作,還累及身體其他器官,那就不是小事啦。貝赫切特症候群,簡稱BS,過往也稱為白塞病,這個病名是1937年由土耳其的Behcet大夫首次提出的,是1種以血管炎以基礎病理改變的慢性、多系統疾病。
  • 反覆口腔潰瘍不簡單 | 白塞病—中樞系統血管炎
    經過一次激素衝擊治療後,頭暈及行走不穩的症狀逐漸消失了。但是今年的4月16日,老周的症狀再發。轉院來到我院住院治療,再次應用激素及加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後,症狀也消失了。治療後的小腦病灶已經消失我們借著老周的病歷,來科普下白塞病及神經白塞病。什麼是白塞病?白塞病又叫口-眼-生殖器三聯徵。
  • 反覆口腔潰瘍,白塞病如何治療?| 你「藥」知道
    環磷醯胺(CYC)在急性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或肺血管炎、眼炎時,與潑尼松聯合使用,可口服或大劑量靜脈衝擊治療(每次用量0.5-1.0g/m2,每3-4周1次)。環孢素A(CSA)對秋水仙鹼或其他免疫抑制劑療效不佳的眼白塞病效果較好,一般不用於合併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患者。
  • 腸道白塞病的影像學表現和鑑別
    不適合作為非專業人士疾病教育或科普用途。 既往的觀點與實踐: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種病因不明的系統性血管炎,特點是復發性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眼部炎症,也可累及消化道、神經、關節、肺、腎、附睪等器官。
  • 反覆口腔潰瘍 小心得白塞病
    清遠市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學科帶頭人彭翔博士介紹說,大家對口腔潰瘍都很熟悉,而白塞病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復發性口腔潰瘍,很容易造成誤診、漏診,關鍵這種病可累及血管、神經系統、心臟、腸胃等器官,個別嚴重症狀可致死,建議市民如果發現自身存在相關症狀,應及時去醫院找專科醫生進行檢查治療。
  • 反覆口腔潰瘍,一查竟是白塞病
    反覆口腔潰瘍,一查竟是白塞病 專家提醒,反覆口腔潰瘍應警惕白塞病 華聲在線11月17日訊(通訊員 吳靖 記者 李傳新)口腔潰瘍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一般都覺得是「上火」了,不會特別在意。
  • 母女同患罕見病「白塞病」 反覆口腔潰瘍警惕白塞病
    據報導,仙桃人許德枝和女兒曉慧(化名)患上罕見「白塞病」,許德枝放棄治療,將希望留給年僅9歲的女兒。2014年,曉慧反覆口腔潰瘍,很難癒合,身現紅斑,關節疼痛,不能走路,視力下降。去年4月,母女倆來到上海仁濟醫院求醫,專家確診母女倆同時患上世界罕見病「白塞病」。鑑於孩子身體狀況,醫生建議使用生物製劑,控制病情。可費用高昂,一針需7000多元,一月需4針。
  • 白塞病相關性眼病的研究進展
    根據其內臟系統損害不同可分為血管型、神經型、胃腸型。血管型指大、中、動脈和(或)靜脈受累;神經型指中樞或周圍神經受累;胃腸型指胃腸道潰瘍、出血、穿孔等。白塞病患者除少數因內臟受損死亡外,大部分預後良好,眼部受累者預後不佳。
  • 不尋常的腰痛 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診治一例罕見白塞病患者
    紅網時刻常德6月2日訊(通訊員 沈威)日前,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多學科聯合門診會診了一位因腰痛輾轉多家醫院仍久治不愈的患者,經專家們群策群力的診治最終診斷為白塞病合併脊柱受累,治療後患者病情明顯好轉。該患者自2019年6月開始出現腰痛,先後就診省市多家醫院,按終板炎治療,使用中藥及止痛藥,症狀時好時壞;按脊椎結核治療,腰痛不僅未緩解反而加重。患者纏綿病榻,病情逐漸加重而診斷依然不明。
  • 白塞病100%會口腔潰瘍?這些臨床表現也千萬要注意
    根據CT和3D造影,此例患者也是白塞病導致的腹主動脈瘤破裂。圖1:腹主動脈瘤3D造影白塞病又稱白塞症候群,主要表現為復發性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眼炎及皮膚損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經系統、消化道、關節、肺、腎、附睪等器官,大部分患者預後良好,眼、中樞神經系統及大血管受累者預後不佳。
  • 口腔潰瘍屢發作小心是白塞病!帶你認識這種罕見病
    病因難尋皮炎和口腔潰瘍困擾他長達7年今年34歲的徐先生在梧州以務農為生,每日早出晚歸,十分能吃苦,哪怕身體不太舒服,「這個患者進來後,腳上全是密密麻麻像小痘痘一樣的疹子,身上也長滿了,看完我就覺得應該是白塞病。然後我又問他嘴巴怎麼樣,他說長期有潰瘍,這時就基本上確診了。」經過悉心治療,徐先生於上個月順利康復出院。
  • 白塞病對身體的危害很大
    白塞病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多系統疾病,其發病原因還不是很明確,不過與病毒和遺傳因素有關。嚴重患者生命安全可能受到威脅,不過由於前期症狀不是太嚴重,所以很多患者對此不重視。那麼白塞病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專家介紹:白塞病對身體的危害很大,下面就為您做詳細介紹。一、胃腸道:白塞病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反覆發作。胃腸道的危害也是如此。
  • 9歲娃口腔潰瘍5年當成「上火」來治療 一查真兇竟是白塞病
    「嚴重的時候常常疼得吃不下飯,連說話都困難。」樂樂媽媽說道,娃娃每年最少要長五次口腔潰瘍。之前,夫妻倆認為娃娃出現口腔潰瘍是「上火」,發病的時候吃點清熱解毒的藥物,過段時間潰瘍就癒合了,也就沒有進一步檢查。直至10天前,樂樂右眼明顯充血,開始看不清楚東西,夫妻倆趕緊帶樂樂來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風溼免疫專科門診就診,經過檢查,最終確診樂樂原來是患上了「白塞病」。
  • 病因是什麼?如何治療?
    梗阻性無精子症的病因(1)先天性因素:生殖系統先天性畸形如附睪囊腫、先天性雙側輸精管缺如或閉鎖、精囊不發育或缺如等。無精子症患者應做以下檢查:1)體檢:包括全身檢查和生殖器官局部檢查兩部分。(1)全身檢查:應了解毛髮和皮下脂肪分布,有無男性乳房發育等第二性徵。(2)生殖器官檢查:要了解陰莖大小,有無尿道下裂,睪丸大小、質地、有無隱睪等,附睪大小、硬度、完整性及有無缺如、囊腫硬結和觸痛等,輸精管是否能觸及等。
  • 病因竟是它
    柿子、山楂雖好,可不能亂吃啊~崔奶奶平時身體健康,突然不能吃飯了……這是怎麼一回事?醫師思考患者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痛的病因有哪些呢?■ 急性腹痛的病因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壞死性腸炎、急性膽囊炎、急性闌尾炎等。2.空腔臟器阻塞或擴張:腸梗阻、膽道結石、膽道蛔蟲病、泌尿系統結石等。
  • 一文總結:肺膿腫的病因、診斷與治療!│臨床必備
    腐敗性肺膿腫主要指厭氧菌引起的肺膿腫,以在患者的呼吸、痰或膿性胸腔積液中可聞及獨特的臭味為特徵。 病因學 肺膿腫患者的特徵性表現以及疾病發展的過程往往能提示可能的病因、指導合適的臨床檢驗及治療。多種病原體可以導致肺膿腫的形成(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