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最基礎的問題,你是怎麼蹲下去的?

2020-12-05 硬派健身

深蹲是一個看起來簡單,而實際上相當有技術難度的動作。

時至今日,我仍覺得我沒有做出過一個「正確」的深蹲,甚至偶爾我蹲出一個自覺接近完美的深蹲時,都會喜不自勝。

套用岡倉天心《茶之書》裡的一句話,「所謂健身,是在我們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為了成就某種可能的完美,所做的溫柔試探」。

為了成就這可能的完美,我們需要把複雜的動作拆解成一個一個的技術環節來進行學習。

那麼今天我們再來聊聊:深蹲,你是怎麼蹲下去的?

深蹲,「下去」的姿勢很重要!

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傻問題。怎麼蹲下去的,不就是「誇嚓」一下就蹲下去了嗎?

非也......

要知道,深蹲經常要負重幾十公斤甚至一兩百公斤,如果你不想肌肉關節「誇嚓「一下斷裂,那麼你需要在每一個環節上,都儘可能的做到最符合人體生理的發力,尤其是扛著槓鈴蹲下去的時候。

先向下蹲,還是先向後蹲?

我們都知道,深蹲是一個複合動作。也就是深蹲分兩步,向後蹲和向下蹲,分別涉及發力最多的兩個關節——膝關節&髖關節。

屈膝,就是所謂的向下坐;屈髖,則是所謂的向後坐。

覺得難以理解的,屈膝蹲的一個典型,其實就是亞洲蹲蹲,也就是咱們亞洲人平時蹲地上吃飯、抽菸、侃大山的姿勢——膝角先改變,並且改變較大

而屈髖蹲的一個典型,則是你平時蹲馬桶,或者不想碰到馬桶墊,撅著屁股的造型——髖角先改變,並且改變較大

既然深蹲主要有兩個關節活動,那就如白學一樣,一定涉及到誰先誰後(和越練習越熟練)的問題……

而正確的深蹲動作先後,則應該是先向後蹲,再向下蹲↓

為什麼不能先下蹲,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則是因為以下幾點:

如果先向下蹲,勢必會導致膝關節超過腳尖很多(膝關節過度前伸),這會對髕骨增加幾倍的壓力,傷膝↓

2. 如果先向下蹲,會影響髖關節和膕繩肌的伸髖發力,相關肌群發力小,訓練效果差;

3. 導致股骨髁和脛骨髁壓迫半月板軟骨後側,還是毀膝蓋;

4. 比起先向後蹲,脛骨會更加水平,增加了力矩,讓你事倍功半。

所以深蹲的第一步,應該是向後蹲!

但是,只向後蹲就夠了嗎?必然也不是,如果只後蹲,你可能一屁股就摔到地上了……

正確的深蹲姿勢,要分三步走:正確的準備姿勢+正確的後蹲姿勢+正確的下蹲姿勢!

準備姿勢:兩腳與肩寬,腳尖朝外30°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肩寬與骨盆寬度差不多,所以深蹲過程中腳間距與肩同寬:

可以保證下蹲過程中髖關節充分打開,有效刺激臀部;同時內收肌等其他肌群也不會限制下蹲深度,蹲更低,對臀腿綜合的訓練; 效果也更好!

另外,標準深蹲時,腳尖外展約30°左右,可以保證膝關節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tips:不同身材,腳尖的朝向和站姿不同!腳尖的具體朝向和站姿,根據不同人不同的身材情況,以及相關肌群的柔韌性不同等,也會有所不同:個子高的就建議腳間距更寬點,腳尖朝向更外點;個子矮的可以選擇腳間距稍窄點,腳尖朝向不那麼外展。

後蹲過程:向後蹲,同時膝關節外展,屈髖至膝蓋微過腳尖

深蹲的動作第一步,則是應該同時進行向後蹲+膝關節外展。

注意,是同時,不存在先後

因為這樣可以更好地使用傷關節內收和外展肌群的力量。(別忘了,你的髖關節處不光有臀大肌,同時還有負責外展的臀中肌和負責內收的大收肌等。)

那麼前半部蹲到什麼樣就OK了呢?

如果你要進行的是標準的深蹲,那麼有兩個標準↓

第一,屈髖到膝蓋微微過腳尖(正確的說,是膝蓋過腳尖一個髕骨的距離)就OK了。第二,膝關節外展,到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標準深蹲一般是膝蓋微微過腳尖一個髕骨的距離,除非你的脛骨很長,健身深蹲,則可以看負重形式和訓練目的,過不過腳尖)

下蹲過程:向下蹲,然後膝蓋外掰

深蹲的第二步,就是向下蹲,這個部分要注意一點,就是膝關節不能再向前移動了。也就是一致保持膝關節超出腳尖一個髕骨位置。

這樣,能保證股四頭肌、膕繩肌和腓腸肌都共同協作,並且保證張力,為起身的超等長收縮做準備。也能保證膝關節安全不受傷。

此外,為了能使用臀大肌下部(它的作用是內收髖關節),膕繩肌和內收肌群的力量,你需要在動作的最底部再一次外展膝關節,一直到膝關節和小腳趾平行。

注意,此處是然後,先下蹲,然後最低點進行一個外展。

這樣會讓膕繩肌、臀大肌下部和內收肌群被拉伸,蓄滿能量的肌肉,讓你在動作最底部進行一個強有力的超等長收縮。

你會覺得自己是被大腿內側和屁股下側肌肉彈起來的一樣。

如果你沒有這個外展的過程,那麼膝關節很容易過度前伸,甚至內扣,導致我們上面所說的各種問題。

小結一下:

1、深蹲預備姿勢:雙腳與肩同寬,腳尖外展30度;

2、下蹲第一步:先向後蹲,同時膝關節外掰,直到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膝蓋微過腳尖(一個髕骨距離);

3、下蹲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礎上向下蹲(此時膝蓋不能再前移),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或微低,然後膝關節外掰,膝關節角度與小腳趾角度一致。

祝願你也能蹲在一個完美的深蹲~

相關焦點

  • 做深蹲時,你是如何蹲下去的?正確的深蹲動作該怎麼做?
    很多人在做深蹲練習的時候,對「怎麼蹲下去的」這個問題好像並不怎麼關心,只顧著誇嚓一下蹲下去,然後猛著起來。要是像這麼練,估計要不了多久就會造成身體損傷,重者還會落下骨折和拉傷等疾病。我們在深蹲的時候需要負重幾十公斤甚至一兩百公斤,如果你不想自己的身體在深蹲的時候受損,你就需要在每個環節都做到規範,每個動作應該做到符合人體生理的發力,尤其是在扛著槓鈴蹲下的時候。說到這裡,相信很多人對該怎麼做深蹲就有很多疑問了。一,深蹲在蹲下的時候是該先下還是向後?眾所周知,深蹲是一個複合型的動作。並且深蹲的下降階段分為兩步,也就是向後蹲和向下蹲。
  • 深蹲蹲不下去?這可能不是因為你的筋骨太硬,而是腳踝活動度受限
    深蹲蹲不下去?這可能不是因為你的筋骨太硬,而是腳踝活動度受限 深蹲是練腿動作裡的王牌動作,也是首選之一。
  • 槓鈴頸前深蹲做不好?試試啞鈴前蹲舉!
    >槓鈴頸前深蹲做不好?頸前深蹲是一個非常棒的深蹲變化式!如果你想學習舉重(高翻挺舉),頸前深蹲是你的基礎!從鍛鍊效益上來講:相比頸後深蹲,頸前深蹲軀幹會更為直立,這有助於你減輕下背壓力!如果你很前傾或有彎腰駝背的話槓鈴就會掉下去,所以你沒有選擇,如果你在頸後深蹲總感覺下背壓力過大(排除動作問題)頸前深蹲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替代方式!頸前深蹲更多大腿前側主導:因為槓的位置,所以軀幹需要較為直立,而且膝蓋往前的角度會更多,減少了大腿後側的參與,這會讓你的臀部和大腿前側參與更多!
  • 深蹲,最簡單實用的鍛鍊方法!教你3種蹲法,減脂塑形
    說起深蹲,大家可能覺得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動作,沒啥稀奇的。它看似普通、簡單,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得自然又標準。特別是平時經常久坐、愛攤在沙發上的人,髖、踝關節的活動度慢慢發生退化,原因是被過度活躍的小腿肌肉限制,加上臀部長時間沒有發力與鍛鍊。最後,他們就很難「蹲下去」,更別說完成深蹲這個動作了。
  • 箭步蹲和深蹲有區別嗎 箭步蹲和深蹲哪個好
    核心提示:  對於日常愛好運動健身的人來說,箭步蹲和深蹲都是常見的一個鍛鍊動作,都是用於下肢的健身動作,很多人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做箭步蹲或者深蹲,又或者有的人會同時選擇箭步蹲和深蹲的動作訓練。   對於日常愛好運動健身的人來說,箭步蹲和深蹲都是常見的一個鍛鍊動作,都是用於下肢的健身動作,很多人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做箭步蹲或者深蹲,又或者有的人會同時選擇箭步蹲和深蹲的動作訓練。那箭步蹲和深蹲有區別嗎?箭步蹲和深蹲哪個好?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 槓鈴深蹲vs分腿蹲:你真的了解這兩個動作嗎?
    請記住訓練最基礎的原則:最大化運動表現的同時最小化受傷風險。如果你總是感覺到疼痛,那麼變大變強壯有什麼意義?如果你每次硬拉時腰都很酸,那麼拉的再重有什麼意義?總的來看,健康和訓練壽命才應該放在最首要的位置。雖然變得更加強壯應該是大多數健身訓練者的主要目標,但是沒有什麼具體的動作或者訓練方式是值得你為了短期或者長期的健康去犧牲的。
  • 深蹲,到底該怎麼蹲起來?
    今天來說說大家最熟悉的,也是下半身最高效的臀腿綜合動作之一——深蹲,正確的蹲起姿勢怎麼做?有童鞋可能要說了,「這有啥好講的,不就是什麼靠臀部發力起,不要靠大腿發力麼……都說爛了啊!」然而,想要實現所謂的臀部發力,可不是說說就能做到的……因為深蹲的動作底端,其實並不是最適合臀肌發力的角度>.<· 深蹲底端,不合適臀大肌發力?
  • 如何做一個標準的箭步蹲?箭步蹲比深蹲,有什麼好處?
    大家都知道,練腿是促睪的首選部位,而練腿最常做的動作是深蹲。很多動作都有它的變形或者說是進階訓練,箭步蹲就是深蹲變形之一,將雙腿同時上下,變成單腿前後上下,從另一個角度刺激大腿的發展。有些人為我,你的大腿肌肉發展和別人的很不一樣,形狀和線條更好看,是怎麼煉成的?
  • 深蹲中常出現的問題,90%的人都會犯錯!
    但就是有部分人在進行深蹲的時候會出現一些技巧上的問題。一旦出現,就會影響我們的訓練效果,如果長時間保持著錯誤的方式練下去,那麼身體會容易出現受傷,並且會影響自己的運動壽命。 所以,了解深蹲的錯誤以及如何去改善這些問題是很關鍵的。那麼下面的內容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深蹲中常見以及最容易犯的錯誤。遇到這些錯誤,如何改正才能讓你的深蹲更加有效!
  • 深蹲每天做多少個最好呢教你深蹲的標準動作
    深蹲一天做多少合適?對於剛接觸深蹲的新手來說,這是個有點讓人困惑的問題。其實練習深蹲最重要的不在於能做多少,而在於深蹲動作是否標準。在本文中,小編針對不同人群給出了深蹲數量參考值,來看看文章——「深蹲一天做多少個好」,了解深蹲一天做幾個~深蹲一天做多少合適1、新手深蹲練習一次30個左右就好如果你沒有健身的習慣,第一次的深蹲練習不建議做太多,數量可以控制在30個左右。不過早晚可以各做一次。剛接觸深蹲的你可以了解主要發力部位,在練習時最好能對著鏡子確認姿勢。
  • 看似簡單的深蹲,你真的做對了麼?告訴你怎麼做深蹲
    深蹲是我們日常運動中最常見的,不論是體育課還是平時的健身過程中,都經常做到這個動作,可稱為動作之王了,在我們的健身道路上,不論你喜不喜歡做這個動作,或者是常不常做這個動作,在長期的訓練中,深蹲都會潛移默化的加入到我們的訓練計劃當中,別想看這個簡單動作,它能刺激到我們身上的將近200塊肌肉,光從這方面來說,對增肌、減脂帶來好處,不僅這樣
  • 有人練深蹲越來越強,有人練深蹲越來越廢!
    深蹲,這個健身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動作,是當之無愧的「下肢肌肉訓練之王」。然而當有些小夥伴興致勃勃的練了一段時間深蹲後,卻發現自己的膝蓋、髖部或者腳踝處有或多或少的不適感,亦或是有蹲不深、蹲不下去等問題。
  • 女生想要身材更好,深蹲要多練,3種深蹲跟著練
    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女生練肌肉其實非常困難,難度遠遠大於男性,即使你很努力地訓練,也不會練出像男性一樣誇張的肌肉塊,反而會增加你的曲線魅力。女生力量訓練首推深蹲,因為深蹲對於女性的健康與身材都非常有幫助。
  • 深蹲學不會?這是你最容易忽略的細節
    深蹲,力量訓練之王。深蹲的動作意義和訓練要點我們介紹過不少,比如「完美深蹲的五個細節」,比如「深蹲,如何正確的下蹲?又如何正確的蹲起?」等等。不過,深蹲作為一個看起來簡單,實則相當有技術難度的動作,還有太多可以聊。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高槓深蹲時,最容易被你忽略,卻也最容易做錯的一點。
  • 為什麼深蹲是動作之王?經常蹲,蹲出7個好處,男人女人都不能忽視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個強大的訓練方式來提高你身體的整體健康,你可以進行深蹲練習。 這幾乎是每個人日常活動的一部分,也是一個很好的訓練。它做起來很簡單,不需要器械,隨時蹲。
  • 腿部力量差,深蹲重量上不去!單腿深蹲才是你最需要的!
    而我們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性的出現左右兩側肌力嚴重不平衡導致體態問題、疼痛問題;左右兩側發力不均導致受傷。在這裡插播一個小知識:大部分的關節疼痛,體態問題都是由於肌力不平衡導致。所以單腿訓練對於生活中的我們來講同樣是一個非常必要的部分!目前單腿力量訓練,已經是公認的減少身體損傷的關鍵,且成為康復訓練,運動表現訓練的主要內容之一。
  • 頸前深蹲——一個比深蹲更練股四的動作
    頸前深蹲是一個被大部分人都知道,但很少有人把它加入訓練裡的動作。 究其原因,一是關節靈活度不足,或者手臂肌肉和背部肌群緊張,二是有些小夥伴並沒有完全掌握這個動作,不敢瞎練,今天呢就帶大家解決這些問題。
  • 頸前深蹲你到底能不能做?蹲不了千萬別勉強
    本文適合所有健身愛好者內容標籤:支撐技術 頸前深蹲 個人判斷在增肌訓練中,頸前深蹲是一個強勁的下肢動作。它很艱難,造成的壓力可能輕易超過頸後深蹲(所以你用不了頸後蹲的重量)。它的技術難度很大,當槓鈴架在頸前時,你會更難維持體態、需要付諸更多的注意力。
  • 萬能的深蹲,怎樣做不傷腰?
    在健身界,深蹲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是萬能的。比如:肌肉不增長的時候,請練深蹲。男人壯陽,請練深蹲。女生翹臀,請練深蹲。……,當然還有很多了,只要你想得到,深蹲都可以幫你。 深蹲的訓練效果已經毋庸置疑,但是在實際練習中還是會碰到很多問題。
  • 高腳杯深蹲PK深蹲跳,這2種深蹲,哪個更適合鍛鍊臀腿?
    我們的第二個步驟是通過膝蓋的彎曲進行一次深蹲運動,在蹲下去的時候,要儘量讓屁股向後用力坐。第三個步驟是恢復起始的姿勢,也就是起身。(二)要點我們在進行高腳杯深蹲的時候,有三個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選擇一隻重量合適的啞鈴。第二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進行這項運動的過程中,儘量保持重心的水平線,也就是讓重心直上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