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黃浦江上最後一代捕魚人:起早三小時收百張籠網

2021-01-09 東方網

  據《勞動報》報導,支上一張網,不一會兒,收穫滿盆銀魚;撒開一張網,滿網活蹦亂跳的大魚,其中還有如今已經消失多年的野生松江四腮鱸魚。這樣的場景經常出現在顧阿塔的記憶裡,睡夢中。今年66歲的顧阿塔,家住松江區泖港鎮,世代捕魚為生。像他這樣的捕魚人,在黃浦江大泖港的河面上,曾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如今,時代變遷,因為幾乎無魚可捕和辛苦,許多捕魚人陸續上岸,放下漁網,而他和妻子依然每天開著家中的小漁船,在江面上勤懇勞作,或為了過去,或為了那份別人不能領會的快活。

  起早三小時收百張籠網

  「嘎吱」一聲,顧阿塔和妻子顧新英推開建在浦江邊簡易住房的大門。此時,天還是漆黑一片,他們倆提著兩個小桶和一個大盆,打著手電筒,快步走向那艘已伴了他們近10年的小漁舟。漁舟靜靜停泊在大泖港旁的一條小支流上,離顧阿塔家僅十多米遠。接下去的三個小時,他們夫妻倆要收起近百張八角籠網,而這樣的過程將持續整個夏天。

  今年66歲的顧阿塔,家住松江區泖港鎮,臨近大泖港,世代捕魚為生。因為斜塘、園洩涇、大泖港在松江浦南的三角渡匯合,黃浦江才被稱作黃浦江。在大泖港邊上,曾有不少人家像顧阿塔一樣,以打魚為業,臨近村子曾因此得名,叫做「打魚埭村」。隨著時代變遷,因為幾乎無魚可捕和辛苦,許多捕魚人陸續上岸,放下漁網,另謀生路。

  「捕魚很辛苦,年輕人都不願意幹。最關鍵的是,現在江中幾乎已經無魚可捕,過了我們這一輩,這裡可能就沒有捕魚人了。」顧阿塔說,他曾經所在的水產隊,皆以捕魚和打撈為生。如今,像他一樣仍在捕魚的人家只剩下不到10戶,後代幾乎無人再繼承「捕魚」的行當。

  和內湖捕魚不一樣,因為直接和大海相連,在黃浦江上捕魚要懂得根據潮水漲落選擇時機,而這對於從小在江邊長大的顧阿塔來說就是「小菜一碟」。「江中的潮漲潮落,白天和晚上各有一次,每天的時間都不一樣。退潮水位最低時,更有可能迎來好的收穫。」顧阿塔說:「夏天之所以選擇凌晨去起網,主要是因為夏天天太熱,白天起網的話,好不容易抓到的小雨小蝦極易死亡,賣不了好價錢。」

  體驗捕魚收穫令人失望

  因為約好了採訪,顧阿塔夫婦留下十幾張網沒有起魚。記者跟隨他們,忐忑不安地踏上他家的漁舟,人生中第一次體驗捕魚人家的生活。

  好不容易通過岸邊直立的扶梯,記者一行顫顫巍巍登上河面上的漁舟,可剛一踩上去,船就晃蕩得厲害,幸好馬上蹲下坐在事前準備好的小板凳上,不然就會落水。再看顧阿塔夫婦,儘管年紀大了,但登船時的淡定和從容,一看便是「高手」。只見他一抬腿就輕鬆地跨到了僅半米寬、3米長的木舟上,小船幾乎沒有搖蕩,妻子顧新英同樣身手敏捷。

  「噠噠……」一陣電動馬達聲響起,載著我們的漁舟從小河中駛出,轉向了旁邊的大泖港。此時200米寬的江面上已經起風,漁舟在浪中顛簸,記者的手緊緊地抓住船沿,一刻也不敢放鬆,感覺隨時會掉進江中。而顧阿塔卻坐在船頭,一隻手從容地掌著舵,和妻子談笑風生。

  不一會兒就看到江邊豎起的一根根竹竿,「到了,準備起網了。」顧新英一邊用小桶往江中舀水,一邊和我們交流著。她告訴記者,近幾年撒大網根本捕不到什麼魚,漁民們都採用八角籠網抓點小魚小蝦。每個八角籠網長10多米,有若干個進口,沉到江底後,河底的小魚小蝦小蟹會順著網爬入進口,然後會沿著內網一路聚集到網尾。

  說話間,她已經拖起了一張網尾,解開系扣,將網尾中的東西一股腦倒入大盆中,頓時一股腥臭味迎面撲來。只見其中大部分是水草,還有一些河蝦和小螃蟹,不少已經死掉發臭。「本來這水就不乾淨,這幾天下雨,農田中的水衝下來,魚蝦更容易死,因為農田中的水都含有農藥。」顧新英動作麻利地把活的河蝦挑選進舀好水的小桶中,然後把通上電瓶的增氧泵放入其中,給它們做起「人工呼吸」,而小螃蟹則被放到了另一個小桶中。「看看,每個網就十幾隻河蝦,三四隻小螃蟹,十幾個網全部起完,也弄不到什麼東西。」看著可憐的收穫,顧新英無奈地表示。

  儘管無奈,捕魚還要繼續。半個多小時後,隨著其餘的網一個個被起,結果就像顧新英預期的那樣,全部收穫就是半斤河蝦,小半桶小螃蟹,兩條一兩左右的鯽魚,還有一條已經死了的河鰻。

  大撒網卻顆粒無收

  儘管收穫不多,但是在這個家中,有一群動物卻在「歡欣鼓舞」,那就是他們養的三十幾隻鴨子。顧阿塔告訴記者,每天總有不少死魚死蝦,養這群鴨子就是為了「廢物利用」。哈哈的笑聲中,透露出這個樸實漁民的樂觀。

  顧阿塔說,自從所在的水產隊被撤銷以後,他家就搬到了鎮上,為了捕魚方便,他們夫妻倆才在離家2公裡的大泖港旁搭建了簡易住房。年輕時,顧阿塔也出去上過班,但是心裡總放不下『捕魚』的情節,34歲後就和同村的妻子徹底做起了漁民,用勤勞的雙手撫育兩個兒子長大成家。

  在簡易房的外牆上,一個十幾米長的漁網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難道這就是老電影中抓到「魚滿艙」的大撒網?而這樣的猜測得到了顧阿塔的證實。「這種網越來越成為擺設了,根本抓不到什麼魚,現在的江底全是石頭垃圾等雜物,一網撒下去,魚沒抓到,網先破了。你再看看江上的運沙船,不知道每天要來回多少次,就算江中有魚也被嚇得無影無蹤了。」說完,他指了指江對岸正在作業的運沙船。

  看到記者將信將疑,顧阿塔決定用行動證實他沒有說謊。船行到江面中央附近,顧阿塔捋順十幾米長的漁網。這張用粗尼龍繩織就的漁網,每根網線的末端都墜著厚厚的鐵塊,有幾十斤重,拋撒後,網能迅速沉入水底,最短時間內網住魚。只見顧新英在船頭掌舵,定好了船的方位。顧阿塔一手扶網,用足氣力,順勢單臂拋出,網面在空中划過一道弧線,飛散開來。等了一兩分鐘,蹲在船頭的顧阿塔開始拉網,而網中除了一些垃圾和小魚外,啥也沒有。隨後又連撒了幾次,結果同樣令人失望,其中一次還被沉在江底的樹枝勾住,折騰了好長時間。

  「捨不得一輩子的捕魚手藝」

  坐在簡易房前的涼棚內,顧阿塔仔細檢查著大撒網是否被鉤破,一邊向記者述說起當年捕魚的盛況。「三十年前,大泖港裡的魚可多了,品種也非常豐富,現在吃的銀魚炒蛋中的『銀魚』,江裡多得是,隨便支一個小網,二三個小時就能抓十幾斤;大撒網下去,滿網是魚,大得有十幾斤,如今消失的松江四腮鱸也隨處可見;在河裡遊泳,也能摸幾條魚上來。」儘管每天捕魚的收穫不算大,但顧阿塔對如今的生活還是很滿足。「現在,我們夫妻倆每月有兩千多元的養老金可以拿,捕魚的錢除了貼補家用,捕魚的過程讓我很享受,就算一種鍛鍊身體吧。」顧阿塔說。

  雖然嘴上這麼說,可每每提起捕魚,顧阿塔有意無意總會透露出幾分遺憾。近年來,大泖港上每天來來往往的大型運沙船不僅打破了這片水域的平靜,隨船排出的廢物也汙染了環境,讓魚兒難以生存;外來電捕魚者夜半時分,撐著小船從臨近的支流潛入黃浦江,第二天,大量的死魚從江邊水草間浮起,更是讓他心疼不已。「希望你們下次來時,大泖港的環境會好一些,魚也多一些,讓你們見識下大撒網的魅力。」採訪結束時,顧阿塔向記者如此約定。

相關焦點

  • 鄞州九曲河有人半夜用地籠網捕魚 爆料網友:太不應該
    「九曲河經過整治之後,不但水質好了,河道也變得漂亮了,但是有人卻在河裡放了很多地籠網在河裡捕魚,真是太不應該了!」近日,讀者麻先生爆料。據麻先生介紹,非法捕魚者很膽大,都是划著船來捕魚,他擔心這樣下去,河裡的魚都捕光了。
  • 水庫地籠捕魚技巧
    水庫用地籠捕魚是一種非常省時省力的方法,很多人都喜歡使用。不過地籠也分種類,但是捕魚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樣的,只要有魚進入到地籠中,一般可以將於捕獲上來,魚兒很難逃脫,而且不僅捕魚還能捕獲蝦和螃蟹。對於需要選擇性捕魚的地方,使用地籠也很好,可以捕獲一定大小的魚兒,不傷到小魚。
  • 捕魚籠哪種效果好?
    捕魚這是我們所稱的地籠,捕魚籠有不同的款式和型號。要說哪一種捕魚的效果更好,那要結合很多因素來說結果,在這我給你說說我的經驗:首先我們來說說捕魚籠的款式和型號,有傘狀摺疊型,有長方形狀摺疊型,有六角型,有多角型等等!
  • 長沙一男子竟用地籠網在湘江捕魚
    長沙男子張某在湘江布下「地籠網」抓魚,這個行為給他帶來了麻煩。23日,開福區人民法院湘江環境資源法庭公開開庭審理了3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其中,張某被判拘役2個月,緩刑2個月。蔣某、劉某分別被判拘役4個月,緩刑4個月。
  • 山東壽光彌河清網護漁:清理地籠網等違規網具60餘張
    &nbsp&nbsp&nbsp&nbsp近日,不少市民反映,壽光彌河河段裡設置了地籠網等非法捕魚工具,河裡的大小魚蝦都被捕獲。5月15日,壽光市海洋與漁業局聯合公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對壽光市紀臺鎮彌河河段一帶水域的違規網具進行清理,幾天來,共取締清理違規網具60餘張。
  • 沙潁河內現地籠捕魚 周口四個行動組2.5小時收繳31個地籠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於揚李玉坤文圖8月14日,大河報以《沙潁河內現地籠魚蝦難逃「絕命陣」》為題,獨家報導了沙潁河周口城區段有人肆意放地籠捕魚一事。報導刊發後引起周口市農業農村局高度重視,該局主要負責人第一時間部署聯合執法行動,要求堅決杜絕地籠捕魚。
  • 「捕魚達人」們注意了,三人用「地籠網」在湘江捕魚被判刑
    11月23日,長沙市開福區人民法院湘江環境資源法庭組成七人合議庭,依法公開審理並宣判三起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當場查獲卡網1個、地籠網2個、捕撈的野雜魚等水產品共計0.15公斤。經長沙市農業農村局認定,張某某使用的地籠網又稱「絕種網」,屬於《長江漁業資源管理規定》第六條規定的禁用漁具。二2020年8月14日6時許,被告人蔣某某在長沙市開福區湘江世紀城水域,採用禁漁工具「地籠子」在禁漁期、禁漁期內非法捕撈野生雜魚等水產品5.75公斤。
  • 湘潭湖湘公園內有人用地籠網捕魚
    湘潭湖湘公園內有人用地籠網捕魚 2020-05-13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北京河道內現非法捕撈者 摸黑設百條地籠捕泥鰍
    發現南護城河地籠捕魚夜間下網一早收網顧先生是名計程車司機,最近一段時間夜班拉活兒,經常看到有人在南護城河玉蜓橋、左安門橋附近和南四環肖村橋南側的涼水河中布置地籠捕魚。出於好奇,他曾專門停車觀看。據他觀察,地籠很長,有圓形也有方形的,大的直徑如臉盆,被分別置於河中間。由於地籠都是固定在水中,人們站在岸邊根本看不到。這些人夜間下網人多是抓泥鰍,布置好地籠後馬上離開,直到第二天早晨四五點鐘才來起網。而所謂起網也不是將網從水中拉出,而是拉出網頭,將網中的泥鰍等倒出。
  • 有人地籠捕魚被抓,釣魚人這下該高興了!
    地籠網捕魚難抓,甚至比電捕魚的人還難抓,因為作案時間短,很難抓到,這樣就要發揮當地群眾的作用,他們就是現場的眼線和攝像頭,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那麼就能一定程度上打擊地籠網非法捕魚現象。二是建立舉報有獎制度。想要調動群眾積極性,必須要有相應的物質獎勵。
  • 昆明盤龍江中暗藏捕魚地籠 偷魚人稱只是「玩玩」
    市民王先生近日向本報反映,在盤江西路沿線的盤龍江邊,偷捕、偷釣等不文明行為屢禁不止,在盤江西路與北二環交叉口的這段河道中,他還發現了4條10多米長的捕魚地籠。 事發 河道水位下降,驚現捕魚地籠 日前,記者來到王先生所說的這段河道,果然在橋下看見4條長約10多米的捕魚地籠。
  • 漁民用GPS定位偷偷下地籠 大魚小蝦一網收(圖)
    昨日凌晨3時起,煙臺市海洋與漁業局組織芝罘區、開發區、萊山區、牟平區等四區漁政站的執法人員,開展了一次打擊「地籠」的「凌晨行動」。    考慮到地籠一般設在養殖區內,較大執法船在養殖區內執法有所不便,幾位執法人員決定載著記者,乘坐摩託艇直奔萊山海域的養殖區。凌晨4:40,在萊山區四十裡灣雷達山海域,執法人員發現一艘4馬力的小漁船正在海上「倒籠」,漁民正將「戰利品」從地籠中取出。看見執法人員奔馳而來,漁民迅速將地籠扔到海裡,企圖駕駛漁船逃跑。執法人員緊追不捨,一會兒工夫,摩託艇便追上非法捕魚的小漁船。
  • 下地籠捕魚?嘉魚一女子攤上事了...
    下地籠捕魚?嘉魚一女子攤上事了...2020年8月27日清晨6點左右,嘉魚女子張某嬌(化名)在湖北長江新螺段白鰭豚自然保護區內嘉魚縣石磯頭原輪渡附近水域投放4具「地籠」捕撈魚蝦。次日早晨6點左右,張某嬌在收取「地籠」時被巡邏民警當場查獲。
  • 不接受在線訂票的官網,下地鐵一小時後才找到的售票處…想去黃浦江...
    說到上海當然就是黃浦江  浦江遊覽是上海一張獨特的城市名片  黃浦江上,浦西這頭,萬國建築群遍布;浦東這邊,摩登高樓林立  黃浦江夜遊更是欣賞上海夜景的最佳打開方式  作為觀賞和走近上海的一種視角浦江遊覽提供了何種體驗?
  • 地籠捕魚方法 - 百度經驗
    地籠,無論是非專業還是專業的人員,地籠都是他們的喜愛,因為操作簡單,撒網後就等著收網。 地籠的材質是塑料纖維做成的,一般分為兩種地籠,一種是有接頭的,另一種是沒有接頭的。地籠兩邊都有很多個口,裡面的狀況很複雜。 魚一般進入到地籠裡,就很難出來了。地籠是沉入泥底的,才取名為地籠。
  • ...長江禁捕「630」沱江收網行動:抓獲9人,收繳大量電魚機、地籠網...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7月8日晚,也就是昨天晚上,四川自貢市「630」沱江非法捕撈案進入到最後的收網行動,央視財經記者都在抓捕現場。8號下午18點整,自貢市富順縣公安局做最後的準備,詳細分工後兵分五路出發。記者跟隨警方進行搜剿,在這戶村民家中經過仔細搜索,發現了大量的非法捕魚工具。記者童盈:大魚小魚都難逃絕戶網。反電魚志願者呂帥:這個是地籠網也屬於違禁,這個是粘網,旁邊這個是掛電網的支架,再旁邊這個也是屬於電魚用的,電魚機,電瓶充電器。
  • 成都市民水底拉起一條地籠,裡面幾十斤死魚
    (地籠捕魚屬於「一窩端」,大魚小魚,河蝦螃蟹通殺) 並且,地籠可以一次投放多條,長時間放置「守株待兔」,從某種程度來說上,地籠捕魚的破壞性,
  • 太湖禁漁│一網到底,大小全收,最近幾年撈上的魚類品種明顯變少
    全面禁漁,對漁業這一全產業鏈的上中下遊影響,正在隨著倒計時的來臨全面開啟。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和以往關注東海禁漁一樣,關注這次一禁10年的太湖禁漁。這樣的關注,從今年最後一次太湖開漁期開始,觀察湖州最大魚市新塘碼頭的交易現狀;觀察漁民禁漁前的最後一網,以及他們從打漁到養魚的設想;觀察漁家樂老闆的退休和轉型;也會觀察太湖禁漁的頂層設計,解析太湖禁漁更深層次的考慮與用意。
  • 學會這些技巧,魚兒自動送上門,讓捕魚成為一件趣事!
    在你沒時間釣魚時,漁網或魚籠也可以幫你弄到魚,你只需要用點時間編織一張網或一個捕魚的魚籠。接下來,就等著魚兒自己送上門吧!一、編織漁網和魚籠捕捉水生動物時,網是極為有用的。因此,用繩索編織一張漁網來捕魚是非常有效的。
  • 收蜜蜂三步驟,上籠、下趕、封口,這也太快了吧!
    養蜜蜂經常會遇到分蜂或者是逃蜂飛到野外結團,不管是自己養的蜜蜂還是野外飛出來的蜜蜂,只要是讓我們愛蜂的蜂友們看見了,那是必須要收回來養的。可是很多沒有收蜜蜂經驗的蜂友們,遇見這種好事時總是掉鏈子。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如何快速收蜜蜂技術,一步沒做好整群蜜蜂就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