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鄉親、各位朋友,揭陽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聯合會提醒您,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好好守住『錢袋子』,我們要做到:第一,不聽、不信、不轉帳。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簡訊,不向陌生人轉帳匯款……」 6月17日起,金融知識普及專題廣播《三招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在揭陽市各地各村「大喇叭」順利推出。
「大喇叭」廣播系統因其紮根鄉村街道,有播放簡易、收聽方便、傳播快、受眾廣、貼近生活等優勢,由此成為宣傳動員工作的生力軍。在人民銀行揭陽市中心支行的指導下,揭陽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聯合會與廣東廣播電視網絡公司揭陽分公司攜手合作,利用「大喇叭」開展「普及金融知識,守住『錢袋子』」公益宣傳活動。
宣傳範圍廣,入村入戶
據介紹,揭陽市「村村通廣播」大喇叭播放平臺,是面向鄉鎮的「點對點」「點對面」智能化廣播系統,也是集應急、宣傳為一體的現代化廣播系統,具有傳播面廣、傳播迅速、感染力強等特點,有效打通了聯繫群眾、組織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受到農民群眾廣泛好評。
此次揭陽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聯合會選擇「大喇叭」進行金融知識普及,覆蓋揭陽全市1627個行政村,讓農民群眾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田間地頭,都可以直接有效地聽取信息,極大提升了宣傳覆蓋面,在鄉鎮形成普及金融知識、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的濃厚氛圍。
語言本土化,入耳入心
為貼近百姓,本次宣傳活動不僅用普通話進行廣播,還分別用潮汕話和客家話兩種揭陽本土方言進行錄製,並通過控制平臺,推送到所對應的方言區。
本土化的語言使金融知識宣傳更為接地氣,也解決了部分老年群眾聽不懂普通話的問題,做到金融知識傳播無縫隙、全覆蓋。
同時,此次語音廣播由當地多位播音專業人士錄製,他們的聲音更有辨識度、更具親和力,特別是運用本地方言來播報金融知識,讓聽眾感受到「家鄉人」的親切感和融入感,提高了農民群眾學習金融知識、了解金融政策的主動性。
播放頻次高,一日三班
本次揭陽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聯合會「大喇叭」宣傳活動,每天分早、中、晚三個時段定時定期向群眾播放廣播。高頻率的播放更能讓群眾牢記宣傳內容,同時,定時定期的金融知識播放頻次,也有效打造揭陽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聯合會的宣傳品牌,提升宣傳效應。
揭陽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聯合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聯合會將繼續運用好農村「大喇叭」這個宣傳平臺,努力打造宣傳品牌,發揮農村「大喇叭」廣播的宣傳優勢,向農民群眾普及更多有用的金融知識和金融政策,提高轄區農村居民金融素養,維護轄內金融環境秩序。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