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津縣融媒體中心應急廣播啟動安裝 「村村響大喇叭」唱響主旋律
應急廣播「村村響」工程是一項惠民、助民、親民的社會公益性事業,是構建和諧社會新時期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部分,是推動文化大發展的一項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夏津縣融媒體中心積極推進應急廣播「村村響」工程建設,工作人員加班加點進行安裝,儘快實現廣播「村村響」全覆蓋。
-
疫情防控,全面發聲,廣東廣電網絡啟動5673個鄉村應急廣播終端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人心,而人們防控疫情所做的努力溫暖更鼓舞人心。近日廣東廣電網絡啟動村級應急廣播,各個地市村落裡的「大喇叭」接連響起,「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把疫情防控宣傳喊進千家萬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
環翠區:村村響起大喇叭,「硬核」廣播打通疫情防控最後一公裡
鎮上和村裡的大喇叭響了,巡迴廣播車開動了,宣傳橫幅掛上了,明白紙貼上了,微信、QQ也成了宣傳防疫知識的重要工具……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從宣傳一線不時會傳來「好聲音」。比起城市社區裡字正腔圓的小喇叭宣傳,各村居的大喇叭廣播就接地氣多了,熟悉的鄉音透過大喇叭一吆喝,村子裡的男女老少就都聽見了。姜家疃村黨支部委員姜天平是村裡的廣播員,每天早上七八點都要廣播一遍,告訴鄉親們減少出門,不要走親訪友。「年輕人都能上網看新聞,知道輕重,老年人就得大喇叭廣播,說得多了就往心裡去了。」
-
衡水聯通「大喇叭」雲廣播助力防疫之聲「村村響」
衡水聯通「大喇叭」雲廣播助力防疫之聲「村村響」 2021-01-17 1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南日報數字報-村村響起大喇叭防疫宣傳送到家
管住嘴,不要吃野味,殺雞殺羊要防護,手套口罩不能少……」這樣用海南話播報的防控疫情宣傳語,聽起來直白又貼心。據悉,連日來,海南各鄉村都把村級廣播和流動喇叭利用起來,把最新疫情資訊、防控科普知識源源不斷地送到村裡,打通了疫情防控信息的最後一公裡。
-
「大喇叭」廣播,農村防控疫情的特別方法
連日來,雙灤區各鄉鎮充分發揮「雙灤之聲」大喇叭貼近群眾、直通基層優勢,把疫情資訊、防控科普等內容不間斷地送到村裡村外、田間地頭,助力鄉村疫情防控全覆蓋。與城市相比,農村鄉土情結濃厚,臨近春節往往聚會規模較大,次數也更多,不少地方都將教育引導村民作為宣傳重點。 雙灤區將雙灤之聲」大喇叭廣播與實地走訪結合起來。在利用「大喇叭」早中晚三次疫情防控消息的基礎上,增加村級防控通知廣播功能,做到疫情防控應知盡知。
-
「眾志成城抗疫情」防火防疫「村村響」 遵義消防「小喇叭」有大作用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堅決打好"防疫"攻堅戰。期間,遵義市消防救援支隊各轄區大隊依託宣傳車、大喇叭、廣播宣傳的方式,製作"土話喇叭"在全市各鄉鎮開展防"疫"防"火"宣傳,不斷提升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社會面火災防控工作。
-
臨渭區大小喇叭齊聲響 疫情防控不放鬆
,倡導公筷制、分餐制等生活方式,嚴格遵守疫情防控相關規定。」自2021年1月1日以來,渭南市臨渭區通過廣播每天定時播放疫情防控信息,2000多個「大小喇叭」為全區342個村(社區)群眾築起了一張「防控網」。「『大喇叭』是臨渭區為各村建的應急廣播。
-
重慶31個區縣利用應急廣播強化防疫宣傳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2月3日從重慶市文化旅遊委獲悉,自1月24日我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重慶市文化旅遊委組織全市各區縣,通過農村應急廣播及時發布疫情權威信息、宣傳防控科普知識,重慶市31個區縣通過3.48萬組廣播終端、7萬多個喇叭開展疫情防控宣傳,累計播報防控節目80000餘條(次),有效彌補了網際網路在農村邊遠山區、中老年群體中的局限性,極大提升了防疫信息普及率。
-
祁東:2576個「村村響」助力冬季防火宣傳
祁東縣消防救援大隊聯合縣融媒體中心利用全縣2576個「村村響」廣播,開展冬季消防安全教育。紅網時刻 通訊員 劉慧雲 記者 蔣楠 衡陽報導「119電話要記清,及時準確報火警;安全使用液化氣,經常檢查多警惕;管好小孩不要玩火,防火知識要牢記……」連日來,衡陽市祁東縣消防救援大隊聯合縣融媒體中心利用全縣2576個「村村響」廣播,開展冬季消防安全教育,用接地氣的方式將消防安全知識傳遍該縣各個角落,徹底打通消防宣傳最後一公裡。
-
港南區開啟「線上 線下」模式做好疫情防控宣傳
連日來,貴港市港南區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於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部署,立足「早準備、嚴落實、勇擔當、保成效」,開啟「線上 線下」全方位宣傳模式,織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高密度宣傳網絡,精心營造疫情防控強大輿論氛圍,形成疫情防控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局面。
-
思南邵家橋鎮:廣播喇叭村村響 疫情防控處處講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連日來,思南縣邵家橋鎮立足實際、細化措施,把「脫貧攻堅隊」變成「防控先鋒隊」,把「流動講習所」變為「疫情防控站」,利用鄉村大廣播、流動小喇叭等設備設施,全方位、多形式宣傳疫情防控科普知識,多角度、多渠道走進千家萬戶,做到家家知曉、戶戶明白、人人支持,做到眾志成城、群防群控。
-
貴港港北區:379個「大喇叭」構築「大平安」
央廣網貴港1月8日消息(記者 張壘 貴港臺覃信源 李希業)2020年12月,貴港市港北區委政法委投入430萬元推進的「村屯通」大喇叭系統通過驗收正式投入運行。這是目前廣西唯一一個實現村屯通大喇叭系統的縣市區。
-
視頻丨喇叭宣傳村村響,金融知識惠民生:揭陽「三語」廣播金融知識...
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簡訊,不向陌生人轉帳匯款……」 6月17日起,金融知識普及專題廣播《三招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在揭陽市各地各村「大喇叭」順利推出。「大喇叭」廣播系統因其紮根鄉村街道,有播放簡易、收聽方便、傳播快、受眾廣、貼近生活等優勢,由此成為宣傳動員工作的生力軍。
-
石樓縣:俺們村的大喇叭會講「百姓話」
「俺們村裡頭的大喇叭會講『百姓話』,在田間地頭、家裡炕頭就能聽到全會的相關內容,俺年紀大了,眼睛看不清字,大喇叭裡說的話俺都能聽明白,心裡頭也更亮堂了。」溫家溝村民李爺爺激動地說。在政策上解「渴」,在思想上解「惑」。
-
湖北7萬餘個廣播「村村響」 架起廣電惠民連心橋
7月14日,荊楚網記者從省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截至5月底,全省已建成40個縣(區)市、509個鄉鎮播控平臺,建成村級廣播室7840個,安裝音柱和喇叭74954隻,「村村響」已成為湖北省廣電惠民的新窗口。 據了解,在湖北的廣闊農村,人們上世紀50至80年代獲取信息來源的主要渠道一直是農村廣播。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電視機的普及,農村廣播逐漸沉寂下來。
-
貴港市港北區:「大喇叭」服務千萬家
廣西新聞網港北1月7日訊(通訊員 陸宏夏 李希業)為進一步夯實基層組織設施建設,打造宣傳輿論陣地,2020年貴港市港北區投入430萬元推進「村屯通」大喇叭系統建設工作,在1個區級、7個鄉鎮級、94個行政村以及282個自然屯共383個點各安裝一套村屯通大喇叭系統,並將大喇叭接入綜治中心運轉及時發現突發事件
-
雲南方言大喇叭花式喊話防控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全國各地都在積極響應在一些鄉鎮基層幹部也通過大喇叭等形式進行宣傳用接地氣的表達呼籲居民們做好防疫戴好口罩,減少串門春節期間來自雲南曲靖一位網友錄製的方言大喇叭喊話火了視頻中「村長」操著地道方言向民眾科普疫情解釋到位通俗易懂網友直呼:硬核可愛這口音,愛了曲靖方言大喇叭合輯。
-
嗒嘀嗒,應急「大喇叭」開始廣播啦!
「受強冷空氣影響,7日我市氣溫持續下降,將出現嚴重冰凍……」「各位市民朋友,春節假期將近,疫情防控可千萬不能鬆勁! 大家要繼續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舉措,切實做好節日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當前,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又臨近春節,我市應急廣播廣泛宣傳防控知識,加強政策解讀和信息發布,提振防疫信心,做到精準發聲,凝心聚力,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發揮積極作用。
-
港北區累計建成大喇叭系統379個
人民網貴港1月7日電 為進一步夯實基層組織設施建設,打造宣傳輿論陣地,2020年貴港市港北區投入430萬元推進「村屯通」大喇叭系統建設工作,在1個區級、7個鄉鎮級、94個行政村以及282個自然屯共383個點各安裝一套「村屯通」大喇叭系統,並將大喇叭接入綜治中心運轉及時發現突發事件,為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