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村莊之侗族鬥牛節

2021-01-08 央視網
中國村莊之侗族鬥牛節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4月02日 13:59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鬥牛節」是侗族的傳統節日。在貴州的侗族居住區,各村寨都飼養著善鬥的「水牛王」。「鬥牛節」一年兩次,一般在農曆的二月和八月舉行,場面盛大而壯觀,是侗族比過年還熱鬧的節日。

  這一天,侗族的姑娘小夥兒們都要盛裝出席,羅漢(小夥子)要戴上藍格子頭帕,穿上傳統的民族服裝,姑娘們也要綰上傳統髮髻,精心裝扮,因為直到今天,這都是年輕人相識、結親的好機會。

  佔裡上寨的老友是鬥牛隊的領隊,這次鬥牛對他來說非常重要。在這之前,佔裡上寨已經連續四次輸掉比賽,這讓他和村民們感到很沒面子。這一次,他們集資五萬多元買來一頭膘肥體壯的「牛王」,僱傭專人餵養,給它吃最好的草料,起名為「蓋世英雄」,希望它能在鬥牛節中戰勝對手,一雪前恥。

  中午十二點,比賽正式開始。比賽的規則很簡單,因為水牛的天性,兩頭公牛隻要一見面,就會不顧一切地衝上前,頂在一起。在頂牛的過程中,哪頭牛先退出、逃跑,哪頭牛就算輸了。如果頂牛持續一定時長,難解難分,裁判就會判為平局,隨後強行把牛拉開,以免造成傷亡。據老人們說,這種情況如果不拉開,必定會死傷慘重。

  上場前,老友給「蓋世英雄」喝了兩罐紅牛,他認為這能增加它獲勝的籌碼。雖然有些緊張,但佔裡上寨的村民對「蓋世英雄」充滿了信心。沒想到,「蓋世英雄」一上場,看到對手,掉頭就跑,頭都沒頂一下,不到一分鐘,就被裁判判輸下場。老友又生氣又無奈,感到很丟人,這是他們連續第五次輸掉比賽了。

  侗族多以種植水稻為生,水牛是其重要的生產工具,因此,水牛成為侗族農耕文化的象徵。歷史上,鬥牛的輸贏關係著村寨的榮辱,如今,它更多成為人們娛樂和聯誼的方式。在熱鬧和歡笑中,侗家文化,世代相傳。

相關焦點

  • 不亞於西班牙有鬥牛節的中國侗族「鬥牛節」
    侗族不僅有享譽世界風雨橋、侗族鼓樓,侗族大歌,還有與西班牙「鬥牛節」同名的中國侗族「鬥牛節」。但此鬥牛非彼鬥牛,西班牙鬥牛是人與牛鬥,中國侗族鬥牛則是牛與牛鬥;西班牙鬥牛是用大黃牛或大黑牛來鬥,中國侗族鬥牛是水牛來鬥,是明顯差異。
  • 侗族鬥牛節,是團聚、幸福和慶祝豐收的節日,鬥牛是一種精神
    「鬥牛節」是侗族同胞的傳統節日。侗家喜歡鬥牛,村村寨寨都飼養著善鬥的「水牛王」。雖然同是兩牛相鬥,但南北侗鄉禮儀各異,這些不同的儀式都留下了古代徵戰的遺蹟。「鬥牛節」是在每年農曆的二月或八月裡逢「亥」的日子裡舉行。節前,各自約好對手,作好鬥牛的準備。
  • 廣西侗鄉百年傳統鬥牛節吸引遊客圍觀
    廣西侗鄉百年傳統鬥牛節吸引遊客圍觀 (1/5) "← →"翻頁
  • 苗族鬥牛節的由來
    今天我要說的是中國的鬥牛——苗族鬥牛節。苗族鬥牛節是苗族傳統的民俗活動,是指讓兩頭水牯牛以角相抵鬥以爭勝論負的活動,被稱為"東方式鬥牛"。那麼這個節日的由來是什麼呢?相傳說苗族是蚩尤的後代,蚩尤帝為銅頭鐵額、牛首人身,因此苗族是一個敬牛、愛牛、崇拜牛的民族,他們把牛視為健康、力量、勤勞、搏擊、英雄的象徵。
  • 世界樓橋之鄉,侗族風情殿堂,廣西三江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三江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地處湘、桂、黔三省交界處,因境內匯聚潯江、榕江、融江三條江而得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所轄的一個侗族自治縣,素有「中國侗族在三江」、「千年侗寨·夢縈三江」的美譽,被譽為「世界樓橋之鄉」、「百節之鄉」、「世界侗族木構建築生態博物館」。
  • [視頻]法國鬥牛節 有驚無險的刺激
    [視頻]法國鬥牛節 有驚無險的刺激 不過我要告訴大家,這可不是西班牙,而是法國鬥牛節的場面。下面就讓我們到現場,去見識一下那裡的盛況。  這裡是位於法國東南部巴斯克地區的古城巴約納,這裡的鬥牛久富盛名。每年8月上旬,來自全世界的鬥牛愛好者就聚集到這裡,盡情享受屬於自己的狂歡節。
  • 比鬥牛節還熱鬧?中國商品上市西班牙,開業當天就被一搶而空?
    提起西班牙,想必大家都想到西班牙的鬥牛,作為世界上著名的「鬥牛王國」,每年西班牙的鬥牛次數多大5000場以上,特別是在鬥牛節的期間,大量西班牙人都會來到鬥牛場館,可謂是熱鬧非凡。但大家知道嗎,不久前在西班牙發生的一件事情,卻是比鬥牛節還要熱鬧,那麼究竟是發生了什麼呢?原來這是中國製造的商品在西班牙十分火爆。
  • 西班牙薩拉戈薩鬥牛節 玩的是刺激
    西班牙薩拉戈薩鬥牛節 玩的是刺激 (1/6) "← →"翻頁
  • 西班牙鬥牛節上演驚險 鬥牛士險被公牛刺穿腹部
    西班牙鬥牛節上演驚險 鬥牛士險被公牛刺穿腹部 (1/3) "← →"翻頁
  • 貴州首屆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賽八大看點
    梁全康 攝中國最後一個槍手部落原生態文化展示。張琪 攝  看點三:老外變身侗哥侗妹唱世界非遺侗族大歌  我的歌你來唱,世界非遺大家唱。今年從江縣通過微博的方式在全國範圍內徵集百名外國朋友,並組織他們通過網絡學唱侗族大歌,屆時還將他們組成一個合唱團全程參與侗族大歌節的活動。11月29日晚舉行的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賽」決賽頒獎晚會上,這些外國朋友將身著侗裝同臺獻唱侗族大歌。
  • 西班牙鬥牛節上演悲劇 猛牛頂死鬥牛士慘劇(圖)
    公牛突然發飆,將其中一名鬥牛士頂起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4日報導,夏季正是西班牙各類鬥牛節的旺季。當地時間13日,在久負盛名的「聖費爾明節」(又名奔牛節)上,發生了公牛頂死鬥牛士的事件。
  • 王永利:大型紀錄片《村莊故事》小康路上中國農村真實樣貌的國家相冊
    節目選擇6個不同區域各具代表性的村莊為拍攝對象: 浙江省永嘉縣巖龍村、福建寧化縣延祥村、安徽休寧縣右龍村、貴州黔東南州從江縣佔裡村、山西高平市圪塔莊村、陝西省延川縣乾坤灣鎮伏義河村、肥家山村。這些村莊都有豐富的歷史蘊含,獨特的自然環境,有特色的節日節氣民俗文化,也都有現實的發展問題。沒有顯赫的名氣,甚至從未被外人關注過村莊,正因其普通,才更有普遍性——這是中國大部分村莊的真實樣貌。
  • 侗族音樂劇《嘎老》:「沒有什麼比唱歌更重要」
    侗族音樂劇《嘎老》:「沒有什麼比唱歌更重要」
  • 湖南有個輪迴的村莊,村裡100多人擁有前世記憶,列為未解之謎
    在一個村莊就出現了「再生人」,他們稱自己記得前世的種種經歷,有的還與自己前世的親人再續前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此神秘的村莊吧。這個村莊就是與我國貴州、湖南、廣西交界處的侗族聚集區,其裡面有個叫坪陽鄉的村莊。因為地處較偏,所以很少有外族人涉足。
  • 湖南日報|「小白鴿」飛進侗族人家
    「小白鴿」飛進侗族人家——長沙市砂子塘小學牽手幫扶通道侗族自治縣第二完全小學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奉永成孫瑛是砂子塘小學第一批派往通道侗族自治縣第二完全小學牽手幫扶的骨幹老師,一周時間的牽手幫扶,她感觸頗深。第一批幫扶老師回來後,砂子塘小學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會診」,開出「處方」。「要讓更多的『小白鴿』飛進侗族人家。」祝健群介紹,從豐富老師的授課方法入手,讓老師在課堂上充滿信心和活力,從而提高孩子們的自信心。
  • 侗族音樂家陳國凡作品音樂會明晚開演,回想我與他的創作故事
    回到桂林後,有一天突然冒出一個題目《跳起多耶》,靈感來源於1991年出版的一套廣西民歌集(卡帶)《同樂歌》裡面的「跳起多耶連友情……」,也來源於在侗族地區生活的感悟,於是開始創作侗族題材的歌詞,寫好後給侗族學生看是否符合民族特色,得到認可後,投稿到當時設有歌詞版的《音樂周報》,2005年6月24日,我的第一首歌詞作品正式發表,入選當年由著名詞作家曾憲瑞老師主編的《2005中國年度歌詞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
  • 美國一青年參加鬥牛節慘遭公牛「扒褲」頂傷
    但在興奮之餘,也會有不少人為此受傷。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2月15日報導,日前,一位美國青年在參加西班牙鬥牛節活動時,不幸慘遭瘋狂公牛「扒褲」並被頂傷,其主治外科醫生表示受傷程度不嚴重,但是受傷面積卻是生平所見最大。
  • 鬥牛節停辦後的黔東南從江,牛王們都養尊處優,它們的結局是什麼
    這頭牛是芭扒巖寨的牛王小處男,是村民們花了11萬多從錦屏買來的,別看它體格不算大,但這頭牛特別能打,前年秋季的鬥牛節,那天我在現場就親眼看到它三下五除二地把對手打的狼狽而逃......去年年底時我去芭扒拍禾晾,發現巖寨鼓樓裡養著的牛王還是它,聽小吳說這小處男贏過好多次,但在去年年底時還是因為戰敗逃跑被殺了。
  • 中國十大民俗遊覽勝地
    在雲南省廣南縣清秀的山色中,沿著清亮的河水穿行,經過藏在喀斯特溶洞中四米多寬的清幽河道,突然見到溶洞之外開闊的村莊,似乎穿越時光隧道,來到了人們夢想中的世外桃源。  長發第一村  紅瑤是瑤族的一支,主要生活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境內,因繡工精巧、色澤紅豔的衣裳而被稱為紅瑤,也因古老而美麗的紅衣聞名遐邇。紅瑤女性有世代相傳的蓄髮習俗和護髮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