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年第一天,影院就被一群動物佔領了。
它們是賣的一手好萌的胖橘貓,是忠心護主的大黑狗,是憨態可掬自帶喜感的小萌豬。
三條狗兩隻貓,再加一隻豬,這樣的萌寵組合怎麼看,都喜感十足、軟人心魄、惹人寵愛。
真正進入影院,我才恍然大悟,這樣「清新」的組合之下不過還是那尷尬、煽情的速食爆米花。
《寵愛》
首日,影片領跑大盤,票房突破1.7億人民幣。
至今,上映五天已砍下四億票房,成為元旦檔不折不扣的吸金爆款。
但如此火爆的成績之下,《寵愛》的故事卻不算新鮮,甚至透著一股子復古感,像極了前些年的拼盤愛情故事,這不過,這個盤裡不僅有愛情,還有親情、友情,甚至中學生間朦朧的好感。
父女分離,同學別離,寵物離世,無家可歸,發生率數萬分之一的特殊疾病,甚至新歡夫妻求而不得的悲情也被齊齊整整地端了出來。
影院中,你可以找到無數種理由哭,哭故事,哭人物,哭演員的淚水,哭曾經那些與你分別的寵物,哭那些曾經在你生命中一閃而過的愛。
當電影結束,不需幾秒,你便忘掉了因何而哭,反而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無法自拔,所能想起的還是狗狗太可愛了,貓貓太可愛了,豬豬太可愛了
陳偉霆太帥了。
作為一部拼盤電影,《寵愛》有六條獨立發展的故事線索,最終通過一家寵物醫院而整合到一起。
橘貓的故事,關於一位父親和女兒的和解。
于和偉飾演的離異中年老男人高銘,獨居獨處,生活所有的樂趣只來自一隻橘貓,表象之下,橘貓則代表著他的女兒,看似愛貓,實際上是睹物思人。
空巢老人用貓代替子女,短短幾分鐘就講出來大多數中國家庭的困局,讓人期待導演如何破局。
可真到了父女和解時,父女真情竟需要一張明星海報所維繫,橘貓全然成了累贅。
這樣的故事,靈感難道是來自楊麗娟與敖豔紅嗎?
片中還有一隻灰白相間的萌貓,它的故事關於一場精心編織的邂逅和愛情。
為了追上自小患有潔癖的女神,男主策劃了救貓戲份,然後強拉女主入夥,兩個人合夥雲養貓。
最終,因貓生情,男主追到了女主。
兩個人喜結連理,不感謝媒貓就算了,還當著貓的面強行虐貓。
愛得到了,所以與貓也就無關了,寵女朋友就好了,還管什麼貓。
但。。。明知女主有潔癖,你還送貓,小夥你這麼彪,不怕嚇跑女神嘛?
與之相似的,還有陳偉霆與鍾楚曦狂虐大黑狗的故事。
新婚夫妻,自是歡喜難耐,良宵一刻值千萬金,但面對大黑狗就想幹不「光彩」之事,確定不考慮下狗的感受嗎。
至少要想想影院單身狗的看法吧。
為有潔癖的女神送狗,為單身老爸送貓,為離別的朋友培養導盲犬,影片中寵物幾乎成了無所不能的小天才,成了逢年過節的送禮必備,不僅蠢萌可愛,還能夠安撫心靈,甚至能幫助絕境中的少年走出困境。
為動物賦予神奇技能,完成人類的幻想,塑造一個都市童話,這樣的套路並不鮮見,諸如《一條狗的使命》、《小Q》都是如此。
但《寵愛》中,卻藏著一種糾結,導演想讓它擁有happy ending,卻又害怕過於happy,嚇怕了愛哭的觀眾,想要讓悲傷逆流成河 ,卻又無法狠心送走所有動物。
於是,這場拼盤中,就出現了無數個半悲半喜,忽喜忽悲,頗似夾生飯式的故事。
吳磊飾演的陳樂雲因罕見疾病致盲,陷入無盡的自卑中,張子楓飾演的女同學江楠照亮了他的世界。
命運捉弄,江楠因為搬家又要離開陳樂雲的世界。
離別之時,大黃狗就被江楠訓練成了導盲犬,成了他世界新的光亮。
重疾、相逢、分別、和解,這樣的衝突之下,還有少年面對絕症的失落,面對青澀好感的懵懂。
如此悲喜交加、情緒轉變極大的故事,卻被處理成了幾分鐘的MV,所有的情緒轉折失去了鋪墊與前提,故事發展也失去了邏輯,完全跟著導演的感覺走。
臨近結尾,這六個互相獨立有喜有悲的故事被導演用郭麒麟與流浪狗的故事強行結合到了一起,用一個合家歡的故事完成了happy ending。
是妥協與人類,還是繼續守候自己的主人,這樣的難題降臨到流浪狗身上時,鏡頭中卻出現了主人的衣服,出現了主人的模樣。
如有天兵神將,靈魂再世,強迫狗狗擁抱狗生。
用看一部電影的時間看六部小電影,將一部爛片的風險分擔成六個部分,即便有一兩個故事撲街了,依舊能有感動觀眾的可能性。
拼盤電影有著它獨特的優勢,尤其是賀歲檔,它還能夠憑藉超強的卡司陣容吸引儘可能多的觀眾進入影院。
但優勢之下,又藏著一種劣勢,故事一分為六,每個故事所能分到的時間短了,自然會變得速食,缺少必要的起承轉合。
而且,互相獨立的六個部分如何粘合到一起也是需要費腦筋的問題,即便是陳凱歌,也在《我和我的祖國》中選擇了妥協,讓故事單獨成篇。
《寵愛》的導演楊子,嘗試用角色間的職業設定、朋友關係、寵物店奇遇粘合故事,但可惜的是,對於如此分裂的故事,這樣的努力顯然不足以填平它們間的割裂。
拼盤電影真的只能成為速食的爆米花,不能成為統一的電影嗎?
當然不是,推薦一部十分牛逼的拼盤電影,科恩兄弟的《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碼字民工:小配角
免費編輯:威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