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兒媽媽可直播求助嗎? 專家:個人不能到平臺勸募

2021-01-08 東方網

東方網8月31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因為實在走投無路,90後白血病患兒媽媽毛小姐在一家直播平臺上向眾網友求助,隨後網友在直播間內刷了300多萬的平臺貨幣。當了解到9月1日即將實施的《慈善法》後,該直播平臺認為這一行為不符新法規,中止了這位媽媽的網絡求助行為。昨天,記者聯繫到平臺的的工作人員,對方表示,打算與宋慶齡基金會達成合作協議,為這位媽媽募集善款。

事件回顧:患兒媽媽直播求助

8月18日晚上,滬上一家直播平臺上出現了一個名為「我是一名白血病孩子的媽媽」的直播間,直播間裡,白血病患兒的媽媽毛小姐對網友說,自己的寶寶諾諾只有11個月大,2個月前被診斷為白血病,為了治病,已經傾盡家財,走投無路才想到上直播平臺向大夥求助。

不少網友十分同情這位年輕的母親,有人開始陸續為她用平臺貨幣刷禮物。甚至有人要毛小姐直接出示銀行卡,稱會直接打款。當晚,網友在直播間內刷了300多萬的平臺貨幣。對於這起「突發事件」,有人慷慨解囊,希望幫助患兒渡過難關,也有人質疑此事或者有假,大家的捐款不知如何監管。

記者連線:平臺派人前往核實

昨天,記者聯繫上了該直播平臺的運營方工作人員衛先生,他表示,一開始,因為考慮到不能確認此事的真實性,看到當天有很多人捐款獻禮物。暫時凍結了毛小姐的平臺貨幣。「我們對此存疑點,專程去了一次北京,到其所在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海澱分院實地探訪,核實了確有此事。」

但衛先生向多方諮詢後了解到,9月1日《慈善法》正式實施後,對網上公開勸募有限制。「之前壓根沒碰到過類似的事。」衛先生透露說,為了更好地幫助患兒和這個家庭。他主動接洽了有資質的宋慶齡基金會,雙方會籤協議,為這位白血病患兒募集善款。「我們已經確定要和基金會進行合作了,以後也許還會開展慈善活動的直播。

昨晚,記者連線了在北京為寶寶做治療的毛小姐,1993年出生的她表示,自己是河南人,老公是山東臨沂人,這次之所以要當一次「主播」實在是走投無路之舉。「寶寶是2個月前得病的。非常嚴重,保守估計要花費四五十萬。當時吃飯的錢都沒了,就到網上求助。」經過一番溝通後,毛小姐意識到,在網上直播勸募是不合法的。「我也打算通過正常的渠道獲得大家的幫助。」

專家:個人不能到平臺上勸募

記者隨後諮詢了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馬仲器。他表示,根據9月1日即將實施的《慈善法》規定,個人不能到公共平臺上勸募。需通過有資質的基金會定向捐給困難者。作為平臺首先要審查募捐主體是否有慈善組織的證書,是否具有募捐資格。「但倘若是個人之間的求助,如有困難在微信朋友圈裡發布求助消息,有人給予幫助,這屬于贈予行為,是允許的。此外,現在只有13家符合資質的網站可以發布募捐信息。」

相關焦點

  • 首次建立聯合勸募平臺
    廣州1850萬資助154家社會組織  昨日下午,第三屆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項目籤約暨聯合勸募平臺上線儀式在穗舉行。  第三屆公益創投活動,廣州投入1850萬元資助154家社會組織發起的公益慈善項目。而昨日則首次運用聯合勸募平臺為首批23個創投項目上線並接受公眾捐款,此舉是《慈善法》出臺以來,廣州在公益慈善勸募方式上的大膽創新與嘗試。
  • 「聖誕老人」降臨病房 為白血病患兒帶來歡樂時光
    西安新聞網訊 25日是聖誕節,西安金絲帶兒童關愛幫扶中心的志願者們身穿「聖誕老人」服裝,突然降臨在唐都醫院的病房,為白血病患兒送上聖誕禮物,並與他們一起摺紙、做遊戲,歡度節日。    志願者們扮作聖誕老人,戴著大白鬍子,背著禮物袋,身著一身聖誕衣,看望正在治療中的白血病患兒,用最親切溫柔的問候和聖誕禮物,換回了一張又一張癌童的笑臉。
  • 第四屆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聯合勸募平臺上線
    廣州社聯戰略合作夥伴中國扶貧基金會、支持單位騰訊公益、社會組織領域專家學者以及近200名創投主體代表出席。本屆公益創投活動將有53個創投主體及其項目上線聯合勸募平臺面向社會公開募捐。  回顧+展望,獎勵優秀項目激發參與熱情  活動伊始,現場共同回顧了第三屆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聯合勸募平臺的成效。
  • 聯合勸募一日捐 愛心大使林明禎陪你愛久久
    人美心更美的聯合勸募一日捐愛心大使林明禎,在情人節當天晚上7點,將在聯合勸募FB粉絲團,陪粉絲度過別具意義的情人節,也是聯合勸募首次舉辦的在線直播拍賣活動,希望透過公眾人物的影響力,結合網絡平臺,讓更多朋友能加入一日捐的行列
  • 閘北臨汾路街道推出滬上首個社區公益勸募平臺
    閘北臨汾路街道推出滬上首個社區公益勸募平臺 2011年4月27日 4月20日,滬上首個社區公益勸募平臺——臨汾社區企業公益勸募平臺在2011年度臨汾社區管理和公共服務項目推展會上正式成立。
  • 53個社會公益創投項目上線聯合勸募平臺
    聯合勸募平臺    二維碼莊秀英說,在公益行業「市場化」的背景下,很多社會組織更關注「效益」,搭建聯合勸募平臺初衷是希望引導社會組織以資金為導向的同時,更加注重項目的實質,通過聯合勸募平臺,讓更多好的項目能「走出去」,逐步讓社會資本回流到公益行業。
  • 日本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唐氏綜合症患兒高發白血病的致病基因
    人民網東京9月24日電 據《朝日新聞》報導,日本京都大學和弘前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了唐氏綜合症患兒高發的白血病致病基因,並稱有望找到治療方法和研發出有效的藥物。這一結果發表在22日的美國科學雜誌Nature Genetics 電子版上。
  • 貧困白血病兒童生存報告
    所有被調查家庭因為給孩子治療白血病而負債的平均金額為14萬元左右。  經濟窘迫直接影響到白血病兒童的治療效果。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白血病患兒中,只有30.81%的患兒完成了移植手術,近七成的患兒沒有完成移植手術。  而且,社會上自願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人很少,很多患兒找不到相配的類型導致病情延誤。
  • 為什麼越來越多孩子得白血病?醫生:4樣東西是「禍首」,不能留
    相信所有人都希望這僅僅只是一個噩夢,可是它確實真實的事件,而且這樣的實踐還不止個例,調查發現,最近幾年白血病患兒的人數每年都有小幅的上升,年齡主要集中在2至6歲,雖然大約70%至80%的白血病患兒通過積極配合治療可達到治癒的效果,但個中辛酸非親歷者不足道。所以,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追問為什麼?
  • 白血病患兒家屬談救命藥:曾一見藥瓶見底就會慌
    每天晚上8點,他都會從媽媽張芸手裡接過藥片,一口吞下,然後繼續看書或玩耍。有時到點了,他還會主動說該吃藥了。  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裡,他的生命都和這種名為「巰嘌呤片」的片劑緊緊拴在一起。這種藥物是包括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在內的多種白血病的「救命藥」,貫穿整個治療過程。「如果在維持期治療內停止服用這一藥物,將大大影響這些患兒的長期生存效果。」上海新華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袁曉軍說。
  • 放大愛心力量,為公益創投項目聯合勸募
    昨日,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舉辦新聞發布會,通報第四屆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聯合勸募平臺情況。公眾對這些公益項目捐贈資金,企業和騰訊將同時配捐,最高配捐資金可達兩倍。今年,53個公益創投項目加入聯合勸募平臺,將衝刺籌款500萬的目標,以更好地為老弱困難群眾服務。
  • 支付寶公益平臺聯合勸募夥伴招募
    機構入駐公益平臺太麻煩,不知道怎麼辦?快來看這裡!為讓更多的組織能夠參與網際網路公益,支付寶公益平臺公開現面向社會非公募組織進行招募啦!四川省科技扶貧基金會是經登記管理機關認定的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一直致力於推動聯合勸募工作及幫助非公募組織更好、更快、更專業的開展籌款工作及項目運營工作。2020年,基金會將協同支付寶公益為更多的社會組織提供支持。
  • 一名四歲患兒入住兒童血液病區的前前後後
    原本只是發燒,下肢疼痛,沒想到孩子竟然患上了白血病。近日,在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元院區兒童血液病區,看著又恢復了往日活潑愛動的孩子,回想起這場患病的經歷,童童(化名)的家人仍然覺得唏噓不已。4歲的童童原本是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平時愛玩愛動,甚至還有一些調皮。
  • 兒童白血病的症狀 兒童白血病應該這樣預防
    症狀二:出血據醫學調查,發現有半數以上的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出血部位遍及全身,常見於患者的口腔、皮膚、鼻腔等處,嚴重時,患兒的內臟、顱內都有出血,也往往是造成患兒的死因。症狀五:骨關節疼痛及骨骼病變患者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骨關節疼痛及骨骼病變,是兒童白血病的常見症狀。兒童白血病的原因1、接觸病毒源:白血病發生跟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病毒源有關。
  • 廣州58個項目上線聯合勸募平臺,發起858萬籌款目標
    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58個項目上線聯合勸募平臺,籌款目標逾858萬元。「雙平臺+激勵金」為募捐護航據廣州社聯秘書長焦陽介紹,2016年廣州社聯承辦第三屆公益創投活動,首次搭建了聯合勸募平臺。據統計,第三、第四屆廣州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共組織122個項目上線,籌款1002萬餘元,捐贈人次逾7.2萬人次。
  • 53個新項目上線廣州社會組織公益創投聯合勸募平臺
    53個新項目上線廣州社會組織公益創投聯合勸募平臺 2017-08-31 15:29: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廣州8月31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 白血病患兒媽媽萬字超詳細治療陪護長文:接受、面對、拿下!
    每次一到這裡,我就又會在心裡默念幾遍:接受,面對,拿下。加油!住在病房裡我接觸了不少的患兒和家屬,聽到了不少他們的擔心、糾結和焦慮。有時候比較下來我自己感覺我學習了解和掌握的信息會比較多,所以會經常和他們說,既然選擇這家醫院治療,就要相信這裡的醫生和護士,堅持正規系統的治療。
  • 兒童白血病 無須談之色變
    女孩的媽媽李女士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希望家長們對該病有進一步了解,她的女兒初期關節疼痛無法走路,多次去醫院骨科就診,最終卻發現是白血病引起。兒童白血病目前的診療情況如何?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海南省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董秀娟。
  • 為什麼得「白血病」的孩子越來越多?家裡這些東西要扔,不能留
    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感覺,現在科技是越來越發達,人們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可結果是孩子的身體反而越來越不行。就說「白血病」吧,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差不多400萬左右的「白血病」患者,其中15歲以下的佔33%,並且每年新增1.5萬人,尤其是近些年,新增人數呈現出上升狀態,是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人看到某孩子患「白血病」,不再像當初那樣同情,人心沒變,只是習慣了而已。家裡這些東西不能留家裡有含有這些因素的物品,兒科醫生建議,一定要扔。
  • 「聯合勸募」在美國 - 公益時報數字報刊平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聯合勸募」模式雖然最初起源於英國,但在19至20世紀的美國得到了全面的發展,這與美國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慈善精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聯合勸募」傳播至美國的時候正值100多年前的工業化社會初期,財富急速積累,貧富分化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