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挖出巨型黑船蛆 黑船蛆是什麼?揭秘黑船蛆背後的故事

2021-01-08 沃遊網

  原標題:菲律賓挖出巨型黑船蛆:長一米五 靠細菌餵食

  早在18世紀,人們就在海中發現過一些象鼻狀的巨大空殼。根據這些空殼的大小判斷,原本生活在裡面的動物應該有驚人的一米多長。目前還有一些空殼的標本存於世上,但長期以來,人們對這種神秘的生物一無所知。

  當地時間4月17日,一個國際團隊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的文章宣布他們找到了5個活體樣本,並進行了解剖分析。當科研人員破開巨大的管狀白堊殼,裡面的"居民"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一條1.52米長、5釐米寬的黑色船蛆!

  美國東北大學海洋基因遺產中心的Daniel Distel說:"即使對它們一無所知,你看到它們的時候也很難不被驚到。"

  Daniel Distel和他的同事們在2010年得到了一條重要線索:一個菲律賓電視臺在製作紀錄片時,拍到一個土著疑似為了藥用價值食用了一條船蛆。Daniel Distel為此激動不已,"我找它們找了20年了,對我來說亦師亦友的Ruth Turner找它們找了一輩子!(Ruth Turner是美國海洋動物學和軟體動物學領路人、船蛆領域專家,2000年逝世)"

  這個紀錄片裡偶然拍到的畫面令一個國際團隊展開了聯合大搜尋。菲律賓當地的研究者曾於2010年和2011年兩次出海考察。在第二次考察中,他們成功在菲律賓東南部棉蘭老島(Mindanao)附近3米下的海泥中挖出了5個活體樣本,並送往菲律賓大學進行解剖分析。

  世界上最長的雙殼類軟體動物

  這種巨型船蛆學名叫做Kuphus polythalamia,是世界上最長的雙殼類軟體動物,也是該屬中已知的唯一現存物種。生活中常見的雙殼類動物,像蛤蜊、牡蠣、扇貝等,體型都比較小。

  之所以在發現活體樣本幾年後才發表論文,是因為Distel團隊對這個新物種進行了包括染色體測序在內的全方位研究,並首次發現了一種硫氧化菌共生現象。

  此前,因為發現Kuphus生物學構造十分簡單,科學家們懷疑它是最古老的一種船蛆,但這次研究卻證明,Kuphus並非船蛆裡的"老祖宗",而是船蛆家族中新的一員。

  Distel介紹道,"它(Kuphus)是由那種吃浮木的船蛆進化而來的。它在解剖結構上的簡單性是為了適應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生活在臭雞蛋氣味中

  船蛆一般都會在海面浮木上鑽孔取食,這也是船蛆得名的原因。這種巨型船蛆卻另闢蹊徑,通過自己分泌形成的白堊管殼向下鑽孔,把自己"種"進富含腐殖質和有毒氣體的海底汙泥中。值得注意的是,發現它們的這片環礁湖曾是一塊囤積木材的場地。

  通過對消化道的解剖分析,科學家們發現這種巨型船蛆幾乎不會進食也不會排洩。那麼,它們是如何在幾乎封閉的殼體內生存的呢?科學家們在電子顯微鏡下發現,巨型船蛆的腮上寄居著提供養分的細菌。由於過度依賴細菌提供的能量,巨型船蛆體內的消化器官幾乎完全退化,可以說已經放棄自己進食。

  許多雙殼類軟體動物都與細菌存在共生關係。細菌釋放出泥裡的硫化氫,這讓船蛆的生活環境充滿了獨特的臭雞蛋氣味。這些硫化氫是細菌的能量來源。在此基礎上,細菌製造出有機物,供宿主船蛆維持生命。

  科學家們認為,研究船蛆是如何從吃浮木演化到與硫細菌共生是十分重要的。在陽光照不到的深海底,有許多管狀蠕蟲和蚌類就是靠海底熱泉附近的硫化氫生存的。巨型船蛆能幫助人類理解那些生物在深海底的演化過程。

相關焦點

  • 菲律賓挖出巨型黑船蛆:長一米五,靠細菌餵食
    菲律賓挖出巨型黑船蛆:長一米五,靠細菌餵食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虞涵棋 王盈穎 2017-04-18 21:29 來源:澎湃新聞
  • 菲律賓挖出1米5的巨型黑船蛆
    菲律賓挖出1米5的巨型黑船蛆 當科研人員破開巨大的管狀白堊殼,裡面的「居民」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一條1.52米長、5釐米寬的黑色船蛆!
  • 菲律賓挖出巨型黑船蛆 竟是世界上最長雙殼類軟體動物?
    (Ruth Turner是美國海洋動物學和軟體動物學領路人、船蛆領域專家,2000年逝世)」這個紀錄片裡偶然拍到的畫面令一個國際團隊展開了聯合大搜尋。菲律賓當地的研究者曾於2010年和2011年兩次出海考察。在第二次考察中,他們成功在菲律賓東南部棉蘭老島(Mindanao)附近3米下的海泥中挖出了5個活體樣本,並送往菲律賓大學進行解剖分析。
  • 菲律賓驚現黑色巨型船蛆 全身漆黑長度達1.55米(圖)
    參考消息網4月19日報導 外媒稱,在菲律賓,科學家首次發現罕見的巨型活船蛆。據BBC中文網4月18日報導,這一隻生物長度可達1.55米,直徑達6釐米,它的具體信息被發表在了一本美國科學期刊上。這條巨型船蛆一直生活在一個硬殼內,頭部朝下伸進泥土裡,在泥土中尋找食物。
  • 菲律賓驚現黑色巨型船蛆全身漆黑長度達1.55米圖
    參考消息網4月19日報導外媒稱,在菲律賓,科學家首次發現罕見的巨型活船蛆。據BBC中文網4月18日報導,這一隻生物長度可達1.55米,直徑達6釐米,它的具體信息被發表在了一本美國科學期刊上。這條巨型船蛆一直生活在一個硬殼內,頭部朝下伸進泥土裡,在泥土中尋找食物。
  • 來菲律賓旅遊,發現200一斤的船蛆竟有人吃,比手臂還粗壯!
    ,是菲律賓的一種奇特的美食,菲律賓船蛆又叫樹蟲,是生長在樹木中間的一種軟體生物,在熱帶雨林當中,菲律賓人找到那些爛掉的木頭,將其斬斷,會發現裡面藏著一根根船蛆,當地人認為這種食物非常的好吃,而且的特別的滋補,還可以生吃和蘸醬吃。
  • 菲律賓發現一新品種船蛆,專啃石頭超恐怖,小心遇到了趕緊先自保
    相信非常多的人看到蛆這個字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恐懼,小編也是這樣子的,因為大家感覺就是動物屍體裡面腐敗產生的那一種細菌,或者是在木頭裡面以木材為食的船蛆。看到這種生物恨不得趕緊跑遠了,但是下面這一種蛆,它卻跟平常的蛆不一樣,它們不吃木材卻反而啃食石頭,究竟是什麼情況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 科學網—巨型船蛆的兇猛「愛情」
    巨型羽狀船蛆用虹吸管爭奪交配機會。圖片來源:Dr Reuben Shipway 本報訊 研究人員拍攝到了船蛆(一種軟體動物)雜技般的交配行為視頻。船蛆是一種以船隻、碼頭和浮木為家的軟體動物,它們一生都在周圍的木頭上鑽洞,並以此為食。
  • 科學家發現「外星人」:會吃硫磺的巨型船蛆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們在菲律賓海灣發現了一種會吃硫磺的巨型船蛆。 這種生物超過五英尺長(1.52米)和兩英寸(5釐米)寬,被稱為Kuphus polythalamia。這些生物是雙殼類海生軟體動物中體長最長的成員,它們看起來就像是巨大的「黑色外星人」。此前這種生物從未在科學文獻上出現過。
  • 菲律賓發現巨蛆新物種:黑大粗長黏糊糊 能吃硫磺
    摘要: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科學家在菲律賓正式確認了一種新的、巨型的「船蛆(shipworm)」。美國東北大學的教授,也是研究團隊隊長的丹尼爾(Daniel Distel)博士,親手將巨蛆從象牙狀的殼裡取出來。
  • 看了做噩夢:這種巨型生物也太恐怖了
    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來自美國東北大學、猶他大學、卓克索大學、菲律賓大學和菲律賓蘇丹庫達拉省立大學。他們希望這項工作不僅能記錄菲律賓的生物多樣性,也能進一步增強菲律賓本土的研究實力。論文共同作者馬戈·海古德(Margo Haygood)表示,此次研究顯示了合作的力量,也再一次表明即使是在21世紀,我們對地球上的生命仍然有太多需要了解的地方。
  • 菲海域現1.55米船蛆 專家稱「罕見且神秘」
    科學家最近在菲律賓海域發現了1.55米長、6釐米粗的船蛆,如此巨大的此類活體生物尚屬首次發現。  船蛆雖然長得像蠕蟲,其實是一種雙殼類軟體動物,與牡蠣或蛤屬同一類生物,有已退化的雙殼。它們大部分時間頭朝下插在淤泥中並以此為食,有時也會用雙殼在木頭上鑽孔,尤其喜歡船隻和碼頭浸在水下的木材,因此得名船蛆或鑿船蟲。  美國、菲律賓和法國等多國科學家在菲律賓棉蘭老海採集了5條巨型船蛆的活體樣本。他們在《全國科學院院報》發表研究報告,稱這種巨型船蛆是一種「罕見且神秘的物種」。
  • 實拍泰國人生吃船蛆!看著就噁心,關鍵這東西居然還能賣錢!
    ▼這道「船蛆湯」雖然看起來不太起眼,但是卻非常好吃;據吃過的人透露,船蛆的口感吃起來就像是蛤蠣,滋味鮮美。▼其實當地人更喜歡直接生吃,並相信這樣對身體非常滋補。但是如果你看到牠的捕撈過程可能會嚇到沒有食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