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挖出巨型黑船蛆 竟是世界上最長雙殼類軟體動物?

2021-01-08 北晚新視覺網

早在18世紀,人們就在海中發現過一些象鼻狀的巨大空殼。根據這些空殼的大小判斷,原本生活在裡面的動物應該有驚人的一米多長。目前還有一些空殼的標本存於世上,但長期以來,人們對這種神秘的生物一無所知。

當地時間4月17日,一個國際團隊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的文章宣布他們找到了5個活體樣本,並進行了解剖分析。當科研人員破開巨大的管狀白堊殼,裡面的「居民」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一條1.52米長、5釐米寬的黑色船蛆!

美國東北大學海洋基因遺產中心的Daniel Distel說:「即使對它們一無所知,你看到它們的時候也很難不被驚到。」

Daniel Distel和他的同事們在2010年得到了一條重要線索:一個菲律賓電視臺在製作紀錄片時,拍到一個土著疑似為了藥用價值食用了一條船蛆。Daniel Distel為此激動不已,「我找它們找了20年了,對我來說亦師亦友的Ruth Turner找它們找了一輩子!(Ruth Turner是美國海洋動物學和軟體動物學領路人、船蛆領域專家,2000年逝世)」

這個紀錄片裡偶然拍到的畫面令一個國際團隊展開了聯合大搜尋。菲律賓當地的研究者曾於2010年和2011年兩次出海考察。在第二次考察中,他們成功在菲律賓東南部棉蘭老島(Mindanao)附近3米下的海泥中挖出了5個活體樣本,並送往菲律賓大學進行解剖分析。

世界上最長的雙殼類軟體動物

這種巨型船蛆學名叫做Kuphus polythalamia,是世界上最長的雙殼類軟體動物,也是該屬中已知的唯一現存的種。生活中常見的雙殼類動物,像蛤蜊、牡蠣、扇貝等,體型都比較小。

之所以在發現活體樣本幾年後才發表論文,是因為Distel團隊對這個新物種進行了包括染色體測序在內的全方位研究,並首次發現了一種硫氧化菌共生現象。

此前,因為發現Kuphus生物學構造十分簡單,科學家們懷疑它是最古老的一種船蛆,但這次研究卻證明,Kuphus並非船蛆裡的「老祖宗」,而是船蛆家族中新的一員。

Distel介紹道,「它(Kuphus)是由那種吃浮木的船蛆進化而來的。它在解剖結構上的簡單性是為了適應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生活在臭雞蛋氣味中

船蛆一般都會在海面浮木上鑽孔取食,這也是船蛆得名的原因。這種巨型船蛆卻另闢蹊徑,通過自己分泌形成的白堊管殼向下鑽孔,把自己「種」進富含腐殖質和有毒氣體的海底汙泥中。值得注意的是,發現它們的這片環礁湖曾是一塊囤積木材的場地。

通過對消化道的解剖分析,科學家們發現這種巨型船蛆幾乎不會進食也不會排洩。那麼,它們是如何在幾乎封閉的殼體內生存的呢?科學家們在電子顯微鏡下發現,巨型船蛆的腮上寄居著提供養分的細菌。由於過度依賴細菌提供的能量,巨型船蛆體內的消化器官幾乎完全退化,可以說已經放棄自己進食。

許多雙殼類軟體動物都與細菌存在共生關係。細菌釋放出泥裡的硫化氫,這讓船蛆的生活環境充滿了獨特的臭雞蛋氣味。這些硫化氫是細菌的能量來源。在此基礎上,細菌製造出有機物,供宿主船蛆維持生命。

科學家們認為,研究船蛆是如何從吃浮木演化到與硫細菌共生是十分重要的。在陽光照不到的深海底,有許多管狀蠕蟲和蚌類就是靠海底熱泉附近的硫化氫生存的。巨型船蛆能幫助人類理解那些生物在深海底的演化過程。(來源:澎湃新聞網)

相關新聞寢室養萬餘只昆蟲 與蟲子打交道竟然修煉成「學霸」

蝗蟲、天牛、蝴蝶、蛾子、鍬甲、甲殼蟲……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工程專業大四學生趙宇晨,是學校赫赫有名的「蟲痴」。今日,他又在QQ空間發布自己飼養的昆蟲的「賣萌照」,再次惹得大批粉絲圍觀點讚。

記者了解到,在大學近四年的時間裡,趙宇晨前後飼養的昆蟲「寵物」達萬餘只,近千名昆蟲愛好者被他「圈粉」。

寢室養萬餘只蟲子撰寫厚厚的養殖筆記

走進趙宇晨的寢室,不大的書桌上擺放了各式各樣稀奇的玩意,趙宇晨指著「小綠豬」模樣的蟲子介紹說,這是柑橘鳳蝶幼蟲。「柑橘鳳蝶應該是能聽懂某些音節,每次一說『bu』這個音,立馬就把臭角都伸出來,像是受驚嚇了一般,特別有意思。」一說到昆蟲,趙宇晨便滔滔不絕。

趙宇晨打小就對昆蟲特別感興趣,初中時,他就常常捉昆蟲悄悄帶回家「圈養」,以方便觀察它們的生長過程。由於忌憚父母,只能「偷偷摸摸」,後來上了高中,學業任務重,也就「有賊心沒賊膽」。正是因為對昆蟲強烈的熱愛,他選擇了生物專業。

上大學後,趙宇晨「像掙脫牢籠的小鳥一樣」,一有時間就泡在學校山坡、樹叢、湖畔等處,尋找各種小蟲子,觀察它們的生長過程。遇到感興趣的「小傢伙」,他就小心翼翼地將昆蟲卵或稀有昆蟲從樹葉上、池水邊、泥土裡……帶回宿舍。趙宇晨查閱大量資料,還模擬外界生長條件,給昆蟲們在寢室裡建造生長室、蛹化室,幫助「小寵物」們成長。

趙宇晨介紹說,待到「小寵物」由蟲卵長成成蟲後,大多數昆蟲都被放回了大自然。「任何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也有一些昆蟲在飼養過程中意外死亡,傷心不已的趙宇晨就利用自己的專業所長,將它們製作成了動物標本。

「有的昆蟲一生非常短暫,但並不影響它們的生命絢麗綻放。」為了留住昆蟲們的美麗瞬間,趙宇晨還撰寫繪製了厚厚的一本養殖筆記,有15cm厚,主要記錄昆蟲的生長過程、不同階段的形態變化、轉齡動作描述、孵化時間、蛹化時間等。還在QQ空間等網絡平臺上發布相關日誌和圖片近萬張,詳細記錄每一種昆蟲的生長過程並配上精美圖片。

近四年來,他養了萬餘只昆蟲,涉及鞘翅目、雙翅目、半翅目、鱗翅目、膜翅目、蜻蜓目、螳螂目、直翅目8大目,鍬甲科、金龜科、布甲科等21科。「我曾在網上購買了一公斤黃粉蟲幼蟲回來飼養,這就有大約5000隻呢。」他說。

大冬天到林子裡抓蟲為「緣扁角肖葉甲」找了兩年

養昆蟲的過程中,也有不少難忘的趣事。

2014年冬天,趙宇晨和同學郭小強一起在校園內找昆蟲,苦苦尋覓不到,偶然遇見一個腐爛的楊樹樹根,大約一兩米長、25釐米粗。「我懷疑裡面有蟲子,就跟郭小強一起把他抬進了宿舍。」經過層層削剝,他們終於在裡面發現了五六隻鍬甲蟲。

從大一開始,趙宇晨就想養一種叫做綠緣扁角肖葉甲的昆蟲。入校後的兩年多裡,他尋覓了校園的各個角落都沒有遇到。後來在去馬鞍山森林公園遊玩時找到了。「後來研究清楚了,校園裡缺少這種蟲子生長的土壤。」他說。

該校《動物學》課程老師馮小婷博士提到趙宇晨讚不絕口,「他是個很好學的學生,每次課前課後都會纏著我問問題,跟我交流飼養昆蟲的心得。專業素質很不錯,期末考試中,他這門課程考了95分。」

記者了解到,目前趙宇晨正在積極準備考研,每天7點鐘就到圖書館報到,到晚上9點半才返回宿舍休息。如此忙碌的他仍沒有放棄養昆蟲的愛好,宿舍裡仍養著幾隻柑橘鳳蝶蛹和若干黃粉蟲。他透露說,自己準備考中科院鞘翅目形態學專業的研究生。

寢室室友加入養蟲隊伍膽小女生成了「昆蝴蝶」

「趙宇晨一心撲在蟲子上,跟著了魔似得,平時就愛鼓搗這些『小寵物』。」受趙宇晨的影響,張壯等三位室友也加入其中,幫趙宇晨「哺育」他帶回寢室的昆蟲們,「我們宿舍都快成蟲子樂園了。時常有同學慕名前來『參觀』,大家一起切磋,學習到很多昆蟲知識。」

趙宇晨的同學韓舒靜是個懼怕軟體動物和小蟲子的膽小女生,因為漂亮的蝴蝶標本而走進昆蟲的世界,在趙宇晨鼓勵和帶動下,韓舒靜也成為了「蝴蝶萬事通」,她先後飼養了上百隻蝴蝶。「從卵到蝴蝶羽化,大概需要一個月,一天要照料三次,我跟它們的感情日益加深,原本想拿來做標本的,最後都捨不得,放飛了。」

趙宇晨的好哥們劉凱文和周濤在耳濡目染下,也成了「昆蟲通」。「不僅學起《動物學》等專業課程來輕輕鬆鬆,而且還鍛鍊了我們的觀察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對於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也會觸類旁通。」劉凱文笑著說,因為天天與昆蟲打交道,自己竟然修煉成了「學霸」。(來源:楚天都市報)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相關焦點

  • 菲律賓挖出巨型黑船蛆 黑船蛆是什麼?揭秘黑船蛆背後的故事
    原標題:菲律賓挖出巨型黑船蛆:長一米五 靠細菌餵食   早在18世紀,人們就在海中發現過一些象鼻狀的巨大空殼。根據這些空殼的大小判斷,原本生活在裡面的動物應該有驚人的一米多長。(Ruth Turner是美國海洋動物學和軟體動物學領路人、船蛆領域專家,2000年逝世)"   這個紀錄片裡偶然拍到的畫面令一個國際團隊展開了聯合大搜尋。菲律賓當地的研究者曾於2010年和2011年兩次出海考察。在第二次考察中,他們成功在菲律賓東南部棉蘭老島(Mindanao)附近3米下的海泥中挖出了5個活體樣本,並送往菲律賓大學進行解剖分析。
  • 菲律賓挖出巨型黑船蛆:長一米五,靠細菌餵食
    菲律賓挖出巨型黑船蛆:長一米五,靠細菌餵食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虞涵棋 王盈穎 2017-04-18 21:29 來源:澎湃新聞
  • 菲律賓挖出1米5的巨型黑船蛆
    菲律賓挖出1米5的巨型黑船蛆 當科研人員破開巨大的管狀白堊殼,裡面的「居民」露出了廬山真面目:一條1.52米長、5釐米寬的黑色船蛆!
  • 菲律賓驚現黑色巨型船蛆 全身漆黑長度達1.55米(圖)
    參考消息網4月19日報導 外媒稱,在菲律賓,科學家首次發現罕見的巨型活船蛆。據BBC中文網4月18日報導,這一隻生物長度可達1.55米,直徑達6釐米,它的具體信息被發表在了一本美國科學期刊上。這條巨型船蛆一直生活在一個硬殼內,頭部朝下伸進泥土裡,在泥土中尋找食物。
  • 菲律賓驚現黑色巨型船蛆全身漆黑長度達1.55米圖
    參考消息網4月19日報導外媒稱,在菲律賓,科學家首次發現罕見的巨型活船蛆。據BBC中文網4月18日報導,這一隻生物長度可達1.55米,直徑達6釐米,它的具體信息被發表在了一本美國科學期刊上。這條巨型船蛆一直生活在一個硬殼內,頭部朝下伸進泥土裡,在泥土中尋找食物。
  • 來菲律賓旅遊,發現200一斤的船蛆竟有人吃,比手臂還粗壯!
    ,高溫多雨,全年都可以去旅行,菲律賓也是一個爭議比較多的國家,因為提起菲律賓,大家都會想到菲律賓的貧窮,政治和不安,但是只要你踏上這片土地,你會發現這個地方的人民都是非常的淳樸,這個地方的碧海藍天也是非常的令人嚮往。
  • 菲律賓發現一新品種船蛆,專啃石頭超恐怖,小心遇到了趕緊先自保
    相信非常多的人看到蛆這個字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恐懼,小編也是這樣子的,因為大家感覺就是動物屍體裡面腐敗產生的那一種細菌,或者是在木頭裡面以木材為食的船蛆。看到這種生物恨不得趕緊跑遠了,但是下面這一種蛆,它卻跟平常的蛆不一樣,它們不吃木材卻反而啃食石頭,究竟是什麼情況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 科學家發現「外星人」:會吃硫磺的巨型船蛆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們在菲律賓海灣發現了一種會吃硫磺的巨型船蛆。 這種生物超過五英尺長(1.52米)和兩英寸(5釐米)寬,被稱為Kuphus polythalamia。這些生物是雙殼類海生軟體動物中體長最長的成員,它們看起來就像是巨大的「黑色外星人」。此前這種生物從未在科學文獻上出現過。
  • 科學網—巨型船蛆的兇猛「愛情」
    巨型羽狀船蛆用虹吸管爭奪交配機會。圖片來源:Dr Reuben Shipway 本報訊 研究人員拍攝到了船蛆(一種軟體動物)雜技般的交配行為視頻。船蛆是一種以船隻、碼頭和浮木為家的軟體動物,它們一生都在周圍的木頭上鑽洞,並以此為食。
  • 看了做噩夢:這種巨型生物也太恐怖了
    這種「重新被發現」的動物被稱為巨型船蛆,生活在長管狀的硬殼中,頭部朝下在海邊潟湖的泥土中覓食。近日,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首次對這種動物的活體進行了研究。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來自美國東北大學、猶他大學、卓克索大學、菲律賓大學和菲律賓蘇丹庫達拉省立大學。他們希望這項工作不僅能記錄菲律賓的生物多樣性,也能進一步增強菲律賓本土的研究實力。論文共同作者馬戈·海古德(Margo Haygood)表示,此次研究顯示了合作的力量,也再一次表明即使是在21世紀,我們對地球上的生命仍然有太多需要了解的地方。
  • 菲律賓發現巨蛆新物種:黑大粗長黏糊糊 能吃硫磺
    摘要: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科學家在菲律賓正式確認了一種新的、巨型的「船蛆(shipworm)」。美國東北大學的教授,也是研究團隊隊長的丹尼爾(Daniel Distel)博士,親手將巨蛆從象牙狀的殼裡取出來。
  • 最長的軟體動物-巨型槍烏賊
    世界上最長的軟體動物是巨型槍烏賊槍烏賊也叫魷魚,生活在離岸不遠的海區,頭和身體都很狹長,軀幹未端尖尖的,形狀像標槍的槍頭,所以取名槍烏賊。已知最大的槍烏賊有17米長,觸手長13米,是最長的軟體動物。巨型槍烏賊(巨型魷魚)是世界最大無脊椎動物 即傳說中海怪,擁有動物界最大眼.
  • 中國發現世界最長昆蟲巨型竹節蟲 獲金氏世界紀錄證書
    證書上寫道:「最長的昆蟲是一種竹節蟲(中國巨竹節蟲),腿完全伸展測量為640毫米,由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在中國四川省成都市飼養,在2017年8月公布。」這是繼世界最大水生昆蟲之後,中國昆蟲獲得的第二個金氏世界紀錄。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我國特有的,尺度超越了人們想像的全新物種,它的存在充滿神秘。
  • 世界上最大的十大巨型蜘蛛,最長可達30釐米
    全球各地分布著許多品種的蜘蛛,那麼,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巨型蜘蛛嗎?下面帶你們來認識一下世界上最大的十大巨型蜘蛛,亞馬遜巨人食鳥蛛最長可達30釐米,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你知道嗎,在世界十大巨型蜘蛛中,排第一的亞馬遜巨人食鳥蛛,是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最大的蜘蛛,亞馬遜巨人食鳥蛛光是腿部的長度就能達到28釐米,壽命也因此性別有所差異,雌性壽命大約在20年左右,雄性在成蟲之後只有3-6年的壽命。2、紫樹食鳥蛛
  • 世界上超級巨型動物大盤點 印尼捕獲世界上最大的蛇長15米
    世界上超級巨型動物大盤點 印尼捕獲世界上最大的蛇長15米時間:2015-12-08 17:52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上超級巨型動物大盤點 世界十大恐怖巨型動物盤點,太嚇人了!
  • 世界上最大的鷹異常兇殘,豬狗猴子都吃,因稀少成為菲律賓國鳥!
    導語:世界上最大的鷹異常兇殘,豬狗猴子都吃,因稀少成為菲律賓國鳥!尋找世界多樣文化,歡迎來到何途視咖。眾所周知,鷹在鳥類中是一種「暴君」,兇殘中透露著一些狡詐,甚至獵人有時候都不是它們的對手。你聽說過有種名為食猿雕的鷹嗎?
  • 世界上動物壽命最長的和最短的
    世界上壽命最長的動物----黑色珊瑚壽命最長的動物----黑色珊瑚黑角珊瑚是六放珊瑚亞綱之黑珊瑚目(Antipatharia)下的珊瑚,一般稱為黑珊瑚(black coral),其橫膈膜不成對,數目不定,單體或群體,外胚層能分泌幾丁質骨釉,體壁能分泌膠狀物,將周圍泥沙膠結成管狀物,稱為護鞘,可保存為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