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上的棕頭鷗

2020-11-13 千龍在淵

青海湖上有很多不同種類的鳥兒棲息,我六月中旬到青海湖時,天氣還有一點冷,還下起了小雨。在小雨中行走了十幾分鐘來到青海湖畔,灰濛濛的感覺,沒有想像中藍色青海湖的概念。



倒是湖中的成群的鷗鳥吸引了我,褐色的頭顱,紅色的嘴,查了一下手機,這種鷗叫棕頭鷗,在青海湖及西藏中部繁殖,也繁殖於內蒙古西部的鄂爾多斯高原。遷徙時見於中國北部及西南部,有些鳥在雲南西部並偶爾在香港越冬。





這些棕頭鷗早已不懼怕遊人,成群的在湖邊的礁石上嬉戲,時而飛翔時而落下來,有遊人將麵包屑和饅頭屑丟給它們,這些鳥兒就蜂擁而至開始爭奪。中國很多景區沒有規定,不準遊人餵食野生動物。在美國,所有的國家公園都明文規定,不準遊人餵食野生動物。有一年,我去美國加州的死亡谷,看到一隻瘦弱的野狼,蹲在路邊,眼巴巴望著遊人的汽車,渴望遊人給它食物,但沒有遊人給它。野生動物長期依賴遊人餵養,就會喪失在大自然生存的能力,所以,管理單位嚴謹遊人給野生動物餵食。





一隻肥大的棕頭鷗騎在一隻小母鷗的身上強行交配,旁觀真有一種惡霸流氓欺負女人的感覺。



除了這群棕頭鷗,六月的青海湖真的沒有什麼可看的,灰濛濛的湖面,卻有幾分蒼茫。



相關焦點

  • 青海湖鳥島關停兩年實現「人去鳥來」
    5月29日,青海湖鳥島區域內的鸕鷀正在築巢。日,記者探訪關停2年有餘的青海湖鳥島區域,正值鳥類繁殖期,據悉今年共有4000餘只水鳥在此築巢。在青海湖繁殖的棕頭鷗、斑頭雁、鸕鷀佔全球繁殖總量的60%。青海湖鳥島區域內數千隻斑頭雁在湖邊築巢。(中新社記者 李江寧 攝)
  • 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水鳥達16.2萬餘只
    新華網西寧10月29日電(汪曉青)記者從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了解到,10月22日至27日,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內開展入冬野生水鳥巡護監測工作,共監測到水鳥32種16.2萬餘只,較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6%。
  • 青海湖鴴鷸類水鳥增加至千餘只 同比增長四倍左右
    7月7日,記者從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隨著青海湖區域生態明顯向好,1300餘只來自東南亞、澳大利亞的鴴鷸類水鳥停留在青海湖繁衍生息,與去年同期相比,數量增加四倍左右。  6月25日至7月5日,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開展了青海湖水鳥繁殖期資源監測和普氏原羚繁殖前期種群調查工作。
  • 青海湖首次發現灰頸鵐 鳥種記錄增加至223種
    記者從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在最新一次水鳥監測中,我省首次在仙女灣溼地發現灰頸鵐,截至目前,青海湖鳥種記錄增加至223種,水鳥的總量比去年同期增加四千餘只、種類增加8種。  今年6月開展的青海湖水鳥監測中,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監測人員在仙女灣溼地發現一隻中等體型、頭部清灰色、下體偏粉色的鳥類。
  • 青海湖「捕魚達人」,捕來湟魚放地上曬,吃不完的魚存在喉裡
    在中國,青海湖是候鳥繁殖數量最多、種群也最為集中的地方。青海湖的鳥島棲息了數以萬計的候鳥,海西皮島上主要的鳥是普通鸕鷀,所以這裡又被稱為鸕鷀島。普通鸕鷀與斑頭雁、棕頭鷗、魚鷗等多種鳥類在青海湖繁殖,有的在空中飛翔,有的在碧波上嬉戲,有的在水岸邊休憩,形成了一道和諧的自然生態景觀。
  • 青海湖,再次與你相遇
    1/說說這次旅行 那一年,我們轉山轉水,一路西行從甘南夏河,到冬日的青海湖,終點是拉薩。那一年,我們穿越冰天雪地的青海湖零下18°,冬日裡你別樣的美。這一次,我又重返青海湖在塔頂陽光撿了兩個驢友只為再次與你相遇在油菜花開的季節遇見最美的你。
  • 守護青海湖湟魚重生的力量
    今年恰逢青海湖第五次封湖育魚的最後一年,記者來到青海湖畔,走訪執法管理部門和科研機構,與民間救護隊深入交流,探尋這些讓青海湖湟魚重生的力量。1 「救命魚」處境岌岌可危提起湟魚,青海人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因為歷史上它曾拯救過無數人的生命。
  • 青海湖湟魚又有好消息了!
    12月2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獲悉,截至目前,青海湖裸鯉資源量達9.3萬噸,比去年的8.8萬噸增加了0.5萬噸,增長了5.6%。青海湖裸鯉蘊藏量較保護初期增長了35倍。根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監測數據,今年青海湖裸鯉蘊藏總量達到9.3萬噸,總量約為保護初期的35倍,自開展人工增殖放流工作以來,我省已增殖放流青海湖裸鯉14062萬尾。給裸鯉一個安全生長環境青海湖裸鯉俗稱「湟魚」,經過千萬年的生存演變,成為一種體長側扁、無須無鱗的鯉魚。
  • 青海湖荒漠貓吸粉上億
    它就是青海湖區域首次被拍攝到的荒漠貓。荒漠貓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是中國特有的貓科動物,由於活動隱秘、種群數量較少,記錄有限,被譽為全世界最神秘的貓科動物之一。記者了解到,近日,海晏縣漁政管理局工作人員在轄區發現一隻神秘的貓科動物,工作人員用相機記錄拍攝後經專家確定這是一隻神秘的荒漠貓。消息一經發出,就被大量轉發,並登上新浪微博熱搜。
  • 小濱鷸刷新青海湖鳥類新記錄
    仙女灣位於青海湖北岸,是青海湖重要的溼地,天鵝的家園,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仙女灣生態價值巨大,每年秋冬季節,成群的大天鵝再次展示曼妙的身姿,每年在青海湖遷徙停留的候鳥有92種、超過20萬隻,是我國境內候鳥繁殖數量最多、種群最為集中的繁殖地。
  • 逆流而上的生命之旅——青海湖湟魚洄遊全記錄
    新華社西寧6月27日電(記者馬千裡 張濤 李亞光)眼下,在中國最大內陸鹹水湖——青海湖,作為維繫「水-鳥-魚」共生生態系統的特有魚種,湟魚正逆流而上進入到淡水河產卵,出現「半河清水半河魚」的奇觀。湟魚將如何逆流而上?人們保護它付出哪些努力?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
  • 青海湖:普氏原羚的家園
    作為普氏原羚的故鄉,我們拯救的步伐也從來沒有停止過。經過幾年努力,如今青海湖東部、東北部和西北部都成立了中華對角羚保護站,有專人日夜守望著這一珍稀物種。限牧、禁牧工程的實施,網圍欄的拆除,恢復了普氏原羚種群間交流的生境通道,減少了它們採食和躲避敵害時可能遇到的傷害。
  • 青海湖現「龍吸水」奇特景觀
    青海湖現5) "← →"翻頁 10月20日9時50分,青海湖海心山北側出現
  • 青海湖鳥島——人與自然的美麗邂逅
    雪域青海湖,蔚藍空靈。有人說,青海湖,就像中國的萬裡長城,只不過這「城牆」是由湖水匯制,宛如一匹無邊無際的藍色錦緞,藍得純淨、藍得醉人。在這水平如鏡的青海湖上,有一座美麗的鳥島。這兒地勢平坦,氣候溫和,三面繞水,環境幽靜,水草茂盛,魚類繁多,是鳥類繁衍生息的天然場所,因島上棲息數以十萬計的候鳥而得名。
  • 內陸最大鹹水湖,青海湖只有一種魚,算是海鮮嗎?
    中國內陸最大的湖泊,眾所周知是青海湖,而且這是一個鹹水湖,加上面積廣大,說是一個小型海也不為過,在古代認知不深的時候,青海湖就被認為是「西海」。關於青海湖,很多人更熟悉的是青海湖水怪,很少關注多青海湖的魚。現在叫你說出青海湖的一種魚,很多人說不出來。
  • 小濱鷸光臨 青海湖鳥類種數新增至225種
    小濱鷸現身青海湖(央廣網發 青海湖景區管理局提供)  央廣網西寧9月11日消息(記者張雷)青海湖景區管理局昨天發布:青海湖再添鳥類新記錄——小濱鷸,這是繼今年5月份青海湖增添草鷺後又增加的一個新的鳥類種數
  • 青海警方查獲100餘公斤青海湖「湟魚」
    新華社西寧11月28日電(記者周喆、沐鐵城)記者從青海湖自然保護區水上公安局獲悉,該局近期查獲一輛非法運輸青海湖湟魚的嫌疑車輛,涉案湟魚100餘公斤。日前,青海湖自然保護區水上公安局確定線索,11月26日有人非法運輸青海湖湟魚。
  • 青海湖鳥類種數達225種 與湖域面積增長有關
    8月18日,青海湖北岸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仙女灣溼地,在此棲息的紅嘴鷗在嬉戲。19日,記者從海北州委宣傳部了解到,每年在青海湖遷徙停留的候鳥有92種、超過20萬隻,是中國境內候鳥繁殖數量最多、種群最為集中的繁殖地。 中新社記者 李雋 攝  青海湖地處東亞—澳大利亞和中亞—印度兩條國際水鳥遷徙路徑的交匯點,是國際候鳥遷徙的重要節點和停歇地,每年在青海湖遷徙停留的水鳥約有20餘萬隻。
  • 冬季青海湖如藍寶石,網友:流連忘返不思歸
    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冬季的青海湖蔚藍清澈,如同藍寶石。網友評論延伸閱讀青海湖 (青海省青海湖)青海湖,藏語名為「措溫布」(意為「青色的海」)。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中國最大的內陸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