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瑾,原本是王世充的屬下,後來降唐,任鄒州別駕、右武侯長史。入秦王府,深受李世民器重,力勸李世民誅殺李建成等人,玄武門之變阻止馮立等人救援李建成,事後封定遠郡公。隨李靖平定突厥,封鄒國公。貞觀六年(632年)病逝,年僅39歲。貞觀十三年,追封為郯國公,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十八位。
程咬金,又叫程知節,民間盛傳的混世魔王、福將。年少武力過人,驍勇善戰,善使馬槊。先投瓦崗,後降王世充,最後降唐。此後追隨李世民,先後殺敗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戰功赫赫,被封為宿國公。參與玄武門之變後升任太子右衛率、右武衛大將軍,此後一路升遷,貞觀十一年,改封盧國公,後列凌煙閣第十九位。顯慶元年,大敗西突厥。麟德二年(665年)病逝,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獲得最久的兩人之一。
虞世南,字伯施,隋唐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詩人和政治家,仕陳、隋、唐三代。隋亡,投竇建德,後降唐,被李世民器重,與房玄齡等合稱「十八學士」。精於文略,敢於直諫,被李世民稱其「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貞觀八年,封永興縣公,後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二十位,是24人中爵位最低的人。貞觀十二年(638年)逝世。
劉政會,李淵在太原時的老部下,李淵起兵時,將監視李淵的王威、高君雅囚禁,隨李淵攻陷長安,李淵稱帝後奉命留守晉陽,後被劉武周俘虜。劉武周敗亡後歸唐,封邢國公。貞觀九年(635年)逝世,後追封為渝國公。列凌煙閣二十一位,少有的沒什麼大功勞的功臣。
唐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裡面最不為人熟知的人之一。父親和李淵是世交,和李世民從小交好。跟隨攻陷長安,封晉昌郡公。武德二年,揭發獨孤懷恩謀反有功,任禮部尚書、封莒國公。貞觀四年(630年),出使說降突厥,配合李靖進軍,生擒頡利可汗,大破突厥。後任民部尚書。列凌煙閣二十二位。顯慶元年(656年)去世,年78歲。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朝名將,唯一可以和李靖相提比論的軍事天才。早年投身瓦崗,後隨李密降唐,被封為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後又給封為曹國公,賜姓李,從此叫李世勣,後因為避諱李世民改稱李勣。隨後,敗宋金剛、從平王世充,敗高雅賢、擒徐園朗,平定兗州;殺輔公佑,定江南。攻滅東突厥,滅薛延陀、亡高句麗,立功無數。後封英國公,列凌煙閣二十三位。總章二年(669年)去世,年76歲,凌煙閣24人中最晚去世。
秦瓊,大名鼎鼎的秦叔寶,以勇猛彪悍著稱,先是投身在隋朝名將來護兒麾下,後隨張須陀大敗叛軍盧明月、孫宣雅。張須陀戰死瓦崗後,隨裴仁基投降瓦崗,後來降唐。隨李世民大敗尉遲恭、破宋金剛、滅王世充、擊竇建德,封翼國公。破劉黑闥;參與玄武門之變,雖然封為左武衛大將軍,但待遇比其他人差了很多,因為長年徵戰,因此深受創傷,經常生病。貞觀十二年(638年)病逝,十三年,追封為胡國公,列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最後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