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期」紫砂新手入門,我們從泥料開始

2021-01-12 紫砂江壺客

江壺事,茶中解,大家好,我已更名:忘羨。紫砂泥料一直是新手在意的問題,我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你/我這把壺是原礦紫砂嗎?」我想回答,「無論我說是或者不是,你能分辨的出來嗎?」。從今天開始,小弟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些乾貨,相關資料是其他書籍摘錄,當然我會認真考究,如有出錯,請直接打臉(反正我的臉皮也厚)。

一、蹦出來的紫砂礦

說來也有意思,兩三億年前的泥巴到現在開始發光發熱了,我們的祖先也不知道在幹嘛,估計早期挖出紫砂礦也不認識,也就和個稀泥,砌個房子啥的。

1、首先說,宜興紫砂礦床是二次沉積巖(簡單理解就是沉兩次唄),經過3.5億年形成的堅硬、半堅硬的黏土質粉砂巖(說人話就是泥與砂混在一起唄)。

2、宜興的紫砂陶分為三部分:白泥、甲泥和嫩泥。我們的紫砂泥在哪裡呢,它就藏在嫩泥和甲泥裡,佔比一丟丟,稀少啊,估計少的祖先們經過了千把年,才在一次意外中發現了它。

白泥用來製作砂鍋、日用陶器及美術陶;

嫩泥用來製作日用陶器(缸、壇、盆、罐的原料);

甲泥用於製作普通陶器。

長期裡來,宜興陶業主要用以上三種陶泥製作日用陶器,後來丁山土著終於發現了紫砂泥,他們將紫泥稱為「龍肌」,綠泥稱為「龍肋」,紅泥稱為「龍皮」。

二、五色泥巴拍拍站

說實話,宜興的紫砂礦很複雜,礦層之間的界限沒有那麼清晰,一米的高度差內,可能包含四五種紫砂礦,別以為我開玩笑,我是認真的,而外地的紫砂礦層多屬於單一礦層(就是一大片都是一種泥巴啦)。

勤勞聰明的丁山人為了滿足市場客戶的需要,進行了一個分類,大家看看就行了,有個框架大概啥的,因為至今為止,紫砂界對於泥料的分類還沒有一個標準,一般都是誰名氣大,有權威,誰就有發言權。

三、泥巴的血緣關係

看了這張圖,有人就要問了,這泥巴多的搞不清啊,它們幾位有啥關係不,比如誰是誰的兒子,誰和誰有一腿,誰和誰雜交啥的?好的,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繼續說,在甲泥中的「紫砂礦」中,有一種「夾脂」,俗稱「泥中泥」,這種「夾脂」分為兩種:原礦綠泥,其產量很低,另一種是綠泥和紫泥的共生礦,稱為「段泥」,剩下的其他的都是紫泥啦。

說好的「紅泥」呢,這哥們跟它們不在同一層次,他在嫩泥層中,可能是遠親,畢竟都是含鐵量高的泥巴。我們經常說到的降坡泥,就是這哥們和段泥的共生礦。

捋清了麼?還不懂,就自己慢慢捋!實在不行,在草稿紙上花幾個圈兒吧。下期分享,還沒想好...大家有想了解的可以留言喲。

紫砂江壺人,道盡紫砂江湖事,出入壺門,所寫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若覺得小生說的可以,可以點擊頭像加個關注;若有異議,盡可評論交流(本文為原創文章,禁止非授權轉載)

相關焦點

  • 壺友:新手不懂泥料如何選購紫砂壺?有些泥料一定不要碰!
    宜興紫砂壺橫跨幾百年的歷史,從明宋時期延續至今,其中做工泥料可以說是五花八門,而紫砂壺的壺型也可以說是琳琅滿目千奇百怪,再加上紫砂壺泥料和礦區的分布廣泛,本身也難統一標準。所以造成市場上各說各話,特別是一些壺商或者部分小型練泥廠,對於泥料的命名方式更是隨意的很,也就造成了現在市面上大家對比紫砂壺真假好壞鑑定的難度非常大。
  • 紫砂壺泥料是關鍵,如何辨別紫砂壺的泥料?
    先要熟悉紫砂泥料 的顏色,然 後再對實物進行對比,多比較,時間長了 ,就會分辨了。紫砂的 泥總共只有幾種,很好分辨的。沒有太多的種類。最基本的三種,紫泥,紅泥,本山綠泥(團泥)(燒成後成淡黃色)。摸:有 明顯顆粒感 ,太光滑的就不太好聞:真紫砂基本上沒什 麼味道,如果有怪味或刺鼻味道就要注意了。淋水:真紫砂泥料有微小氣孔,淋開水即幹,不會掛水珠。*大紅袍*南瓜壺什麼泥料適合剛入門的壺友?
  • 紫砂小白必看:搞懂泥料,才能不被忽悠
    剛接觸紫砂壺的朋友們,對紫砂壺的基本知識並不是十分了解,也被稱為紫砂小白。這一類人在買壺的時候,因為不太懂行,非常容易被商家欺騙,傷財又傷心。不過莫慌,相信你在看了這篇文章之後就已經入門了。其實,小瑞想告訴你,紫砂壺的泥料非常簡單,只有三種。下面,我們就來分別認識一下。三大泥料:紫泥、紅泥、綠泥。紫 泥它是最常見的經典紫砂壺泥料,又被稱為「富貴土」,產自江蘇宜興黃龍山,是市場上接受度最廣泛的泥料之一,原料外觀呈紫色、紫紅色,並帶有淺綠色斑點,燒成後顏色呈棕紫色、紫黑色。
  • 初玩紫砂壺,對五顏六色的紫砂泥料一無所知?
    被稱為「五色土」的紫砂泥,在很多新手玩家的手中,可能很多人都對其一無所知,只覺他們是五顏六色,紅的,黃的,白的,黑的,綠的,紫的……Emmm,慢慢才了解到,裡面原來還有那麼多的門道。紫砂泥大都來自江蘇宜興,而宜興被稱為陶都和紫砂城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它們有著獨一無二的紫砂礦,雖然後來人們在其他地方也發現並找到過與宜興黃龍山相似的紫砂泥料,但要談做紫砂壺,大家還都是認為這裡的為上上乘。紫砂泥分大類的話,可以分為紫泥,紅泥和綠泥。當然這些是比較常見的泥料,還有一些稀有的泥料,像黑泥,青灰泥等。而這三大類泥料又要劃分許多。
  • 紫砂泥料一覽圖(1)紫泥篇
    紫砂泥的大致分類對於新入門的壺友,紫砂泥料的辨認,我想是比辨認壺型更頭疼的問題了。而紫砂泥枝系龐雜,有時就算做壺的師傅也常常認錯,著實討厭。所以今天特結合自己幾十年的做壺經驗,和紫砂泥的認識,對常見泥料做個簡單介紹。
  • 讓無數壺友困惑的清水泥到底是什麼泥料?
    文丨砂海墨韻 紫砂被稱之為五色土,其泥料種類很多,玩壺的朋友也大多可以分辨一些泥料,但是其中有一種泥料卻讓很多壺友困惑,便是「清水泥」。▲清水泥 僧帽 關於清水泥,有人說是紫泥,也有說是紅泥,也有說拼配的,說法眾多,那到底清水泥是什麼泥料呢,下面我們就好好的來聊一聊。
  • 什麼樣的紫砂泥料才是真正的老紫泥?
    經常關注紫砂壺的壺友們,應該聽到過一些商家所標註的泥料裡有一種「老紫泥」,那麼到底什麼樣的才是老紫泥呢?我們今天不妨來聊一聊這個話題。對於「老紫泥」這個稱謂,並沒有統一的說法和定論,商家和藝人都是各說各話。就目前常見的說法,主要是分為以下三種。
  • 泥料知識:紫砂泥料中的砂,它的作用是什麼?
    紫砂壺,前者是紫砂,後者才是壺。對於我們丁蜀的紫砂從業者來說,紫砂壺最根本和要緊的永遠是泥料,泥料不行,任憑做工再好也是沒血沒肉。記得有很多人問過小蔣,什麼樣的泥料才算好?天然加工。還有人問壺身有黑點黃點是不是泥料不好?並不是,其實那些「瑕疵」才是好泥的佐證。
  • 零基礎學茶道——紫砂壺泥料的形成與分布
    製作一把優質的紫砂壺,除了制壺師巧奪天工的技藝外,一丸優質的紫砂泥是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選用不同泥料,壺會有不同的顏色,透氣性,保溫性及熱導性。經過煉製,調配及氧化,泥料才能進一步加工燒制,成為一把紫砂壺。紫砂礦料的形成紫砂壺的泥料,到底產自哪裡,又是怎麼形成的,慢慢地開始有人關注。
  • 紫砂壺泥料與礦料究竟有何區別?
    今天要跟大家去聊一下,我們這個紫砂礦料和泥料的一個問題。有很多的壺友呢,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紫砂的泥料有這麼多種,宜興紫砂的礦的礦料不是不允許開採嗎,等等諸如此類關於到我們紫砂礦的問題。今天在這裡給大家做一個解答,而且也會系統性地去講。礦料那首先呢,如果說你要去學習我們紫砂的一個泥料的話,首先第一個注意的一點就是我們紫砂的一個礦,我們叫礦料。
  • 什麼樣的紫砂泥料才算是真正的「老紫泥」呢?
    在此談下我的看法,因為目前市場上一些典型的化工泥料,可以通過添加「氧化錳」進行調配,比如像「黑金砂」,這類泥料燒成後的顏色確實比較深。但是這樣的泥料由於是通過人為的添加金屬氧化物調配而成,連原礦都談不上,更稱不上「原礦老紫泥」了,那麼顯然用顏色來解釋「老紫泥」是說不通的。 為什麼我會認為後面兩種說法比較合理呢?
  • 紫砂壺選哪一種紫砂泥料最好?
    宜興的紫砂壺原礦泥料是獨一無二的,只產於宜興黃龍山地帶,這與宜興得名「陶都」不可分割。紫砂壺原礦泥料的成分主要是石英、雲母、赤鐵礦和粘土。這些礦物微粒互相聯接組成了一個個的團聚體,這種團聚體不僅本身存在著氣孔,團聚體與團聚體之間也因為在燒制過程中產生的體積收縮而形成了很多氣孔。
  • 紫砂泥料好不好,看看有無以下幾大特徵!
    說到紫砂壺的好壞,首先要說的就是一把壺泥料的好壞。到底什麼樣的泥料是好泥料呢?那必然要屬宜興的原礦紫砂泥料。那麼,原礦的紫砂泥料到底有什麼樣的特徵?或者說到底有什麼優勢呢?1.好的泥料要有透氣性「茶壺以砂者為上,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長物志》《長物志》中的這句話就很好的點出了紫砂好泥料的特性,就是要有透氣性!為什麼這麼說呢?「熟湯氣」指的就是餿味,如果一把壺的泥料透氣性不佳泡茶就容易餿,特別是在夏季的高溫天氣,茶水悶在透氣性不好的壺中,味道肯定會變。
  • 我認為合理的紫砂泥料分類方法應該是這樣
    很多朋友經常和小蔣訴苦,表示對紫砂泥料的分類很頭疼,泥料名字眾多,顏色各異。而且可以學習到的紫砂礦料方面的資料又不多,而一些商家還跑出來進行各種誤導,搞得人分不清裡面的門道。那麼今天我來分享一下目前為止我所見到的我認為比較合理的關於紫砂礦料的分類方法。首先歷史上所有資料都是分三大類:紫泥、紅泥、綠泥。這點一直沿用到今天,絕大多數資料也都按照此為依據。
  • 一把好紫砂壺的價格不菲,真的是因為泥料珍貴嗎?
    一萬多一捆的…」「我這是陳腐了三十多年的家藏老紫泥…」「我這是絕跡已久的極品天青泥…」「……」相信大部分壺友都聽到過壺商為了強調壺的價值,用盡一切富麗堂皇的辭藻去渲染他們的泥料有多珍貴、多稀有、多漂亮,如果我現在告訴你,他們根本不懂紫砂,紫砂泥料在一把壺的價值成本中佔的比例根本不值一提,那你們是信我呢,還是信我呢,還是信我呢~首先
  • 紫砂泥料知識詳解!
    而以青灰命名的紫砂泥大概是有兩種,第一種叫做青灰泥,而第二種叫青灰段。青灰泥是紫泥,泥性和其它紫泥大致相當,成品紫砂壺的顏色是紫中透青。而段則是和黃段,白段一樣,都是屬於段泥。清灰段紫砂泥料什麼時候開始有,在時間上已經無從考證了,據說從明代開始就已有使用。
  • 史上最全的紫砂壺泥料詳解
    紫泥(紫泥系)  紫泥為較常見之典型紫砂泥,良者寡,而劣者多,呈紫棕色,玩家慣呼「黑紫泥」,為最廣泛市場接受的泥料之一。產於江蘇宜興黃龍山,礦脈所開挖出來的紫砂原礦提練而成。礦脈裡鐵質成份較高,泥料內所含顆粒較大,結構疏鬆,器身明顯成雙氣孔結構;空氣對流順暢,氣孔對流較好。
  • 怎麼挑紫砂壺?什麼樣的壺是好壺?
    火就是指燒制的窯溫火候,在宜興,我們不說這壺要燒多少度,我們是說燒幾號表,什麼意思?本期話題就想給大家羅列一下紫砂壺如何有目的地選購,大家也可以通過慢慢地吸收一些「心得」,從開始的新手漸漸變成「行家」!以下就是個人總結的一些選擇方式,每位壺友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有目的地挑選現在多用實用型來形容紫砂壺,這也是現在很多商家標榜的,什麼叫實用型?行話就是指的粗貨!粗貨就是那種做工不好的貨嗎?不是!
  • 紫砂學堂27講|紫砂壺泥料有哪些分類?神秘「四號井」現況如何?
    我們接下來就要講紫砂泥的有關產地、分類、煉製、性質等相關知識。紫砂泥的命名紫砂泥的分類跟產地其實是一直有變化的。譬如明代《陽羨茗壺系》中記載紫砂泥分為趙莊嫩泥 、石黃泥、蠡墅天青泥、梨皮泥、淡紅泥等等而按照清代《茗壺圖錄》中的記載,紫砂泥分為朱泥、紫泥、白泥、烏泥、黃泥等等。
  • 內幕揭秘,教你看懂這6種假紫砂少花冤枉錢!
    這類的紫砂壺,原料不是原礦紫砂,而是陶土添加氧化物調色,從而冒充紫砂壺。化工壺的顏色都比較特別,而且有的壺本身沒有紫砂的質感和顆粒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與紫砂原礦之間的復配添加不同,其本身並不是紫砂原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