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星報》2月25日報導,南極洲正在被一種神秘的有毒藻類佔據,雪面被覆蓋後變得鮮紅,場景令人震驚。
雪中有一種有毒的嗜冷單胞菌,這種菌就像河流中常見的藻類。但它的孢子能產生一種獨特的紅色色素,就像天然的防曬霜一樣。
這些微生物已經存在了數千年了,在世界各地的雪地裡都有所發現。它們在冬天蟄伏在雪地裡,當夏天雪融化時,孢子暴露在陽光下並開始生長。
這些照片是在前英國法拉第車站拍攝的,該車站在1996年以象徵性的1英鎊賣給了烏克蘭。它現在被稱為沃爾納德斯基站,這片血色雪地是由烏克蘭科學和教育部發現的。
位於阿根廷加林茲島的研究小組稱:「這種雪藻會導致氣候變化,因為血色的雪反射的陽光更少,融化得更快,最後雪中會形成了越來越多的藻類。」
雪藻的紅色色素有助於捕捉陽光,進一步使雪變暖,有時會導致藻華,使雪和附近的溪流變成紅色。除了紅色以外,還有不同的顏色——比如綠色和更罕見的橙色。
據報導,它們會發出一股淡淡的西瓜味,但科學家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的地球生物學家Stefanie Lutz博士警告說,這種鮮為人知的藻類可能會使雪反射的陽光減少13%。
她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表示,「對於雪藻的多樣性或功能,以及它們對反照率(反射率)和冰川融化的全球影響,我們知之甚少。」
「事實上,早在亞里斯多德時代,人們就已經知道了有顏色的雪藻在大量繁殖,我們最近發現,雪藻是冰川表面棲息地的關鍵參與者,在冰川開始融化後,它們會立即成為主要的生物。雪藻在春天和夏天還可以開花。」
她補充說:「我們的數據顯示,在整個融化季節,由紅色雪藻爆發引起的雪反照率的整體下降可能達到13%,最終導致融化率的進一步增加。」
如果雪藻大量繁殖,導致冰雪融化速度加快,還會釋放出大量甲烷。對於溫室效應甲烷的影響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之多,氣溫升高釋放甲烷,反過來甲烷增多加劇溫室效應,這就是一個惡性的循環過程。
溫室效應加劇也導致了不少冰川開始融化,此前,科學家還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一隻4.6萬年前百靈鳥的屍體,不僅如此,在相同的地方科學家又發現了1.7萬年前的「凍犬。
這些動物的屍體逐漸的被發現,意味著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開始融化了。雖然對於這些遠古動物屍體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它們的進化過程或者是環境的變化趨勢,但是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