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6 09:14:00來源:涼山新聞網
彝族刺繡與繡娘們。
涼山新聞網訊(文/圖 蘇秦 記者 爾古木三)大涼山的天空,蔚藍深邃、白雲朵朵、陽光明媚,在深山峽谷間,嫩嫩的花草隨著汩汩溪流和暖暖陽光正吐露芬芳,充滿著蓬勃朝氣與溫馨。
喜德縣是國家「三區三州」集中連片深度貧困縣之一。在這裡,彝族貧困群眾90%以上都是居住在高海拔地區,交通條件落後、自然條件惡劣、經濟來源單一。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6701戶70782人,貧困群眾都是住著土牆青瓦房、土牆瓦板房甚至土牆茅草房,屬於D級危房。
彝欣社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是喜德縣最大的建卡立檔貧困戶集中安置點。
易地扶貧搬遷是破解「一方水土不能養活一方人」這一貧困難題最有效的路徑。喜德縣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著力點,「十三五」期間,喜德縣共計完成了5429戶25565人貧困建檔立卡人口的易地搬遷任務,一個個彝家新寨星羅棋布,一個個集中安置點拔地而起,一批批貧困群眾離開不能養活一方人的水土,搬進了新村新寨新居,住上了美麗幸福的新房。
位於喜德縣光明鎮彝欣社區村的彝欣社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是喜德縣最大的建卡立檔貧困戶集中安置點,也是喜德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彝欣社區,在喜德彝區,希望貧困群眾欣欣向榮,致富奔康而得名。彝欣社區總安置農戶1696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399戶7084人,涉及9個鄉(鎮)33個村,項目總投資約5.36億元,規劃用地面積215291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9.12萬平方米。
彝欣社區,在喜德彝區,希望貧困群眾欣欣向榮,致富奔康而得名。
彝欣社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配套了能容納600名的東溝幼兒園和彝欣幼兒園、容納2500人的欣欣小學和容納3500人的向榮中學,三個學校正在加班加點建設,目前主體已經完工,預計到2020年9月秋季開學時能投入使用,到時能大大方便了集中安置點安置戶子女入學問題,也能大大改善了深度貧困地區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同時,社區也配備了衛生室、警務室、文化室、日間照料中心、幼兒遊樂中心、黨群服務中心、農村電影放映中心、文化廣場、超市、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婦女之家、青年之家、勞務招聘服務點等設施設備,成了規劃布局、綠化最美的安置點。
在大涼山喜德深山峽谷裡,變化最大的是交通、安全住房、教育均衡發展、產業發展等這些。隨著每一項惠民政策的落實,一條條通村通組農村硬化公路盤山而建,讓老百姓馬馱人背的歷史成了過去;大棚蔬菜、鐵騎力士生豬養殖場、中藥材種植基地、高山生態畜牧養殖基地等農業產業的掀起和村集體經濟的壯大,讓貧困群眾腰包一天天鼓起來;無論走到哪裡,校園成了山裡最美的建築,高高的樓房、明亮的教室、寬敞的操場,教育均衡發展讓山裡的校園變了個模樣,與城裡縮短了距離,「三免一補」「一村一幼」「學前學普」「9+3」「免費師範生」等一系列教育扶貧政策,讓鄉村貧困地區群眾看到了未來和充滿了希望;一棟棟易地扶貧搬遷高樓洋房從峽谷中拔地而起、一幢幢彝家新寨從彝鄉村寨依山傍水而居,木板房、茅草房、瓦板房已成了記憶、成了歷史,大山深處的彝族人民群眾正闊步走向了幸福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