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耳炎常用的滴耳液有哪些?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竇及乳突氣房)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侵入中耳途徑有三條,經咽鼓管、外耳道或原發中耳,由咽鼓管途徑感冒導致感染最多見,中耳炎會導致耳朵流膿和聽力下降,甚至可能引發腦膜炎、腦膿腫、血栓性靜脈炎等嚴重併發症,因此中耳炎需要及時就醫治療。中耳炎常用的滴耳液有哪些?
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耳鼻喉中心王希軍主任醫師早前接受家庭醫生在線採訪時介紹介紹了中耳炎的幾個早期症狀,如患者出現下述症狀應及時就醫確診。
1、耳痛及流水:可出現搏動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側頭部或牙齒放射,吞咽及咳嗽時耳痛加重,耳痛劇烈者夜不能眠,煩燥不安。如引起鼓膜穿孔,可導致流膿水。
2、耳內有閉塞脹悶:凡急性期時都有不同程度的耳內阻塞脹悶,頭暈。慢性者僅有阻塞感。
3、聽力減退及耳鳴:開始感耳悶,繼則聽力減退,伴耳鳴。耳痛劇者,耳聾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暈,穿孔後耳聾、疼痛反而減輕。
常用於中耳炎的滴耳液主要有哪些?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張官萍 主任醫師介紹使用滴耳液滴耳的優勢在於,高濃度藥物可直接作用於局部病灶處,起到抗炎殺菌、消腫止痛或軟化耵聹的作用,治療效果相對更好,以下是幾種常用的滴耳液。
1、抗生素類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又叫泰利必妥滴耳液),可用於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外耳道炎、化膿性中耳炎、鼓膜炎等。氯黴素滴耳液與潔黴素滴耳液,均可用於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等等。
2、雙氧水:3%過氧化氫溶液即為洗耳雙氧水,能分解釋放出氧氣,是強氧化劑,具有抗菌、清潔、除臭作用。用於已穿孔的化膿性中耳炎。滴藥前清洗外耳道膿液。清洗後,可再滴入其他治療用耳藥。
3、酚甘油滴耳液:用於急性中耳炎鼓膜未穿孔時,以及外耳道炎症的殺菌、止痛和消腫。注意,要用於鼓膜未穿孔前,穿孔後不要再用。一般只用3~5天,不宜久用,因久用可使鼓膜增厚,導致聽力下降。
4、碳酸氫鈉滴耳液:此為鹼性溶液,能溶解軟化耵聹,用於外耳道耵聹栓塞。
以上就是幾種常用滴耳液的相關介紹,如出現中耳炎的早期症狀,患者應及早就醫確診後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不宜自行購買使用藥物。
(責編:曾璐、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