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很多人都得過,一般是對耳朵的護理不到位,所以才會得了中耳炎的,那麼得了中耳炎吃什麼藥好呢?中耳炎的症狀有哪些呢?耳朵出現問題我們的聽力就會受損,所以一定不能大意。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耳炎的治療方法很多,我們需要格外的注意,但是一般藥物治療是非常常見的,如果能合理有效的治療中耳炎很重要,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中耳炎吃什麼藥
最佳治療中耳炎的方式是什麼,這要根據兒童所患中耳炎的不同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首先要預防感冒誘發的中耳炎,保持鼻腔通暢,防止汙水入耳,減少繼發感染的可能性。中耳炎的治療方式具體有:
1、卡他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
初期可試用藥物治療:1%麻黃素滴鼻,適當給予抗組胺藥、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中除全身應用抗菌和抗病毒藥物外,鼻腔局部滴藥顯得尤為重要,常用的滴鼻劑為1%麻黃素液或呋喃西林麻黃素液滴鼻劑。
如果沒有見效,應做鼓膜穿刺術,抽出積液;病情較重,可同時注入透明質酸酶或醋酸可的松。病情反覆,可採取鼓膜切開或粗針穿刺、放入引流小管,留著可暫不取出,長期觀察,經常插管自行脫出,穿孔自愈。
2、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要全身治療,止痛鎮靜,足量抗生素。鼓膜彭隆時,切開引流。如已穿孔,穿孔過小時,應擴大切口以利引流。採取分泌物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隨時清除耳道積膿,可用過氧化氫洗淨,選用含抗生素的滴耳劑或滴眼劑滴耳等。
滴耳法:患兒取坐位或臥位,患耳朝上。將耳廓向後上方輕輕牽拉,向外耳道內滴入藥液3—4滴。然後用手指輕按耳屏數次,促使藥液經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數分鐘後方可變換體位。注意滴耳藥液應儘可能與體溫接近以免引起眩暈。
兒童進行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治療,更應重視鼓室內膿液的及時排出,以防引起聽骨鏈的損害。所以,對小兒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和鼓膜切開,通暢引流,而且後者對中耳炎的治療更為重要。密切觀察病情,如持續流膿,應注意乳頭炎合併症。如有腦膜刺激症狀,應除外顱內外合併症,一旦發現,應手術治療。
3、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1)單純型以局部用藥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混合液,如0.25%氯黴素液、氯黴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粉劑如碘硼酸粉、氯黴素硼酸粉等。待幹耳3個月以上未復發,可考慮鼓室成形術,修補鼓膜,改善聽力。
局部用藥注意事項
①用藥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內膿液,可用3%雙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後用棉花籤拭淨或以吸引器吸盡膿液,方可滴藥。
②膿量多時用水劑,量少時可用硼酸酒精。分泌物細菌培養,選用對細菌敏感藥物滴耳。如膿液減少,只有少量黏液,可採用4%硼酸酒精、1%氯黴素甘油。
(2)壞死型先以藥物治療,引流通暢,以局部用藥為主,但應注意定期複查。如果引流不暢或疑有併發症者及膽脂瘤型中耳炎,應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術或乳突根治術,徹底清除病灶、肉芽及壞死組織,預防併發症發生。
(3)膽脂瘤型較小上鼓室膽脂瘤,可先行保守治療,如95%酒精經上鼓室穿孔反覆穿刺衝洗,保持乾燥。乳突大膽脂瘤應先行乳突根治術,以徹底清除病變為主,長期觀察。
4、在採用以上方式對中耳炎進行治療時,也可以配合中藥或者中成藥等配合治療
中成藥可選用中耳炎散、龍膽瀉肝丸、當歸龍薈丸、通竊耳聾丸、知柏地黃丸、耳聾左慈丸、歸脾丸、參苓白朮丸等治療。如果採用中藥的治療,可以服用一些野菊花、金銀花、丹皮、連翹等中藥湯劑,具體的用方要根據醫生的建議來進行。
中耳炎的藥物治療方法很多,但是用藥的時候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項的,我們需要重視。那麼中耳炎的症狀是怎麼樣的呢?其實中耳炎的症狀很明顯。
中耳炎的症狀
兒童如果患了中耳炎,家長一般可發現孩子有聽力減退的現象,當家長多次呼喚兒童才有反應,這時家長就要引起注意了,這有可能是中耳炎。作為家長,要及時發現兒童的不適,如果出現以下中耳炎的症狀,就要進行及時的治療。那麼,中耳炎的症狀有哪些?
中耳炎分為非膿性中耳炎和化膿性中耳炎。非膿性中耳炎稱為卡他性中耳炎,化膿性中耳炎包括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與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中耳炎的症狀根據中耳炎的種類也顯示不同的症狀特徵。一般情況下,兒童患卡他性中耳炎的症狀主要是耳鳴、耳悶等,急性中耳炎的症狀有局部和全身症狀之分,主要發生在身體虛弱、患有糖尿病的兒童,而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症狀,兒童表現為耳流膿、耳聾、眩暈、嘔吐等。
如果有以上的症狀一定要注意了,可能孩子患上了中耳炎,一定要注意及時的解決問題才可以了。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了解清楚中耳炎的偏方才行。
中耳炎偏方
中耳炎偏方一:取豬苦膽一個,大尼片二角錢的量,白礬適量,芝麻油適量。
製作方法:首先將豬苦膽弄破,取出膽汁,然後將大尼片研成細末,最後將白礬枯熟,研成細末。將大尼片細末與膽汁混合,加白礬末攪拌成軋麵條用的面穗樣,涼幹,研細,過篩,入瓶,備用。
治療方法:在酒盅裡加入5-6滴芝麻油,放入藥粉,用火柴棒攪拌成粘稠糊狀。將患者耳孔內滴入兩滴雙氧水消毒,然後用火柴棒沾藥糊滴入患者耳底3-4滴即可,每天滴2次,連滴4天。過幾天再滴2次,即可治癒。主治化膿性中耳炎和一般性中耳炎。
中耳炎偏方二:黃連10克,冰片1克。
製作方法:先研黃連,然後加冰再研勻,裝瓶。用時,先按常規消毒(用3%雙氧水,或生理鹽水,或濃茶水清洗外耳道膿液和藥痂,並用清潔藥棉擦乾)。
治療方法:用麥、草管或小紙管將藥末吹入耳內,每日2—3次,一般3—5天見效。本方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結語:中耳炎吃什麼藥我們是不是都了解清楚了呢,中耳炎的症狀很明顯,我們只要了解清楚就能及時的治療,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了解中耳炎的治療偏方。這些偏方的使用我們需要了解清楚了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