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自古以來就是堅韌、正直的象徵,不僅文人們喜歡以竹子為對象進行藝術創作;就連許多影視作品中也都經常出現竹子的元素。就像我們熟悉的張藝謀導演的《十面埋伏》,還有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這些大熱的影視作品中都有大篇幅的「竹」元素的應用。可見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竹子」這種植物在大眾心中的形象和代表的寓意都是非常正面的。
但是我們很多人往往會把竹子歸類成樹木的一種,其實在嚴格意義來說,竹子並不能算是樹木的一種,不然為什麼古人在歸類「花中四君子」時會把「竹」也算在其中呢。但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見過的竹子都是長得翠綠翠綠,筆直挺立的,很少有人知道其實竹子是可以開花的。從屬性上來說竹子更類似於草本植物的一種,但是為什麼很少有人見過竹子開花呢?又為什麼我們的俗語說:「竹子開花,馬上搬家」呢?
俗語俗語,這其中的緣由我們還是要從古時候的時代背景下開始說起。其實我們現代社會是不經常能夠看到竹子的存在的;但是在古代竹子就非常的普遍,而且古代人的房屋大多都是臨山靠河而建。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竹子自然是非常多的;那麼既然說到竹子開花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見到,那是因為竹子這種植物它的開花周期是非常長的,短則幾十年,長則上百年的都有。如此長的花期自然導致看過竹子開花的人不多,那按道理來說這麼難得的景象,能夠見到的人應該是非常幸運的才對,為什麼會要馬上搬家呢?
這是因為在古人眼裡,不同尋常的事物往往是很危險的,在古代人的思想中,一成不變的事物才是最安全可靠的;所以在他們看來竹子開花是預示著一種不祥的徵兆,應該避而遠之。而且在古時候人們住的房子也不是很難建造,所以搬家並不是一件很困難說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但凡是花草植物,只要開花之後面臨的必然就是凋零。花無百日紅,世上也沒有永生花能夠永不凋零,但是竹子這種植物就比較特殊了。我們都知道竹子往往都是成片成片的生長在一起,範圍非常之大,而且竹子長得也非常高,那麼竹子開花之後凋零就意味著什麼呢?就意味著成片成片的竹林將會集體倒塌下來,這個後果就是非常嚴重的了。而且竹子凋落之後還會變得枯黃,甚至發出刺鼻的氣味,這樣的環境自然是非常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所以說從科學的角度上來看,竹子開花之後所面臨的將會是災難性的坍塌事故;住在竹林周邊的居民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搬家也是迫不得已的決定。
而且直到現在,學術界也沒能對於竹子開花的誘因給出一個準確的定義。關於竹子開花的原因假說非常之多,其中比較廣泛得到認可的就是「氣象說」;意思就是說,影響竹子開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氣候的異常變化。就比如說突發性的乾旱或者是洪澇災害,受到這種反常規的氣候變化影響,竹子就很容易開花。所以說民間也有很多關於竹子開花之後,就會降臨災難的說法。在古時候民以食為天,如果天氣要發生突發性的變化,對於農業勞動生產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說人們但凡是見到竹子開花,就會避而遠之,躲得越遠越好,唯恐災禍降臨到自己頭上。
這樣看來其實這句俗語還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並不是一味的封建迷信思想。竹子這種象徵著美好人格品質的植株,開花之後,卻是另一番景象,人人避之而不及。可見任何事物都是有他的雙面性的,並不能一味地聽之信之。但是雖然話是這麼說,還是沒有被科學官方的證實,我們也不要對此太過於恐慌,畢竟這種現象在現在還是很難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