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練氣才能不受傷
有同學問我:謝老師,你說每天我們都這麼辛苦的練太極拳,這個氣要怎麼去用才好呢,總感覺練了半天,好像氣還是用不上?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我學習太極拳十幾年,也一直有疑惑,都說太極拳是內家拳,都說太極拳要練氣,要氣沉丹田,要氣運周身,但好像這個氣也沒辦法直接用啊,運來運去氣也發不出去,想弄清楚這個問題,就要醫武同修
太極拳想要把氣用上,核心點不是把自己的氣調出來,然後發出去,而是通過練習,讓氣逐漸變得飽滿,增加身體的基礎活力,通過改善整個身體的陰氣和陽氣,讓身體的基礎素質越來越好,然後增強各個部位的協調能力,實現全身的高度協調統一,最後可以在一個動作中,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力量輸出,如果用在養生中,就是最後可以在一個動作中,用最小的代價,實現全身所有層次肌肉,筋膜,骨骼的同時運動,一動無有不動
那我們該如何去練氣呢?第一步要先調整好自己的骨骼結構,只有骨骼復位到正常狀態,氣才有一個良好的運轉空間,不少同學往往會一開始就選擇練氣,經常出現胸悶,憋氣,漲肚等現象,甚至有些同學練出了高血壓,眼睛充血等等反應,就是因為在你骨骼不正的前提下,你越是努力的練氣,結果氣無法在全身運轉的順暢,變成了氣會在某些局部堆積,久而久之造成身體一些位置氣虛,一些位置氣脹,反而加重了身體的內部不平衡狀態
肌筋膜介紹
第二步是要練好自己的筋膜,筋膜是人體氣運行的主要通道,筋膜分布在人體的各個層次,幾乎遍布全身,有淺層筋膜,深層筋膜,臟腑的外面也有筋膜,也就是說,這些筋膜如果不夠通暢,你的氣一樣走不通暢,如果勉強練氣,一樣會造成一些位置氣虛,一些位置氣脹,加重身體內部的不平衡狀態
只有這2個部分都練的很好,再進行針對性的氣的訓練,才能簡單高效,效果立竿見影
那如果沒有這2個基礎就不能練氣了嗎?當然不是的,如果不具備骨骼結構和筋膜結構的基礎,我們練氣一樣是可以的,核心就是一定要自然,舒服,舒適,不要刻意去引導氣,讓身體自己去調節氣,而不要自己去引導
為什麼呢?因為人體都有代償的自我調節能力,雖然我們不具備這些骨骼和筋膜結構,但是身體已經通過內部的各種調節,讓身體儘量的處於低水平的平衡狀態,這時候我們通過小量的,輕微的氣的訓練,讓身體自己去重新組合和調節,這樣對身體的消耗最小,身體也能快速的適應和恢復,但如果大量的去引導,會導致全身的緊張,不僅無法讓身體快速適應,反而會加重身體不通暢的狀態
很多同學練氣,沒有考慮過你刻意的引導,其實身體反而會更加緊張,尤其是引導又無法打通你在意的位置,這種緊張和焦慮就會加重,久而久之,不通的位置還是不通,那些通的位置也會因為過於緊張而變得不通
真正門內進行練氣都是自然而然,要順著身體的節奏來練習,才能水到渠成,這樣不僅簡單,而且快速,看起來慢,實際上是最快的方式,因為不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