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媽的人才深有體會,寶寶睡著了的那一刻,才是稍微可以輕鬆一會兒的時候。媽媽有的時候看見孩子睡得特別香,就想著沒有必要再陪在孩子身邊了,畢竟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所以就會讓寶寶在安全舒適的床上睡覺,想著自己還可以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但是媽媽們不曾想到的是,有時候自己剛剛離開,孩子立馬就開始哭鬧起來。
很多人想不明白,明明寶寶還睡得特別香,但為什麼媽媽一走馬上就醒過來了呢,醒了還不算,寶寶又哭又鬧的,這也讓很多的寶媽感覺特別的難過,不知道該怎麼樣去處理這種事情。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媽媽剛離開,孩子瞬間就清醒了呢?其實大體上都是以下這3個原因造成的!
一、因為寶寶內心缺乏安全感造成
在成年之後,也有很多人都沒有安全感,有時候他們去規避很多事情或者是無理取鬧,其實這並不是他們真的無理取鬧,而是他們的內心裏面缺乏一種依靠感、依賴感。
所以,正是因為他們內心缺乏安全感,孩子即使是在深度睡眠中,但只要父母一離開他們,他們也會瞬間醒來,從而通過大哭大鬧來吸引父母的注意,獲得自己想要的安全感。
二、自己身處的環境忽然降溫
寶寶在睡覺的時候,往往需要一個恆溫而的環境,這樣不僅睡覺的時候感覺特別舒適,而且還伴有一種心理的依靠。如果父母在孩子睡著的時候立馬走開,當孩子發現自己睡覺的環境發生了變化,就會感覺不適。
甚至有的孩子對溫度比較敏感,媽媽一離開,他們就會瞬間發覺自己睡覺環境的溫度變低,從而被凍醒。
三、自然的分離焦慮
在嬰幼兒時期,孩子往往會存在一種分離的焦慮心理,而這種焦慮心理,往往會促使他們一離開父母,尤其是媽媽,就會大哭大鬧,所以媽媽在寶寶嬰幼兒時期,要多陪伴在孩子身邊的。因為媽媽離開,寶寶就會感覺到不安。
因為孕育的關係,不管是媽媽的心跳還是媽媽的氣味,對寶寶來說就是最熟悉的。即使是有血緣關係的爸爸,在寶寶的心目中也替代不了媽媽的地位。
有的寶寶甚至除了媽媽,TA誰都不要。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勞累的媽媽真的是感覺欲哭無淚,只能夠時時刻刻地陪在孩子身邊,才能夠讓孩子熟睡。不過,當媽的再苦再累,看著熟睡中的寶寶有時候會覺得非常幸福。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一直這樣怎麼辦?其實,孩子在三歲之後,這樣的現象慢慢地就消失了,他們就可以獨立地睡一個完整的覺了。
只要媽媽在孩子幼兒時期給足了孩子的安全感,他們往往能夠在長大之後擁有更多的安全感,也能夠給別人一份安全感。所以,雖然媽媽在孩子幼年時期常常脫不開身,但這也代表媽媽是孩子的港灣呀。
文海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育兒達人,專注孕產、育兒話題,歡迎大家關注我,如有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感恩遇見!
從小睡枕頭和不睡枕頭的娃有何區別?兒科醫生:3個方面差距明顯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小學時期形成的良好習慣,讓孩子受益終身
寶寶不愛吃胡蘿蔔?育兒媽媽推薦4款胡蘿蔔輔食,孩子愛吃營養高
胎兒為什麼會臍帶繞頸?3種原因孕媽媽要了解,臍帶繞頸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