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紐鄭州,自古稱十省通衢

2020-12-03 華豫未來

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地區具有承東啟西、北接南聯、維繫四方的地位,素有「九州心腹、十省通衢」之稱,鄭州這種「天下之中」的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易於與周圍地區進行信息溝通和廣泛的文化交流。

從傳統的陸路交通來看,今天的京廣鐵路、焦柳鐵路等路線,歷來是中國南北交通的要道,夏商周時期,沿今京廣鐵路南下,既是三代王朝獲取銅礦原料的「銅道」,也是三代王朝文化擴展的主要方向。

古代南北交通的另一條大通道「夏道」也是從荊楚經南陽、鄭州再往北往西。沿黃河及隴海鐵路延伸的大通道,是古今東西交通的大動脈。古代中原河網密布,輔之以人工開鑿運河,從而形成了較為便利的水上交通網絡。沿黃河的東西大通道從鄭州向西,不論水路還是陸路,均為孔道,在今鄭州一帶,始呈喇叭口放射狀。這樣的地理形勢,決定了古代鄭州的交通地位:陸路的虎牢關,水路的黃河引水口,都是天造地設的交通樞紐。

自戰國到唐宋,鴻溝、汴渠、通濟渠裡承載舟楫往來的水,都是從黃河分流而來的,歷史上引黃水口屢經變遷,有滎口、石門、汴口、板渚等,都在鄭州地域,具體說,都位於廣武山之北。

山川形勢,令鄭州坐落在水運交叉口上成為舟楫往來的必經之地。有專家提出「鄭州榮澤樞紐」說,認為鄭州是中國運河航運史上不可或缺的轉輸樞紐,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鄭州段運河是運河與黃河交匯的樞紐,獨特的運河文化與古老的黃河文明在此交匯、發展,使燦爛的中原文化更具特色,也成就了一批重要城鎮,如秦漢時期的重鎮滎陽、隋唐時期的大型官倉洛口倉和因運河航運而興盛的康百萬莊園和鞏義窯址等,這不僅是鄭州段運河樞紐地位的歷史見證,也是對其輝煌歷史的印證。

鄭州雖然地處「天地之中」的內地,通過運河,連接上了藍色的海洋。大運河鄭州段作為我國北方地區最早的溝通黃淮兩大水系的運河遺存,是中國運河鼎盛時期的見證,也催生了農業文明時期的經濟都會,在城市興起、經濟發展和文明進步方面都曾發揮過舉足輕重的作用。

鄭州段大運河已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前鄭州正在大力開發運河資源和古城資源。運河作為新型的活態的文化遺產,將繼續為城市發展提供著資源和文化支持。

近年來,隨著東區龍湖、如意湖、運河的暢通,鄭州生態水系建設成就有目共睹,母親河將再次成全鄭州,成就鄭州人的「水域靚城」之夢。黃河與廣武山的走向,令鄭州一次次成為全國性交通樞紐。

眾所周知,鐵路時代來臨時,鄭州成為中國的鐵路大十字路口。這並非偶然,盧漢鐵路(京廣鐵路前身)選擇走鄭州,就是因為鄭州有「邙山頭」(廣武山東緣)。修築盧漢鐵路時,最為關鍵的是黃河橋橋址的選擇,這關乎全線走向。

經過兩年多的勘察,負責設計線路的比利時工程師把建橋地點選擇在了「邙山頭」—這裡是豫西山地的盡頭,是中國二級臺地向三級臺地過渡的地帶,選擇這裡修鐵路,可以由此,盧漢鐵路放棄了處於北京與武漢直線上的名城開封,偏向西邊光顧鄭州。1906年,盧漢鐵路通車,鄭州成為車站。

1909年,汴洛鐵路竣工,也經過鄭州。就這樣,中國鐵路史上第一個黃金十字架在鄭州形成,鄭州也被稱為中國「鐵路心臟」,成就了這座城市百年來鐵路樞紐的地位。「商都」的意義,從此被賦予新的內涵:它不再僅僅懷抱3600年前「商朝都城」的舊時榮光,而是一躍成為中國近代避免黃河水患的威脅。

由此,盧漢鐵路放棄了處於北京與武漢直線上的名城開封,偏向西邊光顧鄭州。1906年,盧漢鐵路通車,鄭州成為車站。1909年,汴洛鐵路竣工,也經過鄭州。就這樣,中國鐵路史上第一個黃金十字架在鄭州形成,鄭州也被稱為中國「鐵路心臟」,成就了這座城市百年來鐵路樞紐的地位。

「商都」的意義,從此被賦予新的內涵:它不再僅僅懷抱3600年前「商朝都城」的舊時榮光,而是一躍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商埠。1912年,日本經濟學者林重次郎在其著作《河南省鄭州商情》中,賦予了鄭州一個極具國際化的稱謂——「中國的芝加哥」。

二七紀念塔、二七廣場、二七紀念堂、二七路、二七區…在中國所有城市裡,只有鄭州與「二七」這個數字組合有著如此密不可分的淵源。這一切,因「二七大罷工」而來,它不但彰顯了中國鐵路工人力量的團結與強大,還見證了鄭州近現代工業的發展,成為中國現代工人運動的中心之一。

近年來,鄭州又成為國內高鐵的十字交會點。這種普鐵、高鐵「雙十字」樞紐的地位,在國內絕無僅有。隨著鄭合(合肥)、鄭萬(重慶)、鄭太(太原)、鄭濟(濟南)高鐵的開工建設,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初步成型。

承東啟西,連南貫北,以鄭州為中心,500千米半徑覆蓋中國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和四分之一的GDP,1000千米半徑覆蓋中國一半以上的人口和GDP,2000千米半徑覆蓋中國90%以上的人口和GDP。

目前,鄭州正著力打造輻射全國、連通世界、服務全球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鄭州機場已開通客運航線186條、國際貨運航線36條,2016年旅客吞吐量達到2076萬人次,居國內機場第15位,完成貨郵吞吐量45.7萬噸,居國內機場第7位,客、貨運增速均居全國大型機場前列。

著名道家學者鄭國人列子「御風而行」的典故傳誦至今,如今,鄭州人通過高鐵、航空可以通達世界各地。

相關焦點

  • 國內第二大鐵路樞紐:被譽為五省通衢之地,不是武漢也不是鄭州
    隨著中國交通運輸業的迅猛發展,有很多地理位置較好的城市逐漸成為了交通樞紐中心城市。說到這些城市,相信很多人會提起武漢或者鄭州,因為這兩座城市的地理位置都非常優越,而且都是國家中心城市,但是我們今天所介紹的國內第二大鐵路樞紐城市並不是他們,而是位於江蘇省北部的徐州市。
  • 同樣是省會城市,武漢和鄭州,誰才是中部「第一交通樞紐」?
    與湖北省相近的河南省也有一個省會城市——鄭州。湖北和河南都位於國家中部地區,而武漢和鄭州同樣是兩個省會城市,那誰才會是我們的中部地區的「地址交通樞紐」呢?武漢,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作為湖北的「一家獨大」的發展城市,它一直都是人們心中的「經濟極為發達,科技含量居高」的實力派城市。它簡稱為「漢」,別稱是江城,同時也是湖北省省會城市。
  • GDP不敵武漢長沙的鄭州,能否靠交通扳回一局?
    更厲害的是,鄭州還依託空中、陸上、網上、海上4條「絲綢之路」,立足中原、輻射全國,與全球互聯互通、共享共贏。鄭州航空港,來自盧森堡的貨運班機飛躍千山萬水。今年,鄭州與成都、重慶、西安、烏魯木齊一起獲得了中歐班列樞紐城市頭銜。境內以鄭州為樞紐,境外以德國漢堡、慕尼黑,比利時列日為樞紐,網絡遍布歐盟和俄羅斯及中亞地區30多個國家130個城市。
  • 同是樞紐,鄭州可以取代開封成為省會,株洲可以取代長沙嗎?
    在成為省會之後,鄭州依託交通樞紐迅速發展,城市地位不斷提升,在2016年獲批為九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反觀株洲卻命運相反,雖為中國南部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卻在省內競爭中不僅沒能爭取到省會地位,更是在省內排名在嶽陽、常德、衡陽之後,成了三四線的小城市相似的發展歷程,同樣優越的交通樞紐,與鄭州對比株洲到底差了些什麼?
  • 「江西」建設交通強省·回顧|大道通衢 大城崛起(圖)
    為廣泛宣傳我省「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增強幹部職工自豪感,凝聚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強大合力,省交通運輸廳開展「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系列宣傳。今天推出的是贛州市交通運輸局的《大道通衢 大城崛起——「十三五」贛州市交通運輸發展巡禮》。大道通衢 大城崛起——「十三五」贛州市交通運輸發展巡禮新年的鐘聲敲響,我們奮進的步履,邁過了歷史性的五年。
  • 這三座城市被譽為「高鐵樞紐」,直達全國各地,你知道是哪嗎
    相信很多人肯定回答是鄭州、武漢和西安。西安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華清池、大明宮、大雁塔等知名景點,每年都吸引了數以萬計的遊客到西安旅遊,因此,對西安的交通發展提出了更大的考驗和更高的要求。高鐵建設是西安旅遊發展的第一步,必須要跟得上,事實證明,西安也確實做到了。
  • 河南是重要交通樞紐,鄭州是新一線城市,但為啥沒有二線城市呢?
    河南省洛陽是我國13朝古都,先後有20多個王朝建在河南省,是中國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歷史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省份,河南是中國重要的經濟大省,國內總產值44988.2億元,增加7.8%,穩定在中國第五位、中西部地區首位。
  • 坐著高鐵看中國:九省通衢再重逢 團團圓圓過佳節
    武漢是我國高鐵樞紐城市之一。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恰好是同一天,與武漢結下深厚情誼的各地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常年在外打拼的「武漢伢」,紛紛坐著高鐵回到這個剛剛經歷過新冠肺炎疫情的城市,與親人團聚。央視新聞新媒體推出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規劃成就和中國之美,讓英雄之城武漢成為報導和關注的重點。
  • 鄭州cbd是什麼意思 鄭州cbd的由來
    有的人剛去鄭州打工,所以對於這座城市還不熟悉,有特別多的地方都非常的陌生,因為有一些地方是由字母代替的,所以,如果我們不知道這個字母是什麼意思的話,就不清楚它究竟在哪個地方,那麼,我們可以先看一下鄭州cbd是什麼意思,然後,再具體的了解一下鄭州cbd的由來。
  • 橫跨亞歐,武漢新港向「國際樞紐港」跨越
    30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浴火重生英雄城 感恩奮進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武漢」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八場,主題聚焦「堅定不移打造雙循環新格局重要樞紐」。今年12月12日,從日本經武漢到歐洲的貨櫃水鐵聯運國際中轉通道項目開通,將武漢-日本直航航線與現有的中歐班列直接對接,開展水鐵聯運國際中轉,將日本出口到歐洲及中亞的貨物經過水運先到武漢,再通過中歐班列,鐵路運輸至目的地,形成了以武漢為核心樞紐,橫跨東亞、中亞及歐洲,直航中轉與過境運輸為一體的全新國際物流大通道。
  • 【新中國70年·地區篇】四省通衢 南孔聖地 數說衢州這座城
    【新中國70年·地區篇】四省通衢 南孔聖地 數說衢州這座城 2019-08-29 1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原樞紐鄭州的2020上半年GDP出爐,在河南省排名第幾?
    隨著近代鐵路的興起,鄭州從默默無聞到逐步崛起,如今的鄭州發展飛快,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鐵路交通堪稱北方僅次於北京的第二大交通樞紐,素有中原樞紐的美譽,近兩年鄭州更是被評為我國的九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成長速度也是有目共睹,那麼GDP流行的今天,鄭州在河南省排名第幾呢?
  • 我國「最牛」城市,城市建設僅次於鄭州,未來有望成華中交通樞紐
    我們國家是一個有著5000年文明的國家,在它內部孕育了許多的城市和省份,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家常提及的四大城市,但是也不只有這些,還有許多的城市發展的不錯,其中最受人們關注的就是鄭州以及武漢這些城市,它們的崛起無疑是國內的一大亮點,各個城市都在向這些地方看齊,都想要打造下一個鄭州和武漢,其中就有這樣的一座城市,它可以稱得上最牛的城市,因為它的城建僅次於鄭州,在未來是很有希望成為華中地區的交通樞紐
  • 鄭州是河南省省會,中國重要的鐵路樞紐城市,有較強的經濟實力
    各位讀者,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篇關於介紹鄭州的文章,幫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鄭州的情況。鄭州河南省省會,中國重要的鐵路樞紐城市。地處河南省中部,京廣鐵路、隴海鐵路交匯處。西周時期,鄭州系管國的都城。春秋戰國時先屬鄭國,後屬韓國。秦漢時期相繼更名為管縣、管城縣。公元6世紀的北周時,始稱滎州,不久定名鄭州。隋、唐、元、明、清至民國,先後稱管州、管城、西輔、鄭州、鄭縣等。1948年解放,1949年正式設市。1954年河南省省會由開封遷此。地處豫西山地與黃淮海平原的交接地帶。總體地勢西南高、東北低。
  • 我國一個叫塞上江南的城市,將建設5條高速,打造全國性高鐵樞紐
    隨著我國進入高鐵時代以後,高速鐵路越建越多,一些省會城市憑藉著戰略地位和城市等級的優勢,逐漸成為了高鐵樞紐城市。而像鄭州、西安和武漢等區位優勢明顯的省會城市,更是為自己規劃了「米字形」高鐵樞紐。而紅葉今天要寫的這個城市,常住人口僅有229萬,經濟總量不過2000億左右,卻規劃建設5條高速鐵路,正在打造「放射狀」高鐵樞紐。
  • 中國這三個地級市推出「米字型」高鐵樞紐,媲美武漢鄭州!
    總是可以聽到中國速度這樣的名次來形容祖國的變化,如今看到車水馬龍,體驗到了各個地區的連接終於明白中國速度,這不僅是數字的表現,也是祖國強大的表現,下面來說說中國三個地級市出米字形高速鐵路樞紐,匹敵武漢和鄭州,有你的故鄉嗎?
  • 河南的這個城市將被建成「全國高鐵樞紐」,將成高鐵時代「老大」
    河南鄭州以「火車運來的城市」而聞名,鄭州鐵路分局於2005年被弱化,這種尷尬狀況會因高鐵而改變,隨著國家高速鐵路「八縱橫」時代的到來,鄭州接入了京廣路、歐亞大路橋通道、呼南路三條幹線通道,鄭州奪回高鐵時代的最上面的座位,因為鄭州地理位置的優勢是上天,不是可以人工擦拭去的!太急開始建設後,鄭州將成為首座「米」型高速鐵路的樞紐城市。
  • 鄭州 長沙 感到一陣惡寒!
    基於今年客觀事實,多數人想法是悲觀的,別說前十了,能保持在前二十,都已經是奢望。經濟下滑直角坡,徒手攀爬肯定是不現實的,但如果能有趁手的工具,那就大不一樣了。給不給工具,要看國家的態度。國家的態度很簡單,一個字——幫!